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灵性-做人不要势利但要实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人不能太势利,太过势利,容易招致众怨,实际点是必要的,免得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

    1、把眼光放在朋友中有潜力者身上

    朋友之间互帮互利是很正常的事,在交朋友时,人们往往以对方能不能在某些方面帮助自己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看对方是否值得自己去结交,所以,生活中的那些有潜力者就成了香饽饽,人人都想与之结交。所以,在交朋友过程中,把有潜力者筛选出来了,以备不时之需。

    把眼光放在有潜力者身上,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不寻常的作用。

    即使这位有潜力者不出面,光借个名就能增加自己几分分量。如果你的朋友中有名人、贵人、富人,千万别忘了用他们一用,这样的朋友不用实在是可惜。

    借有潜力者的光照亮自己,虽然自己的力量并没有增加,但给人的形象却不同了。

    三国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伐,很是威风。开口“吾今奉诏讨汝”,闭口“孤近承帝命,奉诏伐罪”,于军阀混战中大大占了道义上的便宜。

    秦末农民起义,项梁找到楚怀王的一个孙子,立为楚王,是想借楚怀王的影响呼吁百姓支持他,因为这些人的影响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而且也差不多都有了明确的形象定位,顺手牵羊达到了事半功倍。

    由此看来,“借光”不仅是请求帮助的一种谦词,而且是借助他人的面子和威名抬高自己,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韬略。

    “借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说,是一种心理现象,国外叫做“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外在力量的影响,使某事物增光添色,就好像圣像头上的光环,使圣像显得更为高大更有影响力。

    利用这一效应就可以借助权威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比如我国古代“伯乐一顾,身价十倍”,实际上就是利用权威的力量,而在马身上加上了“神圣的光环”,从而抬高了马的价格。

    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人的身上,也能提高人的形象,增加人的光辉。

    在现代化的今天,“借光”这种手段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

    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把眼光放在朋友中有潜力者身上,并不是要人们长一双势利眼,戴着有色眼镜交朋友,而是告诉人们要时刻对朋友进行筛选,在众朋友中寻找有潜力者,一旦能受到有潜力者的帮忙,你的前途将更加光明。

    要知道有潜力者帮你一次的效果,比那些普通朋友帮你十次要大得多。

    做人悟语

    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朋友中有潜力者的光,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也是被社会公认的一种方式,那并不是势利眼的表现,而是用人的一种大智慧。

    2、圆通做人没什么不好

    古语云:取象于钱,外圆内方。这不是老于世故,实际上,圆是为了减少阻力;方是立世之本,是实质,也是为人处事之道。

    人生也像大海,处处有风浪,时时有阻力。做人是与所有阻力进行较量,拼个你死我活,还是积极地排除万难,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有些人面对人生疑问时,总是消极地逃避。

    做人就要实际一点,为了绚丽的人生,必须忍受许多痛苦,向一些强大的势力妥协。必要而合理的妥协,便是这里所说的“圆”。不会“圆”,就相当于没有驾驭感情的意志,往往碰得焦头烂额,一败涂地。

    旧中国,在封建高压之下,为了维护人格的独立,许多正直而又明智的知识分子,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性格。当然,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面临更多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有时也同样要来点“外圆内方”。也许某些人是可恶的,他是这样的小家子气,如此的自私,这般的狂妄,出奇的愚昧,让人无法忍受的独断专行等等。或许你是一个很高尚的人,有知识、有修养、长得也漂亮,可人无完人,与人相处必须能容忍他人的怪癖甚至丑陋。

    鲁迅是一个反愚昧、反迷信、反封建的斗士,可是,据周建人回忆,祖母死时,鲁迅也披麻戴孝,跪在祖母灵前,烧香化纸……此时,鲁迅也“圆”了一下。

    人的觉悟程度,是人生经历的结果。改变他人就像改变自己一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固然需要对他人的劣根性进行批判,然而,更需要做的是对他人施以诚挚的厚爱。

    愤恨他人的人,其内耗是极大的。这是否也是一种自我的丧失?丧失在自己偏激的怒海之中。内心坚定的人,没有功夫叹息,没有时间愤恨,他把别人品头论足的时光,都花在对事业对田野的辛勤耕耘上!

    圆,是一种豁达,是宽厚,是善解人意,是与人为善,是心胸的宽阔,是生活的轻松,是人生经历和智慧的优越感,是对自我的征服,是通往成功的坦荡大道。

    做人悟语

    做人就要实际一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要像古代铜钱一样,“边缘”要圆,要能随机而变,但“内心”要守得住,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例如,对周围的环境、人物,假如有看不惯处,不必棱角太露,过于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处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既可以保全气节,也可以保护自己。

    3、交朋友要慎重

    好朋友帮你成事,坏朋友帮你坏事。被敌人咬了固然不好受,被“朋友”咬了更加疼痛。朋友之间相处应该坦诚相待,但也有些人是笑里藏刀、言行不一的人,人们根本无法分辨出是好的朋友还是坏朋友。因此在交朋友和与朋友相处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时时提高警惕,处处小心为妙。

    成功人士都懂得:人脉是“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说得直观些,人脉就是人们的关系网,比如:朋友关系、亲戚关系、同学关系等,关系网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

    话是这么说,但成功与否还要看你所交的朋友是好还是坏,好朋友帮助你平步青云,坏朋友对你暗地里使绊。由此看来,交朋友也是一门学问,在与人结交时还要留神,避免吃朋友的亏。

    如果一个人不善于与别人相处,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不但不得人缘,甚至还到处受人排挤,障碍重重;反之,如果一个人善于与别人相处,处处逢源,处处方便,常常会有贵人相助。

    我们在与别人相处时,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正所谓知己知彼。对于别人的性格、习惯、需要,我们都应该了解,才能成为知交。

    春秋时代的管仲和鲍叔牙,之所以能倾心神交,主要就是他们相互知心、相互了解。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夫妻、恋人之间,常常因为不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这是令人感伤的事。所以,人们应该因了解而结合,因了解而相互帮助、相互体谅,这才是交朋友的重中之重。

    人与人能够认识、相处,就说明有缘,既然大家有缘,就应该和睦相处。和睦相处,在于一颗宽容的心。比如说,当别人有不合己意的地方,你要学会包容他;当别人与自己有意见冲突的时候,你就要学会宽容他。所谓的有容乃大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大地普载万物,才能给人赞美;虚空能包容万物,才能成其大。所以人们要设法让自己成为智者,就应该学会对别人宽容,宽容之心人皆有之,但真正做到处处宽容的却少之又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完全不懂得体谅和包容,一天到晚怪这个人做事慢吞吞的,嫌那个人说话不好听了,甚至觉得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也不好。对别人完全没有一点体谅之心的人,自然会心生排斥。做人应该学会能够接纳他人的不足和缺点,用一颗平常心去体谅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关怀和帮助,尤其是当人失意、困难的时候,适时表达一句关怀的慰问、提供一个关怀的协助,可以激发人的信心、重燃希望。关怀别人,就是表达善意,如果人们能不吝啬地去关怀一个人,一定能获得对方的友谊。

