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传奇人物

    亚西尔?阿拉法特

    他在中东政坛活跃了半个多世纪,素有中东“不死鸟”和“空中总统”之称。他的追随者说他胸怀广阔,他的反对者说他生性好斗;阿拉伯人民将他看成民族英雄,以色列人则视之为死对头。他把毕生精力全部献给了巴勒斯坦人的解放事业,他的一举一动深深影响着中东甚至世界和平。

    人物简历

    1959年正式组建“法塔赫”,创办名为《我们的巴勒斯坦》的组织刊物。

    1969年2月4日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成为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最高领导人。

    1974年11月13日率巴解组织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第二十九届联合国大会。

    1989年,在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当选巴勒斯坦国总统。

    1994年,与以色列总理拉宾以及外长佩雷斯共享诺贝尔和平奖。

    传奇语录

    “我是一个凡人,也非常想有一位妻子和孩子。但是我知道我将面临长期的斗争。我认为要求任何一位妇女与我共患难都是不公平的。”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

    “这个奖励不属于我。它属于我的人民。他们遭受了太多磨难,他们能够勇敢地为我们的烈士、我们的囚犯、我们的孩子和未来实现和平。”

    “将巴勒斯坦国旗挂在耶路撒冷,挂在耶路撒冷的墙上,挂在耶路撒冷的尖塔上,挂在耶路撒冷的教堂上,是我的权利。”

    “为实现和平的战斗是我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战斗。它值得我们付出全力,因为和平的土地,和平的土地渴望全面和平。”

    永远的中东和平战士

    他是巴勒斯坦正义事业的伟大象征,他因躲过几十次暗杀而被称为“九命猫”,也因频频出访他国而被叫做“空中总统”。他为巴勒斯坦民族独立事业奋斗了一生,曾距离自己建国梦只有一步之遥。他从强调武装斗争到选择和谈,为着中东的和平,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21世纪以来的巴以局势风云突变,他的人生也再度陷入困境。在被软禁四年多后,他最终身染重症,病逝他乡,但在他身后,巴以和平之路依然漫长。

    热血少年

    1929年8月4日,阿拉法特出生于距离犹太人的“哭墙”和穆斯林的阿克萨清真寺不远的耶路撒冷一个逊尼派穆斯林家庭。阿拉法特全名是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阿拉法特”是沙特麦加附近一座山的名字,意为“神与吉祥”,据说先知默罕默德就是在这里成为神的使者的。阿拉法特在兄弟姐妹7人中排行第6,他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阿拉法特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商人,经营食品生意,母亲是耶路撒冷名门侯赛尼家族后代,小阿拉法特的家庭非常富有,在当地也有着较高的声望。

    出生于巴以冲突大背景中的阿拉法特在不到5岁时,母亲就去世了。忙于生意无暇照管孩子的父亲将阿拉法特和他的大姐以及弟弟送到了耶路撒冷舅舅家寄养。比阿拉法特大10岁的姐姐自然担当起了照料弟弟的职责。阿拉法特小时候虽然个子小,心智却成熟得早,小小年纪就显露出了不凡的领导统御能力,常常把那些比他略小的孩子集合起来操练,玩战斗游戏。在阿拉法特10岁时,父亲将他接回,全家到加沙定居,阿拉法特也开始在加沙泽托恩学校上学。学校里一名叫做麦吉德?哈拉比的老师曾参加过巴勒斯坦解放运动,他很喜欢阿拉法特,希望他能成为像亚西尔?比拉赫一样的阿拉伯民族英雄,因此经常用“亚西尔”称呼阿拉法特,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呼他为亚西尔?阿拉法特。在老师和父亲的影响下,阿拉法特开始关注政治。

    15岁时,作为一名游击战士的阿拉法特就曾经促成分裂的“伊斯兰教兄弟会”和“巴勒斯坦阿拉伯党”和解,在这一事件中,阿拉法特充分显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1946年,阿拉法特组建了青年人民族团体“烈士卡立德社”,成功将其成员发展到300多名。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告成立以色列国,随后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美国的支持,战争以阿拉伯人的失败告终。70多万巴勒斯坦人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流浪生活,阿拉法特一家也随着难民来到开罗。年仅19岁的阿拉法特愤而投身抗击以色列的斗争。

    创建“法塔赫”

    1951年,阿拉法特考入埃及富阿德国王大学(开罗大学前身),就读于土木工程专业。这段时间,阿拉法特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武器弹药的研究以及组织学生反抗以色列上。1952年1月,阿拉法特由于参加开罗学生运动被捕,被释放后,他参加了“巴勒斯坦学生联盟”,并在学校成立了军事训练营。1952年,通过竞选,阿拉法特成为了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创办了一份名为《巴勒斯坦之声》的学生杂志,这也是巴勒斯坦人自己办的第一份刊物。1954年,阿拉法特以巴勒斯坦学生联盟主席的身份首次公开发表有关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运动的演说,遭到埃及当局的反对。1955年,阿拉法特第一次踏上国际讲坛,代表巴勒斯坦学生联盟应邀参加在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学生代表大会,并向全世界宣布了巴勒斯坦人的建国心愿。1956年10月,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立即参与到埃及军队中服役,并且多次立功,升任工兵校尉,赢得了埃及军方的高度赞扬。1956年底,阿拉法特从开罗大学毕业,到科威特从事建筑工程师的工作。后来他开办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建筑公司——自由巴勒斯坦建筑公司,靠着苦心经营,阿拉法特逐渐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过上了上层社会的生活。

