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西方家教-我仅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不是神童并不重要

    当卡尔已经有一定成就的时候,人们开始展开了对我的议论,他们猜想着我培养孩子的动机。有人说我想把儿子教育成一个伟大的学者,还有人说我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神童。甚至有人以为我培养孩子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听到那些虚无的议论后,我感到非常难过。我并非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他们都误解了我教育的目的。

    我的教育目的很简单,只是想把儿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才竭力去用自己可怜的那点儿智慧,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去努力培养他成为健全、活泼和幸福的人。

    我喜欢那些身心健康的人。当我发现儿子只喜欢希腊语、拉丁语,或者数学的时候,我就会立刻去纠正他的偏向。

    有人说我喜欢发展儿子的大脑,这是错误的。我在教育儿子的时候,特别看重他的德育而非智育。我不想自己的儿子变成高智商却冷漠无情的人。我不想把他培养成神童,只想让他全面地发展,让他变得完美,这是我最想看到的。我深深体会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会对孩子未来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我们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我是一个算得上虔诚的牧师。所以,我非常重视对卡尔性格的培养。我不想让我的儿子成为一个:尽管是牧师的儿子,也读了很多圣贤书,却整天油嘴滑舌,为非作歹。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即便他有再好的才华,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从卡尔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让他接受虔诚的教育,让他读《圣经》,特别是基督教义,他能全部背下来,并且按照教义所说的那样做事。

    不管是我的朋友还是邻居,都不会看到我的儿子无理由的撒娇,儿子每次犯错,我都会纠正他。我是在尊重儿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他加以管束,让他明白,他不能为所欲为。

    无论对什么人,我都要求儿子礼貌待人,说话得体,即便是对父母也同样如此。并且在做事的时候,让他感觉到只有一个懂礼貌的孩子才会得到夸奖。

    从儿子小的时候,我就教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多父母对孩子的宠溺,严重阻碍了他独立人格的形成。我要让儿子懂得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父亲,我也要担起培养儿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责任。

    我教给儿子很多东西,让他变得聪明伶俐、活泼而容易让人亲近的人,我应该对儿子的成长负责。如果儿子只是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却无法像其他人那样适应社会生活,对他人没有帮助,成为一个不会做出贡献的人,那么,我会感到非常失败和难过。从儿子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和他的母亲悉心照料他,但从不宠溺他。我很少把儿子抱在怀里,而是让他随便爬。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最早的老师,而不是孩子的保护伞。如果儿子不小心摔倒,我多数不会主动扶他,而是让他自己站起来。如此,我希望儿子能从中学会独立,让他明白,父母不是他永远的依靠,一切要靠他自己。

    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才是真的爱孩子,如果过分宠爱孩子,过分保护他,在未来的生活中,他早晚要吃苦头。一个没有忍耐力,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没有修养的,会遭到别人的蔑视。即便是孩子,如果无法克制自己,将来也没有什么作为。在我的家里,如果儿子受到伤害,即便他大哭,我也不会给他过多的安慰和同情。时间长了,儿子自然就明白了他只能靠自己的道理,他会学到不管是什么痛苦,都应该自己忍耐。逐渐地,儿子形成了坚忍的性格。

    坚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它是与上帝同在的。

    人们认为我想通过培养出一个神童来获得名声,这种说法完全是污蔑。我从没有想过要把儿子培养成神童。

    什么是神童?那只不过是温室里的花草,而我想要培养出一个健康、全面且正常发展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在某方面有短暂超常能力的所谓的神童。如果我把儿子培养成那样的神童,那我不就成了伤害他人、冲撞神灵的人了!