    一个人要有未来、要有前途,人脉关系一定要相处融洽,一定要主动去关怀他人,能感受他人的存在,自己才能存在。那么人生之路将越走越宽,离成功也越来越近。

    当对于那些以假话哄人,以谎话骗人,以伪善诓人,以阴谋算计人,以鄙劣手段出卖人,以添油加醋伎俩给他人造谣的人,千万不要与他接近。对那些笑面如虎,你说什么他也点头,你做什么他都叫好,却在背后胡乱说你是非的人;那些当着你的面骂别人,转过脸去便说那是你骂的,故意给你栽赃的人;那些无中生有,在别人面前编造你的谎言,回头又在你的面前买好的人,应当倍加警惕。

    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有害人之心,但却不能无防人之念。实际上,需要提防的人并非远在天边的陌生人,而是近在眼前的那些熟人。人人都要以正义和良心的卫道者和殉道者为友,与他们坦诚相见:当面批评者,诚恳聆听,或宽容以待;对于无第三者在场的告诫者,更感激不尽;对那些缺乏是非观念、在恶势力面前冷眼旁观甚至不惜出卖他人的人,更不要与他往来。

    朋友之间重在一个道义上的支援,特别是当一个人身陷逆境、含冤受气时,作为朋友是仗义执言还是袖手旁观,便是检验朋友人格和骨气的时候。只想得到朋友的支援却不愿意支援朋友的人是不够格的。

    做人悟语

    “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都是告诉人们,在交朋友时一定要慎重,以免交错了人,上“朋友”的当。

    4、好马也吃回头草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使多少人丧失了机会。在面临该不该回头时,绝大多数人往往意气用事,忍不得闲言碎语,抛不开面子,明知“回头草”该吃,却怎么也不肯回头去吃,以为这样才是有“志气”。其实,在面临回不回头的关卡时,你要考虑的不是面子和志气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A君因故被炒鱿鱼,一个星期后,老板要他回去,他愤然拒绝:“好马不吃回头草!”

    B君被女朋友甩了,过了一段时间,女朋友回头向他认错,要求重归于好,B君无情地说:“好马不吃回头草!”

    吃不吃回头草要看你现在有没有“草”可吃,如果有,这些“草”能不能吃饱?如果不能吃饱,或目前无“草”可吃,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草”可吃?还有,这“回头草”本身的“草色”如何?值不值得去吃?

    当然,吃“回头草”时,你还会碰到周围人对你的议论,让你“消化不良”!但只要你自己愿意去吃,养肥自己就可以了!何况时间一久,别人也会忘记你是一匹吃回头草的马!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男子,年轻时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友并且一见钟情坠入爱河。谁知他这位女友这山望着那山高,不久又结识一位高干子弟,由于对方甜言蜜语很会讨好女人,再加上家境超过她目前的男友,于是,她便同男友提出分手。男友正沉醉在爱情的甜蜜与幸福之中,听到这一消息后顿时如雷轰顶,陷入失恋的痛苦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整天异常苦闷,彻夜失眠,失恋的滋味恐怕大多数人都品尝过。真可谓剪不断,理还乱。

    为了使自己尽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位朋友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事业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即小有成就。正在这时,他以前那位女友突然又找到他,痛哭流涕地要求恢复关系。原来,在她与男友分手后,与那位高干子弟相处了一段时间,很快发现此人金玉其外,是位品行不端的花花公子,于是断然与他断绝了往来。想起与过去的男友相处的那些幸福甜蜜时光,这位少女追悔莫及。经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向旧友说明一切,并恳求对方的谅解。当时,这位朋友颇感犹豫。正所谓旧情难舍,但考虑到周围人的闲言碎语,该不该吃“回头草”令人颇费踟躇。有不少人也劝他快刀斩乱麻与女友彻底断绝往来,“好马不吃回头草”,天下有得是靓女子,“天涯何处无芳草”,大丈夫又何患娶妻呢!

    这名男子是位讲义气重感情的人,他想起过去自己与女友相处的那段时光,女友身上的诸多优点,女友在自己面前流下的悔过眼泪……最后,他毅然决定与女友重续旧缘。

    后来,两人终于喜结连理,婚后家庭美满幸福,这名男子得了位贤内助,事业又令人羡慕。

    与人相处过程中,人情冷暖尤为明显。得势时众人捧场,宾客盈门,失势时则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有不少朝秦暮楚之徒趋炎附势,巴结权贵专捡“热庙”烧香。然而,官场风云变幻莫测,有时难免有押错宝、投错注的时候。本来以为A君权势炙手可热,遂设法投靠在其麾下,谁知B君后来居上渐有取代A君之势,于是“跳槽”改换门庭。不久,B君突然东窗事发一败涂地,树倒猢狲散。这时重投A君门下吃“回头草”也未尝不可。这种事情在官场上也是司空见惯的。

    清末民初,著名投机政客江朝宗叛袁依袁就是一例。

    甲午战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迅速崛起,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中握有六镇新军,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实权人物。投机政客江朝宗找关系走后门终于攀上了袁世凯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为了讨好袁世凯,江朝宗不惜破费钱财上下打点,终于取得了袁世凯的信任,为自己打开了升官发财之路。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08年慈禧和光绪帝相继死去,载沣摄政。为报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出卖其兄光绪帝的一箭之仇,载沣上台后首先罢免了袁世凯的官职,将他开缺回籍。袁世凯失势后,满清亲贵铁良任军机大臣、陆军部尚书,成为当时朝中的实权人物。

    江朝宗本是个趋炎附势之徒,看到袁世凯失势,后悔莫及,只怪自己当初走错了庙门白花了那么多冤枉钱。经再考虑之后,他决定改换门庭投靠铁良。

    江朝宗带了厚礼,面见铁良,二人臭味相投,经江朝宗一阵吹捧赞扬,铁良已飘飘然。这时江朝宗趁机献策说:“袁世凯的六镇新军不听调遣,不如将他们分开,另外还要在北京设立一个稽查处,专门处置新军中有越轨行为的官兵。这样才能逐步铲除袁世凯在新军中的势力。”

