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财富运算:获得财富的方法与步骤-正确的用钱方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用钱方式还没有最终定型的人,一般都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他心目中的偶像的用钱方式。这种情形尤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突出。所以,老师、长辈一定要注意在这方面做出榜样,用健康的用钱方式来影响下一代。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用钱方式还没有最终定型的人,一般都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他心目中的偶像的用钱方式。这种情形尤以儿童和青少年最为突出。所以,父亲、老师、长辈一定要注意在这方面做出榜样,用健康的用钱方式来影响下一代。”

    他说,有天晚上,他去拜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纽约有名的企业家L先生。L先生的儿子小L,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经营者。

    L先生父子俩在家中的客厅里会见卡耐基,三个人热烈地交谈。

    谈话中,L先生说到他五年来呕心沥血地写作了一部《企业谈》的书,前几天终于脱稿了。

    “卡耐基先生是著名的大师级杰出人物,”L先生说,“出版商已经同我协商好了这部书的出版事宜,倘若能有幸承蒙卡耐基先生的指教,为我写几句前言,将不胜荣幸。”

    卡耐基说:“L先生不必客气。只要我能做到的,定努力为之。L先生能赐予我拜读贵著的机会,我感到荣幸之至。”

    “我这就去取书稿来,请卡耐基先生不吝赐教。”L先生说完,起身进了书房,打开里面的电灯,拿了书稿回到客厅来。

    没想到,L先生刚一在客厅的沙发上落座,小L就对父亲厉声吼了起来:

    “爸爸!您是怎么搞的,为什么不随手关上电灯呢!”

    卡耐基这位久经交际沙场、见惯了各种场面的社交“老将”,也不免被一声吼叫惊了一大跳。

    “哎呀,父子俩的关系原来恶劣到这等地步了!看起来,他们俩还和和睦睦的嘛,真正是貌合神离呀!”卡耐基心里嘀咕道。

    “噢,真见鬼,我忘了……”L先生连忙放下书稿站起身,一边走一边说,“哦,是我的错,孩子,对不起,我感到遗憾……”

    L先生立即回到书房,熄灭了电灯,才又回到客厅里落座。

    卡耐基觉得很是迷惑不解。

    “噢,卡耐基先生,请原谅!”L先生略带歉意地解释说,“我们全家都主张勤俭节约,节约措施要严格执行,要从小处着手,不浪费一分电、一滴水、一粒粮、一张纸等。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共识。谁要是浪费了,任何人都有权利、有资格提出严厉批评。”

    “哦……”卡耐基明白了。

    小L笑着说:“卡耐基先生,我父亲是勤俭作风和经营作风的首倡者呢,我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父亲的勤俭作风。”

    卡耐基拿起L先生的书稿,这才发现,L先生用来写书的稿件,竟是办公用过了一次的纸,他的书就写在那一张张纸的背面上!

    L先生父子俩都节约到了如此程度。

    卡耐基不禁感叹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呀!”

    ………

    这个例子中的小L,在用钱方式上,可以称得上是模仿型的典范了。他对父亲用钱方式的模仿,简直模仿得到了家,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模仿型的用钱方式中,既有模仿节俭的,也有模仿铺张挥霍的。

    卡耐基举的另一个例子是:他家乡密苏里州有一个青年,在中学里读书时,不抽烟,不喝酒,不进娱乐场所,不进饭馆大吃大喝,总之是一个生活严谨、节俭的青年。

    这位青年在进了纽约大学以后,对给他上课的一位青年教授崇拜得五位投地。该教授渊博的知识,滔滔不绝的精彩谈吐,简直令他着迷。

    不过,这位年轻教授是个玩世不恭型的人,他的生活放荡不羁,无拘无束,尽情放纵。

    密苏里州来的这个青年对这位教授奉为偶像,方方面面都深入模仿,包括挥金如土的用钱方式和放纵的生活方式。

    于是,他口里叼起了雪茄,手里端起了白兰地,频繁出入于歌舞厅、夜总会……

    他花钱如流水。

    “这就是属于模仿型的用钱方式,”卡耐基说,“但是,这样的模仿是绝对不可取的。它把人导向一个极其错误的迷途和误区。”