    培养儿子的同情心

    我和妻子努力培养儿子的常识、想象力和爱好等等能力。我不喜欢一个没有爱好和常识的人。我还努力培养他的道德情操,让他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虔诚的爱憎好恶观。

    我努力教他如何爱他人,什么是同情,人生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拥有一颗同情心,这样的孩子不会霸道蛮横,而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帮助他人,分担他人痛苦等等。这样的孩子更会获得社会和大人的喜爱,他不管在学校还是在日后的工作中都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长大后会得到更多朋友的关心,也会成立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我常常教育卡尔爱的力量,告诉他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伟大力量。学会接受、同情他人,他将来会获得丰厚回报的。

    我曾对儿子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他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到过他人的帮助。我们应该随时去像别人讲述的那些古代圣人的故事和《圣经》中那些关于爱的篇章中讲的那样去做事。

    一天,和往常一样,我和儿子在黄昏时去外面散步,我边走着,边帮他解答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一个流浪汉走过我们的身边。这个流浪汉引起了卡尔的注意。他抬头问我:“他为什么要流浪呢?他需要什么帮助吗?”我没有立刻回答他,因为我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去回答他的问题。这一次,卡尔没有像往常那样不断地追问,而是追上那个流浪汉,并问那个流浪汉:“先生,您为什么要流浪呢?您需要什么帮助吗?”

    “我需要一块面包……”流浪汉说着,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会向一个只有五岁大的孩子要求获得什么帮助。

    流浪汉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先生,请您等一等。……”儿子话还没有说完,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流浪汉停了下来,向我打招呼:“先生,这是您的孩子吗?”

    “是的,是我儿子。”

    “多可爱的孩子啊,他真是个幸运的孩子……”

    我们站在路边,交谈了起来。他告诉我了他家乡的情况,讲了他流浪生活和对命运的感叹。

    一会儿工夫,卡尔就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他手里拿来两块面包。他望向我,我点头表示赞同。

    “先生,这是我们家里人送给您的。”儿子说着,将面包递给流浪汉,他的神态和动作都好像在说,请接受吧。

    之后,我问儿子,你怎么会想要给流浪汉送面包呢。

    “我想你和妈妈一定会赞同我的做法,因为你曾经对我说过,人只有行善的时候,才会得到上帝的接受。”

    有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同情心,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有这种天性。随着他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他逐渐能区分出他人精神痛苦时的不同表现,并能采取行动表达这种关心。

    有些孩子不懂得关心人,甚至能做出残忍的事情,之所以这样,很多是因为家庭的不幸和其早期教育的不足造成的。所以,想要孩子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家庭教育正确且父母的品行端正是非常重要的。在教育儿子的时候,我不是只简单地教给他一些道德规范,因为我认为简单地背诵那些规范而不让他实践体会,那些规范对他来说根本没有用。

    我常教导儿子,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做一个高尚的人。高尚的人能理解别人的思想,能体会别人的感情。高尚的人能自我克制,能帮助他人减轻痛苦,能替他人分忧。

    卡尔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与其做一个学识广博的人,不如做一个高尚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

    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后有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对其寄予那些希望。我就是这样培养我的儿子的,他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他抱希望了。我不会降低对儿子的期望,而儿子也从不会反对你对他的这种期望的。我不会因为担心自己期望破灭而放纵儿子。我坚信我的儿子一定能够成为最好的人。

    不管儿子年龄多小,我都将其和我放在一个位置上,不会因为他是个孩子而忽略他,也从来不因为他小就骄纵他。我们始终在平等的位置上。

    从儿子三岁开始,我就教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实际上,他也做得很好。那时,他已经能帮助他母亲做一些简单家务了,比如,擦桌上的灰尘,摆餐具等等。随着卡尔逐渐长大,他能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他能够帮助家人做家务,也是帮助他人的一个方面,所以,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事情。

    我告诉儿子,帮助别人说明有爱心,是个善良的孩子。而善良是人所拥有的最有力工具,它拥有无穷的力量。

    凡是与卡尔接触的人都会夸他像个天使那样纯洁。他是个很诚恳、充满爱心且和蔼可爱的孩子。他从没有与人吵过架。他热爱自然,不用说动物,就连一朵小野花他也从不乱摘。

    儿子有如此高尚的情操,内心充满光明,这让我非常欣慰和骄傲。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能否成功

