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吟浅唱的世界戏剧-古罗马戏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翻开西方艺术史,人们会有一种感觉,仿佛在希腊艺术已经走向了它光辉顶点的时候,古罗马的艺术仍然没有取得可资进入史册的资格。

    古罗马最初不过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原始村落,于公元前6世纪,建立了罗马共和国,这是一个骁勇好战的民族,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张,他们首先踏平了意大利半岛。继而又占领了北非的一些地方,终于,在公元146年征服了整个古希腊。这或许是人类进程中历史的必然,但是,它却结束了古希腊艺术辉煌的时代。

    事实上,罗马在以军事手段征服希腊的同时,自己却被希腊的艺术所征服。它从来没有取得过像希腊那样突出的艺术成就,因此,只能拜倒在希腊艺术耀眼的辉光里,匍匐着向它们接近。

    希腊戏剧对罗马戏剧的影响,早在罗马共和制建立之初就已经开始。公元前300年左右,意大利半岛上,流行着一种小型笑剧,由于传说它是从坎帕尼亚的小村阿特拉流行开来的,因此人们叫它阿特拉笑剧。据说曾经有希腊人于此定居,是他们将戏剧的娱乐方式带到这里。阿特拉笑剧的基本人物是固定的:愚蠢粗鲁的乡汉“马库斯”、夸夸其谈的食客“布科”、贪婪好色的财迷“帕普斯”、狡猾多端的驼背“多塞努斯”,这些都是剧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这种戏剧的演出者是一帮年轻活泼的乡民,他们戴上面具,演绎滑稽可笑的乡村故事。对自己身边的时事予以辛辣的讽刺和滑稽的嘲笑,演出多以即兴的方式进行,其间还夹杂嬉戏作乐的成分。

    原本流行于希腊的拟剧,也传入罗马,这是一种形式活泼,内容驳杂的喜剧,常常将变戏法、杂耍、杂技,武艺等,包容在一起,这类戏的演员不戴面具,男女混杂,沿街献艺。这样的演出比较粗俗,神话故事、日常琐事都可成为艺人曲解、戏耍的对象,有时也杂以色情成分,以招徕观众。

    以上这些存在于罗马本土的戏剧样式,皆带有民间自发性质,内容不够充实,形式也不够完善,没有什么文学价值,它反映了罗马戏剧的萌芽状态。

    公元前272年,罗马人在攻下塔伦顿城之后,像以往一样将战俘押送回国,俘虏中有一个名叫安德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4~公元前204)的孩子,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受到了罗马人的重视。后来,他不仅脱离奴籍,还致力于教育罗马人的子弟,向他们传播希腊艺术。公元前240年,罗马人在庆祝布匿战争胜利时,命他将希腊戏剧加以改编,使其适合在罗马上演。他一生改编、创作过不少剧本,可惜都没能流传下来。继他之后,一个名为奈维乌斯的戏剧家在罗马崭露头角,他起初模仿欧里庇得斯创作过一些悲剧,后来也创作一些反映罗马历史与现实的戏剧,由于他的戏剧人物身穿罗马官服,即镶紫边的长袍,故这类戏剧被称作“紫袍剧”,奈维乌斯是罗马史剧的奠基人。

    古希腊戏剧的辉光是如此的耀眼,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古罗马的戏剧家只能在惊叹中仰视它,在崇拜中模仿它。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也曾产生过几十位剧作家,但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大都如泥如沙,慢慢消散。至今值得一提的,只有喜剧家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悲剧家塞内加以及戏剧理论家贺拉斯。

    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公元前184)的喜剧继承了新喜剧的风格,也吸收了意大利民间喜剧的特点,爱情与婚姻是他所喜欢表现的主题,他是古罗马第一个有作品传诸后世的剧作家,留存在世的喜剧有21部,如《孪生兄弟》、《撒谎者》、《一坛黄金》、《俘虏》等。

    在普劳图斯的喜剧《孪生兄弟》中,写一个西西里商人家里,有一对孪生兄弟,其中的一个孩子自幼被人窃走,另一个长大后,便外出寻找自己的兄弟。当他来到兄弟居住的地方,被兄弟的妻子当成了自家丈夫,周围的人也不知就里,于是错上加错,笑话迭出。后来莎士比亚对这一喜剧情境极感兴趣,他运用《孪生兄弟》的基本情节,创作了自己的喜剧——《错误的喜剧》。

    普劳图斯的另一个著名喜剧是《一坛黄金》,写一个吝啬贫穷的老人欧克利奥,藏有一坛黄金,为此,他整日提心吊胆,害怕被人偷去。在他看来,无论是家里老实的女仆,还是刨食的公鸡,都在窥探他的金子。一个富有的邻居向他女儿求婚,他也以为是在打他金子的主意。金子埋在家里不放心,他就把它抱在怀里,后又埋在神庙里。可是,藏金之地,恰被他女儿未婚夫的仆人发现,这个仆人偷走金子,反过来以此作本钱,向主人要求赎身。普劳图斯把一个疑神疑鬼、心事重重的老人塑造得非常成功,对其心理和性格的刻画也非常鲜明。这个人物后来成了莫里哀喜剧《悭吝人》的原型。