    补偿型用钱方式

    有一类用钱方式是属于补偿型的。

    譬如,有一位妻子,头天晚上和丈夫商量好了,第二天去买一件价格是50美元的衣服。第二天,她来到商场里,看见琳琅满目的服装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

    她对其中的一件着了迷。这一件衣服,无论从质地、面料、款式、颜色、做工的任何一方面,都令她感到满意至极。

    “啊,这件衣服真是太合我的意了!”她在心里感叹道。可是,当她看到这件衣服的标价是95美元时,她的心都凉了:天哪,超出标准45元!

    热情的女店员看出她是动了心的,赶忙给她取下来,温和地说:

    “太太,我帮你试穿一下吧。”

    她迟疑了一下,毕竟挡不住诱惑,顺从地让女店员给她穿上了。

    站在巨大的试衣镜前面,她看见自己穿上这件衣服,风貌顿然一新。

    “噢,太太,”女店员在一旁火上加油似的“煽动”,“你一穿上这件衣服,简直就成了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了!你起码年轻了10岁!我敢保证,你现在比《乱世佳人》里的斯喀丽特还要年轻美貌10倍!”

    “噢,是吗?……”她差不多都陶醉了。

    “当然没错!”女店员继续伶俐地翻动着三寸不烂之舌,“这件衣服,我敢说完全是比着你的身体剪裁缝制的。”

    “不但比着我身体,”这位妻子情不自禁地说,“而且,简直就是比着我的心缝制的呀!”

    “是的,是的……”女店员附和着。

    “可是,可是价钱……”她喃喃地说。

    “噢,价钱?”女店员说,“太太,这个价钱非常公道!这么好的一件衣服,才95元呢!真的物美价廉了呢。太太,您买了的话,绝对是棒极了!”她真恨不得立即就买下来。“再说呢,像太太您这样高贵女士,这区区95美元算得了什么呢?而且,而且您这么好的眼光,一眼就看中了这件最佳的。真让人钦佩啊!”

    女人是最听不得赞美的话的。你一赞美她,她纵使铁石心肠,也会被你说动的,何况这位妻子本来就动心良久了呢!

    于是乎,这件衣服她就顺理成章地买了。

    可是,在回家的路上,她又犯难了!跟丈夫说好了只买50美元的,现在却买了一件95美元的,可真不好意思呀……

    她心里很愧疚了。

    怎么办呢,她想过来想过去,只好为丈夫作一点补偿性的事了。

    丈夫很喜欢吃中国菜,可在纽约这地方,要吃上顿中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像他们这样的工薪族,价格昂贵的中餐馆是轻易敢进去的吗?

    于是,妻子决定为丈夫做一顿中国菜,作为自己超额花钱的补偿。

    她立即来到市场上,采购了做中国菜所需的原料。回到家中,她立即动手,忙里忙外,为丈夫准备丰盛的中国菜。

    中午,丈夫刚一到家,妻子就迎了上来。他一见妻子穿的这件衣服漂亮大方,非常高兴。

    “啊,亲爱的,”丈夫说,“你真是太漂亮了!”

    “是吗?”妻子灿然的笑着,搂住丈夫的脖子吻了一口。

    “可是……”妻子不好意思地说,“就是价钱贵了点……”

    丈夫一边挽着妻子向屋里走,一边说:“贵了多少?”

    “噢,亲爱的,很对不起,”妻子说,“贵了45美元。”

    “45美元?上帝!”丈夫顿时露出了怒容。

    这时候妻子已经携着他走到餐桌旁。

    “非常对不起,亲爱的。”妻子满怀歉疚地说,“所以……所以我为你做了一餐你最喜爱的……”

    丈夫一看满桌子的中国菜,深深地体会到妻子的内心。

    香喷喷的气息扑鼻而来。丈夫一腔的怒火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谢谢你,亲爱的。”丈夫顿时露出了笑容。

