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付出行动:心动不如行动,想动就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无论你的目标有多远大,也无论你的计划有多完美,只要没有付出行动,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任何大事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实现。成功不怕失败,怕的是你不做。现在你还想什么呢?心动不如行动,想动就动,赶快动吧!

    [BT2]1.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起跑线的暴发力是巨大的,要想成大事就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在运动场上,每个运动员都是平等地站在起跑线上,如果在起跑的时候你就落后于别人,那么在将来要想赶上去就很困难了。成大事也是同样道理,如何在同辈之间冒出头,其方法就是在起跑的时候比别人领先一步,你就能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处于优势竞争。

    中国有句俗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尤其是在现在的发展潮流下,如果你不拿出自己的行动而固步不前,便很容易落后于别人,而别说成大事了。

    尽管现在生命已经延长,但并不表示你的创业期也因此延长,人在35岁以前,是创业的最好时期。因此,如要在青春岁月里有所突破,创出一番事业来,就宜赶在青春“过期”之前。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成大事也是一样的道理。

    眼下风糜全世界的“迷你裙”就是因为在起跑时领先了一小步,从而造就了玛丽·奎恩特“迷你裙之母”的地位,也为她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1934年玛丽·奎恩特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阿伯腊斯特威思,她是一个教师的女儿。16岁她到了伦敦,就读于伦敦金饰学院绘画系,毕业以后在女帽商埃里克的工作室里开始她的设计生涯。她的设计对象,恰是针对当时还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少女时装。当时女孩们衣着毫无特色,通常是穿着母辈的老式衣服。玛丽说:“我时常希望年轻人穿上她们自己所喜欢的衣服,它不是古板过时的,而应是真正二十世纪的年青女装。但是,我知道这一工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1955年,年轻的玛丽·奎恩特和丈夫亚历山大·普伦凯特·格林在伦敦著名的英王大道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巴萨”百货店。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面向青年,玛丽·奎恩特推出的第一件服装,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迷你裙”。50年代的裙长徘徊在小腿肚上下,迪奥在1953年只不过将裙下摆剪短了若干英寸,在新闻界里就爆出一大冷门。而当时鲜为人知的玛丽·奎恩特,却以其激烈的观点,开始了新时期的服装革命。她当时的战斗口号是:“剪短你的裙子!”就这样一个微小的举动,使得20世纪50年代那些时髦青年,身上那些奇特的黑色服装变得微不足道。

    到了1965年,迷你裙和宇宙时代的青年女装风靡全球,玛丽·奎恩特进一步把裙下摆提高到膝盖以上四英寸,英国少女的装扮已成为令人羡慕和仿效的对象。这种风格被誉为“伦敦造型”,到了60年代中期,“伦敦造型”成为国际性的流行样式。新时装潮流不可遏制,青年人狂热地欢迎迷你裙,中年女性也以惊羡的目光接受这一变革,多种不同的迷你风格装应运而生。

    设计家皮尔·卡丹、圣·洛朗、安伽罗等也接受了她这一设计理念,而也都相继推出一组组风格各异的迷你裙系列。这时,即便是最保守的高级时装店,也悄悄地剪短了他们的裙子产品,连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也看迷你裙时装表演。50年前,一位著名的时装大师让帕杜曾嘲笑短裙是“笨伯头脑创造出来的”,但是,半个世纪以后,人类服装史上首次出现如此之短的裙子,玛丽·奎恩特赢得了全世界的胜利。

    这位叱咤风云的女设计家很快成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后来她的经营范围遍及许多国家,仅美国就有300名经销商,已成为百万富商行列中的一员。

    无论何时,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做什么事都要一轰而上,这样做不但增加你自己的商业风险,而且也不易成功。我知道犹太人经商就不是这个样的。如果一个犹太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便会开一家饮食店。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往往也会开家修车店。这就可以看出中国人和犹太人在经营领域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差别,为什么犹太人往往取得了成功,而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却只能是孤独中独自品味失败的滋味。许多创业者缺乏市场观念,他们在作出决策时,只是紧盯着别人在做什么,做什么赚钱,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方向。动手早的尚能嫌到一点钱,稍远一步便会亏得两袋空空,这种往人多的地方挤而致失败的例子简直是不胜枚举,前几年国内的“彩电大战”、“空调大战”、“羊绒大战”,莫不因跟风而起,几仗打来,又有哪一家胜归?在此,要成大事也一定要找好自己的起跑线。如果已经落后于别人了,即使你抢到了起跑线也不会赢。

