火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0934,远日点距离是24920万千米,近日点距离是20670万千米。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同地球的距离变化很大,火星与地球的会合周期是779.94天,即大约每隔这样一段时间,火星接近地球一次。虽然每次火星冲日前后,火星同地球的距离接近,但是每次的距离又不相同,火星冲日时与地球的距离在5500万~12000万千米之间变化。当火星冲日又在距离地球最近(可达5500万千米)时,称为“火星大冲”。平均说来,火星每15~17年间出现一次大冲。上一次大冲发生在2003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相距不到5576万千米,是5万年来地球最接近火星的一次,也是未来21世纪、22世纪火星最接近地球的时刻。
火星大冲时显得特别明亮,且整夜可观测到,是观测研究火星的最好时机。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火星两极始终为白色物质所覆盖——称为火星极冠,随着季节的变化,火星极冠也随着寒来暑往消长。早在1870年,法国有个名叫良依斯的天文学家指出,火星上观察到的一些暗区,很可能是植物带。1877年火星大冲的时候,意大利天文学家斯基帕雷里发现火星表面的一些特征,主要是一些细而长的黑线条,他当时称之为“canal”(水渠),结果许多人因此想象那些线条是火星上的“人工运河”。进而把所谓“火星人”想象得比地球人还聪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