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魏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投奔瓦岗寨

    魏征(580~643)字玄成,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魏州曲城(今属山东)人。父亲魏长贤精通文史,博学多才,曾做过北齐著作郎,后因直谏朝政,贬为上党屯县令。父亲正直倔强的品质,对青少年时代的魏征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然而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家业也因此衰落。穷困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魏征的意志,他性格坚强,胸怀大志,喜好读书,多所涉览,尤注意于历代兴衰得失之道,这为以后他的从政、治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魏征的青年时代是在隋末的动乱年代度过的。为了躲避战乱,他出家当了道士。

    当时,在河南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攻占了洛阳东北的最大粮仓兴洛仓,起义军开仓放粮,济贫救苦,深得百姓拥护,队伍迅速扩大,声威日盛。隋大业十二年(616)隋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元宝藏知魏征有学识,请他到郡府掌管书记,魏征毅然前往。李密见到元宝藏的书信,常常赞叹不已。以后知道这些书信均出自魏征手笔,李密便请魏征到元帅府任文学参军,掌管记室。魏征向李密条陈十项,李密虽然惊赞魏征之才,并不采纳他的计谋。

    隋大业十三年(617),李密刺杀了瓦岗军首领翟让,瓦岗军的领导力量被大大削弱。瓦岗军是一支很强的反隋力量,曾先后打败隋将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当然,瓦岗军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强将死伤不少。李密对形势估计错误,并且滋生了骄傲情绪。就在李密谋杀翟让不久,王世充又集中二十万大军向瓦岗军扑来。魏征非常关心这次战斗的胜败。他找到李密的一个姓郑长史说:“王世充远道而来,必定要速战。我们只宜坚守,等他们粮草食尽,必然退兵,那时我们追击,定能胜利。”魏征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目光短浅的郑长史却斥之为“老生常谈”。魏征非常生气,拂袖而去。结果,李密大败,瓦岗军全军崩溃,李密只得投降唐朝。魏征也随李密来到京城长安。

    辅助唐太宗

    魏征归唐后,并不被重用,默默无闻。因而,他自动请求安抚山东。唐高祖李渊同意他的请求并把他升为秘书丞。从长安来到黎阳,魏征给据守黎阳的李密旧部徐世勣写信,劝他归唐。徐世勣深知形势,很快就归顺了唐朝。这样,魏征凭一封信就使唐朝获得了山东(太行山以东)广大地区。徐世勣后成为唐朝的一代名将,在多次征讨中曾立下赫赫战功。李渊赐以李姓,又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李勣。

    不久,魏征来魏州,说服元宝藏也归附了唐朝。魏征从魏州又回到黎阳,同年十月,河北农民起义军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为其所俘,窦建德就拜任魏征为起居舍人。武德四年(621),李世民率兵围攻洛阳,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援,李世民一举击败了王世充和窦建德,魏征再度归唐。魏征当过道士,又在李密、窦建德的农民起义军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他目睹了农民起义军的伟大力量,也深刻了解了农民的悲惨生活和感情,这使他懂得“水能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丰富的实践对魏征以后的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太子李建成知魏征有才气,便召为洗马,掌图书缮写,魏征因而就成了东宫的官属。李建成十分器重魏征,魏征也对李建成忠心不二。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魏征竭尽全力为李建成出谋划策。魏征看到李世民在创建唐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巨大功劳,深得人心。因此他提醒太子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宫,无以功以镇服海内。”正当此时,逃往突厥的窦建德残部刘黑闼经过几个月的休整,又把河北失地重新占领,恢复了许多州县。魏征抓住这一时机,对李建成说:“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满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应当带兵打败他们,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方可自安。”李建成同意魏征的建议,向李渊请命。李渊诏李建成率军征讨刘黑闼。魏征随军出征。唐军至昌乐,刘黑闼严阵拒守,两军形成对垒。魏征向李建成建议,采用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两手政策,遣返俘虏,使刘黑闼的同党相信朝廷的赦免政策,以瓦解其军心。这一策略的实施使刘黑闼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降唐的也不少。最后刘黑闼败走洺州,为唐军所杀。

