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学习心理指导

    学习心理指导,是指教育者依据现代学习理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步骤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学习心理指导是对学生学习活动中心理活动的指导,其目的在于通过此种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指导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心理活动是学生主导的心理活动

    人类活动形式多样,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主导活动。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进入学龄时期后,学习活动成了主导活动,抓住学习心理的指导也就抓住了对学生主导的心理活动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对学习质量的提高,且对学生一生学习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二)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学生特殊的社会角色地位决定了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正因为这样,学生最关心和最感困惑的也是学习问题。据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调查,因学习问题(主要是不爱学和不会学)而处于烦恼中的学生,初中生达到58.6%,高中生达到72.4%。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会如何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人们接受终身教育,因而也要求人们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会如何学习。现代教学论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教学向自学过渡”,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体育学科学习心理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技能学习方法指导、运动兴趣的培养与指导、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与指导,以及体育应试心理的指导等方面。

    二、认知教育

    所谓认知,就是指人的认识过程,指人们在对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并构成想法和观点的过程。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刺激和反应的终结,外界刺激正是通过认知这一中介发生作用,而使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行为。面临同样的问题,具有不同认知结构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所以,认知方式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美国心理学家埃里斯认为,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来源于认知的不科学和不合理。无论哪一种心理偏差,大都是因为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全面合理的认知所致。人们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就要走出心理误区,克服认知上的偏差。

    在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虽然有心理方面问题的人比例不低,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他们面临的有时就是比较简单的认识与适应的问题,只是由于认知偏差或教育方式的不当才导致了心理误区。如果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完全可以战胜心理问题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对学生的认知教育一般可通过德育教育途径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实施。

    从德育途径进行多维的认知教育,一般要注意做好两点工作:①更新德育教育观念,从行为的指认者转变为行为的塑造者。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充分认识和分析,根据其心理认识状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样能够增强受教育者对教育素材有意义的创造性加工。在这一过程中,亦可应急处理学生的接受智障,增加其认同感,造成积极的行动效果。②在实践过程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本身表现为个人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及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能力。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自控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重要方面,它能使其面临复杂因素时做出主动的相应的抉择,形成正确的反应效果。

    从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来讲,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认知教育。这种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课程特征而言,具有自己的特征: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共性的教育中去熟悉个性的特质,使学生依照教育者所提供的已有的评价体系,去评判自己的心理教育。这里所说的情境教育,是一种类似于实验操作的教育模式,即符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设计相应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做出直接的反应。也就是说,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利用相对现实的活动内容来支持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学习和领悟。在实施相应的情境教育中,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多种实验结果中因感悟、比较而做出向善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始终参与同一实践活动,教育者以其实际操作作为受教育者构建的标准,使受教育者在实践的共同体中接纳相关的内容。

    三、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情感教育之所以必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情感教育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教育实践表明,人们的道德和信念都是融入了情感的。抽去了情感的根基,道德信念的大树是难以稳固甚至难以成活。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贫乏以至畸形,往往比知识的贫乏与缺失具有更大的危害。实践证明,一个人情感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与才能。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重视情感教育在人的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所证实。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S.F.Galdon)研究了热情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认为: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存在没有智力的热情。美国心理学家推孟(T.M.Terman)1921年开始的追踪研究也表明,事业“非常成功”者除智力优越外,热情、自信等情感因素十分突出。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多次强调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他曾用大量实验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三)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证明,在环境引起的各种心理刺激下,人首先产生各种形式的情绪情感反应,如焦虑、悲伤、愤怒等。这些都属于人的保护性反应,因为这些情绪常伴着相应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改变,从而动员体内潜能以对付恶劣的境遇。如果没有此类情绪反应,人便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如果强行压制,反而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疾病。但是如果情绪反应强度过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持久的或严重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改变,甚至使相应的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青少年时期正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情感教育,帮助他们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其情感调控能力的情感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培养积极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性情感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①情绪控制,即使学生学会控制激情方向、创造良好心境和锻炼应激能力;②情感引导,即将学生的热情和迷恋引导到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方向上;③情操养成,即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等。

    其次是控制消极情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情感外,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也是十分重要的。从目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焦虑、紧张、急躁、孤独、自卑、嫉妒、忧愁、愤怒、烦恼、悔恨、厌恶等不良情绪,这对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都有不良影响。所以,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这些不良情绪的知识,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四、个性教育