    建筑商人其实只是阿拉法特一个掩护身份的职业,他真正的目的是要筹建巴勒斯坦独立组织。1959年10月10日,阿拉法特与“自由巴勒斯坦公司”的骨干分子在科威特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阿拉法特决定以“法塔赫”命名新组织,而“法塔赫”在《古兰经》里的意思是“打开胜利之门”。为宣传组织的政治思想和主张,他们还创办了名为《我们的巴勒斯坦》的组织刊物,号召巴勒斯坦人民团结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为民族独立而斗争。为扩大法塔赫的影响,阿拉法特经常化装成一名医生,深入难民之中,秘密联系广大难民。1963年,阿拉法特被迫关闭已经有相当规模的“自由巴勒斯坦建筑公司”,专门从事政治斗争。2月,由10名成员组成的法塔赫第一届中央委员会秘密成立,阿拉法特认为采取军事行动是解放巴勒斯坦的唯一途径。1964年他离开科威特,从约旦组织武装分子进入以色列,开始全力投入袭击活动。

    胜利与创伤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再次参战,在阿拉法特的领导下,“法塔赫”战士们在武器装备极为缺乏的情况下,于3月21日重创当地以军,取得了著名的“卡马拉战役”的胜利。这一战虽未改变整个战局,却因打破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意义重大。一战成名的阿拉法特抓住了这个大好时机,迅速壮大法塔赫的实力,3天之内,就有将近5000名巴勒斯坦人加入游击队。一度被阿拉伯世界“抛弃”的巴勒斯坦人也借由这一役而成为阿拉伯人的光荣。阿拉法特那张头戴卡菲叶头巾、脸上长满胡子的照片,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阿拉法特成为了阿拉伯世界的民族英雄。

    1964年,纳赛尔邀请了13个阿拉伯国家领袖,在开罗召开了首次阿拉伯高峰会议。会议主张成立一个正式的巴勒斯坦人政治团体——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对抗以色列。与法塔赫立场不同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之后的几年里与法塔赫时有冲突。直到1969年,阿拉法特顺利当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执行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终于脱离了被阿盟掌控的状态。1969年底,阿拉法特还亲手组建了法塔赫的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1970年1月1日,阿拉法特领导“暴风”突击队在巴勒斯坦北部对以色列发动首次武装斗争,这场战斗最终引发了巴勒斯坦革命。6月,阿拉法特被选为巴勒斯坦游击队总司令和军事委员会主席。9月,巴激进组织“人阵”把4架飞机劫持到约旦,约旦和巴解的矛盾达到顶点,巴人将此次事件称为“黑九月”事件。约旦国王侯赛因调遣军队向巴解游击队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致使约4000名队员被打死。到1971年7月,巴解武装力量全部撤出约旦。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巴解组织被视为恐怖组织,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一度十分紧张,阿拉法特逐渐认识到恐怖主义并不是争取巴勒斯坦解放的明智之举。

    1974年2月,巴解民主阵线召开第五届年会,会议主张巴勒斯坦人将在以色列结束对西岸地区和加沙走廊的占领状态后,在当地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在阿拉法特的努力下,这项主张在6月在开罗举行的第十二届巴勒斯坦国家议会上一致通过。会议还通过了一项内容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再以推翻以色列为其唯一目标”的决议。10月28日,第七届阿拉伯高峰会议承认巴解组织为巴勒斯坦人的唯一合法代表,其有权在任何被解放的地区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11月13日,阿拉法特应邀参加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联合国通过了支持阿拉法特的巴解组织代表巴勒斯坦人的决议,阿拉法特这项外交上的胜利,为他赢得了宽广的舞台。

    伸出橄榄枝

    阿拉法特1974年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中有一句话至今广为流传:“我是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掉下。”然而,直到1988年,阿拉法特的“橄榄枝”才第一次胜过他的“枪”。随着冷战接近尾声,1988年的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的呼声成为一股潮流。阿拉法特顺应国际形势,顶住内外压力,在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上首次宣布承认以色列有权存在。9月,阿拉法特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首都为耶路撒冷。1989年4月2日,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成为一位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1990年,阿拉法特正式宣布承认以色列国。1991年,为了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事业而长期单身的阿拉法特终于在62岁时,与比自己小34岁的苏哈举行了婚礼,并于1995年生下一女。