    唐王朝统一天下后,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日益激化,魏征屡屡劝说李建成早下决心,除掉李世民以绝后患。但在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却先发制人,在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把李建成和李元吉诛杀,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李渊被迫接受了现实,他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将军国大权完全交给李世民。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对东宫僚属一律宽大。有一天,他把魏征召来责问道:“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魏征从容答道:“太子若听我的话,决不会有今日之祸。”李世民早就知道魏征的才能,又见他临危不惧,更加器重他。任命魏征为詹事主簿,掌握东宫的庶务和文书。武德九年(626)八月,李世民当了皇帝,这就是唐太宗。唐太宗知人善任,提升魏征为谏议大夫。他派魏征安抚河北。当时,河北州县有不少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余党在活动,他们终日惶恐不安,害怕李世民镇压,因而有思乱之心。魏征曾建议太宗,要对他们出以公心,不计旧怨。唐太宗听从他的意见,派他去安抚,允许他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变动处理。魏征到了磁州(今河北磁县),见到押送进京的李建成侍卫李志安和李元吉的护军李思行,下令把他们释放,并下令将原来东宫和齐王府的旧属,一律赦免。这样一来,河北也就安定了。

    魏征不辱使命,回到长安。唐太宗很是高兴。从此以后,魏征与太宗皇帝的关系日益密切,有时甚至进入太宗卧室商议大事。魏征深感知遇之恩,更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太宗即位不久,魏征就进谏说:“陛下初即位时曾下诏言,‘过去欠国家的财物,一律捐免。’但有关部门却仍然催交。您的诏书还说,‘关中免两年租调,关外免一年徭役’。有关部门把交纳的租调散还给他们。而又下诏说,‘已经服役、交纳租调的,从明天开始免除。’租调不免,又要点兵,这是以诚信待天下吗?”唐太宗听后十分高兴,说:“我原以为你固执,不通达政事。今天听你议论,真是精辟透彻,我的错误确是不小。”他不但接受了魏征的意见,还奖给他一个金瓮。

    贞观元年(627),有人告发魏征徇私其亲戚。太宗请御史大夫温彦博查办,结果查无实据。温彦博奉诏责怪魏征,说他不注意检点行为,远避嫌疑,以致招来诽谤。魏征去见太宗说,臣不敢奉诏。还说,君臣一条心,才叫做一体,哪有抛却大公无私,而专在检点行为上下功夫?如果上下都走这条路,国家兴亡就难以逆料了。他对唐太宗说:“愿使臣为良臣,不为忠臣。”太宗问:“忠良有什么不同?”魏征说:“良臣身有美名,如稷、契,君主也获得好的声誉。而忠臣则不同,如商纣王时的尤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太宗听了非常高兴。接着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拍手叫好。

    敢犯人主颜

    贞观三年(629)二月,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当了宰相。贞观七年又改任魏征为侍中,侍中是门下省长官,更是当然的宰相。贞观十年(636)六月,魏征屡以目疾请为散官,散官是没有实际职务的官员,太宗不得已,以魏征为特进,其实还是在宰相位上,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繁杂事务。直到贞观十六年(642)九月,才罢相为太子太师。

    贞观之初,唐朝君臣之间曾发生如何治国的讨论。唐太宗认为,大动乱之后,很难把百姓教化好,而魏征对此却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大乱之后,百姓对治理的要求,就如同饿极了人求食一样。唐太宗对魏征的话有点怀疑,他说,古人云,贤明的人治理国家,也要百年才有成果。魏征回答说,这是指平常人说的,如果是英明的君主,一年就可取得成功,三年才得成绩已经不算早了。而宰相封德彝认为魏征蛊惑君心。他指出,夏商周三代以后,人心变得浮荡奸诈,秦用严刑峻法,汉施仁义、刑律两手,都未能取得成功。如果听信魏征的话,国家必然大乱。魏征针锋相对,以历史事实驳斥了封德彝的人心不古的议论,说如果人心越来越奸诈,那么到今天人就都变成鬼,还能谈什么教化?魏征的这一番话,把封德彝说得哑口无言,无言以对。而对唐太宗说来,却坚定了他大治天下的决心。

    在具体政策及措施的做法上,朝臣们也各执一词。有人要太宗“独运威权”,有人建议太宗“震耀威武,征讨四夷”。而魏征建议唐太宗应“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四夷即服”。魏征的治国方针是把重点放在国家的恢复和建设上,使百姓安居乐业,使唐王朝长治久安,而要使国家长治久安,魏征认为,必须“抚民以静”。他以隋朝和贞观初期相比,隋初的仓凛、户口、甲兵都比唐初又多又强,但是,“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魏征此处所说的“静”,就是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而并非对百姓没有任何役使和盘剥,而是动之以时,适度而已,而不像隋炀帝那样,“虐用其民”,“诛求不已”,使老百姓无法生活,最后只能揭竿而起。唐太宗是个贤明的君主,他把“抚民以静”作为基本国策确定下来。贞观二年(628),他就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如果要不失时,只有君主简静才能得到。”唐太宗的“抚民以静”思想和魏征不谋而合,君臣一心,使“抚民以静”的方针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抚民以静”的具体做法就是:必须减轻摇役。繁重的摇役,必须侵占农时,耗费大量的劳力。魏征常常提醒唐太宗勿搅民扰民。一次,唐太宗要巡游南山,一切都准备好了,但好久不见出发的动静。魏征为此询问唐太宗。唐太宗告诉魏征,原先是有这种打算的,因为怕你怪罪,故中止了。贞观初期唐太宗虚心纳谏,躬行节俭,以省民力。公元632年,唐朝经济好转,国泰民安。文武官员再次请唐太宗封禅,也就是到泰山祭天,表示对天的敬畏。魏征却竭力反对封禅,他说:“兴师动众,远行千里,必然会财尽民劳。”经魏征这么一讲,唐太宗的封禅之举也就停止了。