    铁良此时正为如何控制新军的事发愁,听了这一计策,正中下怀,对江朝宗十分赏识,予以重用。江朝宗由此得志,每天坐着八抬大轿,前呼后拥,不可一世。但是,好景不长,几年后袁世凯东山再起,清朝灭亡,民国兴起。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又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江朝宗看到袁世凯重新得势,便吃起了“回头草”。他带上厚礼,拜见袁世凯,痛哭流涕地向他表白心迹,说明自己的一片忠心。袁世凯明知江朝宗是个趋炎附势之徒,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当总统少不了要有些吹喇叭抬轿子的,便不计前嫌重新启用了江朝宗。江朝宗心里也明白,自己过去有叛袁劣迹,此时只有在袁世凯面前加倍卖力地表现自己才能取得信任。

    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替袁世凯搜集情报,铲除政敌。袁世凯恢复帝制前后,江朝宗马不停蹄地前后奔走,组织请愿团向袁氏“劝进”。由于江朝宗的出色表演,袁世凯终于尽释前嫌委以重任。

    做人悟语

    现实社会,讲究的不是志气与面子问题,而强调的是做人要实际,只要有发展机会,哪怕是回头草也要吃,因为机遇比志气、面子更值钱。

    5、穷不攀富,面对富人要摆正心态

    生活中,人们深有体会,平常百姓赚钱总是那么艰难,可能是社会关系太少,也可能是不太懂得社会关系的重要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关系。有些人不屑与富人攀关系,打交道。其实富人也有通过自己的奋斗而得到财富的,况且富人有时候也会帮助穷人去赚钱。

    下面为人们提供与富人打交道的七种方法:

    (1)不要自卑

    即使结交的是世界第一大财主,也不要有他在天、你在地的自卑心理,人人都是平等的,尤其是身处现代社会,虽然有贫富、等级之分,但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在与人相处时,若是太过自卑反而会令人感到不自在,使对方产生戒心。把“我们家是穷人”、“我们是工人出身”时常挂在嘴边的人,不仅令人厌恶、也易让人起反感和不舒服。

    (2)不要过于谄媚

    围绕在有钱人的四周,有太多阿谀谄媚的人,而这些人整天只会喋喋不休地赞美其聪明、美丽、才干等等不着边际的事物,为的是能多捞一些钱回来,对这些现象,他们早就习以为常,反倒是不阿谀谄媚的人才易让他们更有新鲜感。

    (3)在富人面前尽量少谈钱

    往往越是有钱人对钱的事就越敏感;若是一直在他身边谈论钱的事情,不仅容易对你起戒心,也很容易怀疑你,害怕你对他图谋不轨,所以,彼此很难接近,获得他的信赖就更不容易了。

    (4)要管好嘴巴

    那些和有钱人交往的人,往往为了赢得别人的注意,使别人对他们另眼相看,就会把自己常和有钱人在一起的消息四散传播,这些话一旦流传到有钱人的耳朵里,他们自然会对你生厌,认为你嘴巴靠不住,人品不正。要使其不厌恶就最好管好嘴巴。

    (5)做人做事要守时

    对于有钱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你若是不懂这个道理,每次约会都迟到,还为迟到编造一大堆理由,如:自己偷懒、动作慢,如此这般,他们会觉得你成不了什么大器,自然会离你越来越远。

    (6)要学会说话

    在谈话中,避免唠叨个不停,好像三姑六婆说起来没完;多选择一些对方专业领域里的话题,或是对方极有兴趣却不了解的话题。只要有了开端,就会欲罢不能地停也停不下来,就好比是个没人探索过的未知领域。

    (7)要用大脑分析

    向有钱人做简报或报告一些重要事项时,切忌冗长抓不着重点,而要精简明了,条条分明,使人一目了然;再加以口头上的分析及解释,说得头头是道,这样有助于有钱人决策。

    做人悟语

    做人要做到不虚荣、有骨气。如果你是个腰缠万贯的人,没有必要与别人去比富,因为那对你未来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你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虽然没有钱但要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当然,这并不是告诉人们,要断绝与富人交往,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与之结交。

    6、该放下就放下,不为情面所累

    生活中很多人放不下情面,明明知道这件事情自己很难办到,还硬是撑着,结果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不说,还让对方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所以,有些时候,该放下就放下,不要为情面所累。

    下面就是关于一个青年人的故事:

    阿杰刚参加工作不久,姑妈来到这个城市看他。阿杰陪着姑妈在这个小城里转了转,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吃饭时间。

    阿杰身上只有50块钱,这已是他的全部家当,他很想找个小餐馆随便吃一点,可姑妈却偏偏相中了一家很体面的餐厅。阿杰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随她走了进去。

    俩人坐下来后,姑妈开始点菜,当她征询阿杰意见时,阿杰只是含混地说:“随便,随便。”

    此时,他的心七上八下,放在衣袋中的手里紧紧抓着那仅有的50元钱。这钱显然是不够的,怎么办?

    可是姑妈一点也没注意到阿杰的不安,侍者端上饭菜以后,她不住口地夸赞着这儿的饭菜可口,可阿杰却什么味道都没吃出来。

    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了,彬彬有礼的侍者拿来了账单,径直向阿杰走来,阿杰张开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姑妈温和地笑了,她拿过账单,把钱给了侍者,然后盯着阿杰说:“小伙子,我知道你的感觉,可你为什么不说呢?要知道,有些时候一定要勇敢坚决地把困难说出来,这是最好的选择。我来这里,就是想要让你知道这个道理。”

    这一课对所有的青年人都很重要:在你力不能及的时候要勇敢地把“不”说出来,否则你将陷入更加难堪受累的境地。

    做人悟语

    做人应该懂得保护自己,该推脱的必须推脱,不要凡事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尊重你。一味的好心,不止加重了别人的依赖,也加重了自己的负担,导致生活秩序紊乱。

    7、宁背钱债,不背情债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最终使命,你还是你。

    杨格博士是一位诗人。有一天,他和几位贵妇人乘坐游艇,泛舟泰晤士河上。他吹着长笛,尽量逗那些贵妇快活。这时,游艇后不太远的地方,有只被军官们占用的船。诗人看到那只官船向游艇靠近时,就不吹长笛了。于是军官中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要把长笛收进口袋里不吹了。

    “我把长笛放进口袋里,正如我把它从口袋里拿出来的理由一样——都是为了使自己高兴。”博士回答说。

    那位军官怒气冲冲地威胁说,要是他不立刻把长笛再掏出来吹,那就不客气了,要把他扔进河里。博士怕吓着那些贵妇人,便尽可能地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地拿出长笛继续吹。只要对方的船还在河上,他就一个劲儿地吹。

    傍晚时分了,他看到那个曾经对他十分粗暴无礼的军官,独自一个人在伦敦附近一条偏僻的小路上走着,便朝那军官走去,冷冰冰地说:

    “今天,我是为了使我的同伴和你的同伴不受惊吓,才服从了你那傲慢的命令,现在为了使你真正相信,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会像一个披着军服的人那样有勇气。明天一早,就在此地,希望你能来,我们来干一场吧,但是不要有别人在场,干仗只在你我二人之间进行。”

    博士还近一步决定,他们之间的分歧,只能靠手中的剑来解决。那个军官完全同意了这些条件。

    第二天早晨,这两个决斗者在约好的时间里,在指定的地方碰面了。军官正准备走向准备决斗的位置上。就在这时,诗人举枪瞄准了他。

    “干什么!”军官说,“你想暗杀我吗?”