    个性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而后天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其中,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良好个性的最佳特征之一就是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个性的日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因此,发展健康的个性十分必要。

    体育活动对学生个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是人的独立行为活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个性不能离开活动,人的个性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的,个性也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体育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他们可以在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中尽情游戏、运动、竞赛,他们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他们的个性即可以充分地显示出来,并可以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社会学调查与研究表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的学生比一般学生要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组织,而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体育运动是陪伴一个人终身的一项活动,它与人的关系密切程度往往超过其它活动,因此,它对人的个性的塑造是长久的和稳定的。一方面个性有选择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运动又在改造着个性。尤其是对人的性格、意志、情感等心理特征和观察判断、思维等智力特征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体育运动给学生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可以从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而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供他们选择,在“合理的位置”中扮演一个“角色”,这种方式上的差异,可以加深个性的差别。

    五、耐挫能力培养

    所谓耐挫能力,又称为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心理学中,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人生的航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阻碍和挫折。但怎样对待挫折情境以及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如何,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人能忍受严重的挫折,坚忍不拨,百折不挠;有的人稍遇挫折即意志消沉,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虽然忍受各种严重挫折,但却不能忍受自尊心所受到的伤害等等。如果青少年儿童面对挫折能忍受、能超越,有一定的耐挫能力,其人格发展就会日趋成熟,其心理就会逐步进入一个健康而稳定的发展时期;反之,就会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乃至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和越轨行为。正因为这样,耐挫折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耐挫能力培养一般包括内容如下。

    (一)要使学生形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它由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因素构成,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终结因素。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首先必须使他们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为此,教师要设法使学生懂得挫折的普遍性、挫折对个体影响的两重性、挫折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影响,使学生懂得“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不幸是一种最好的大学”(别林斯基),而“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梁启超)。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和面对困难的勇敢性等态度。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生活实践表明,意志坚强者,其耐挫能力亦较强;反之则其耐挫能力亦较弱。为此,要在培养学生意志的果断性、坚毅性、独立性和自制性上做文章,并帮助学生克服优柔寡断、胆怯、草率、愚勇、动摇、刚愎、执拗、受暗示性、武断性、易冲动、感情用事、不能律己、知过不改等不良品质。

    (三)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耐挫能力从结构上来说分为对挫折的容忍力和对挫折的超越力。即个体在遭受挫折之时,不仅有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不致失常的能力(容忍力),且有采取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战胜挫折的能力(超越力)。从挫折容忍力到挫折超越力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逐步成熟、心理健康日益增进的动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挫折容忍力的培养,可使青少年儿童的挫折感减弱;但还应教会他们采用一些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变消极反应为积极反应,以逐步培养起他们对挫折的超越力。

    六、人际关系指导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它的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双方之间需要的满足程度:只有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获得了各自的社会需要的满足,相互之间才能产生并保持接近的心理关系和友好的情感。

    研究人际关系指导的目的在于协调好人际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总是在不断的交往活动中从事工作、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对于人们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对于集体的形成和巩固,对于个体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均有深刻影响。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由于其生活阅历和生理、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人际关系的处理和适应方面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青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指导,就显得非常必要。

    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看,人际关系指导的必要性是由人际交往的功能所决定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获得信息功能;②自知、知人功能;③自我表现功能;④人际协调功能;⑤社会化的功能;⑥身心保健功能。

    人际关系交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认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指导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调整认知结构。使学生充分认识人际交往的意义,注意调整其认知结构,增强其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乃是人际关系指导的第一要义。

    (二)克服人际偏见。在人际交往中,要让学生正确了解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偏见,以能正确地了解同学与评价同学,与同学搞好人际关系。

    (三)加强个性修养。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因此,加强人际关系的个人修养,对于搞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四)掌握有关知识。实践证明,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其对有关人际交往知识掌握的程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这个方面的知识,对搞好人际关系是有益的。

    (五)学习交往技能。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并且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交往技能的指导。

    (六)掌握调适策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了能达到增进学生人际关系的目的,除了要对学生进行优化人际关系策略指导外,还必须使学生对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学会调适,如恐惧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和逆反心理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