    从某种程度上说,性格就是一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拥有开朗爽快的性格,那么,他就很容易获得别人的接受,因为交际广泛,走向各种人生道路的可能性也就大得多。反之,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那么,他的交往范围窄,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和人配合,结果,常常落得半途而废,他的人生道路就始终处在封闭的状态,所以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成功。在日常教育卡尔的时候,我除了培养他学习知识之外,还加强对其性格的培养。为了培养儿子各种能力和美德,我一开始就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性格培养。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那些性格开朗的人往往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性格内向孤僻的人,则不容易与人接近,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的性格产生如此大的区别呢?其实,我认为,性格上的差异并非天生的,而是在后期成长中逐渐形成的。我认为,幼年时期奠定了性格的基础。换句话说,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有时候,甚至起决定性作用。我始终关注着卡尔的成长,在不伤害他的自尊的情况下了解他的内心,想在他烦恼的时候能帮助到他。如果他有不开心的事情,我就尽力让他说出来,然后帮他寻找解决办法,总之,不会让他把烦恼的事情闷在心里。我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开朗快乐的人。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看见卡尔正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他看上去不太高兴。因为儿子的性格向来很开朗,所以,我对他今天的举动感到很奇怪。于是,我走到他面前,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儿子抬头看了看我,然后轻叹一声,又重新低下头。

    我问他:“卡尔,出什么事情了,怎么这么不开心?”儿子默不作声。

    看到这样情景,我知道他一定有什么很大的不开心的事情让他难受。于是,我又说道:“儿子,爸爸是最爱你了。你不应该瞒着我,你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都会找爸爸帮忙的吗?”我接着开导他:“爸爸最大的希望,就是想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其实,什么困难都能解决的,只要你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卡尔终于说话了:“爸爸,我觉得自己不是个男子汉。”“为什么?”

    “因为我今天遇到肯特尔,他是村里一个农夫的儿子。他嘲笑我,说我不够强壮。他还把上衣脱掉,让我看他的肌肉,他说像他那样才是男子汉,而我不是。”

    实际上,卡尔身体非常健康,但他长得也算不上强壮。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却没想到他因此受到了伤害。知道儿子不开心的原因了,我就给他讲一些关于男子汉的问题。

    “卡尔,你要明白,拥有强壮的身体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还要有智慧和坚强的毅力,并且还要有承担一切困难和挫折的超凡勇气。你想一想,你现在还是个孩子,却已经懂得了那么多知识和道理。随着你慢慢长大,那些知识和道理就会变成你的智慧。并且,我认为你一直是个勇敢的孩子。尽管你身体不是最强壮的那个,但你也很健康。肯特尔是农夫的孩子,他每天都要帮家里干很多的活,并且,他年龄比你大,他长得比你强壮是很正常的事情啊。我想,等你再长大一点儿,平时多锻炼,也一定能够像他那样强壮的。肯特尔这样说你,非常不礼貌,你干吗要理会他说的呢?还有,你是个男子汉,就要懂得独立思考,不要因为别人轻易的一句话就受到干扰。”卡尔听了我的话,终于开心起来。啊,最初的烦恼原是因为听了别人的评价而产生的自卑感造成的,但他想通了我说的话,自信心恢复了,心情也自然好了起来。我不知道当其他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但我认为,这个时候最应该向孩子讲清楚道理,打通他思想的障碍,否则,这个问题可能一直困扰他,让他常常感到烦恼。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到他的性格,即便他原来是个开朗的孩子也可能因此变成一个孤僻、消极的孩子。我就是这样教育卡尔,让他成为开朗快乐的人的。我认为,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是否是个全面的人才而决定的,这也将成为他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我从来不想把儿子培养成所谓的学者

    我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学者。他们只是懂得一点专业,他们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学识,不管走到哪,对谁,都是一副卖弄自己专业的模样,而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听。对于专业之外的事情,他们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一点兴趣。比如,他们缺乏常识,就好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的看法都很拙劣,常常遭人耻笑。这就是所谓的学者。

    我可不想把儿子培养成那样的。那样的学者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研究自己的专业上,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他们说的话都是很少听到的专业术语,他们的文章都是一些让人看了头晕目眩的句子。他们把那些拥有常识和爱好广泛的人当成凡夫俗子,他们贬低那些善于交际、拥有生活情趣的人。反之,他们把那些会罗列晦涩的专业术语,善于使用谁都看不懂的、味同嚼蜡的、又臭又长的文章的人,视为伟大的人。就像某位大学教授曾向学生说的那样:“你们只要能学会希腊语和拉丁语就足够了。像科学和国语一边喝茶一边说就能学会。”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偏见家。