    普劳田斯的喜剧充满诙谐和机智,一些误会的场面令人捧腹,如当欧克利奥失去金子之后,沮丧地言称自己是不幸的人,而恰在此时,他的未来女婿因使他女儿未婚先孕而赶来向他道歉,自称惹他痛苦的事是自己干的,而欧克利奥不知底细。只想着金子,便问“什么,是你?”女婿回答“是我,真的是我。”直到最后,二人才发现他们所说的不是一回事,老人指的是偷金子,而女婿指的是与其女儿私订终身。这些安排得十分巧妙的喜剧性的误会,充分显示了普劳图斯的聪明和智慧。

    泰伦提乌斯(约公元前190~公元前159)生于迦太基,幼时曾作为奴隶被带到罗马,但他十分幸运,后来作为自由人,生活在罗马的贵族家庭,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留给后世的喜剧共有6部,如《安德罗斯的妇女》、《婆母》、《阉奴》、《两兄弟》等。

    与普劳图斯的平民喜剧不同,泰伦提乌斯的喜剧带有典雅的贵族习气,注重文体的优美,极力避免那些粗野的哄笑成分,来破坏他精致的情趣。为此,他增加了喜剧中的计谋成分,以矛盾的妥善解决来表示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认同。

    泰伦提乌斯的喜剧《婆母》,写一个青年同妻子举行婚礼后,未入新房便因事外出,并与妓女苟合,在得知妻子怀孕生子之后,他想抛弃他们。经历一番曲折后,他才明白,婚前与之偷欢的女子正是自己的妻子,而她所生之子正是他们的儿子。于是,一家人误会解除,和好如初。

    塞内加(约公元前4~公元65)出生于西班牙,幼年来到罗马,他早年曾受过罗马皇帝卡利格拉的迫害,后来又被克劳迪斯一世放逐,境遇坎坷。他是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对现实感到悲观绝望,在他看来,世界被无情的命运所支配,人类对此无法更改,只有忍耐痛苦,准备牺牲。这是他从事悲剧创作的心理基础。

    塞内加的悲剧不大重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发展,他笔下的英雄个性突出,行为单纯,往往为了目的,一往无前,直至最后毁灭。他对欧里庇得斯的悲剧颇感兴趣,曾经以《美狄亚》为题,写了一部悲剧,但与欧里庇得斯的同名悲剧不同,其悲剧主人公除了无法遏制的报仇欲望之外,不具有任何别的感情,甚至在杀子之时,也不曾有片刻的不忍和犹豫。

    罗马值得一提的戏剧理论家是贺拉斯,在罗马帝国时期,他曾就戏剧问题,给他的朋友皮索父子写过一封信。后来,人们给这封信加上题目,这就是著名的《诗艺》。在《诗艺》中,贺拉斯强调,戏剧创作不可以违反自然和理性,剧作家应当到生活中到风俗习惯中去寻找模型,戏剧应当寓教于乐。

    总的来说,古罗马的戏剧成就与古希腊无法相比,这是因为。古希腊的人们有一种与神性相接的灵性,而古罗马人只有世俗的人性,少了那种浑然无际、凌空飞升的气韵。

    古罗马在扩张中形成了强权,强权压抑下的人在多了一些顺从之后,就必然地少了一些灵动。

    在古希腊,艺人被看成是酒神的随从而受到尊重,而在古罗马,艺人被看成是江湖浪子而遭到贬斥。古罗马不乏强有力的统治者甚至暴君,但是,却从来不曾有过像伯利克里那样的艺术的知音。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塞内加的悲剧人物充满了偏执和阴郁的念头,为什么普劳图斯和泰斯提乌斯的喜剧要表现机智而不是讽刺。

    在古罗马戏剧比较繁荣的年代,也曾举办过类似汇演的戏剧活动,但是,从来不曾有过像希腊那样正规的戏剧竞赛。古罗马的统治者们大都敌视戏剧,甚至发生过为阻止人们参加酒神庆典而大开杀戒的事。古罗马的戏剧演出也是在白天进行,可是剧场的氛围却总是乱哄哄的,这从现存的剧本中就能看得出来,在开场时,演员总要不厌其烦地提醒观众安静下来。浅俗的罗马人无法欣赏稍微深刻和严肃的东西。强大的罗马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曾有过像样的剧场,直至公元前55年,第一座用石头修建的固定剧场才告诞生。

    罗马人尽管威加海内,称霸一方,却无法再造戏剧艺术新的辉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