    “不是的!”博士说,“不过,你得在这儿跳一分钟的舞,否则,你就会是一个死人。”接着是一场小小的争执,诗人是如此暴怒,如此坚决,军官只好屈服了。

    当他跳完舞的时候,杨格说:

    “昨天,你违反我的意愿,逼着我吹长笛;今天,我违反你的意愿,强迫你跳舞。现在,我们两人的事情都以娱乐的方式了结了。”

    做人悟语

    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些事情根本就不在情理范围内。这时,你依然固执地方正做人,所有事情都要强调个“理”字,就未免显得有些迂,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增长;可如果对这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不符合自己做人的原则,此时,可谓进退两难。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只要事情不违背大的原则,就随它发展下去吧!

    8、错了不要怕丢情面,敢于承认才有情面

    做人不要过于爱情面,如果人们死守着情面不放,做什么事都怕丢情面,做什么都怕犯错误,那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孔子说:“过而不改,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一回错不算什么,错了不知悔改,才算真的错了。

    人无完人,没有人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可怕的就不是错误本身,而是知错而不肯改,错了也不悔过。

    其实,如果人们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犯的错误。这不但不是“失”,反是最大的“得”。

    事实上,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他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这不仅可以消除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解决这项错误所造成的问题。戴尔·卡耐基告诉人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给人一种高贵诚信的感觉。

    喜欢听赞美是每个人的天性。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着自己狠狠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也不会讲,常常令提意见的人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愿意劝告你了,其实这是人们做人的一大损失。

    做错事时,如果人们可以对自己诚实,主动而真诚地认错,会产生令人惊奇的效果,那要比为自己开脱更有意义。

    如果你害怕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曾经犯的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你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一切的责任。

    如果你在工作上出错,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可是在上司的心目中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也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还多。

    如果你所犯的错误,会影响到其他同事的工作成绩或进度,无论同事是否已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感愤怒。

    做人悟语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平常的事情,关键是犯错后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犯错误不算什么罪大难饶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有放下情面,不再固守所谓的自尊,人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别人。

    9、理能服人,有理胜过情求

    说理要看对什么人,如果对方是讲理之人,你与他讲理倒也无妨,正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许允在担任吏部侍郎时,选择手下一般任用同乡。后来,魏明帝听说此事后,对许允有了看法,认为他居心不良,于是将许允传来问话。

    临行前,妻子跟随出来告诫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意思是让他向皇帝说明他任用同乡的道理,不要向魏明帝求情乞饶。

    明帝责问他为什么重用同乡,许允正义凛然地说:“孔子说‘举尔所知’,我之所以任用我的同乡,那是因为我对他们非常了解。如果陛下认为臣所报有不实之处,完全可以去考察他们,看看他们到底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甘愿承受一切责罚,但如情况属实还请陛下开恩放臣回去。”

    魏明帝考察以后,结果每个职位都安排了适当的人,于是对许允褒奖一番,释放了。

    许允重用同乡,是根据魏国的荐举制度。不管他此举的用意何在,也不论这么做是否妥当,但完全合乎皇帝认可的“理”。许允的妻子明白,要想与皇帝打交道,以理服人才行得通,婉言哀求难以自保,所以,她叮嘱丈夫要“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洗清自己“结党营私、图谋叛乱”之嫌。许允的这一举动,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表现。

    像许允这样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事例数不胜数,南齐的徐文远也是这方面的典范。

    徐文远幼年时跟随父亲一同被抓到长安。当时,生活十分艰苦,食不果腹。可他却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而自暴自弃,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被选进宫当了大官,任隋朝的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闹饥荒,为了生计徐文远不得不外出打柴,这时刚好碰上李密,便被他请进了自己的军队。徐文远曾经担任过李密的老师,因此,李密对他尊敬有加。李密请他坐在朝南的上座,而自己却率领手下兵士向他行礼参拜,并请求他留在自己的军队中为他出谋划策。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救皇室于危难中,我徐文远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希望能为你效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时陷皇室于不义,趁机谋夺天下,那我这个年迈体衰的老人恐怕要让你失望,根本帮不上你什么忙。”

    李密答谢说:“敬听老师教诲。”

    后来李密行动失败,徐文远归顺了王世充。王世充同李密一样都是徐文远的学生,王世充见老师归顺于他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虽然徐文远是王世充的老师,可是每次见到王世充时都十分谦恭,对他行君臣之礼。

    有人问他:“听说您曾经对李密非常的倨傲,可是为什么会对王世充十分恭敬呢?他们二人同样都是您的学生啊!”

    徐文远说:“李密是个正人君子,所以我用那种狂傲的方式对他说话,他也同样能够接受;可王世充却不同,他是一个极其阴险狡诈之人,不用说我这个老师,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为了自保都有可能被他杀害,所以对他说话、行事我必须小心谨慎才行。我要等待时机,依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后来徐文远投降了唐朝,被任命为国子博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在五代隋唐的乱世中,徐文远之所以能保全自己,最后赢得李世民的重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可以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应变方式,懂得为人处事的大道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孔子的博学人人钦佩,在他门下的弟子非常多,他教育这些弟子从来都是因材施教,从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对吗?”孔子说:“对。”过了两天,冉有又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可孔子却说:“只需要考虑两遍就可以,不用三思。”许多人对孔子的两种回答都感到不解,于是就问:“同样的问题,两个不同的弟子,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不同呢?”孔子说:“我是按照他们二人的不同特点作答的。子路为人鲁莽,所以我告诉他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生性优柔寡断,我告诉他考虑两次就行了,没必要再考虑三次,用意在于鼓励他大胆尝试。”

    做人悟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中许多道理都不是绝对的,不妨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同一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不同。与人相处时也应遵循同样的道理,对人说话要小心谨慎,要因人、因时、因地改变说话方式。