    起跑很关键,要想成大事就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BT2]2.成功的秘诀是行动

    理想是银,行动是金。只有行动,理想才能变为现实;只有行动,才能一步一步逼近成功;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

    曾经有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补钉的男孩,跑到摩天大楼的工地向一位衣着华丽、口叼烟斗的建筑承包商请教:“我该怎么做,长大后会跟你一样有钱?”这位高大强壮的建筑承包商看了小家伙一眼,回答说:“小伙子,去买件红衬衫,然后埋头苦干。”小男孩满脸困惑,百思不解其中的道理,只好再请他说明。承包商指着那批正在脚手架上工作的建筑工人,他告诉男孩说:“看到那些人吗?他们全都是我的工人。我无法记得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甚至有些人,根本连脸孔都没印象。但是,你仔细瞧他们之中,那边那个晒得红红的家伙——穿一件红色衣服,我很快就注意到,他似乎比别人更卖力,做得更起劲。他每天总是比其他的人早一点上工,工作时也比较拼命,而下工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下班。就因为他那件红衬衫,使他在这群工人中间特别突出。我现在就要过去找他,派他当我的监工。从今天开始,我相信他会更卖劲,说不定很快就会成为我的副手。”

    “小伙子,我也是这样升上来的。我非常卖力工作,表现得比所有人更好。如果当初我跟大家一样穿上蓝色的工人服,那么就很可能没有人会注意到我的表现了。所以,我天天穿条纹衬衫,同时加倍努力。不久,我就出头了。老板注意到我,升我当工头。后来我存够了钱,终于自己当了老板。”

    有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成了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从她立志要当名电视女主播起,她就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到了北方可能不能适应。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5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拉克指出,人们对于干什么或者不干什么的一切思考均取决于对下列诸问题的解答:

    ①我的目的是什么?(意图)

    ②对于我自己以及影响目的的一切事物,我有何了解?(第一手资料)

    ③我拥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来适合我的目的?(物力)

    ④我怎样计划运用这些第一手资料和物力来实现我的目标?(方法)

    ⑤怎样使计划好的方法付诸行动?(贯彻)

    ⑥这套简化的方法是基础,还需要下面六条加以补充:

    a.把问题加以分门别类,它是一般性的呢,还是特殊性的?或者是另一种新问题的第一次出现?

    b.对要处理的问题进行解说。它们的性质是什么?

    c.列出一张清单。什么样的要求和条件才满足对问题的解答?

    d.确定最佳方案。未做修改之前(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找出哪一种行动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e.最后决定行动方案。这便是,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谁还应该清楚这方案?

    f.建立起反馈系统。这种方案是怎样贯彻执行的?支持这种方案的假设是否可行,或是不合时宜?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成功也只能在行动中产生。付诸行动,这是成功者的共同经验,也是开发生命的必然要求,你越多地开发生命的宝藏,你就会越明显地感到行动的重要性,开发生命必须落实到实践行动,瞄准你的人生目标,从现在起就开始行动吧。

    [BT2]3.心动不如行动

    有了好的想法,如果不能把它转化为行动,它永远也只是一个想法。

    每个人都会做梦,每个人都梦想着自己能够成功,而且,有些人关于自己的事业计划想得的头头是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许多成功人士在工作中都是充满活力,他们以常人罕见的激情和热情投入工作,为自己执着追求的事业献身。

    才能和本领只会属于那些辛勤工作的人,权力和荣耀也只会属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总是无能之辈。正是那些十分勤劳和努力的人们在管理、统治这个世界。

    英国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克拉伦登在讲到英国国会领袖之一、税务专家汉普登时说:“他是一个十分勤勉的人,即便最辛苦、最繁重的工作也压不倒他,他总是把最重的担子压在自己身上。他总是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尽职尽责,懒惰、闲散在他身上都不见踪影。”面对极为繁重的工作,汉普登从不抱怨。有一次,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我的生活就是辛勤工作。几年来,我一直尽力为国家、为国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不敢松懈……我无法来孝敬自己亲爱的父母亲,甚至连写一封信的时间都没有。”

