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你也懂的-先蛋疼后淡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三国时期最彻底的宅男

    诸葛亮最初的理想似乎是想做个宅男。他躬耕南阳,流露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不过,有本事的人是很难做宅男的,总有人走到你的宅子里,把你请出来,把你卷入一些与宅男理想相违背的漩涡。诸葛亮在这样的漩涡中累死了,这是迫不得已的宅男。

    还有许多人嘴巴里说要做宅男,其实眼睛盯着宅子外头,希望有人进来请他。这是假宅男。

    宅男有木有?有。不仅主观上想做宅男,客观上也成就了宅男的理想,一直保持宅男的状态至死,家里的榻榻米,被他的膝盖跪出了两个深深的洞。此公就是三国时的管宁。

    宅男要会选宅子:近的不一定就是好宅子,要根据时机换房

    要做宅男,得有一样本事:万事不求人。一旦求人,就是伪宅男。

    管宁老师年少的时候就显示出宅男本色。他自幼没了娘,连娘长成啥样都不知道;十六岁没了爹,家境似乎不好,史上说他“孤贫”,以至于当时的地方领导和互助组织纷纷把丧葬费用送到他宅子里来。管宅男不知道哪里来的本事,不学周星驰版唐伯虎卖身葬父,也不学《大腕》丧礼招标,就在自己宅子里,悄没声息而又风风光光办了父亲的丧事。此刻的管老师,宅男本色犹如冉冉升起的东方太阳,照亮东汉帝国的道德海岸线。

    做宅男还要有一样本事,万事不动心。管老师的宅男魅力吸引了一帮读书人来跟他合伙,其中有个叫华歆的,和管老师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二十五岁那年,正是现在的大学生走入社会一两年,急着买房子的时候,管老师和华老师一起锄地种菜,挖出一块金子来。读到这里,我就纳闷了,管老师家里的菜地里怎么会冒出黄金来?这似乎给了管老师体面葬父之谜一个答案:管老师家里的地下是埋了真金白银的!家里没财富,宅男怎么做?

    有些金子埋得浅,自己跳出来了,咯噔咯噔在地里头上蹿下跳。管老师倒是淡定,继续挥锄,看见黄金跟看见个瓦片一样,“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歆hold不住了,将金块捡起来。此时此刻,管老师的宅男风采将华歆给镇住了:我自家的东西,我还没发话呢,你激动个啥?华歆又hold不住了,依依不舍地扔了这宝物。偶尔不小心露富了,还是那么淡定,跟个没事人一般,这才是宅男风采。

    而要做好宅男,最要紧的是选地,选宅子。这个很讲究眼光,首先要会看地段。东汉末年,黄巾军闹起来了。管宅男是山东人,那里正是闹得最鼎沸的地方,宅子不安稳,岂能做宅男?走吧,换宅子换地。去哪里?中原地区到处在打,看看行情,只有辽东最稳定,而且从山东取道去辽东,无论海陆都方便,于是管宅男带着一帮宅男学生去了白山黑水之地。就是那个时段之后不久吧,另一个宅男——诸葛亮,从山东去了南阳。

    辽东当地政府对文化人持欢迎态度,地方官员公孙度在高级酒店设置专门房间,迎接管老师。管老师却对这样的宅子不感兴趣,一心住五星级酒店的还能叫宅男吗?他远离黄金地段,来到山谷里,造了间房子,就做起他的宅男来。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不受你的恩惠,此树是我栽,此地是我开,此房是我造,不吃人的嘴短,才能安心做宅男。宅男是不能受人恩惠的,报恩也是个负担,有负担岂能安心做宅男?

    当然,选宅子的方向也有讲究。东汉末年逃避战乱来辽东的新移民,基本上还是把自己看成南方人,想着一旦事态平稳,马上从最近的方向回家,途中骑马省草料,开车省汽油。于是,大家伙儿大多住在辽东靠南边的地方,挨家里越近越好。管老师却不然,把宅子选得离老家远远的,好像就要在这白山黑水之地彻底“宅”一辈子了。

    结果不出管老师所料,南方局势一时不能稳定,大家觉得一时回家无望,于是就将房产楼盘朝着管老师定居的方向移,“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管老师若是利心重一点,在北方把地盘贱买下来,然后趁着移民北上圈地卖钱,赚死了!

    好宅子未必永远是好宅子,时机不对,就会变成凶宅。如何察觉转变的先兆,这就看你的学问和眼光了。当然,这种察觉跟风水等非科学因素无关,而是跟基本面——当地管理层的稳定与否有关。辽东是座好宅子,和谐稳定,大家正做着太平的迷梦时,管老师却要打起包裹返乡了,哪怕当地宅子价格涨到天上去也不留恋。管老师很会看政治风向。当时的辽东负责人公孙度、其接班人公孙康相继死去,位置传给公孙恭。管老师从这个架构上看出管理危机来了:新领导公孙恭没能耐,气场不强。气场强的是他的侄子,也就是公孙渊。部下气场比上级强,这是个很明显的不稳定因素,影响宅子的安居系数。

    管老师做了英明的判断:公孙家的继承人制度违反行政学原则,“乱之所由起也”。管理原则上的错误,会以现实的灾难来买单。

    于是,在辽东住了三十七年的管宁又要换宅子了,要回南方去,那些觉悟高的,跟着管老师一同南下换宅子去了,哪怕海上遇到风暴也不改变迁移计划。果不其然,管宁走后,辽东局势不稳定,司马懿亲征公孙渊,昔日和平乐园变血腥场所,辽东死于战乱的人数以万计,吉宅变凶宅。

    两度选宅,管宁完胜,可见,要做宅男,还得懂社会风向。

    有“宅样”还得有“宅心”:在宅子里从事安全无公害的道德活动管宅男不只是形式上的宅男,还是精神上的宅男。诸葛亮就有点“宅”不住,住在南阳,种菜偷菜之余,还要把自己与古代的领导人相比,编成歌曲四处传播,一听就知道是个不安分的。管老师不同,真是死心塌地做宅男。

    且看他待在宅子里做的什么大事?除了读书,他不上微博,不发帖子,不在网上抛砖。但也不是无所事事,每天带着学生忙乎着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将周公孔夫子提倡的那套礼仪,不厌其烦地一天天地反复排练、操练,将一些儒家礼节动作重复来重复去,也不怕烦死你。当时虽然是乱世,三国纷争,但精神层面的东西不纷争,大家都有同样的信仰,儒家礼仪就是其中之一。管老师在家里舞弄的那一套在政治上绝对过得了关,对当时的统治者绝对是有益无害的。他老人家又不是操刀弄枪,演习武艺,不黄不暴力,公孙康来看会说好,曹操来看会说好,刘备孙权诸葛亮来看也不会说错误。大家都说好,于是,宅男就安全了。

    宅男从事这些,要不怕清淡,绝对不能有重口味。读书人口味重,看不惯社会就爱发议论。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危险的,杨修就是因为口味太重,喜欢显示自己浓烈的口味,熏得曹操受不了,于是以丢掉性命的方式闭口。管老师在这方面很清淡,而且还干涉别人的口味。当时跟他一起在辽东做宅男的读书人邴原,就喜欢以重口味抨击社会,说得多了,管老师怕起来,告诫邴原说:“哪怕你是条龙,既然已经是宅男了,就要低调,说得不是时候,大家都玩完。”告诫之后还不放心,他又把邴先生打发回了,到时候怎么死都跟他管老师没关系。

    黄初四年,即公元223年,管老师从东北回来了。这样口味清淡的读书人,大家都喜欢,曹丕曹睿都抢着要他当官,当年在他菜园子里捡过金子的华歆,也抢着推荐他当官。中央级官员联名推荐他,政府开着高级跑车来接他,怕他老人家被颠簸了,特地还在车轮上裹毯子,减缓震荡。管老师的宅男风采在此刻上升到了巅峰,他一律回绝,回绝的理由就是:能力有限,身体不好。当然,对于政府的任命,我还是很激动很感恩的,“受诏之日,精魄飞散”,只是实在干不了,饶了我吧。对于这样一个不和当局配合的死硬宅男,朝廷也没办法,因为管老师从来不讲圣贤之外的任何言论。

    管宁为什么这么死心塌地地“宅”呢?

    宅男心语:不是刻意清高,而是追求安全感?

