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时代,孩子没有其他伙伴,家长又对孩子倾注了过度的关注,因此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半会与大人沟通,接受大人的思路与影响,但他们实际上是被迫接受一种他们难以消化与理解的成人的标准与沟通方式。妈妈带孩子去逛街,孩子看到的景象与妈妈看到的景象就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很多的腿与柜脚,难怪孩子就不如妈妈那么爱逛街。孩子有自己的标准与看待事物的方式,并会随着年龄与生活经验的变化而调整,很多时候这种调整是在伙伴群体中通过认同与交流得到的。但如果他们只与父母和大人交流,很可能会被迫带到大人的标准里,产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自卑、茫然、反叛、无力或者发泄。他们对大人的语言与其他样式的模仿,会加剧他们与成人处在不同位置而产生的角度与角色的困扰与分裂—不知不觉中,一方面他们在迎合大人,另一方面他们在背离自己。
我过去建议今天的大人要为孩子营造儿童心理社会,在大人进行交往的时候有意识地带上孩子,建立异姓兄弟姐妹与伙伴的关系。如果今天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70%以上的可能是只能与大人交流而不是与同龄伙伴交流,那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我们的目标是,还孩子们孩子的世界,让他们做回孩子,在孩子堆中寻找他们对于世界的理解与成长之道,不要拔苗助长,也不要替子行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