    在废除谷物法的运动中,英国政治家、下院议员科布登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自己“像一匹马一样,狂奔不已,没有片刻休息。”

    无论在什么时候,人们都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找到幸福。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原则。良好的工作习惯、严肃的工作态度、优良的品德和教养是一个人胜任自己工作的基本条件。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功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职务都是自己所喜欢的。为了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他们随时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且绝对坚持到底。

    这些的年轻人往往十分勤奋、专心,善于接受新知识,他们注重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因此,他们往往比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更为敏捷,更具有智谋,更具有胆识。

    德漠斯特斯是古西腊的雄辨家,有人问他雄辨之术的首要是什么?

    他说:“行动。”第二点呢?“行动。”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死死地固守书本,整天苦思冥想,年久月长,形成了爱想象的习惯,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反而会十分被动,因为他不能适应生活、没有生活能力。善于思考、会做学问是一回事;会生活、会处理实际生活问题又是一回事。

    那种认为会读书、有知识就自然会生活、自然是驾驭世事的能手,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许多人静坐书斋,洋洋万言信手拈来,但他们提出来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行不通。书本与生活是有距离的,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人才是有用之人。

    思想家们往往遇事都深思熟虑,而实践家遇事总是先试、先干。这两种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风格真是迥然不同:善于思考的人总是显得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考虑事情的方方面面、仔细权衡利弊得失、思考问题的前因后果;而那些实践家根本不会去这样思考,他们不会去从事什么逻辑推理,一旦得出确定结论之后,他们即刻就付诸实施,因此,他们总显得雷厉风行。

    所以说,一个人的成就多半是来自于他的实践。

    [BT2]4.你的手臂高于眼睛

    付诸行动很容易,但重要的是能落到实处,而不好高骛远。

    古罗马大哲学家西刘斯曾说过:“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从最低处开始就是马上行动起来。

    你不妨做这样一个试验:抬起你的左(右)手,一直举过头顶。对吧,这似乎是件容易的事。大凡成大事者,都是手在高处、眼在低处——即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去实现自己的远大之志,而不是好高骛远,总让自己飘飘然。这就是要把行动落到实处,不能眼高手低,光想不做。

    成大事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他们经常接受一些问题、压力、错误、紧张、失望的挑战,这些也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上有时许多人都会觉得无法应付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若想拯救自己,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些问题、压力、错误、紧张、失望——这些也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上有时许多人都会觉得无法应付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有不少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自以为读了不少书,长了不少见识,未免有点飘飘然,做了一点事就以为索取是重要的,对自己的获取也越来越不满意,几年过去了,自己越想得到的却越是得不到,于是不知足的心理就占据了全身心。这是很普遍的现象。

    有一位年轻人就是这样的,他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折磨着他,直到一个夏天与同学汤姆乘他们家的渔船出海,才让他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汤姆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几十年,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年轻人间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鱼?”

    他说:“嗨,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只要不是空手回去就可以了。汤姆上学的时候,为了缴清学费,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现在他也毕业了,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而许多年轻人有时并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经常为自己的一点成绩沾沾自喜,为自己的一点优势便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夜郎自大。相反,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就会有无穷的动力和后劲。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去鄙视那些所谓低层次的创业者们,他们的创富同样也让人听得有滋有味、羡慕不已。他们受益和成功的进程也最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心理负担,自己大不了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失业人员,没有包袱,没有顾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他们成功了。

    如果我们也敢经常对自己说:“大不了自己回家种地去。”在做什么事情时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真正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而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满面尘土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切都会徒劳无益。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经常谈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谈得多了以后,就会抱怨我们目前的状况,工作不好,领导不赏识不重用,门路太少,局限性太大,自己没法施展才华,等等。似乎这些现实的一切与理想和抱负差得太远,自己只有突破这些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事实却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于是便处处不顺心,因而陷入了自己设定的困境中。

    有远大的理想是好的,但是好高骛远却是许多胸怀远大理想的人的通病。

    有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踌躇满志地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却发现公司里有那么多局限性,而领导分配的工作又是一个谁都能胜任的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向自视清高的他,别提多么失望。