    对于管宅男,最高层不是没有疑虑的。于是他们安排了一个线人,监督管宅男的生活起居,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宅男。这个线人是由青州刺史程喜安排的,乃管宁的族人管贡,也是管宁的邻居。某年,魏明帝曹睿听取了一个关于管宁的监视报告。魏明帝问:“管老师拒绝合作,到底是因为傲慢呢,还是因为老得不行了呢?”

    程喜根据线人的观察向中央政府汇报:“宅男管老师平时没啥大事和惊人的言论,无非就是宅在家里,戴着辽东样式的帽子,拄着拐杖在园子里、客厅里、卧室里和书房里转悠转悠(出入闺庭)。身体还行吧,拄着拐杖还不要人扶。他自小没娘,连母亲的面容都不知道,所以每次祭奠母亲的时候,眼泪汪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就是想妈妈了(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每次走得最远的呢,就是到离家里八九十步的水池里,洗洗手啊,洗洗脚啊,当然,绝不去沐足城沐足,也不会去按摩,那眼珠啊,就瞅瞅家里的菜园而已。”

    根据以上报告,魏国政府给管宁的行为做了一个良性的定性:不是耍清高,而是只想保全自己的性命,活着就好,“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这个定论一出,管宁老师就安全了。他活到八十四岁,而且因为他彻底的宅男品德,还给儿孙们赢得了公务员指标。大家看他经常跪坐的榻榻米,居然被跪出了两处深深的洞。宅男功夫深,卧榻磨出洞!

    从曹魏中央政府这份监督报告,我们不难看到宅男管宁的内心:一个没有野心的读书人,在那个纷争的年代,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安全,免于恐惧而已。

    他可能知道自己谋略不如庞统荀彧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胆略不如曹操孙权司马懿,他努力克制自己的口味,努力让自己变得清淡,将定力全部集中在双膝上,将自己的内心和卧榻都跪出了深深的印记,也给历史一个深深的谜。

    刘哥曰:所谓乱世,一曰形势乱,一曰人心乱。读书人总有建功立业、封侯拜相的梦想,在形势乱的时候没掂量好自己的运气和智商,走出宅子,效命某个军事政治集团,结果如同涉黑,不是被黑死,就是被玩死,例如杨修孔融。读书人也有艳羡当年万户侯的梦想,在人心乱的时候,走出宅子,做代言,到处乱题字,乱讲话,为紊乱的人心再添一把乱,结果混上没几年原形毕露,被网络达人剥得精光,赤条条地回去舔伤口。

    只有那位“清操厉冰雪”的宅男管宁,以不合作的态度鄙视这一切,在中国文化的屋脊上,聪明而不失厚道地笑着。其实,魏国统治者没看出来,他是清高的。

    三国时期的一起空巢家庭事件

    现代社会的留守家庭,空巢老人,乃天下人虐心之事。吾国吾民,相扶相帮,譬如人体,一指被烫,全体来救。口吹之,唇吸之,舌舔之,其余九指皆护之,足虽不能作为,亦跺之以释放痛感。之所以如此,乃神经末梢迅速传递痛感使然。一村一镇一城一国,亦须有神经末梢,民间痛痒,瞬间传递至社会中枢,尔后全体来救。社会神经传递系统之建设,非关体制改革,马上就可着手,上古以来皆有实践,且听吾陈述。

    晋武帝与蜀国旧臣心理战:李密以拒绝空巢为由抵制任命,晋武帝将计就计这是公元268年的四川彭山县,四十四岁的下岗干部李密正在家里纠结着。他一面给九十六岁的祖母刘氏熬药,一面铺开信纸,准备给当时的中央政府写一封信。李密同志本来是一名级别不低的公务员:尚书郎,估计换算到今天,应该至少在厅级以上吧。然而,他最近下岗了。

    下岗原因不是他表现不好,而是给他发工资的领导表现不佳,被历史淘汰了。他的领导是大名鼎鼎的蜀汉皇帝刘阿斗,五年前在成都向魏国投降,自己带着一家老小到洛阳领工资去了。三年前,北方换了天,老板从姓曹的变成姓司马的,给大家发工资的如今是司马炎了。李密作为旧政权蜀国的公务员,自然也就失业了,待在家里侍奉祖母,日子清贫,却还淡定。

    大老板司马炎却不淡定了,新政权晋王朝百废俱兴,海量地需要人才。而且你们那帮旧政权的文武干部们,还待在蜀国的根据地——四川,想干什么?司马老板很不放心,早早地要把这帮人赶到北方京城里来,老老实实待在我脚下当公务员,别打其他的算盘。连诸葛丞相的孙子诸葛京都就范了,何况尔等?所以,失业的李密根本不用担心工作问题,从中央到省,从省到县,一道道命令星火般降落下来。地方领导们嚷着:李密同志,别磨蹭啦。“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李密心里却琢磨开来,他四十四岁了,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很难改变,在他的心里,天下合法的政权只有蜀汉,司马政权在他眼里是伪政权,诸葛丞相“汉贼不两立”的遗训似乎还在耳畔回响呢。但他没有名将廖化那样的勇气,以绝食而死的行为拒绝与敌人合作,因为他还得养祖母。

    咋办呢?李密纠结着,想个什么办法才能hold住自己的立场。

    他放下笔,叹息盘桓一番,看着满头白发、行将就木的祖母。忽然,有主意了,他回到书案前,提笔刷刷刷就写起来:“咱们伟大的晋朝以孝治天下,凡是老人,都能沐浴到政府的春风般的照顾。我李密算个啥,无非是个没了祖国的俘虏,低人一等,新主子给我一份工作,还破格提拔我,给我这么高的待遇,应该是感激不尽,哪里还敢故作停留,顽固不化,做那些不安分守己的打算(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么一番话似乎显得李密急不可待地要走上新岗位了,然而不过是虚晃一枪,先服软,然后笔锋一转,开始诉苦:“但是俺那九十六岁的老奶奶刘氏,已是日薄西山的人了,吃了早餐不知还能不能混到晚上,俺与俺奶奶的关系,过去可以说是没有你哪有我,如今可以说是没有我哪有你。俺今年四十四岁,报答领导的日子长,报答奶奶的日子却短了(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这番话无非摆明一个事实,我来参加工作,老奶奶肯定是跟不来的了,老人家待在家里只能等死,哪天俺老奶奶死在家中七日没人管,蛆都从洗手间爬到户外来了,看你晋王朝以孝治天下的招牌往哪搁?

    李密狠啦,面对新主子气势汹汹的任命攻势,他举起一个“孝”字,当成导弹防护系统,将这些命令全部挡回去。这李密表面上是淡定的隐士,其实是心中正为蜀国灭亡而蛋疼。李密的报告打上去,其实也是向中央政府传递了自己的痛感:养亲之痛,空巢之痛。他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向中央政府提出了空巢问题。

    司马炎收到李密这封名为《陈情表》的信件,心里盘算:你小子要打“孝”这张牌,我干脆把你这张牌变成我的牌,好好地打出去,笼络天下孝子的人心,归顺我大晋王朝。于是,晋王朝的神经中枢对国民李密的痛感做出回应:晋武帝司马炎立即批文,责令四川地方政府定期拨发李密老奶奶的生活费,还从中央配给刘老奶奶两名保姆。

    这还不够,又大力弘扬李密的先进事迹,把它写进国家档案。因此,直到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今天,打开《晋书》,还能看到李密的光辉事迹。有人讥讽司马政权靠欺负孤儿寡妇得天下,但他得天下后倒是没有欺负孤儿寡妇,反而颇有照顾。

    我猜想,晋武帝这种人伦攻势一出台,四川地区那些蜀国遗老遗少的心理防线瞬间瓦解,放下包袱,投向新政权。李密在祖母去世后,也无话可说,出来为晋朝做事。

    三国归晋,靠的不只是军事政治攻势,也有这种人伦亲情攻势。能照顾天下人的家,天下人谁不把你当成自己的家!不让天下人空巢,天下人就会认同你这个大巢。

    古代社区人伦建设:

    《周礼》描绘出一幅社区互助、民间互帮框架图晋武帝的善举也非借帝王的威权偶尔为之,所谓以孝治天下是有体制保证的。

    我觉得学行政管理学的应该读读《周礼》,我们看两千多年前的社区框架。听说过大司徒吧?这其实是国相级别的官员,权位很高,权力很大。然而,他的工作却很琐碎,琐碎也就是具体,具体到社区管理、村镇管理、街道管理。我们从《周礼》看这么一个社区管理框架:

    五“户”人家为一“比”:这五户有事互相担保。(使之相保)

    五“比”人家为一“闾”:这二十五户有事互相托付。张家的大哥要去打酱油,家里的大门锁不好,麻烦李家的爷爷看一下。项家的灶上烧着一壶水,主人去地里偷菜去了,一时忘记了回,赵家的大婶麻烦帮忙关一下煤气。哎呀,曹家的主人出去打工,曹奶奶带着小孙孙在家,好像两天没出门了,别不是曹奶奶中风了吧?大家快打开门瞧瞧,联系医院。(使之相受)

    四“闾”人家为一“族”:这一百户人家如果谁家有丧葬事,大家伙帮衬些,有钱的凑钱帮买棺材板、坟地,有技术的吹吹唢呐,没钱没技术的帮着烧开水也行。(使之相葬)

    五“族”为“党”:这五百户的财力相对较雄厚了,今年年成不好,歉收,有人没饭吃,家里有米的煮点粥,施舍施舍,不要让街上有饿殍。(使之相救)

    五“党”为“州”:这两千五百户财力更雄厚,谁家上大学交不起学费,谁家付不起医疗费,大家伙接济接济。(使之相赒)

    五“州”为“乡”:这一万两千五百户,就要选出模范人物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尊敬他,奉他为席上贵宾,养成尊贤的风气。(使之相宾)

    这个大司徒,而且还要管社区房屋建设、装修、坟墓的归类,学校师生的联谊,衣服色调的搭配,“美宫室,族坟墓,联师儒,同衣服”,似乎成了街道大妈,居委会的头。

    别小看这些职能,从户到乡,都是一根根神经系统,井井有条地相连成一个整体,一处痛,迅速传达,四处调动资源进行救助修补。汶川地震那样惊天动地的灾难可以立即做出反应,空巢老人深锁家中,忽然中风,心肌梗塞,这样的灾难,也立即能有反应,有救助。

    管仲时期的齐国以盐业致富。然而,齐桓公和管仲不只是关心国内物价、国际金价,对于民生的疾苦,也有相关机构进行及时的信息搜集。

    很奇特的是,齐国设置了一种专门掌握老年国民健康状况的官员,名曰“掌病”。首都地区和各大城镇都有设置。名为“掌病”的干部可不轻松,每日里走街串巷,上至公侯将相家,下至贩夫走卒家,都要上门去唠叨,每人负责一个街区,每天的功课就是问:“老人家,您今儿个饭吃得香吗?睡觉咋样?有便秘吗?来,我帮您把把脉,量量血压,说话含糊吗?舌头不打转吧?哎哟,可有点不对劲,您老可别硬撑着,咱管仲国相下令:医药费有报销的,我带您去瞧瞧大夫去……”

    “掌病”检查健康状况的工作频率是有规律的。《管子·入国》第五十四就有记载春秋时代齐国的“掌病”制度:

    九十岁以上老人,上午在,保不定下午还在,得一天问一次。

    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今天在,保不定明天还在,得两天问一次。

    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周一吃饭,保不定周末填沟壑,得三天问一次。

    齐国是等级社会,以上措施限于官僚家庭和读书人家庭,而普通人家庭,每五天问一次。

    碰到患重病的,得马上向政府打报告。

    (九十以上,一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病甚者以告)

    用政府规范的方式来掌握民间健康状况,“掌病”拿着这份薪水,吃着这碗饭,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保证了健康信息搜索工作的常态性。从其工作频率来看,最松的频率是五天检查一次,至少保证了老人不会死在家中一个星期还没人知道。这个制度很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刘哥曰:《周礼》上的记载,《管子》上的记载,《晋书》上的记载,并非说明古人一直能说到做到,但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有心去做。有心的话,不管是石器时代还是青铜时代,顾全天下人家庭,扶老尽孝的事情,都可以去做。国家可以帮助天下人去尽孝。

    因此,有些事情不要等经济条件如何,政治体制如何才去做。当下的事,易如反掌的事,赶快地做起来。一个老百姓痛,全社会马上感知得到,去关心每个成员的痛,这样的集团,想不强大都很难。

    曹操自白:反腐也很怕报复

    我一直在猜想:当一位英雄,跨过了人生征程上一座座成功的高峰,也越过了一条条失败的沟壑,正向巅峰挺进之际,发现事业如此青翠,华发却已偷袭鬓角,他会有何感慨?这也是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正在思考的问题。

    这一年曹操五十六岁。人生走到这个点上,走过的路比剩下的路要长,因此,他会忍不住停留少许,回头去看看。

    曹操回头看的地点或许就在那一年北部中国的新地标——铜雀台。这是冬天,曹操登上铜雀台,诚如他才华横溢的儿子曹植所描述的,眼前漳水长流,脚下云霞浮动。空间的拔高,视野的扩展,不仅使人产生物理上的俯瞰感,也会使人产生时间上的俯瞰感。曹操,或许就在铜雀台上开始俯瞰他的人生。

    俯瞰两年前,乌鹊南飞,何枝可依,他在赤壁的大火和波涛间惊惶南顾;俯瞰十年前,月黑风高,金戈铁马,他奔走在乌巢的烽火间;俯瞰二十年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驰骋在讨董的行列里。他俯瞰得更远更远,俯瞰到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父亲,他的祖父……

    俱往矣,是非成败何曾空?曹操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了,于是他真的写了一篇总结。这篇总结,是他职场三十多年生涯的一次自白和坦白。真的很白很透明,一千八百多年后读来,还让我惊讶于一个以狡黠闻名、雄才大略的老滑头,居然会在公众面前露出孩子气的一面。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在曹操写完心声告白一千八百多年后的今天,让我们站在曹操这份心理告白——《让县自明本志令》的高度上,俯瞰曹操,俯瞰青壮年老年时期的曹操。老曹,老曹,你到底想过些什么?

    有过纠结:想通过行动改变口碑

    曹操的家世似乎有点拿不出手。有个叫曹腾的,是东汉末年的宦官,据说很有度量。有大臣种暠打曹腾的小报告,对之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冷峻,曹腾却对种暠有着春风般的温暖,反而表扬了他。不过,这点小亮点不足以掩饰宦官给大众留下的不良观感。东汉之乱,传说就源于太监集团“十常侍”。

    曹腾是曹操爸爸的爸爸。太监哪能做爸爸?他的儿子曹嵩,不是他生出来的,是他认过来的。曹嵩认太监为父,目的是什么?你懂的。认太监为父的甜头很快显示出来,曹操同学二十岁的时候就被推荐参加工作,进入公务员队伍,在洛阳市区北部管治安。

    有小报告说,曹操家族本姓夏侯,靠谱吗?不好考究,《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了宣传口径的统一,就模糊焦点,笼统地定调:“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是官三代,却不标准,因为官一代是不带把的。这种家庭出身给曹操一种莫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他很坦率地在自白书里面承认:俺姓曹的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是那种隐居深山、洁身自好的名士,老是担心人民群众瞧不起自己。“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

    除了家庭出身,曹操本人的行为也足以让他不怎么遭人待见。曹孟德是个十足的衙内、古惑仔、京城恶少,少年时“放荡,不治行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曹操同志在人民群众中的口碑实在不咋的,大伙都认为这小子没什么出息。

    两层因素叠加起来,在曹操年轻的心中不可能不引起波折的。他想要去改观,想要向天下人证明:我阿瞒不靠祖宗也可以干得很好。这个时期的曹操,充满着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改变欲,要表现自己的才能品德,要改变世人对他的看法。

    人真正进入干事业的状态,不一定是从立大志开始,而是从急着改变形象,证明清白开始的。

    年轻的曹操,首先找有分量的人,给他下有分量的评语,他找到太尉桥玄,桥玄可能出于鼓励的目的,给了小曹同志一个很好的评语: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却没见过像你这么优秀的。“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我看桥玄是位很懂心理学的长者,给曹操一个未来的许诺。

    为了稳固后生曹操的信心,桥玄又推荐著名品评家许子将,许子将遂发出响彻千古的预言:“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子将其实不是一个预言家,倒是一个心理学家,他也许诺给曹操一个未来:不管世道如何,小曹同志总是有出息的。