    我一定不能让儿子成为这样的学者。

    所以,我培养儿子的辨别力、求知欲和对美术、文学的欣赏能力,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避免他成为所谓的学者。

    我始终坚持要把儿子培养成全面的人,但这个漫长的培养过程中,是不是会出现与目标相悖的现象。因为我教育的是个鲜活的孩子,是个活生生的人。显而易见,只要是人,就免不了犯错误。

    当卡尔的学业有所成就后,他有一段时间,差点成为我厌恶的那种学者。很容易想到,一个小孩子在经常受到别人的夸奖后,会产生什么想法。概括地说,那段时间里,卡尔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了,他甚至认为自己的确是个神童了,是一个高于他人的学者。他说话的腔调都变了,总是说些高深莫测的话,他的写作变得晦涩难懂,有时候都根本看不懂。

    当然,这样的变化也赢得了一些人的承认,不用说,我所说的“一些人”一定是那些喜欢故意卖弄学问的所谓的学者。更可恶的情况发生了,卡尔这样的变化尽管让他披上了学者的外衣,但他不像以前那样可爱了,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厌恶。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天,我阻止了他在一群小伙伴面前卖弄“才华”的行为。

    我问卡尔:“卡尔,你现在怎么变得连话都不会说了呢?”

    卡尔惊讶地看着我,好像没明白我的意思。

    实际上,卡尔刚才对小伙伴的“演讲”非常糟糕,他不仅没有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故弄玄虚。他故意做出深沉的样子,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说得非常复杂,并且,还胡乱引用了很多毫无关联的名言,这让他的小伙伴根本不懂他在说什么。看到卡尔没有回答我,我就问那些小伙伴:“你们刚才听懂卡尔在讲什么了吗?”

    孩子们的话让卡尔很羞愧。

    “没有听懂,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开始还能听懂,后来就听不懂了。”

    “卡尔,你到底想说什么呀?”

    ……

    事后,我对卡尔说:“能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才是真正有学识的表现。如果你总是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那么,你就成了一个白痴。”

    虽然卡尔犯了这样一个可笑的错误,但他还算聪明。之后,他改正了错误,并经常提醒自己不能成为喜欢卖弄且迂腐透顶的学者。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是尽最大努力去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应该是所有父母和施教者应尽的责任。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心胸开阔、富有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能立志解决它。

    在卡尔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培养他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因为如果没有这种能力,那么,知识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无法教给孩子辨别能力的学校,就是一个庸人的聚集地。那样的学校成了售卖学问的零售店,教员只是一个店员。虽然他们大多数都在尽职尽责地销售教育学、语言学、博物学等等知识,但孩子们无法从中感受到丝毫的创造力。我常常告诫卡尔,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人,即便他能听懂全世界的所有语言,能看完全世界所有的书,但他也没有任何价值。

    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只是在制定严格的规划,然后按照这一准则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规矩的人。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平均”的人才,他们中很难找到有特点的人。这些学生和他们的老师一样,没有思想,也没有创新的观点。完全是一群庸人,这样的人再多也没有多大用处。

    在教育卡尔上,我先是研究怎样发挥他先天的个性,然后培养他的独特见解和首创精神。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有鲜明特点的人,他成年之后,才会创造新的观点和思想。这样,他才能给世界创造一点价值。

    我的一些朋友,自诩是高明的教育家,他们为孩子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这些规范、纪律多得让人恐怖。有很多孩子在这样条条框框的限制中长大,他们根本没有自由发展的机会。我听说,有很多有才华的孩子因为触犯了学校的戒律而遭到惩罚,在他们要发挥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时而遭到指责。

    我们想要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难道只让他们成为一些事故的店员,还是一些工作娴熟但没有思想的手工艺人?如果这样的话,世界上哪里还有真正的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

    我们应该记住,雅典时代,伟大的希腊文明是在自由教育的环境下产生的;反之,拜占庭时代希腊文明的贫乏,正是那些清规戒律的结果。

    关于儿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死读书的所谓的学者,更不是所谓的一鸣惊人的神童。

    我希望卡尔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完美的人,这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