    他到处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好像并没有人发现他,就这样,他只好埋头干活,虽然心里经常存有不情愿的感觉,但不再像刚去的时候那样浮躁了。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一件,得到领导的肯定,自己的“虚荣心”就被满足一次,靠着这种卑微的“虚荣心满足”,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位老人,只是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了几回。经人介绍说,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普尔先生,他是公司总裁的父亲,他没有因为特殊的身份而讲究太多。竟然是那么平常,那么不起眼,每天与大家一样上班下班,风雨无阻。

    年轻人记得老人曾经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始终如一,你就会得到你所想的东西。”

    年轻人记住了老人的教诲,开始投入地做任何一件事情,无论自己如何地不情愿,都尽心尽力地做好,而且做了以后,心态就平静了。

    过了好多年,年轻人还记得老人的那句话。

    无论手头上的事是多么不起眼,多么繁琐,只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渐靠近你的理想。

    [BT2]5.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发明靠的是99%的努力与1%的灵感。发明家在试验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往往在束手无策准备放弃时突然有所突破。

    蒸气机车的发明者史蒂芬逊就是如此,他不停地尝试,表现了他追求成功的决心: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用热情点燃成功火花。史蒂芬有八个兄弟姐妹,小时候穷得全家都挤住在一个房间里。史蒂芬逊只好去给邻居放牛。史蒂芬逊没有机会读书,机器就是他的老师,而他是对机器非常用功的学生。当同龄人在假期游玩、逛酒吧间的时候,他却在洗机器、研究和做实验。但一有时间,他就用粘土、用空心树枝做管子,制造蒸汽机模型。17岁时,他真的装成了一部蒸汽机,还让他父亲帮他烧火做试验。当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蒸汽机的改进者闻名于世的时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又都羡慕他了。

    美国著名的废奴主义者布朗也同样如此。他小时候为了到书店买一本希腊文的书,连夜赶了30公里的路。书店老板盯着这个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的牧童,很奇怪这个乡下孩子怎么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于是,老板就和众人一起开始嘲弄他。这时进来一位大学教授,当他知道布朗的要求后说:“这样吧,如果你能念出这本书的一行诗句,而且把它翻译出来。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你。”人们惊讶地看到,这孩子从容自若地接连念完并且翻译出好几行诗句。于是,他自豪地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奖品。他是在放牧的时候学好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这给他赖以成名的丰富学识打下了基础。

    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使他由消极转为积极,使原先可能糟糕透顶的一天变成愉快的一天。人生永远离不开工作,只要你活着一在就得工作,而事业有成也是成功的一种标志。人的工作态度,不能是消极的、厌倦的、好逸恶劳的,要知道工作的乐趣来自工作能产生的绩效。乐于工作,并发挥所长,有所建树才是真正的成功人生。

    那些喜欢自己工作的人,会努力尽他们的本分;而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总是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蒙蔽别人,让别人看上去以为他们正在忙碌或已干完了某些事。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许多人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自己发挥潜能,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这也是拥有成功人生的一个重要前提。

    [BT2]6.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梦想是成大事者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者全力的奔驰,惟有坚持到最后一秒,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除了思考之外,成功关键还在于行动。因此,我们主张,既重心动,更重行动。

    很多人也许会迷惑,为什么行动并不一不定会得到成果?但要知道,行动是取得成就的前提。尽管你不一定会成功,但采取的行动是最重要的。当你许下承诺,付出行动,勇敢迈向未知的领域时,你的信念便会因此而增强,也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

    有许多被动的人平庸一辈子,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件事情都百分之百的有利,万无一失时才会做。当然,我们必须追求完美,但是人世间的事情没有一件是绝对完美或接近完美的。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要想成大事就必须马上行动。

    哥伦布还在求学的时候,偶然读到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他知道地球是圆的,他就牢记在脑子里。

    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胆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圆的,他便可以经过极短的路程而到达印度了。自然,许多有常识的大学教授和哲学家们都耻笑他的意见。因为,他想向西方行驶而到达东方的印度,岂不是傻人说梦话吗?

    这些教授和哲学告诉他:地球不是圆的,而是方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将驶到地球的边缘而掉下去……这不是等于走上自杀之途吗?