    给年轻人最好的鼓励就是:用肯定的语气,许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年轻的曹操,大笑。这种大笑,是一种心情的释然,自信心增强的一份写照。英雄曹操,不只是时势造就他,桥玄许子将也塑造了他。做中小学老师的,可要注意了,你对学生的一句鼓励,很可能造就一个未来的英雄。

    曹操有时是个很感恩的人。有一回征战经过桥玄的坟墓,曹操下马给故人奠酒,说:桥老生前说过,小曹同志啊,我将来入土了,你要是经过我的坟墓,不杀鸡给我吃,不摆酒给我喝,我让你路过不远就肚子疼。曹操说到这里,不由得抽泣起来。他为何如此深情?因为桥玄曾给年轻的他一个最好的心理鼓励。

    为证明自己,曹操还打算付诸行动。他在自白书里说:打算做一个出色的地方领导,搞好行政工作和教育工作,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显示,我曹阿瞒是不错的。“欲为一郡守,好做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说得不错,这个时候的曹操,为名誉而战。

    三十岁那一年,机会来了,曹操可以为名誉而战了。他出任济南相,他利用这个机会,下定决心,很好地向世人证明了自己,他在自白书里回忆说:冒着得罪中央十常侍的风险,他除暴安良,大力扫除地方恶霸,“除残去秽”,免掉很多贪官的职务,然后平心选举人才,治理地方。济南郡一时“清平”。

    有过蛋疼:躲避报复,一度打算读二十年书

    曹操的政绩是在得罪权贵的基础上建立的。在乱世做清官能吏,很可能是要以性命作为代价的。曹操在自白书里承认,他害怕了,“恐致家祸”,担心给自己和家里人带来灾祸,所以就请了病假,待在家里。

    这样一来确实风平浪静了。然而,曹操的内心深处,却波澜涌起,不得平息。三十岁了,好不容易建立了好的名誉,取得世人的赞誉,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却因为工作上用力过猛,不得不半路收手。

    正值壮年的曹操很焦虑。他在内心深处盘算着,策划着自己的人生途径,“内自图之”。

    他给自己画了一张这样的职场图:我曹某如今内退,不过三十岁,而与我同时为官的,年龄已有五十岁的,不算老。我等二十年后再出山,那时候也不过五十岁,仍赶得上同级干部的平均年龄水平,也没吃亏嘛,“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同年为官的)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从此却去二十年……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这样的盘算,其实正好折射曹操内心的焦灼、不安,担心时不我待。

    着急又复何用?得做好当下的打算。幸亏曹家经济实力雄厚,那时也不限购楼盘,曹操打算在离市区五十里的乡下郊区建一栋别墅。建别墅何用?不是用来放美女宝马的,也不是用来装黄金白银的,而是用来装书的。也就是一栋大书房。

    曹操同志打算“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读书打猎二十年。等国家形势好转了,再出来做事业。

    匹夫为稻粱不得安心读书,英雄为天下亦不得安心读书。曹操在郊外的精舍可能刚建好,可能还在装修,曹操还在计划着买哪些书籍,做多大的壁柜装书,黄巾军就起来了,后来董卓又杀进洛阳了,曹操叹息:“然不能得如意。”又披起征袍奔波东西。

    这个时期的曹操,其心态可能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开始留恋读书狩猎的美好平静的日子,却被客观形势逼上职场,或许有多少留恋,多少无奈。可见自古至今,天下之大,均容不得一安静之书生。

    最终的蛋疼:担心被误解,拉上老婆做解释工作

    事业有成就之前,急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事业成就之后,误解就来了。事业有多大,误解就有多大,消除误解又成了首要任务。对曹操的误解已经够多的了。赤壁之战前,周瑜就说过曹先生“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其实这是周瑜急于要降低曹操的品位,给东吴的抗曹战争找到合理的理论依据。曹操是个真性情之人,他的修养没那么高,不能将敌人的攻击当成蛛丝网一样轻轻抹去,他很介意时人的评价。老曹认为很多人以小人之心来度他的宰相度量,那些流言蜚语让曹操很焦心,“妄相忖度,每用耿耿”,曹操急着要解释,急着要表白自己的心迹。

    他说起历史上被君主猜忌的名将乐毅,他提起冤死的秦代名将蒙恬,还有史上最著名的贤相周公,周公也曾被周成王猜疑。曹操说,读到这些名人的委屈往事时,他哭了,“未尝不怆然流涕也”。曹操不仅自己哭,还对着老婆哭,对着同事们哭,恨天下不知其心意,恨不能挨家挨户地敲门去解释。

    他甚至想出这样一条去解释的途径:他对妻妾们说,在我曹阿瞒死后,你们统统改嫁,嫁到别人家里,就跟别人家的成员解释我曹阿瞒的心迹,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地表白我曹某人的真实想法。“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曹操这种通过改嫁老婆的传播方法,实在是太萌了。萌的姿态背后,却是他真性情的写照。

    刘哥曰:英雄如曹操,在狡诈残忍冷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孩子般的心灵世界,他毫不忌讳地向世人,至少向一部分人袒露了这个心灵世界。

    他曾愤懑过,曾郁闷过,也曾激奋过,也有过彷徨恐惧,也有过消沉抑郁,总之,曾经蛋疼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曹操却不是这样的,他走着自己的路,却很介意别人的说法:年轻时,他急着要找人给自己一个积极的评价,许子将那“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其实是对一个孩子的心理暗示,曹操接受了这种心理治疗,而且孩子般地开心;老年时,他很介意别人的误会,于是喋喋不休地跟老婆解释,甚至希望自己死后,妻妾改嫁到其他人家,仍要义务为前夫解释。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哲学,曹操似乎没有领略。在这一点上,曹操真的很萌。

    探知古人的心灵世界,有益于建构今人的心灵健康。曹阿瞒啊曹阿瞒,你一大堆的性格毛病,当今成功学书籍上所列的禁忌,几乎条条都犯了,但你还是成功了。呜呼,人生成功为何?无非真性情、真才华,赢得真赞叹,舍此之外的成功,味同嚼蜡,曹孟德不屑也!

    东晋名相的风度是减出来的

    我们时常说,要加强修养,要培养风度,要充实胸怀……一路地加上去,好的话,是在给自己的人格风度添加营养;不好的话,便是在自己的人格肩膀上加负担。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却有那么一群人,不是那么紧张兮兮地加强人格修养,他们讲究的是疏朗美、淡然美、清爽美,这些人格之美,不是密植型的美,而是宽豁的美。

    疏朗淡然而宽豁的人格美,是减出来的

    曾有那么一种风度,以书生之身,面对强大的军事力量暴力威胁,还能那么从容,这种从容,是在大义凛然的基础上再加一层风度。这种风度该是什么情状呢?

    公元373年,东晋权臣桓温回京。二月二十四日,大小臣僚集中在郊区的新亭迎接。

    桓温此行目的,成为众多臣僚揣测的焦点。

    就在前一年,简文帝——这位长江以南名义上的天子,在桓温面前只能拱手沉默的皇帝,憋着一股窝囊气,撒手去了。因桓温不愿回朝,朝廷连新天子都不敢立,等桓温做决定。

    桓温何许人?就是他,留下名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就是他,将东晋皇帝当玩物,想立谁就立谁。

    简文帝临终前学刘备托孤,在遗诏里写道:“尊敬的大司马,国家大事就托付您了,犬子昌明,若是做领导的料,您就辅佐,如果不是做领导的料,那还是麻烦您自己挑起重担吧。”昌明做让位的过渡人。当时的辅佐人之一王坦之,请求气息奄奄的简文帝,改了这份要让东晋王朝提前歇菜的诏书:“请大司马桓先生效仿诸葛亮,辅佐幼主。”

    在地方统领大军的桓温接到这份最高指示,咬牙切齿地说:“老子想当天子,他们却让我当诸葛亮。”桓温满怀怨气回京,手里有兵权的人很容易将怨气转换成杀气,桓温的杀气明显是对着他篡位的拦路石——修改诏书的王坦之,而与王坦之同时辅佐朝政的还有一人——谢安。