    10、找个贵人扶一把

    有句话说“七分努力,三分机运”。人们一直相信“爱拼才会赢”,但偏偏有些人是拼了也不见得赢,关键可能在于缺少贵人相助。在攀登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贵人,不仅能替你加分,还能加大你成功的筹码。

    你离乡背井,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不知何处才是落脚之地,就在你感到茫然无助的时候,遇到一位好心人替你指点迷津,解决了你的难题。除非你的运气特别不好,否则,在你的一生中,总会碰到几个贵人。

    “贵人”可能是指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指令你心仪已久或欲模仿的对象,无论在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各方面都比你略胜一筹。因此,他们也许是师傅,也许是教练。有贵人相助,的确对事业有益。有一份调查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都受过栽培;至于做到总经理的,有80%遇过贵人;自己创业当老板的,竟然100%全部都曾被人提拔过。

    不论在何种行业,“老马带路”向来是传统。目的不外乎是想栽培后进,储备接棒人才。这些例子在运动界、艺术表演界、政治界颇多。有人说,政治圈是讲究人脉、关系现象最盛,各路人马结党结派毫不鲜见。谁是受谁提拔的,谁和谁相互帮忙,谁跟谁彼此利益输送。若论起每个人的背景来头,几乎都有稳当有力的靠山撑腰,好像少了这层保护罩,就很难在复杂的政治圈里出头露面。

    话虽如此,没有贵人比较难成气候,但若要被贵人“相中”,首要条件还是在于,被保送上台的人究竟有没有两下子。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你一无所长,却侥幸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保证后面一堆人等着想看你的笑话。毕竟,千里马的表现好坏与否,直接体现出伯乐的识人之力。找到一个扶不起的人,对荐人的能力,也是一大讽刺。除了真正是基于爱才、惜才之外,一般而言,贵人出手,多少都带有一些私心,目的在于培养班底,巩固势力。但也有一旦接班人羽翼丰盈之后,立刻另筑它巢,导致与师父失和,反目成仇,这类故事自古至今屡见不鲜。

    良好的“伯乐与千里马”关系,最好是建立在彼此各取所需、各得其利的基础上。这绝不是鼓励惟利是图,而是强调彼此以诚相待的态度,既然你有恩于我,他日我必投桃报李。

    寻找“贵人”必须谨记以下几条:

    第一,选一个你真正景仰的人,而不是你嫉妒的人。绝不要因为别人的权势,而琵琶犹抱,另搭顺风车。第二,摸清贵人提拔你的动机。有些人专门喜欢找弟子为他做牛做马,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第三,要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有些人在受人提拔、功成名就之后,往往就想双手遮掩过去的踪迹,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靠我自己”,一脚踢开照顾过他的人。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指着鼻子大骂“忘恩负义”,可千万别做这种傻事!有了“贵人”的提携,加之个人的能力与努力,你一定比别人捷足先登成功之梯。

    做人悟语

    生活中许多人天生就是一副硬骨头,不愿接受任何人帮忙,这是不现实的表现。现如今已经是现实社会,有了贵人帮一把毕竟可少走些弯路,如果你还坚持自力更生,那么不能说你不会取得成功,至少要比有贵人帮忙的人晚一些。

    11、不以貌取人,当以才用人

    人不可貌取,才不可斗量。要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实际才行。有些人喜欢根据第一印象取人,如:言谈举止、相貌、外形等。这就容易犯以貌取人的错误。

    人类认识事物最普遍的程序是:先由感官去接触一陌生事物,然后再由感官进入心,再通过大脑辨别发出对该事物的评论,最后通过外在表现反映出来。因此说,要识人必须先从人的外貌去辨别,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识人方法。

    明建文二年,策试中王良的对策被评为最佳计策,可是就因为相貌问题没有取得第一名而沦为第二,原先位居第二的胡靖最后成了第一。

    后来,惠帝亡国王良誓死效忠惠帝以死殉国,可胡靖却投靠了永乐皇帝,做了高官。

    明英宗也特别看重朝臣的相貌。天顺时,韩雍由大同巡抚晋升为兵部侍郎,明英宗命大学士李贤为他推荐一个与韩雍人品相仿的人继任大同巡抚。李贤举荐了身材高大、步履矫健、又喜着宽身短袖服饰的山东按察使王越。明英宗对李贤推荐的人选相当满意,说:“大学士果然有眼光,王越一看便是个豪爽之人。”后来,王越果然没有负皇帝所望,在边陲立下许多战功。

    古人从面相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好面相应是:面带威严,表示为人意志坚强,处事果断,精明干练,正直不阿,嫉恶如仇;不好的面相应该以:颧高脸颇削瘦为代表,这样的人难成大事,不能身付重任;颧而鬓发疏稀的人,老了以后一定是孤苦无依;额高鼻陷的人,办十次事要有九次失败。薄脸皮的人,一般被认为是无能、高傲。

    其实古人的识人方法未必完全准确。例如:人们认为脸皮薄的人无能、高傲,这一说法明显有些以偏概全,也正是这些误解使薄脸皮的人很难在交际圈中立足。而且处理问题时也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宁愿选择消极应付也不放手大胆尝试,这就造成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

    一般说来,脸皮薄的人可算是比较老实可靠的。他们能成为一个好部下、好朋友,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可以充当骨干。

    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言外之意是告诉人们,识人不能单纯地从相貌出发。

    三国时的东吴时期,孙权号称是善识人才的贤君,可是却“相马失于疲,遂遗千里足”。周瑜死后,庞统被鲁肃大力举荐。孙权听后迫不及待地召见了庞统。可见面后,先前的欢喜一扫而空。原因在于庞统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再有孙权一向器重的是周瑜,所以孙权便认为庞统只是一介莽夫,不值得重用。

    这时,鲁肃将庞统在赤壁大战时的出色表现,告诉了孙权,目的在于说服孙权重用庞统,可是固执的孙权依然没有采纳鲁肃的建议,最终把庞统从江南赶走。

    鲁肃无奈之下把庞统推荐给了刘备。一向招贤若渴的刘备,犯了与孙权同样的错误,也因庞统丑陋的相貌而心中不悦,没有委以重任,只让他当个小小的县令。身怀匡世之才的庞统,因相貌长得丑陋,而屡屡碰壁,满腔的壮志无法疏散,得不到重用。后来,因张飞对他十分了解极力向刘备推荐,才让他担任副军师一职。