    哥伦布没有同他们争辩,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于是他决定把这一切付诸于实践。只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让他实现这个冒险的理想,他想有了一些钱再来完成,但他一连空等了17年,还是失望。他决定不再等下去,于是启程去见皇后伊莎贝露,一路上他都是靠乞讨为生。皇后被他的决心所感动,赞赏他的理想,并答应赐给他船只,让他去从事这种冒险的工作。接下来的问题是,水手们都怕死,没人愿跟意随他去,于是哥伦布鼓起勇气跑到海滨,捉住了几位水手,先向他们哀求,接着是劝告,最后用恫吓手段逼迫他们去。一方面他又请求女皇释放了狱中的死囚,允许他们如果冒险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复自由。

    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一个划时代的航行。

    刚航行几天,就有两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几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他亲自拨开海藻,才得以继续航行。在浩瀚无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见大陆的踪影,水手们都失望了,他们要求返航,否则就要把哥伦布杀死。哥伦布兼用鼓励和高压两种手段,总算说服了船员。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继续前进中,哥伦布忽然看见有一群飞鸟向西南方向飞去,他立即命令船队改变航向,紧跟这群飞鸟。因为他知道海鸟总是飞向有食物和适于它们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预料到附近可能有陆地。

    果然,哥伦布很快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可以想象,如果哥伦布再等下去,等到具备完美的条件时,必然会一生蹉跎“空悲切,白了少年头”,美洲大陆的发现者可能改换他人了,成功者的桂冠永远不会属于他哥伦布了。哥伦布最终成了英雄,他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黄金珠宝,并得到了国王的奖赏,以新大陆的发现者名垂千古。这一切都是行动的结果。

    [BT2]7.“敢做”比“会做”更重要

    如果没有行动,即使再简单的事情也做不成。

    “做”是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行动是化目标为现实的关键。

    那些功成名就者的最大特点就是敢想敢做,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度,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行动就是力量。惟有行动才可以改变你的命运。十个空洞的幻想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我们总是在憧憬,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其结果只能是一无所有。成功,一定是敢想,而且更要敢做!

    的确,人生伟业的建立,事业的发展,不仅在于能知,而且在于能动。

    如果没有行动,即使再简单的事情也做不成。

    如果没有行动,那么,我们的幻想毫无价值可言,我们的计划也不过是一堆废纸,我们的发展目标也不可能达到。

    一张地图,无论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有多么精密,但它不能带给他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一寸。一部法典,无论它多么的公正,但它绝不能预防罪恶的发生。一本教你如何成功的经典,无论它写得如何精彩,但它绝对不会给你赚回一分钱来。只有行动,才是你成功的起点,才能使你的幻想、你的计划、你的目标,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行动,才是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水。

    人是有惰性的,惰性就具体表现在做事拖拖拉拉上面。做事拖拖拉拉主要就是指制定成功的计划而不去采取行动。

    客观地说,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想成大事,很少有人愿意窝囊地活着,但是,真正成大事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为大多数人只是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并没有将计划付诸于行动。他们拖延着,幻想着,人生就在这幻想与拖延中蹉跎。

    还有的人不拿出实际行动来,是认为自己不行,自己不会而不去行动。是的,事情不会做,当然就无法做得尽善尽美,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做”、“做不好”这种心理本身就是阻碍你成大事的障碍。你可以将“不会做”改成“尽力去做”。

    你不能逃避,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因为,明天其实是永远也不会来临的。所以你今天就要做完今天的事情,即使行动不会使你快乐,也可能行动并不一定使你成功,但是,行动起来而失败总要比坐以待毙好。

    成大事的快乐可能不是行动所摘下来的果子,但是,如果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子都会在树上烂掉。

    所以,你要时时记住,要成功,只有起来行动。

    当失败者想休息的时候,你就去工作。

    当失败者仍在沉默的时候,你就去说话。

    当失败者说太迟了的时候,你已经做好了。

    要想使你宏伟的计划不是永远停留在纸上的蓝图,你就用行动把它变为现实。

    天下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每天都能听见有人说:“如果我当时就开始做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或者“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真可惜天下没有卖后悔药的。一个好的计划或者创意如果真的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实施,当然会带给你无限的满足。