    所以,在公元373年二月二十四日的新亭,大臣们都有一个猜测:桓温要杀两人,就是谢安和王坦之。

    王坦之敢修改诏书,却不敢面对屠夫,他汗水湿衣,连手里上朝用的手板都拿倒了,大概和我们现在系错扣子差不多。只怪桓温太强大,连朝廷中有威望的老臣都白着脸、抖着腿。

    脸色没变,大腿没抖,说话没结巴的只有一人:谢安。

    谢安说:“朝廷安危,就看咱哥俩这次了。”桓温来了,谢安明知道墙壁后面埋伏着刀斧手,还是安然而坐,安然而言:“您作为地方军事长官,应该防备邻国,怎么尽拿些刀枪藏在这里吓唬人呢?”桓温大笑,撤了兵马,居然和谢安坐下谈笑半日。一场政治危机顷刻灰飞烟灭。

    我读史书至此,总会废卷而思:谢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不怕死的人不算少,有的怒气冲冲,有的大义凛然,有的慷慨激昂,这些都可歌可泣,但自己死了,却于事无补。有一种不怕死的人,拿出的却是闲坐钓鱼下棋的气度,它不仅是自己英勇而已,还要稳定一个集团的情绪,保全一个良好的局面。这种风度,就是谢安的风度,宰相的风度。

    魏晋士人的修养途径:减一分负担,多一分人格

    当时能征服桓温这个一代枭雄的,绝对不是靠血气。你有血气,桓温这位文韬武略、掌有重兵的枭雄,更有血气。

    也不能是简单正义凛然的呵斥。正义凛然也是一种怒,以怒制怒,只能导致敌人更大的怒和杀。

    对桓温这种一流人物,征服他,只能靠风度。谢安赢了桓温的,就是风度。宰相的风度,是什么?是淡定。你不淡定,江山社稷何以淡定?想要淡定,就得心中少杂念,不要被一些东西挂着碍着,就是古人说的“挂碍”。

    当今的读书人修养是加法的,各种人格修养,递加起来,堆成高峰。从学前班、兴趣班、奥数班一路堆上来,也不知道能不能堆成高峰,有时可能还形成“挂碍”。谢安的修养却是减法的,尤其东晋南朝时代人的修养都是减法。

    王恭说自己身无长物,把竹席借出去,自己只坐草席,减去一床竹席,换来廉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回家种豆赏菊,减去一份为五斗米的奴颜婢膝,换来隐士的超然;张翰被秋风一吹,便辞官回乡,减去一顶乌纱帽,便换来家乡鲈鱼的鲜美。

    谢安的修养也是一层层减出来的。谢家是当时响当当的名家大族,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官,谢家子弟都有份。唯独谢安,躲在东山快活,谢夫人催促说:“老公呀,看看你的兄弟们,都是当朝显贵,你还不出来也给我争口气呀?”谢安听到要做官,好像嗅到恶臭一般,捏着鼻子笑道:“老婆呀,到时候恐怕躲都躲不了。”

    视官职爵位如恶臭,将荣华富贵从修养中减出去。

    公元372年的一天,谢安和王坦之到桓温的心腹郗超府上去拜访。傲慢的郗超一直不出来见客,从朝等到暮,王坦之熬不住了,要先走人。谢安说:“哥们,难道你不能为了性命熬上一会吗?”

    不因外人傲慢而生气,将个人面子从胸怀中减出去。

    新亭危机之后的十余年,谢安指挥江东子弟大败九十万前秦军,他却悠然下棋,捷报来了,轻描淡写道:小朋友们大破贼辈。谢安如此描述,将胜败的挂碍从风度中减出去。

    不仅减自己的,而且还减老百姓的。在谢安主持下,东晋免除了农民一系列苛捐杂税,每逢灾害,就减免租税。

    刘哥曰:自己减一分,人格美一分;帮别人减一分,民心也多一分。

    张良拜师是一场心理培训课

    寻常所见的历史演义小说里,那些文相武将都不是火星人,在安邦定国之前,都进行过艰苦的训练和学习:文的饱读诗书,精通天文地理;武的勤练十八般武艺,兵法娴熟。这是个老套路,诸如刘伯温、岳飞之类的故事。

    不过,让我疑惑的是,这些圣贤在干着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同时,心理上难道就一直波澜不惊?他们有磨合期吗?史上一些奇才在走入职场前,或进行过心理培训……且试着从正史野史资料中找些蛛丝马迹。

    缺乏心理培训的成才案例:将才年羹尧与封闭式教学法

    年羹尧此人,想必不用太多介绍。大家不说读过正史,至少也读过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都知道他是康熙朝雍正朝的大将,平定西番,后又被雍正冤杀。

    年羹尧是怎样成才的呢?《清稗类钞》上有着这么个案例。年羹尧七岁时随父亲年遐龄游山,路上遇一道士。那道士抚摸着年羹尧小朋友的脑袋说:“是个奇才,可惜没后福。”然后又说:“能从我学,或可变化气质。”其实,这位道士应是故弄玄虚,他可能观察年羹尧很久了,发现他天资聪颖,是可造之材,但是性格高傲暴躁。性格不好的人,当然“后福”就会大打折扣了。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改变气质,改变气质当然少不了心理培训。

    于是,年遐龄聘用道士为家庭教师。道士的家教很奇特,可算得上是封闭式教学:师徒两个共居于一楼上,三年不准下楼。吃喝拉撒全用绳子运上运下。奇怪的是,楼上堆满了桌凳。

    严密的教学开始了。家里人在楼下侧着耳朵偷听。第一年,但听得脚步声、桌凳挪动声,好像在军演。估计年同学平定西北的那点本事就是从这些桌凳上学来的。第二年,听不到桌凳挪动声了,但听得朗朗的读书声,彻夜不歇,读的内容,闻所未闻,估计是道士在传授特别教学参考书。第三年,归于寂静,家里人从相对的楼上窥视,发现师徒两个只是静坐。这就是“改变气质”的心理辅导课了。

    眼看着年羹尧就要成为十全十美的奇才了,偏偏他老妈病了,闹着要见儿子。年遐龄不得已,搬梯子上楼叫儿子。好好一场心理辅导课被中断,老师很生气,打包裹走人,留下一句话:“完了,本事学完备了,却缺乏气质培训,这孩子以后就坏在气质上。”

    年羹尧确实成了奇才,“师出屡有功”。然而,《清史稿》说他“才气凌厉,恃上眷遇……骄纵”,年总司令明显不能戒骄戒躁,做人的气质跟不上。给同级干部写信,也不尊重人家,直接写尊姓大名。在古代,是很忌讳直接写同辈或长辈的姓名的。

    更过分的是,每次进京,还要总督巡抚“跪道迎送”。很不低调的人,就会得到一个很不低调的结局:年司令果然没有后福,被雍正赐死。

    挫折教育造就奇才的案例:圯上老人点化张良

    张良拜师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挫折心理培训的过程。苏大学士苏轼先生在《留侯论》中认为圯上老人就是一位心理培训大师,他教授张良的不是兵法,而是“过人之节”。

    按现代的说法,就是过人的心理素质。什么才算过人的心理素质?“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算不算?不算,这个心理素质太脆弱。过人的心理素质应该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大事来临,不惊不怒。

    看看张良同学的心理素质发展历程。

    青涩阶段:“不忍忿忿之心”的刺客心理,很不淡定

    张同学是韩国的正牌公子,韩国亡于秦,张良要为祖国报仇,但这是一件政治上军事上的漫长的技术活,他却幻想凭借暴力的“一击”,将这个过程直白地感性地完成。

    与其说是报仇,不如说是心理宣泄。

    历史使命不是靠心理宣泄完成的。这个阶段张良的心理停留在战国刺客时代。

    成长阶段:通过心理培训变得淡定,从刺客转型为谋士

    历史在转型,人的心理也要转型,张良这孩子的心理却停留在战国刺客的阶段,不行,得培训。苏轼严重怀疑圯上老人是个隐居君子,其实应该是有个地下反秦组织,派出一位心理辅导大师对张良进行火线培训。

    培训方法很简便,就是扔鞋子,然后叫张良下桥捡拾,捡了还得穿上,然后以兵书为诱饵,又以不能早起为理由训斥张良。公鸡还没打鸣就叫人起来,这不摆明是折腾人吗?折腾人的课程就是挫折教育课。张良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这是一堂特殊的课,在捡鞋子、在赶赴早约的过程中,那些亡国的仇恨,那些博浪沙投椎的鲁莽,都一一从他脑海中涌现,涌现一次,检讨一次,于是张良的气质变化了。聪明人,一堂课就行,老人上课的目的就是“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课程的结束语就是:“孩子,你要淡定。”这个目的达到了。