    1991年10月,以色列40年来第一次与巴勒斯坦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和平会议,在长达8个月的接触中,巴以双方举行了14次秘密会谈。1993年9月,拉宾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阿拉法特与拉宾签署了一项土地换和平的协议——奥斯陆协议,以色列同意分阶段从巴勒斯坦土地上撤军。1994年7月1日,阿拉法特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的身份,回到阔别27年之久的巴勒斯坦国土建立第一个巴勒斯坦政府。进入加沙时,阿拉法特双膝跪地,亲吻着巴勒斯坦大地,群众夹道欢迎。这一年,阿拉法特接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博瓦尼和平奖”。同年,阿拉法特还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6年1月,巴勒斯坦自治区举行的首次总统民选中,阿拉法特以88%的选票当选为巴勒斯坦总统,成为巴勒斯坦人无可争议的领袖。

    破碎的建国梦

    “奥斯陆协议”签订后,以色列撤出了一个又一个巴勒斯坦城市,阿拉法特的“和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1995年夏秋之际,以色列每撤出一个巴勒斯坦城市,总会发生一起公共汽车人体炸弹爆炸的事件,而在11月4日当天,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出席一个在特拉维夫举行的和平集会中,遭到一名年轻以色列人的枪击,拉宾遇刺身亡,这让巴以问题又一次变得错综复杂。拉宾死后,阿拉法特于1998年又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签署了一份临时和平协议——怀伊协议,2000年3月21日,以色列正式向巴勒斯坦转交了约旦河西岸6.1%的领土,巴勒斯坦人终于寻回了自己40%的领土。然而由于双反分歧太大,最终未能取得实质进展,“奥斯陆协议”就这样别葬送了。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这一事件引发了巴以流血冲突。

    在不断加紧对巴勒斯坦自治区进行大规模打击的同时,以色列还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阿拉法特。沙龙借“9?11”之后美国的反恐快车,把“恐怖之王”、“巴勒斯坦的本?拉登”的帽子扣在阿拉法特头上。2001年12月3日,以军入侵拉姆安拉,将阿拉法特“围困”于官邸之中,自此之后,以方多次围困阿拉法特官邸,向阿拉法特施压。以色列的行为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并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大规模抗议。2004年9月22日,沙龙甚至表示要在适当的时候对付阿拉法特。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小布什也将阿拉法特视为恐怖分子和巴以和平进程的障碍,呼吁巴勒斯坦人民摒弃阿拉法特的领导。

    从2001年底开始,阿拉法特就一直被以色列软禁在拉姆安拉官邸中。以方除了对官邸断水断电外,甚至还进行炮击和轰炸。曾经那个为实现建国梦长期四处奔波,而别人戏称为“空中总统”的阿拉法特,如今完全失去了自由,他最多只能坐在废墟中晒晒太阳。2004年在阿拉法特75岁生日时,只有一些巴勒斯坦官员送来鲜花,被遗忘的阿拉法特正在慢慢脱离巴勒斯坦权力中心。

    抱恨而终

    素有“不死鸟”之称的阿拉法特,在他传奇的一生中,曾先后遭遇过50多次的意外和暗杀。1969年,在约旦“法塔赫”游击队营地里,阿拉法特让卫兵把一个可疑的邮包拿到办公室外,刚拿出去,邮包就炸得粉碎;1971年,阿拉法特的专车在叙以边境遭到伏击,司机中弹身亡,阿拉法特安然无恙;1982年,面对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的两个半月的狂轰滥炸,阿拉法特毫发无损;1992年,阿拉法特乘坐的阿尔及利亚民航科技在飞行途中遭遇一场特大沙暴,阿拉法特在机身断成三截的情况下死里逃生……他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危机,却都化险为夷,安然度过。

    2004年10月27日晚,仍在“软禁”中的阿拉法特在官邸用餐时突然呕吐,立即被送往诊所。10月29日晨,阿拉法特离开他位于约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官邸,到巴黎贝尔西军医院接受治疗。此时的阿拉法特不会想到,他的生命这一刻竟牵动着无数的人,从拉姆安拉官邸前到巴黎贝尔西军医院前,人们聚集着为他祈祷,祈祷他的平安归来。11月11日,阿拉法特最终还是走了,带着莫大的遗憾,他离开了这个世界。阿拉法特的支持者们聚集在一起,他们无法接受这位伟大战士已经永远离去的现实。2004年11月12日,阿拉法特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其身前官邸的墓地里,数万名民众一直聚集在街道上,高喊着口号,久久不愿离去。

    阿拉法特的一生,都在为着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他的一生,最大的梦想,莫过于建立一个主权完整、国界分明、人民安居、与邻和睦的民族国家。在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的独立自由的巴勒斯坦国的梦想始终也未能实现,他终究也未能彻底化解巴以之间的政治冲突。随着他的离去,这个命题依然困扰着巴勒斯坦人,巴以和平依然没有答案。然而,人们坚信,巴勒斯坦人民将会循着阿拉法特的足迹,继续他们的未竟事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