    [BT2]8.成大事就是要专注做事

    朝秦暮楚是成大事最大的敌人,它肯定会使你徒劳无功。成大事就要专注做事。

    一生做好一件事,这看似简单却并非易事。的确,在人的一生中,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全心全意投入到你所选择的事业之中去。你一旦决定从事某项事业,你就必须对你选择的事业有足够的信心,然后全身心投入,即使是遇到困难也要百折不挠。

    韩国郑周永创建的“现代建筑”成为建筑业的一个神话,并进军海外,占领了中东建筑市场;“现代造船”超过了日本同行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企业;“现代汽车”的产品奔驰在世界各地。郑周永被誉为“最有魅力的男人”、“亚洲最富”的企业家。

    郑周永出生在江原道通川郡松田面峨山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世代务农,除他以外,家里还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然而,尽管全家人拼死拼活地干,仍然不能改变贫苦的命运。一年下来连基本口粮都无法保证,更别说是念书学习,因此,郑周永小学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回家。这种艰难贫穷的农村生活使得少年的郑周永难以忍受。他开始梦想了——要离开这毫无希望的穷山恶水,去寻找另一个属于他的新天地。于是,他向在镇上工作的几个同学求援,想让他们帮忙在镇上谋点事干。然而他的同学想不出什么办法,他的“异想天开”还被固执的父亲骂了一顿,理由很简单:身为长子就应该留在家里传承祖业,老老实实地种田打粮,养家糊口。

    然而,郑周永的这种想法却在他的脑子里扎下了根。第二年春天,16岁的郑周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报纸看看到北方的清津市正在修建港口和铁路。他马上意识到,修港口和铁路一定会需要大量的劳工。这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郑周永仿佛已感觉到了自己正处在隆隆的机器声中,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来来往往地忙碌着,那里面当然也有他。

    然而当他在一张破旧的地图上找到清津市时,心顿时冷了——清津市与他所在的小县城竟相距1000多里。“再远我也要去!”郑周永下定了决心。为了筹集路费,他先去找到最好的伙伴池周元,两人悄悄地靠卖柴积攒了4角7分钱。8月的一天,他们拿着这仅有的路费,背着父母,溜出村子,向清津出发了。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白天靠几分钱的食粮维持体力来赶路,晚上便空着肚子在背风处过夜。一路奔波,疲惫不堪的郑周永怎么也睡不着,他望着黑洞洞的天空,想起了贫穷的家乡,想起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想到父母会为儿子的失踪而感到焦急不安,他深感自己对不住父母双亲,伤心地哭了。郑周永狠狠地咬住自己的嘴唇:为了改变贫穷,为了能让全家人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我一定要出去,走到底!

    刚出来时带的路费不够支持他们的长途跋涉,他们只好在高原市的一个铁路工地先找份零时的工作。在那里,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也十分低,但为了他的那个梦想,他都忍了下来。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顺利,两个月后,就在工棚外,看见了千里迢迢寻来的父亲。

    原来,从他离家出走后,焦急万分的父母好不容易从卖报的那里得到一点线索,便一路找来,没想到在高原遇到了。就这样,郑周永便像个小俘虏一样被父亲带回了贫穷的小山沟。他并没有放弃他特有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回到了山村郑周永已经下定决心,无论阻力多大,他都要走出这小山沟。

    一次他看到连载小说《泥土》时,立即被主人公许崇吸引住了,许崇也是一个从山沟里走出去的,他一边打工一边学习,而我郑周永为什么就不能出去闯一闯呢?于是,一个新的计划又在他的心里萌发了。第二年春天,他又联合了村里的另外两个小伙伴,在一天夜里,溜出村子,一口气跑了一百多里,朝汉城走去。然而,他又失败了,当他们一伙来到金化的一位亲属家时,又被一路追来的父亲“押”了回去。

    1934年,是郑周永记事以来最糟的一年,田里的庄稼几乎绝收。村里又流行着一种可怕的传染病。郑周永那强烈的愿望又复苏了,他无法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再也不阻挡他了。这样,19岁的郑周永第一次正式地告别了父母,直奔汉城,去寻找他向往已久、属于他自己的梦。

    经过一番奔波和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在一家叫福兴商会的米行当一名发放员,月薪是18元。由于他的勤劳朴实,很快便赢得了店主人的喜欢和信任。在福兴商会工作的两年间,郑周永汇回家的工资所能买到的大米就有18袋之多,远远超过了一家人的全年收入。