    成熟阶段:张良成为刘邦的心理辅导师

    通过圯上教授的培训,张良同学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素质都达到了最佳水平,于是投身于反秦战争、楚汉战争的洪流。

    项羽PK刘邦,样样都比刘邦强。为什么输给刘邦?就是因为心理素质输给刘邦。项羽太优秀了,百战百胜,胜利太多,就喜欢露锋芒,锋芒太甚导致心理脆弱,看到自己这么优秀,对手却像蟑螂一样灭不了,拍下去了又爬上来,而且力量繁衍得越来越大,玩得这样辛苦,心里于是不免抓狂,居然说出要和刘邦单挑的蠢话。

    刘邦却淡定得很:哥们,我们只斗智

    刘邦的心理素质是谁教出来的?是张良。

    张良不只是谋士,也是心理辅导师。圯上老人塑造了张良的素质,张良又塑造刘邦的素质。当初刘邦被围困,伸长脖子等着韩信来救场时,韩信救兵不来,却来一封要求封为代理齐王的信,刘邦憋不住了,破口大骂。

    关键时候,张良踩一下他的脚替他的情绪刹车,轻轻几句话,刘邦这个高素质学生立刻淡定下来,脑子里沸腾的热气慢慢恢复常态,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

    而作为刘邦的对立面,项羽这孩子的教育有问题,他叔教他剑法,教他兵法,教他文法,却不曾有心理培训。

    刘哥曰:事业,要用心去传授;胜利,要用心去享受;失败,要用心去承受。心很重要。事业强,能力强,未必心强,易惊易怒易躁,最终落下败局,楚霸王是也,年羹尧是也。说得潮一点,心要淡定,如果不淡定,就会蛋疼。故而六十多年前西柏坡的一句话——戒骄戒躁,不仅是革命年代的一个总结,也是饱读几千年人心后的一个总结。

    秦琼卖马是一场人生成长课

    有朋友问我,为何不写写《说唐》里的故事?我初闻而失笑,所谓《说唐》,是说书评书类的东西,是最离谱的戏说隋唐史,登不了国学大堂;继而迟疑,说书、评书也是中国传统说唱文化,自然也应纳入国学范畴,国学何必固步自封?久之而惭愧,自以为读过几本经史子集就瞧不起民间说唱,其实我等草根百姓,历史观何尝不是由“说唐”“说岳”“杨家将”熏陶而成的?

    话本评书的成功,不在于它说英雄的辉煌,更在于它说英雄的落魄,更在于它描述了英雄落魄之时的不能移、不能淫、不能屈,它跳出了励志的肤浅层面,承担了塑造民族人格的使命。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秦琼卖马》。史上并无“秦琼卖马”,但我相信,虽无此事,却有此情,有此义。

    虽然落魄,但只要不苟且,你就是英雄秦叔宝

    列位看官,今天不从秦叔宝说起,却从我家说起;不从我说起,却从我出生之前说起。话说我父母,都是知青,下放岁月,艰难苦辛。

    我娘怀我,连油荤都不曾见得半滴。一日,我父对我娘说:“娘子,你且忍耐,待为夫去城里买些猪蹄,与你补身。”我娘道:“相公但去,盼你早回。我母子离不得你。”我父与生产队请得一日假,急急步行五十华里入城,于肉食品公司购猪蹄一对,剩些碎钱,心里思量:娘子与腹中儿,急切盼我归,今日莫省钱,搭车早回。

    于是去县汽车客运站买票,不想车已坐满,且又是最后一班,还不售站票。我父叫声苦也,找到站长诉求:我娘子将生产,天可怜见,买得猪蹄,将补身子,早早回家,免得挂念。站长找到司机,代为诉说:这位同志是知青,响应号召支援农村建设的,你行方便则个。司机大怒,拿一张藤椅,坐于停车场中央,叱喝:“今日我不开车了,看哪个敢跟我求情。”

    工人是领导阶级,没奈何,我父叹息:“工人老大哥遵守的是革命的原则,我怎生去奈何他?无非两条腿赶快些,但得我娘子母子平安就行。”于是,无半句怨言,系好草鞋,提腿就赶路,赶到家中时,已星月满空。我父放下猪蹄,做汤,我娘道:“无肉吃,也无妨,你且唱些曲子来听。”我父于是清唱《秦琼卖马》:“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遭不幸困住在店堂下,为还你的饭店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啊,你就牵去了吧。但不知此马得遇谁家。”

    多少年后,我听到这个故事,总是想:父亲被司机拒绝,系好草鞋,拔腿赶路的那一刹那,便是《说唐》中秦叔宝被小人欺凌,“英雄守困无知己”的辛酸境地。

    这世间从来不缺小人,那个狗眼看人低、欺凌秦叔宝的店主是小人,那个自恃是城里人、拿着革命原则做良心挡箭牌的客运司机也是小人。然而,这世间也不缺君子,秦叔宝固守穷困,不肯为非,是君子;我父不觍颜求人,固守气节,也是君子。

    且分析秦叔宝的固守穷困,不肯为非。

    大英雄出差缺钱,却用平常人的态度去承受

    且说隋末齐州下级军官、都头秦琼(字叔宝)与同事樊虎出差。两位差佬一同到潞州,秦叔宝公事已毕,樊虎继续赶路。这是一桩毫无传奇色彩的出差行为。然而,一点小小的疏忽,将行为变成了事件:樊虎误将秦叔宝同志的经费信用卡拿走了!这头经费被抽走,那头呢?潞州的长官却还出差在外,秦叔宝还等着这位领导对出差文书的批复呢。

    大英雄秦叔宝此刻能做的是什么?就是待着。待着也花钱,因为是在酒店里待着。还得吃喝拉撒,“不想叔宝十分量大,一日三餐要吃斗米”,而且那匹宝马也得吃草料,人与交通工具都消耗大呀。

    世间最不幸的事情之一是:银子没了,人却还在。更糟糕的是,银子没了,人情也没了,店主王小二每天白眼相加,将秦琼赶到靠厨房的破屋,估计是放柴火、鸡笼之类的杂物房,睡的是草堆,吃的呢?没有。

    “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的秦爷是个不平凡的英雄,可不可以施展不平凡的本事,化解危机呢?让人失望的是,秦叔宝什么也没做,只是规规矩矩地被困着。最多也是唱支曲子:“旅社荒凉风又雨,英雄困守无知己。平生弹锏有谁知,尽在一声长叹矣。”分明是英雄的底子,却做个平常人的样子。读“说唐”到这一章,最憋屈。

    现如今却明白过来,这才是做英雄的伟大之处。分析秦叔宝的困境可知,他遇到的困境只是一次乌龙而已,和社会公正无关,和国家体制无关,和政府职能无关,也不能赖到暴政上去,无非就是出差缺钱。秦叔宝明白这个道理,于是,他放下了自己超人的能耐,不去舞弄那对一百二十斤的锏,而是选择了忍耐。他是一个英雄,却用平常人的姿态去忍受不便和苦难。能不凡,固然是英雄;英雄而能平凡,更是英雄。

    懂得秦琼卖马的伟大,便懂得当年父亲不与客运司机计较的伟大。父亲计较的不是一张宝贵的站票,而是自己那种不肯屈就、不肯苟且的人格。

    孟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窘迫落魄时,总是静守人格的底线,以冷静的态度去面对、去承受,不怨天尤人,也不倒行逆施,而小人则无所不为。善哉善哉,此君子之风,秦叔宝有之,我父有之,我们千千万万的父辈、母辈都有之。

    秦叔宝能平静地承受突如其来的苦难,遵守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和国民应有的道德和良知,这是他的不为;不为的人而能有为,因为他的一露一藏,遵循的不是利益的准则,而是道义的准则,坦坦荡荡,中间没有算计,所以不为而能大为。生存环境是如此蛋疼,他却保持了淡定的人格。

    史书的评价:志节完整不会埋没

    在演义里(并非史实),秦叔宝积下的最大政治人脉资源来自于一次见义勇为的行为,而这次见义勇为不是他算计出来的,而是出乎他对公义善良的执著。

    秦叔宝在临潼山伍员庙中,见到太子杨广率杀手围攻李渊全家,此刻的秦叔宝,又岂知将来有个大唐帝国?又岂知李渊是将来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