    “补偿型的用钱方式可以使用钱者心理上的某些欠缺得以弥补,冲淡内心的压力,自己求得平和之心,也给他人送去几多关怀和慰藉。”戴尔·卡耐基如是说。

    同时,他又补充道,“生活中,偶尔超计划的多花了一些钱,这种现象是难免的。这时候作出一些补偿型的付出,能对自己在心理上起到某些良好的作用。天下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人,没有谁会不犯一点错误。犯了只要加以弥补、改正,也就没什么的了。”

    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提高警觉,在用钱方式上尽量小心谨慎一些。要知道,有些错误和损失是没法补偿,也不可能补偿的。

    参考型用钱方式

    在选购东西或决定是否支付某些款项时,我们常常犹疑不定。这种情况下,对别人提供的意见、建议十分容易采纳、接受。因此就有了“参考型”的用钱方式。

    “人们在购买价格较高的商品时,往往产生‘是否值得买’、‘是否恰当’、‘是否会上当受骗’之类的怀疑态度和不安心理。”戴尔·卡耐基说,“购物者于是几乎失去主意,不知道买呢,还是不买。此时,一旦有一位他(她)比较信任的人(比如朋友、同学、亲人等)建议他买或者不买,他(她)会毫不犹豫地就做出决定。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人们在使用金额较大的款项时,自己在心理上处于一种‘空虚’的状态,无法做出决定,他(她)既有买的想法又有不买的想法,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于是特别依赖别人的判断。别人无论建议他(她)买还是不买,应该说他(她)都是有心理基础的,似乎都能激起她(她)心理上的共鸣。所以不管别人提出哪一种‘参考’意见,他(她)就都会接收的……”

    这种用钱的方式,可谓之为“参考型用钱方式”。

    所以,精明能干的销售员懂得:当一个购物者在另一位朋友的陪伴下进商店购货物的时候,说动陪伴者的心比说动购物者本人的心要重要得多,实惠得多。

    在商业广告界,经常利用购物者的这种“参考”的心理来大做文章倾销商品。他们请来明星、名流做广告。消费者一看他们平时倾慕的“大腕”、“大家”们都在使用、津津乐道的某种商品,于是对该商品所持的半信半疑态度或警戒心理,顿时就消除了。因为明星名流们都在给他们做“参谋”、“军师”,向他们提“参考”意见:没错,值得买!他们还有什么顾虑不去为那商品大掏腰包的呢?

    卡耐基说,他认识的一位澳洲女士,有一次在悉尼买了一架属于国内二流档次的照相机,心里一直感觉到极为别扭和不安。后来,她到欧洲旅行。在旅途上,她发现自己的“二流照相机”在欧洲被人们奉为“一流名牌”,争先以使用这种相机为荣。这好像在她心目中的一直高贵的欧洲人在对她说:用吧,大胆的用,这是名牌呢!从此以后,这位女士在使用她的“二流相机”时,不但不觉得难堪、扫面子了,而且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

    关于“参考型”的用钱方式,卡耐基还举了下面几个例子:

    ——一位购买汽车的先生,向他的好朋友进行了巨细无遗的征询:牌子是福特的还是别的;1200CC的还是600CC的;车型是……

    ——一位想买貂皮大衣的女士,请她们的一位女友一同去挑选。在她挑中了一件的时候,女友说:“似乎太暗淡了。”于是这位女士毫不迟疑地放下了它。

    ——远东地区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在即将开发的一项重大业务之前,不辞千辛万苦地来到一座遥远的山上,在庙里占卜了一番。

    卡耐基指出,这位总裁并不是希望占卜师指导他怎么去做,事实上,业务的开发他早就成竹在胸,只不过由于迷神压力很重,他不惜时间和劳累地跑这一趟,目的是为了确立自己目标的正确性。

    由此不难看出,上至一个大企业家、大总经理,下至一个普通老百姓,在面临“重大”(相对而言)选择时,心里上都有强烈的不安和压力,都渴望参考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一旦购物者(投资者)在实施了他(她)的决定、付诸行动之后,再好的评论和意见,都只能徒招反感。