    曹操也曾经犯过与孙权、刘备同样的错误。益州张松是个天下奇才,具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却生得额镬头尖,鼻偃齿露,身材短粗。张松千里迢迢来到许昌,想报效曹操,为他带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西川四十一州地图。可曹操却因张松面貌丑陋,而对他十分厌烦,再加上张松言语不得体,更突现出他的缺点,曹操怒气之下将张松赶了出去。不料刘备却乘机而入,把张松争取过来,不言而喻西川四十一州地图落到了刘备的手上,占了军事上的优势,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假设曹操没有以貌取人,客气、礼貌地善待张松,充分发挥其才识,那么结果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做人悟语

    以貌取人是用人、识人的大忌,以才用人、识人才能真正的提拔出人才。当然,仅凭这一点还不够,要完全认识一个人,还需与其他方面相结合。

    12、擦亮眼睛选对手

    对手选择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着成功路途的长短,对手选择好了,很可能缩短你获得成功的时间,因为选择一个好对手对激励斗志有很好的作用。反之,对手没有选好,选择一个各方面都不及你的,很可能会陷入自满的旋涡中停滞不前。对手是成功路上的参照物,选择一个好的竞争对手,不要担心他的能力比你强,最关键的是要想方设法追赶他。

    对手是你的合作伙伴,也是你成功路上的参照物。成功人士的产生,是与无数强于他的对手角逐出来的。可见,选好一个对手有多么地重要。记住:选对手就要选择比自己强大的,当你胜过他时,证明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胸中坚定的信心也会随之加强。

    大多数人都见过田径场上的长跑比赛,甚至有些人还是田径运动爱好者,可是,不知道你们是否在田径比赛中得到一些启示。

    比赛开始前,众人在起跑线上做准备,此时他们完全处于同一个层次。比赛开始,运动员一同出发,难以分出先后,途中运动员们都会跟上某位对手,等待时机加速超越,然后再选定下一个要跟住的对手,再等待时机加速超越,以此类推直到终点。

    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马拉松比赛中最为明显。马拉松比赛,比的是体力与意志力,而意志力起主导作用。比赛场上有很多人因意志力不够坚强,比赛还未结束就退到了场外;还有些人原本跑在前面,可是不知不觉间被后面的对手赶上甚至超越。而跟住一位对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产生,用对手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激发自身的意志力,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让其他对手赶上,同时也在提醒自己:不能跑得太快,保存体力留做冲刺,当然也有人跟着对手是为了解除孤单的心理。

    如果你参加或观察过马拉松比赛,就很容易发现:比赛开始后,队员们先是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小集团,随着时间的拉长,小团体逐渐变成了二人或三人的小组,接近终点时,二人或三人的小组却变成了一个人一组的单队。

    漫漫人生路与马拉松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都要选择一个竞争对手,既然无论怎样都要选择,何不选择一个能力比你强的对手呢?把他设立成你追赶并超越的目标,时刻激励你奋发向上。

    选择好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很难,在你周围的同事或同学都可能成为你的目标,这时,你必须擦亮眼睛好好选择一个各方面都强过你的对手,不过也要实际些,如果对手的能力领先你很多,你根本就没有能力与他抗衡,这样的对手最好不要选择,以免被他强大的气势影响到你积极的心态。换句话说,你选择的对手他虽然“跑”在你前面,但你们之间的距离相差不是很远,只要你付出努力就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越他,而那些领先你很多的对手,你不一定能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这无疑会让你觉得筋疲力尽,精神萎靡,根本没有精力再重新选择对手。

    “对手”确定以后,盲目的乱追是不理智的行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选定后还要对他进行彻底的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哪里强过你;他是通过什么方法取得成功的;他的诀窍在哪里,包括他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一个全方位的衡量。这些准备工作做完以后,你可以对他展开激烈的追赶攻势,可以效仿对手成功的方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相信很快就会赶上并超越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超越对手后,不能就此打住,你可以继续选择对手,在追赶再超越,如此不断,成功必定非你莫属。

    当然,在追赶过程中,你还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虽然确定了一个对手,也对他做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可是你未必就能追上或超越他,即使你已经追赶上他,对方也不会轻易地让你超越,继续努力加快脚步,把你重新甩在后面。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要被消极情绪占居大脑,因为这种事是难以避免的。如果能超越最好,可是如果超越不了也追赶不上,那实属个人能力问题,怨天尤人也不起作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撤下来重新选择对手。要知道,在此过程中,虽然你没有获得成功但你仍然有收获,最起码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也体会过竞争的滋味,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资本。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前期准备都已经做好,你也尽了最大的力量去追赶对手,可就是追不上,不仅如此还被后面的人超越,这实在令人难堪。遇到这种情形,最好是保持绅士风度,发挥比赛精神,跑完比赛比获得名次更有意义。

    人生同样如此,努力了半天,不但没有取得成绩,还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别人超越,心情一定非常低落,恐怕半途就可能退出比赛,这时,你告诉自己,成绩可以失去,但志气却不能丢。

    做人悟语

    人生如同一个大型的竞技场,谁的本事大谁取得至尊的宝座,而坐上宝座的人,可以说成是踏着竞争对手的肩膀爬上去的。有人认为这种行为非常卑鄙,其实并不然,生存在现代社会,这是很实际的竞争方式。每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是在不断地确立对手、打败对手、再确立对手,最后走进成功的殿堂。

    13、再大的过失也要说出来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否认过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知错能改。纠正了方向才能抬起双脚重新走上另一个正确的方向。而为了保住面子,在过失面前死不承认的人,以后的生活中,必定会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到那时就不是丢面子的问题了。

    犯下错误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改正错误,也只有选择维护真理、抚慰良心的人,才能问心无愧,生活才能五彩缤纷。当你做错事时,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面子,有些人为了保住面子,不惜颠倒黑白把自己错误的行为说成正确的。如果人们姑息自己犯下的错误将错说成对,那么生命只能在过错中重复,无法步入真理的正途。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否认过失一次,就是重犯一次。”

    刘墉在一篇名为《庸医与华佗》的文章里,给人们讲述了一则让人深思的故事。

    一名妇产科医生行医数十年,可在出诊时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她误认为一个孕妇子宫里的胎儿是肿瘤,并建议病人立刻动手术将肿瘤切除,防止扩散。孕妇听到医生的诊断非常害怕,发自内心地感激这个名医,因为她及早地发现了隐藏在自己身上的这枚“炸弹”。

    术前准备很快就绪了,对于这位有十多年行医经验的医生来说,这次手术非常轻松,她只要切开一个小口,就可以将肿瘤从病人身体中取出,为病人解决后患。可是,故事并没有向人们想像的方向发展。