    在毫无算计和预谋的境况下,他驱马舞锏,完成了此次见义勇为的行为。哪怕明知道对方是太子杨广的人,他也冒着生命风险去做了,无意中赚取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政治资本。

    困守潞州,被小人欺凌而不发作,这是他的“藏”;路见不平,拔刀而起,这是他的“露”。一藏一露,毫无个人算计,只是禀着一个真英雄、真君子行事的本性而已。

    能藏能露,能屈能伸,这是一种完整的人格。其实史上真正的秦叔宝也如此。

    《新唐书·秦琼传》记载,秦叔宝当初工作时丧母,大将来护儿亲自派遣使者吊唁,大家对大将军如此关照下级军官十分奇怪,来护儿解释说:“这小伙子有才能,武艺高强,志向气节很完整(志节完整),不会长期处于低下位置。”来护儿认为秦叔宝的人格是完整的,人格完整的人必定不会长期埋没。

    刘哥曰:在卖马的悲惨生涯中,秦叔宝成长了;在上不了车的窘况中,我父亲也成长了。英雄的成长,总少不了小人的“辅助”。这两次遭遇,未必不是人生的成长课。在我周围,总有那么一群善良而勇敢的人,默默承受命运中的不平,在该挺身而出的时候,却从不吝惜自己的勇气,在蛋疼的生涯中,却保持淡定的风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对待他们呢?有什么理由去做狗眼看人低的店主王小二呢?

    每次听谭鑫培唱起那铿锵沧桑的《秦琼卖马》,想起父辈,想起中国大地上那千千万万能坚守人格、坚韧不苟且的父辈母辈,不由得我“两泪如麻”。

    神探狄仁杰巧渡职场危机

    千多年前的大唐名相狄仁杰,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在当今的荧屏上如此火爆,拍了本传拍续集,拍了续集拍前传,而且电影又要拍到《通天帝国》那里去也。当然,更让他老人家想不到的是,他会以神探的面目出现,居然还戴上“东方福尔摩斯”的帽子。

    不过,侦探也好,名相也好,需要的都是智慧。狄仁杰作为唐高宗时期提拔起来的旧臣,遇上了武则天这样下手狠毒的新老总,在一个时时可能令人蛋疼的朝廷,是怎样渡过职场危机的呢?回答是:淡定。淡定才生智慧。

    进入职场前:自小具备对付危机的素质

    常言说:三岁看老。我们来看看狄仁杰还是小朋友时的表现。儿童时期的狄仁杰在老家太原读书,有一回,家中的门人遇害,衙门里头的差佬来找狄家人问话,小狄仁杰却拿着书本安坐朗诵。差佬责问他为何不来对话,狄仁杰正儿八经地说:“书里头这么多圣贤,我毕恭毕敬对答都应付不过来,哪里有闲工夫应对你们这些俗人?”我们就这个案例分析一下狄仁杰的危机处理艺术。

    小狄仁杰意识到这起刑事案件与小孩无关,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抓紧时间读书。

    一个读书人家里,忽然涌进警察、法医、证人,大人都会惊恐变色,小孩也都会奔走看热闹,小狄仁杰却安坐不动。

    一个小孩子家不理睬司法人员,哪里来的胆量?是从圣贤书中来的胆量,那时候儒家圣人是社会的最高准则。你官府拿世俗的权力来压我狄仁杰,我狄仁杰就拿圣人来对抗,质问我就是质问圣贤。

    测评结果:识大体,能分清主次。

    测评结果:沉稳,能定得住。

    测评结果:善于打心理战。

    进入职场:既保存自己又保全气节

    小狄仁杰的书读好了,进入了职场。他担任过地方职务,也做过司法官吏,一路口碑极佳。老板唐高宗给出的评语是:“真大丈夫也!”

    然而,职场危机不会因为你表现好就不发生。有一天,换老板了,这老板是武则天。武总裁为了坐稳江山,对公司原有管理层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动用酷吏,用尽酷刑,形势十分严峻。

    狄仁杰也不能例外。酷吏来俊臣诬陷狄仁杰谋反,把他下了大狱。这个时候的形势比他小时候在家中读书面对差佬严峻多了。狄仁杰要面对生死荣辱四个关节。来俊臣拷问狄仁杰:说,你谋反没有?狄仁杰该怎么招供呢?否认?那好,等待你的就是一连串致死的严刑。这是生死考验。承认?士大夫讲究的是气节,你屈服淫威,出来还好意思混吗?这是荣辱的考验。

    狄仁杰表现了惊人的定力和应变能力。他的供词如此:“大周革命,万物唯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这个供词有讲究。首先,他承认“反是实”,就是说“谋反是事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是斗争的底线,先保命。这个就是能分清主次,识大体。

    但在承认的前面还有话,意思是:武氏的周朝新建,用的都是新一套,我是唐朝旧臣,甘心接受诛戮。但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在新政权眼里,只要是唐朝旧臣就是谋反者,不管有没有实际作为,这不就正好说明我狄仁杰也没有主动与新政府作对,谋反罪是被动犯的吗?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被“谋反”了。这又等于没有招。

    这段逻辑严密、波澜暗生的供词表面招供了,其实又没招供,既保命又保名节,过了生死荣辱这个大关口。

    混在职场:凭能力立身,善打心理战

    趁着已经招供、主审官麻痹大意的当口,狄仁杰将自己的冤情写在棉被布里头,设法托人带出去,传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得知,释放了狄仁杰,并恢复其官职。

    狄仁杰怎能保证获得武则天的信任,重新走入职场呢?这就是狄仁杰的心理功夫了。武则天正处于一种矛盾和尴尬的地步。一方面,武媚娘固然为了清除异己不惜杀人如麻,但是另一方面呢,她接手李家王朝,也打心眼里想打理好它,要打理好就需要人才。而当时能担当大任干点事情的管理层都是李派人马。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只能小心翼翼起用夫家留下来的官僚系统。

    狄仁杰就是李家王朝遗留下来的优秀官员,他吃准了武则天这种内心里顾着为娘家夺江山,但又不得不倚重夫家旧管理人员的媳妇当家心理,相信自己最终能安然渡过难关,重新被起用。

    狄仁杰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一页是在武则天时期翻过的,当然也是武则天给了他最大的发挥余地。

    但在那个男权当道的封建社会,狄仁杰处于这样的境遇是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的。如果他不将武则天对帝国的控制权夺回来,再转移到李家,他可能将遭身后骂名,这也是一个危机。

    狄仁杰此时只能以无形的手法实现自己的目的。此时的情况就是:武则天年纪大了,心思从对娘家的扶持渐渐转向自己的儿女。这是每一个小媳妇都经历的心路历程。狄仁杰抓住这一点,长期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反复渲染母子恩情,一位老母亲哪里经得起这样的亲情攻势?

    狄仁杰又很有节奏感。在长期细致的工作之后,他猛然一击,将武则天的心理防线彻底击垮。公元698年2月,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要求立自己为太子,武则天犹豫着。狄仁杰说:“陛下,请您想想,百年之后,是您的儿子给你立庙,还是您的侄子给你立庙呢?”

    狄仁杰提醒武则天,你再怎么伟大,还是处在男权社会的包围当中,身后的待遇还是按照男权社会的游戏规则进行。年事已高的武则天越来越重视身后待遇,她的心理防线终于被狄仁杰击溃,向男权规则让步,不久接回来自己的儿子——庐陵王李显,作为国家的储君。

    刘哥曰:狄仁杰一切职场智慧都来自于他的定力。如今的孩子终究也要走入职场,怎样去面对职场的压力和变数?我们没法设定将来职场的形态,但可以设定孩子进入职场的状态。淡定就是最好的状态。有定力才有应变能力,有应变能力才有工作能力,有工作能力才有说服力。定力的培养比才艺更重要。

    明朝的淡定经适男是怎样炼出来的

    虽说娃哈哈老总宗庆后四十多岁才开始创业的事迹,一次次鼓励我立志不要在财富上甘于平淡,然而,当我也年过四十的时候,在内心深处还是偷偷给自己贴上了“经济适用男”的标签。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性格也决定财富,像我这样性格懒散、不善商业经营、只喜欢埋头读书、写点文章的老男人,对于财富,就不要做奢求了。

    带着这种心态再去读《儒林外史》,目光就不再为骤然暴富的范进师兄停留,而是格外留意书中那种恬淡而坚强、不太在意功名、但做人很执著的儒林经适男。

    我们来看看儒林经适男的人生轨迹。

    二十四岁以前:至少有个过得去的文凭有一门吃饭的本事

    今天的这位主角,姓虞,名育德,字果行,世代生活在江苏常熟一个叫麟绂镇的小村镇。爷爷是经济适用男,教私塾教到八十岁;老爸也是经济适用男,还是教私塾,教到生命的尽头。到虞育德同学这一代时,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命运轨迹的迹象。时机未到,功力不足,励志也白搭,还是继续在教私塾的道路上发展下去吧。

    虞同学十四岁没了爹,但虞老爸的雇主——祁太公,本着人道精神,继续雇用小虞同学当家庭教师。生存不成问题了,十四岁的经适男,接下来该怎么发展呢?