    任何人付出巨款买一件商品或投资一个项目,都在购买或投资的过程中渗入了决定性的意见。因此,商品(或项目)就同购物者(或投资者)之间发生了极为密切的关联。换句话说,批评物件即等于批评了物主。被批评者心中当然十分不快。此外,购物者(投资者)可能存在着“说不一定我作错决定了”之类的不安和迷惘的潜在心理。这里他(她)再遭到负面的证论,就难免不产生反感情绪。

    所以,戴尔·卡耐基说,“对别人既定了的重大投资选择,不要妄加评论。”

    礼仪花费

    人与人间的交往,是生活中的一项重大内容。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

    人际交往不能不涉及礼节、礼仪、礼物等与“礼”相关的事情。所以,礼仪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用钱方式中的一种类型。

    对于礼节方面所需的费用,卡耐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礼仪型的用钱方式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这个方面花费的钱是十分有用的,它能为你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交际上要花多少多少的钱。事实上,是否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同礼仪方面开支的大小并不成正比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怎样恰到好处地把握。在礼节上,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形:多花钱的效果反倒不及少花钱的效果好。这是很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在得到他人的照顾和恩惠时,为了表示谢意,一般都要送一些礼品。但是,送礼却给许多人带来了不少的困扰。

    卡耐基说,他有位朋友,一向乐于助人,然而,这位朋友却因受助者送来的礼物而深感不安。许多并不富裕的人,却送来十分昂贵的礼品。他觉得,自己只是举手之劳,却让别人破费。他本就是个乐善好施的人,看到别人艰难他也就感到不快。现在,并不富裕的人送来贵重礼物,他能不担心吗?“他们送了礼后生活更加困难了!”他为此而郁闷不乐,而且深感内疚和自责。

    卡耐基把这一情形告诉了送礼者,告诉他们往后不必送厚礼,“礼轻情意重”,只要稍稍表示一下,说声“谢谢”,就能使他很快乐,反之,送了厚礼倒给他施加了无形的心理重压。

    送礼者们遵照卡耐基的嘱咐办,果然效果好极了。

    社会中,送礼金额的高低往往取决于送礼者对收礼者的印象。每当节庆前夕,很多商场的礼品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听到一些夫妻的悄声商量:

    “是不是太失礼了……”“是不是值得送这样昂贵……”在收礼者这一方面,倘若收到的礼比预算的少、低,就会大为不悦,甚至比根本没收到礼还要气愤不平,可能对送礼者产生“不识时务,没有礼貌”的看法,有一种受到“大不敬”的、身份地位遭到“严重贬损”的愤怒之感。

    “送礼时,”卡耐基说,“以采用意义特殊,无法以金钱来衡量的礼物最好。”

    这是卡耐基的切身体验。

    卡耐基在大学里就读的时候,有一次,他的好朋友杰克的生日就要到了。其余的同学、朋友都纷纷准备了生日礼物。

    这可急坏了卡耐基。他囊中羞涩,要是礼物买得太好了,他又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硬要“打肿脸充胖子”的话,会危及吃饭的问题;要是礼物太低廉了,那么亲密的朋友,实在又拿不出手。

    正当他愁眉苦脸之际,目光突然落在了一张报纸上,上面一个“温馨祝福”栏目。

    顿时,卡耐基心生一计。

    杰克的生日Party开始了。

    朋友们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礼品,各式各样的都有:文具、体育用品、花瓶、影夹……

    卡耐基来参加生日Party的时候,两手空空。大家以为他没准备礼物。

    等到大伙都送完了礼物,就只有卡耐基没送了。

    杰克知道卡耐基用钱拮据,他十分理解他的处境。为了不使卡耐基感到尴尬,他说:

    “戴尔送给我的礼物一定是一件我十分喜欢的精彩东西,我深信不疑。噢,对了,戴尔向我说过,他的礼物要等到晚上11点零3分我出世的那个准确时刻送给我……”

    其实呢,杰克是在这一个日期的上午9点32分出世的,这一点只有卡耐基一个人知道。

    “不,”卡耐基突然站了起来,感激地望了杰克一眼,他深知杰克的用意和善意,“我和大家一样,现在就送礼物给你。”

    大伙儿全都不解地望着他:什么也没带,拿什么送啊?