    正当郑周永看到希望的曙光的时候,米店又因店主儿子的不争气而倒闭了。但经过三年锻炼的郑周永,决定自己独立地干一番事业。于是他在原址继续从事米行生意,并充分利用了新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很快便站稳了脚跟。不久他便打出了自己买卖的大号——京一商社。从此,郑周永便步入商界,在充满了险恶斗争与较量的商战中开始了新的搏击。以后他还涉足建筑界,船业及汽车业,并成就了大业。终于从山沟里飞出了真龙天子。郑周永决心从穷山沟里跑出来,不管阻力来自何方,也不管阻力有多大,他最终还是走了出来。如果他第一次出走后被父亲找了回来他便改变了决定,如果第二次出走失败后他改变了决定,如果第三次出走未成他改变了决定,那就不会有现在的郑周永,也就不会有令世人瞩目的“现代集团”。郑周永便是这种人,一经决定,便百折不回地去做到底。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郑周永一生的历史便只能从头改写。

    事实上,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不仅需要深思熟虑后的果敢决定,更需要有一种为实现自己的决定而做出无悔的、不懈的努力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又何能成就大事?所以,要想成大事,就请你瞄准一个方向,像达摩面壁一样,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

    [BT2]9.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的重要性人皆共知,只要你认真回想和总结自己的一生,你就会发现,你的所有成功、所有收获,哪怕是最小最细微的,都是行动的结果。

    从小时候,你刚生下来时的呀呀学语,到试着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到你走上社会,在人生的大海里畅游,练得一副好身手,无一不是行动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就会发现,人群中不同的人对行动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行动。有的人行动时是在迫不得已时,才跨出一步半步;有的人则以积极的姿态时时刻刻积极行动。同样都是行动,但这两种不同的行动态度、行动方式却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结果,形成反差很大的两种人生。

    在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之时,有兄弟两人,家住在农村,他们几乎同时看到政府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两兄弟也不再甘心守着家中的几亩薄田,百是打算出去大干一场。他们看到市场商品化已打破了过去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吃饭穿衣不再是男耕女织,于是,他们决定每人办一个制衣厂,哥哥说干就干,当他作出决定后,就马上行动了起来,买来了缝纫机,请来了师傅,采购了布料,不出半个月产品就打向了市场;弟弟虽然也有想法,但不敢贸然行动,他想先看看哥哥干的结果如何,然后再次定行动与否。

    起初,哥哥办的制衣厂并不顺利,产品销路也不很畅通。弟弟暗自庆幸自己明智。然而,经过半年多的摸爬滚打,哥哥的制衣厂生意日渐兴隆。这时,弟弟后悔不迭。经过他的再三考虑,他最终还是办起了制衣厂。然而,先机已失,他至今仍然没有自己的客户,只能为兄长的工厂做一些简单的加工。

    兄弟两人同时看到了机会,又几乎同时作出了相同的决定,所不同的是,兄长的行动准则是说干就干,弟弟的行动准则则是有了十成的把握再动手。积极行动的尽管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成功的机率却非常高;有十足把握的看似干起来稳妥,但这种稳妥往往却以失去机会作为巨大代价。我们固然反对干什么事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瞎干,但我们更赞成、更支持、更强调瞅准了机会就毫不迟疑立刻行动。

    有的时候你想的事情或者做事的时机选择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如果你觉得它们不错,就不要放弃。你可以信任你的出于本能的直觉。我们身心内的本能知道我们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承受能力。

    我们相信做事要有规则,但是规则多半会成为一种虚构,一种纸上谈兵的主要设想。或许我需要规划的最好理由是,按规划行事可以使你避免在介入错综复杂的生活时手足无措,可是如果你自己去图书馆查阅文章,或打电话与别人联系,或参加一些组织活动,或约见别人,有些机会就可能降临到你头上。

    行动使你接触现实生活,体验实验生活经历。这样,行动会使你思考得全面深入,远胜于静坐在那里权衡各种理论因至少。甚至就是最终表明方向相依的行动也会给你提供有用的的信息。