    尽管只是区区经适男,但在他的人生中,照样少不了导师。这位导师就是祁太公。祁太公给小虞同学定下了以后人生发展的规划:

    一、虽然是经适男,但要有文化品位。常熟有个诗词大家叫云晴川先生,文笔天下第一。祁太公赶紧地送小虞同学去云晴川先生那里学古文诗词。文艺才华,最好在十八岁以前就能搞掂。虞同学正是在十七八岁具备了较高的文艺修养,经适男不会太俗了。

    二、要有找饭吃的本事。祁太公见小虞同学的文艺修养差不多了,于是适当地泼一盆冷水:诗词虽然好,但当不了饭吃,学点特长吧。于是,小虞同学跟着老祁伯伯学了点地理风水之类的玩意。好,虞同学在二十岁以前有了吃饭的本事,经适男不会挨饿了。

    三、要有一份过得去的文凭。虽然教的是私塾,但总得有教师资格证。祁太公指示小虞同学,赶紧地考个童生秀才之类的文凭,“你还该去买两本考卷来读一读,将来出去应考”。也就是说买些模拟试卷,应付功名科举。别以为明清两朝考科举就是读《四书五经》,那时候的参考书和模拟试题也是很重要的,甚至还出现专门编参考书和模拟试题的行业。小虞同学埋头复习,到二十四岁那年终于有了正式文凭,当了秀才。

    有了证书果然不同,邻村的人也来聘用他教书,年薪三十两银子。这下就应该叫虞老师了。

    四十岁以前:家庭稳定,收入不高但细水长流,适当回报社会到虞老师二十六岁时,祁太公做主,娶了早年定好的黄家女儿。结婚资金从哪里来?虞老师很具备经适男特色:祁太公替他在财务上做主,拿出当年薪水中剩下来的十几两银子,再从明年薪水中预支十几两银子,两个数目一凑,就把婚事给办了。

    居住方面,小夫妻首先是借住,寄宿在祁太公家里。接下来是租房,到二十八岁那年,手头有二三十两银子的盈余,于是在祁太公附近租个三房一厅。这一阶段是经适男虞老师一生中最艰难的阶段,本来这点收入居家过日子还尚可,但要考虑到虞太太生儿育女,体弱多病,常年吃药,将医药费一项算进去,生活质量大降,“每日只吃三顿白粥”。

    好在虞太太的身体似乎也在贫穷中磨砺得强大起来,到三十二岁那年一下子好了,把医药费给省下了。这边一省,那边却没了。虞先生在新的学年里没有接到新的聘用书,生活费没了着落。

    经适男倒是很淡定,做了一段很经典的总结:每年的收入固定为三十多两银子,有一年却只收到二十多两银子,心里就着急,明年的开支该怎么办?结果到明年四五月份时,意料之外地又多收了两三个学生,那学费正好补上原来收入的不足。如果某一年讲课多得了几两银子,超过年均水平,心里正高兴,结果又意料之外地来几件事情,把多赚的银子给花掉了。这其实也是靠技术吃饭的人的财富规律,不会骤然暴富,但细水长流,靠自己的技术及时换取生存资本。

    虞老师感叹:“可见有个一定,不必管他。”虞育德意识到自己的财富进出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足的时候,会来一个额外的补充;盈余的时候,会来一个额外的消耗。既然如此,不妨淡定些,“不必管他”。

    虞先生说准了,正当他三十多岁那年没有接到新的聘用通知时,却有远村的一户人家请他看风水地理,酬金是十二两银子,业务是祁太公介绍的。一个季度的生活费有着落了。虞老师揣着十二两银子正高高兴兴坐船回家,却看到一个佃农因为无钱葬父而跳水自杀。虞先生毫不犹疑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很诚实地对农民兄弟说:兄弟,你要葬父是天经地义的,可千万别跳水。我帮你,但是我只能帮你四两银子,因为我自己也要居家过日子。有四两银子,乡亲们帮一帮,估计也够了。既照顾到自己的生存,又毅然帮助应该帮助的人,这是典型的经适男公益行为。

    虞老师拿着八两银子的生活费回到家,正愁着下半年怎么揭锅,结果马上有新的聘书到了,这一年的生活,又不愁了。经济男也是技术男,虽然没有财富上的安全感,但至少有技术上的安全感。

    六十岁以前:有了自己的事业,看淡功名

    人生似乎总有一个积累阶段,这个阶段发展比较缓慢,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尤其是接近或跨过四十岁之后,人生事业的发展就会加速,各方面也相对比较顺手。当然,必须是建立在自己认真准备的基础上。

    可能是前面的积累已经足够了,虞育德老师一过四十岁,他的事业发展开始缓缓加速。

    四十岁那年,虞老师中举人;五十岁那年,虞老师中进士。人生渐入佳境,虞老师却还是把持得住,保持经适男的心态,不骄不躁,成绩来了就淡然接受,从不让自己的情绪像同一本书的范进那么夸张。

    考中举人那年,祁太公事先对他说:虞相公,你这次肯定要高中,因为你慷慨仗义,助人葬父,这样的义举是你的“阴德”。我猜想,这个“阴德”大概有点跟广东人说的“阴功”相似吧。

    虞先生却没那么迷信,把所谓的“阴德”看得如同浮云。他大笑说:所谓阴德,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如今您老人家都知道了,还能叫阴德吗?做好事不求回报,遵循的还是经济适用原则。

    虞老师在五十岁那年中了进士,进入大明王朝最高教育系统:国子监。具体是到南京当国子监博士,即大明王朝最高学府的教授。

    面对别人不愿意要的分配结果,虞老师却欢欢喜喜地去上任了。这一去,虞老师在南京这个文采风流之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和一批文化名人朝夕往来,他在十八岁以前那些学来的文艺素养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可见经适男早年的才艺培养并不是偶然的,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总会发挥作用。

    从孤儿到乡村教师,从贫寒秀才到白发进士,虞育德这个经适男一路走来,虽然人生境况渐渐改善,地位一步步提高,但他不改经适男本色,而且发展到了一种无往而不乐、无往而不安的恬淡境界。

    到任南京后,只不过是官衙里一株红梅开花,他就乐得像个什么似的,邀请朋友来梅花树下喝酒,这是典型的经济适用男娱乐消费方式。

    这种恬淡境界往往至醇至深,能对世道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当他的一名学生有赌博嫌疑而被关押时,他没有板起脸孔训人,也没有半句说教,而是叫这个有赌博嫌疑的学生搬过来校长办公室,和自己一起吃饭,一起睡觉,把嫌疑人当成客人,将该学生感动得痛哭流涕。这也是典型的经济适用男的教育方式。

    刘哥曰:从虞育德的人生轨迹来看,他的前半生是被迫做经济适用男,就那么点家业,就那么点事业,你不做经适男你做啥?了不起的是,他在人生上升到一定层次,有家业和事业后,他仍然坚持经济适用男的人生路线:淡定!这样的经济适用男才是真正的、本色的经济适用男,要学就学《儒林外史》的这一点。

    总之,做经适男,也是个人品格,技术活。

    都八卦曹操慈禧

    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什么只剩下那么一小撮人可以传诵千古?当然是大部分人不够努力,不够幸运,混不到进入史书和小说的资格。然而,光是努力还是不行的。同样是很有成就的人,一个名扬千古,一个几百年后默默无闻,那就可能是后者不够八卦。

    要混好,真的可能要八卦一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