    这时候,卡耐基把手伸进衣袋里,掏出来一张报纸,喷着油墨渍香。这是当天出版的报纸。卡耐基展开报纸,双手送到杰克面前,说:“杰克,祝你生日快乐!”

    杰克接过报纸,一看,见“温馨祝福”栏上,有一首诗,题目是《祝你生日快乐——献给我的朋友杰克》诗的作者署名是“戴尔·卡耐基”。杰克高兴极了。他噙着激动的泪花,当即向大家把卡耐基写给他的诗朗读了一遍。

    大家一齐鼓掌,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的歌。

    杰克激动地拥着卡耐基,说:“戴尔,你今天送给我的礼物,我真是太喜欢,太让我激动了!”

    直到数十年后,杰克一直藏着这张报纸。这张报纸、这首卡耐基的诗,他一生视为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

    铺张型用钱方式

    按照卡耐基的观点,节俭是崇高精神的一种表现,他是极力倡导和赞赏节俭的。对于铺张浪费,讲排场,摆阔气,都是坚决反对的,严厉批评的。

    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铺张型的用钱方式却是存在的。

    以当今台湾金钱笼罩下的婚礼为例,就可窥见铺张型用钱方式之一斑。

    无可置疑的,婚礼是人生一场隆重热闹的生命之礼。

    在中国的宝岛台湾,目前每年大约有15万对新人喜结秦晋之好,因此,有30万个家庭要操办喜事。

    随着商业社会的演进,传统的结婚礼俗逐渐被现代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大潮推动下的“结婚潮”。

    现在台湾人结婚的花样之多,花费之大,令人眼花缭乱。

    每年的农历年前,是台湾人结婚的高潮期。而按照中国传统俗称“鬼月”的农历七月,则被认为“不宜嫁娶”的淡季。中国的俗话说:“讨个媳妇好过年。”于是新婚纷纷挤在岁末年底。

    在这个结婚的热季里,台北市的几家热闹婚宴酒店,往往早被被预定一空。贺客在同一天连赶几场喜酒,以至分身乏术的窘况,也是许多人曾有的经历。

    台婚流行婚仪,大体沿袭闽南传统。但各地婚俗仍有小异。台湾过去曾有“同姓不婚”的禁忌,如今已渐被淡忘。而古制六礼,久而久之也被合并成“议婚”、“订婚”、“完聘”、“迎亲”等旧仪。大多数更是仅采取“订婚”和“结婚”两个主要仪式。

    虽然只是这两个步骤,但对注重个人品味、很舍得为婚礼花钱的台湾人而言,更是“一生能有几次”的终身大事。在这些形式背后,一个人能选择血亲以外的亲密伴侣共度美好人生,延续生命传承的文化意义,却在无形中被人们淡化了。

    以订婚而言,古代的“行聘十二礼”,件件都象征着男女双方对订婚的重视。男方为女方制订的“喜饼”,不但具有双方婚姻已定的非正式的宣传效果,同时还代表男方感谢女方家长多年养育女方的恩情。台南是台湾的文化古城。过去台南人嫁女儿,可是件风光大事。订婚时,男方向女方提供的喜饼,往往以“百斤”论。当然,女方家长赠给女儿的陪嫁品,也往往如“嫁妆一牛车”般可观。到了现在这样开放的年代,过去那种近似“婚姻交易”式的风俗习惯,已多被淘汰,大城市已少见“聘礼”之风,很多地方也只是做做形式罢了。

    大喜之日,新人公开接受亲友祝福的时刻终于到了。这也正是整个婚姻仪式的高潮。这一天一开始,新郎的迎亲车队浩浩荡荡,在吉时良辰到达岳父家,迎娶新娘。从前的花轿早代之以五彩缤纷的礼车。台湾人现在结婚,礼车不但要多,而且还要精。新娘乘坐的礼车至少是“奔驰”一类的高级轿车。据报道,台湾中南部云林县一名蔡姓人家娶媳妇时就一口气出动了20部礼车,清一色的“奔驰”。从云林县直驰台中,一路风光。