    立即行动起来,这就是你每天睁开眼睛时的祷告。

    [BT2]10.成大事就是要改掉懒惰

    “好逸恶劳”是成大事的最大敌人。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把那些理想变为现实。

    不要懒惰,只有动起手来,才能够使我们的目标化为现实。

    只有行动,才是你成功的起点,才能使你的幻想、你的计划、你的目标,成为一股活动的力量。行动,才是滋润你成功的食物和水。在我们的地球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把自己辛辛苦苦苦思冥想出来的新构想取消或者埋葬,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构想又会来折磨他们。

    人并不是生来就是懒惰的,很多时候,懒惰它也是一种习惯,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对于我们来说,某些不良的习惯尽管不良,但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对我们的人生的成功,并没有致命的影响,的确属于“生活小节”;而有些不良习惯,尽管说起来也不算大问题,但对我们取得事业成功、人生幸福却是致命的。如果属于后一种,习惯这看似不大的问题就已经是大问题了。

    很多人,他们老是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或者后来来完成。拖延是恐惧失败的产物,你要想征服恐惧,只有毫不犹豫地起来行动。只有行动,你心里的恐惧才会一扫而光。

    你不能逃避,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因为,明天其实是永远也不会来临的。所以你今天就要做完今天的事情,即使你的行动不会使你快乐;也可能行动并不一定使你成功,但是,行动起来而失败总要比坐而待毙好。

    在改变懒惰坏习惯的时候,你必须认识到:已经成功的人和已经失败的人之间,惟一的不同之点,在于他们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的敝开的门。同时,你还要认识到:在你一生过去的行为当中,你的行动曾受欲念、情感、偏见、贪婪、恐惧、环境、习惯所支配,而在这些支配你行为的暴君里,最坏的就是习惯。因此,告诉自己:如果我一定要全心全力地服从习惯的话,就一定要全心全力服从良好的习惯,要将坏喜欢全部摧毁。

    下面的两种方法,提醒你在实施行动的时候使用,它可能会给你的行动带来一些益处。

    ①切实执行你的计划,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你的计划多么周密,创意多么新颖,除非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②执行你的计划时心里要平静。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

    如果你想成大事,第一个行动就是改掉你懒惰的坏习惯吧!

    [BT2]11.从零开始,需要的只是行动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数不尽的荣耀,当你只有“零”的时候,不要唉叹命运的不公,只需要拿出你的行动,你终将取得成功。

    曾有人说过:多数人是在失望中度过终生的。可是在期盼中度过一生,岂不更有意义?你所需付出的仅仅是让你的生活态度有意识地改变。曾听过多少感慨“要是早点……生活就会大不同了!”并总是大谈如果他做了什么,那他的生活会怎么样,然而他们却什么也没做过,一切只是空谈。

    从零开始,经营自己的人生,也许将会收获更多。

    上帝把1、2、3、4、5、6、?、8、9、0十个数字摆出来,让面前十个人去取,说道:

    “一个人只能取一个。”

    人们争先恐后地拥上去,把9、8、7、6、5、4、4、3都抢走了。

    取到2和1的人,都说自己运气不好,得到很少。

    可是,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地取走了0。

    别人说他傻:“拿0有什么用?”

    别人笑他痴:“0是什么也没有呀!要它干啥?”

    这个人说:“从0开始嘛!”说完便一言不发,埋头苦干起来。

    他获得1,有0便成为10;他获得5,有0便成了50。他一心一意地干着,一步一步地向前。

    他把0加在他获得的数字后面,便成倍地增加。他终于成了最富有的、最成功的人。

    类似成功的事例简直是不胜枚举。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的勇气和意志。渴望生活美好的人们,请从零开始吧,需要的只是你的行动。

    一个人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牵着小狗在海滩上散步时,遇见一对来自西部已退休的夫妇。他们对俄勒冈海岸赞不绝口。

    “这片海滩令人神往啊,”老妇人说,“可惜我们十年前没有下决心在这儿买一幢别墅。”

    “现在你觉得太晚了?”我问道。

    “是啊,那时买会便宜很多呢!”

    我不知他们是宁愿守着一块并不喜爱的地方生活,还是会尝试一下危险与挑战?如果我早就和他们认识的话,我肯定会劝他们勇敢地去试一下,免得像现在一样后悔不迭。

    勇于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对任何事都要充满热情和希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