    当她打开病人腹部,向子宫深入观察,准备下刀时,她突然全身僵硬,额头上浸出豆大的汗珠,手术刀也停在了半空中。

    因为,病人子宫里并不是肿瘤,而是一个正在发育的胎儿。见此情形,她被惊得目瞪口呆,很难想像自己行医数十年会出现这种错误,她矛盾极了,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果下刀,把胎儿当做肿瘤切除掉,手术结束后再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她的大恩大德,而且她还可以完全保证那“肿瘤”绝对不会再次复发,也许还可以借助这个病人的口,为自己的名声大做宣传,落个“华佗再世”的美名。可如果把病人的肚子缝上,再告诉病人,是她看走了眼,错把胎儿当成了肿瘤,病人家属肯定会跟她算这笔账,不但坏了名声,还会丢掉饭碗吃官司。

    短短几秒钟,好似度日如年,身上的衣服早已经被汗水湿透,她决定小心地为病人缝合。

    回到办公室后,她坐在椅子上等待病人的苏醒。然后,她静静地走到病人床前,她那严肃的神情,使在场所有的病人亲属都提高了警惕,做好了一切心理准备,等待噩耗的宣布。

    她用诚恳的态度对病人说:“对不起!太太,是我看走了眼,你并没有长肿瘤,而是怀孕了。”

    她没有顾及自己的面子,如实地把情况告诉了病人及家属,并真诚地向他们道歉。医生继续说:“不过你们可以放心,幸亏发现的及时,孩子一切安好,一定可以平安、健康地生下来。”病人和家属被医生的话震惊了,十几秒过后,病人的丈夫冲过去抓住她的领子,吼道:“你这个害人不眨眼的庸医,你害我妻子受苦,害我家人担惊受怕,我一定不会放过你。”后来,孩子果然平安、健康地来到人间。

    可那医生却吃上了官司,也因此差点倾家荡产。有的朋友笑她太傻,对她说:“将错就错不是很好,何必吃这种苦?就算那个孩子是个健康的孩子,你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

    她苦苦地一笑说:“地知天知”。

    读过这篇故事以后,你是不是认为这名医生的勇气值得人称赞呢?在道德与名誉的天平上,她选择了前者。她宁原放弃众人景仰的圣殿而选择万人唾弃的牢狱,这是心灵中最残酷的较量,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勇气。

    刘墉对这个故事的评析是:“为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顾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在这里可以再补充一点:只有选择维护真理抚慰良心的人,才问心无愧,幸福生活才属于他。

    做人悟语

    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将错就错,为了顾及面子,而否认自己的过失;做错事并不可耻,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了面子坚决否认自己的行为的人,不但丢了自己的人格,还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要知道,即使你否认自己的过失,也不能保住面子,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等到别人揭发你的过失时,你丢的就不仅是面子了,更大的苦果还在后面等着你!

    14、老好人当不得,谨防好心不得好报

    很多人喜欢做个老好人,只讲动机,不讲效果,不计后果,结果好心不得好报,反而自食其果。

    你还记得有一年的春节晚会上的一个小品吗?讲的是一个职员在单位因为职位低而被人看不起,后来他发现无论职位多高的人在买火车票的问题上都很困难,所以大家认为,在火车票紧张的情况下能搞到票的人很有本事。这个职员本来在火车站没有熟人,为了表明自己有能力,他硬是对别人说在火车票售完后依然能搞到票,结果有很多同事请他帮忙,他是有求必应,答应了别人,而自己确实没有熟人,只好半夜三更去排队买票,结果托他买票的人越来越多,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有时他不得不自己贴钱买高价票。这就是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轻易地答应帮忙造成的后果。票买来了,大家认为你真了不起;买不来,别人就会认为,你既然能给他买来了,为什么不给我买,是看不起我吧!于是反而失去了信誉。这说明,如果你没有一定的能力,还是不要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揽,有时候,老好人当不得。

    在你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情况下,大包大揽,结果只会耽误事情,进而影响到你自己的声誉,别人会觉得:其实你根本就不行!

    有一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硕士,他可以做到总会计师的职务,与他获得的硕士学位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在他任职期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整天忧心忡忡,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咨询。在心理医生那儿,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在他9岁和17岁时,有过两次成功的经历,一次是推销杂志,发展到有好几个小伙伴帮着他一起干的程度;另一次是和别人组织建立了一家印刷厂,他干业务,攒下来的钱足以供他上学用了。两次都是成功的推销技能帮了他的忙。

    后来,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大学期间转修会计学,然后他又靠干推销和经营挣来的钱拿到了硕士学位。

    刚从学校毕业的他,就被这家大公司录用,在企业里一直干到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是,他的工作经常被人指责,他碰到的挫折越来越多,常常有人议论他的工作能力。生活没有一丝欢愉,惟独在周末他才能感到些许轻松。

    后来,公司的领导、同事对他的工作表现越来越不满,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心理医生帮助他解开了心结:他并没有能力担任总会计师的职位,因为虽然他获得了硕士学位,但他的兴趣不在此,所以作为公司的一名普通会计人员他还可以胜任,至于“总会计师”一职则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在咨询活动后,他终于想通了,他主动向公司请求辞去“总会计师”一职,转到销售部。这家公司失去了一个名不符实的总会计师,却得到了一个乐此不疲和富有成效的销售管理人员。

    当他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说:“永远也不要干你自己无法胜任的事,那样做首先是害了你自己,你将变得不快乐并且忧心忡忡,因为你做的都是你所无法完成或最多也只能勉强完成的事;而且你也伤害了信任你、委托你办事的人,对工作更是一种损失。”

    做人悟语

    能力是你做成一件事情的必要条件,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就会费力不讨好。

    15、抓大放小,别让小事所累

    有些人因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没有做成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

    一些人常常被困在有名和无名的忧烦之中,它一旦出现,人生的欢乐便不翼而飞,生活中仿佛再没有了晴朗的天空,真是吃饭不香,喝酒没味,干工作没劲,干事业没心,玩没意思。这一切,只因为他们陷入了多余的忧烦之中。

    生命是这样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

    有一条大家都知道的法律名言:“法律不会去管那些小事情。”一些人有时偏偏为这些小事忧虑,因此始终得不到平静。

    荷马·克罗伊是一位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吵得心烦不宁。蒸气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声音,这些噪音使他大叫大骂环境的恶劣。

    “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宿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劈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烈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和热水灯的声音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整个给忘了。”“很多其他的小忧虑也是一样,人们不喜欢它们,结果弄得整个人很颓丧,其实那只不过是自找麻烦,夸大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里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安德烈·摩瑞斯在《本周》杂志里也说:“我的经验告诉我,许多人常常使自己因为一些小事情、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和忘了的小事情而烦心……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我们将许多时间都浪费在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上。不要这样,让我们把生活用在值得做的事情和感觉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因为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顾及那些小事。”