    迎回新娘,就是拜天地了。传统的结婚仪式,必须在家族中行礼祭拜,在家长亲友们的见证下,举行完婚大礼,礼俗既多又杂。而现在,许多新人请两位证婚人,直接去法院公证结婚,既简单又利落。也有很多人在饭店行礼,或参加集体婚礼。信仰宗教者,大多采用教堂婚礼或佛化婚礼。少数较新潮的新人,选择登山、游泳、漂流等个人式婚礼。

    结婚是时下多数台湾人最讲究排场的时候。喜宴一定得宾主尽欢。要让客人吃得丰盛,喝得尽兴,闹得喜气。更重要的是,得吃出主人的面子才行。于是,各大饭店顺势推出“婚喜专宴”。只有主人愿意花钱,包下五星级饭店整层的宴会厅,请来乐团伴奏,席开一二百桌,场面盛大壮观,已蔚成风气。

    喜宴上,一二十道山珍海味已不稀奇。布置得美伦美奂的鲜花、冰雕、焰火和干冰,将婚宴点缀得热闹壮观。

    此外,城乡间依然流行的“办桌”,规模也越来越大,内容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请来“乐队花军”的脱衣舞娘,在酒席间扭摆歌舞肢体,狎弄贺客,表演助兴。

    喝喜酒,免不了递红包。各地都有一定的“行情”。在台北市,“基本消费额”最少的也要新台币千元。因此,每当结婚旺季,常可听到被红包“榨干”了的“哀叹”。贺客虽然花费不少,但也有不少将其视为一种“互助会”形态的投资,皆大欢喜,只有苦了那铁了心奉行独身主义的单身“贵”族们。

    台湾人喜欢喝喜酒,尤其是酒过三巡,众人就酒兴尽出,捉弄新郎新娘。闹酒的把戏不一而足。若遇到“有备而来”的朋友闹起洞房。那花烛春宵,常让人们无福消受。

    吃喝玩乐可以说是台湾婚礼文化的模型。台湾人一年吃掉几条高速公路,早已是公认的事实。都市里,餐厅酒席的基准价,从6千元到2万元不等,而且不包括烟酒在内。一场婚宴吃下百万元是常有的事。

    台湾每年10多万对新人结婚,消费市场自然惊人,致使台湾的“结婚产业”异常发达。据了解,台湾每年有30亿的喜饼市场,中、西式饼店林林总总,生意红火得不可开交。尤其是为新婚夫妇装扮一身,抓住永恒回忆的婚纱摄影业,更是蓬勃发展。

    台北市爱国东路、中山北路一带的“婚纱摄影街”,蔚为壮观。从前结婚,一大家族请来摄影师到府上拍张“全家福”就是最好的纪念,现在是另一种“个性主张”流行,强调的新郎新娘为摄影焦点,新人花五六万元,请专人为自己服务,从造型设计,婚纱款式,到室内外摄影,将新人包装得靓丽照人。新娘集“万千(元)钟爱”于一身。结婚礼服从3000元/套的租价到10万元/套的特别裁制的法国婚纱,都可任君选择。

    聪明的“结婚产业”业主,还为新人提供从订婚到结婚所需的一切用品的各式服务。订购喜饼和喜贴、婚妙摄影,甚至蜜月安排和家庭计划,在“结婚广场”之类的地方,都可获得满意的要求。富于创新的业主,更将婚纱摄影结合度假休闲趣味,建造一座梦幻式的“结婚殿堂”,吸引向往豪华景致而“梦幻成真”的伴侣。

    拜金主义笼罩下的婚礼令人惊叹。新郎新娘举办一个百万元的婚礼,已经习以为常了。

    婚礼是人生大事。然而,台湾省的离婚率已高达25%,当结婚已发展成一种“产业”,成为一个商业经济急欲攻下的大市场时,婚姻在台湾人的心目中,金钱消费的重要性,已显示出凌驾永结同心之上。在当今台湾的结婚流行潮中,载浮载沉的声光刺激和物质享乐,几乎已淹没了彰仪所蕴含的生命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