    身为宰相,魏征特别注意协调君臣关系。在魏征看来,君臣如同一体,国君是人的首脑,臣子是人的四肢;君臣一体,协调一致,才能治理好国家。他引用孟子的话说:“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为寇仇。”从儒家的道德观念出发,魏征认为在君臣关系上,君是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而,他主张君必须以诚信待臣。

    唐太宗懂得儒家君为臣纲的道理,他克己修身,崇尚节俭。但也有犯糊涂的时候,此时魏征则是犯颜直谏。贞观十一年(637),唐太宗为了个人享乐,在洛阳修建飞山宫。魏征上疏反对,他希望唐太宗以隋为鉴,吸取教训,唐太宗遂即醒悟,停修了飞山宫。

    还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阳,中途住显仁宫,因当地供应不周,太宗大发脾气。魏征进谏说:“陛下因供应不周而动怒,恐怕这种风气传下去。将来会弄得民不聊生。从前隋炀帝常以郡县供应多少而赏罚,所以海内叛之,结果亡国了。这是陛下亲眼所见的,为什么还要去效仿他呢?”唐太宗听了,出了一身冷汗,对魏征说:“要不是你,我是听不到这样的话的。”

    贞观十三年(639),魏征因唐太宗有违克终俭约的初衷,逐渐趋于奢纵,因此向唐太宗上疏进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十渐疏》。他指出了唐太宗渐不克终者有十条。这十条的主要内容是:一、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今则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二、贞观之始,视人如伤,恤其勤劳,每存简约,无所营为,顷年以来,意在奢纵,轻用人才,乃云:“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三、贞观之初,损己于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四、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魏征的奏疏,用鲜明的对比,有力的事实和论证,剖析了唐太宗自贞观以来的前后变化。他希望唐太宗居安思危,善始慎终,振作精神,励精图治,继续发展贞观之治。奏疏感动了唐太宗,他把魏征这篇奏疏写在屏风上,以便朝夕披读,激励自己,并把奏疏交给史官,让他们载入史册,还赏赐给魏征黄金十斤,马二匹。

    魏征的诤谏,抓住问题的要害,以史为鉴,有理有据,语言虽尖锐激切,但他刚直诚恳的态度,据理力争,不留情面有理有据,使唐太宗虽始听而大发雷霆,最终也被魏征所折服。史书载,有一次,唐太宗被魏征说得受不了,罢朝后,气狠狠地说,我早晚要杀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征在朝廷上顶撞我,使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退下后穿上朝服为之祝贺。唐太宗惊问何故,长孙皇后说:“我听说君主明臣就忠直,今魏征忠直,因陛下之明也。”唐太宗于是转怒为喜,反而更加敬重魏征。

    永为诤臣范

    魏征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善于将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史为鉴,以此论治道,劝太宗。他根据唐太宗的诏令修撰《周史》、《齐史》、《梁史》、《陈史》、《隋史》五朝历史。五部史书总监虽是房玄龄,但房政务繁忙,魏征是实际的总监。魏征还亲自动手,撰写了隋史的序和论,还为《梁书》、《陈书》、《北齐书》写了总论。他治史谨严,有“良史”之称。贞观十年(636),五朝史书修撰完毕,唐太宗为嘉奖魏征,加封魏征为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贞观十六年(642)七月,魏征病重,唐太宗下手诏慰问。魏征居室简陋,生活俭朴。唐太宗还特别下令为他建了一个正厅,还赐给屏风等物。同年九月,唐太宗说:“方今群臣,忠直没有超过魏征的,我遣傅太子。”于是,罢去魏征的宰相职务,拜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七年(643)正月,魏征病危,唐太宗带领太子前往探望。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亲临魏家哀悼,悲痛异常。他停朝五天,令百官参加葬礼。送葬时还登上苑西楼,遥望魏征灵柩,还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

    唐太宗对魏征的去世,十分悲痛。曾感叹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