    就像吉布林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是《吉布林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吉布林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孩子凯洛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间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林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人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然后,吉布林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协议好巴里斯特可以每一季度在那块地上割一次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开辟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

    几天之后,吉布林骑着脚踏车出去玩的时候,他的舅爷突然驾着一部马车从路的那边转了过来,逼得吉布林跌下了车子。而吉布林——这个曾经写过“众人皆醉,你应独醒”的人——也气昏了头,告到官府里,把巴里斯特抓了起来。接下去是一场很热闹的官司,大城市里的记者都挤到这个小镇上来,新闻传遍了全世界。事情没办法解决,这次争吵使得吉布林和他的妻子永远离开了他们在美国的家,这一切的忧虑和争吵,只不过为了一件很小的小事:一车子干草。

    平锐克里斯以前说过:“来吧,各位!我们在小事情上耽搁得太久了。”一点也不错,的确是这样子。

    下面是哈瑞·爱默生·傅斯狄克博士所说过的故事里最有意思的一段,它描述的是一个森林巨人,在战争中得胜和失败的经历。

    “在科罗拉多州的山坡上,躺着一棵大树的残躯。自然学家告诉人们,它曾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发芽的时候,哥伦布刚在美洲登陆;第一批人移民到美国的时候,它才长了一半大。在它漫长的生命里,曾经被雷电击过十四次;四百年来,无数的狂风暴雨侵袭过它,它都战胜了它们。但是最后,却在一小队甲虫的攻击下倒在了地上。那些甲虫从根部往里面咬,渐渐伤了树的元气。虽然它们很小,但持续不断地攻击,使这样一个森林里的巨人结束了它的生命。虽然岁月不曾使它枯萎,雷电不曾将它击倒,狂风暴雨没有伤着它,而一小队用大拇指就可捏死的小甲虫却让它送了命。”

    做人岂不像森林中那棵身经百战的大树吗?成长过程中,也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狂风暴雨和闪电的打击,但人们都撑过来了。可是却会为生活中一些繁杂的小事,牵绊住你们的心,这么做值得吗?

    几年以前,莫桑去了怀俄明州的提顿国家公园,和他一起去的是怀俄明州的一位学者查尔斯·西费德,还有其他几位朋友。他们本来要一起参观洛克菲勒建在公园里的那栋房子,可是莫桑坐的那部车子转错了一个弯,迷了路。等到抵达那座房子的时候,已经比其他人晚了一个小时。西费德先生没有开公园大门的钥匙,所以只能等莫桑来了以后才能进园。当时,他们身处一个又热、蚊子又多的森林里,其他人都急躁地用衣服驱赶蚊子。可那些能令圣人发疯的蚊子,并没有办法赢过查尔斯·西费德。在等待莫桑期间,他折下一段白杨树枝,一心一意地制作着笛子,当莫桑赶到时,不禁被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不是忙着赶蚊子,而是在做笛子。后来,莫桑请求西费德将那个制作好的笛子,当做礼物送给他留作纪念,纪念一个不被小事所累的人。

    做人悟语

    解除忧虑与烦恼,记住规则:“不要让自己因为一些应该丢开和忘记的小事烦心。”因为小事而停滞不前,更是不应该,要知道不行动永远不会有出路。

    16、脚踏实地为本,防止为名利所累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所谓人各有志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在人生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还是要奉劝各位:做人要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到了你出名的那一刻,你定会成功的,做人要实际些,莫为名利遮住眼。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个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个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读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

    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问题在于,付出的值不值得,为了公众事业,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自我人格的完善,付出多少都值得。否则,付出越多越可悲。人们所说的忍名让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人生命题。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奉劝诸君,少一点贪欲,多一点忍劲,莫为名利遮住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了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

    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震,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更是可悲。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国内的数学擂台赛上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卡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上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

    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谁知,几天后,卡尔丹诺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将成果攫为己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现在,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宋之问、卡尔丹诺等也并非无能之辈,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里都是很有建树的人。就宋之问来说,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糕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有时,既未沽,也未钓,更未盗,美名便戴到了自己的头顶,这又当如何呢?

    著名的京剧演员关肃霜,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一篇题为:《关肃霜等九名演员义务赡养失子老人》的报导,同时收到了报社寄来的湖北省委顾问李尔重写的《赞关肃霜等九同志义行之歌》的诗稿校样。这使她深感不安。原来,京剧演员于春海去世后,母亲和继父生活无靠,剧团的团支部书记何美珍提议大家捐款义务赡养老人,这一活动持续了二十三年,关肃霜开始并不知晓,是后来知道并参加的。但报导却把她说成了倡导者,这就违背了事实。关肃霜看到报导后,立即委托组织给报社复信,请求公开澄清事实。李尔重也尊重关肃霜的意见,将诗题改成“赞云南省京剧院施沛、何美珍等二十六同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将日军打败,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作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战士叫海斯,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普通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副实,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自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同样得到了飞来的美名,关肃霜和海斯的态度不同,结局也各异。还是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得到的是美名,得到的也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条捆缚自己的锁链,早晚会被压垮,压得喘不上气来。像关肃霜,就活得真实、活得轻松、活得自在、活得安然。

    如果真有人对此能坦然受之,那这个人的品质也就算恶得可以了!生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何时却又该放弃,因为生活是复杂的。生活既让人们依赖它的许多赐予,又限定了人们依赖的程度。犹太先知说过:“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开手离去。”

    的确,人们应该抓住生活,因为生活是奇妙的,到处都充满了美好的事物。而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在回顾过去并突然意识到它再也不会出现时,才认识到这一真理。

    常常毫不珍惜这样美好的一天,而是太注重名利,有时甚至拘泥于小节,以至于对美好的生活没有反应。的确,生活的赐予是珍贵的,但却被人们忽视了。人应该不为创造生活的奇迹或慑于生活的威胁而奔忙,应虔诚地对待即将到来的每一天,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珍贵的每一分钟。但又不能抓得太紧。所以生活哲学的另一方面是:做人必须承认会有所失,并且应该学会怎么放弃。

    要掌握这门做人学问是不容易的,尤其当人们还年轻,并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是由自己所支配的,无论人们有多大的热情和期望都一定能够实现的时候。

    做人,要求人们学会争取,也要求人们学会放弃。如果你感到太苦太累太烦太忙太杂;如果你有太多的心事和苦恼;如果你失去了表现真我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得到真爱真情;如果你的生活被众多的迷雾遮住了眼,请尝试放弃一些包袱和拖累。

    做人悟语

    知足者长乐,学会选择快乐,当名利在人们逝去的那一刻离你而去的时候,为什么还要苦苦地去追寻这些注定不属于你们的东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