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逻辑-兔死狗烹定律(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武则天就像是一个高明的驯兽师,当她要夺取并巩固权力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驱使虎狼去撕咬猎物;而当她意识到酷吏政治已经产生了副作用之后,又能不动声色地迫使虎狼自相残杀。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服从于她的政治需要。

    历史经常喜欢和我们玩换汤不换药的游戏,一个周兴倒下去了,一个来俊臣又站了起来。不过是一个恶毒奸险的小人取代了另一个而已,血腥仍在帝国的天空弥漫,残酷的哀号仍在耳畔回响,一切似乎都没有改变。

    在家天下制度下的中古时代,酷吏也终究难以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规则。这是一道让人无法解开的权力规则的死结,在那风雷激荡的大时代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惨死于酷吏刀下的民众如此,就连实施伤害的酷吏又何尝不是。

    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些人只是武则天用来血腥整肃政敌的工具,时过境迁,工具沦为破铜烂铁,也就到了该扔的时候。酷吏们有着强烈的生存意识,他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刷新自己的残酷记录,不断地树立新的打击目标,为的就是避免自己兔死狗烹的命运。

    周兴虽然落得好下场,可他真的会在生命休止的那一刻流下忏悔的泪水吗?对于周兴来说,这是一道并不纠结的选择题。是做一个挣扎于最底层的小吏,在权力的神经末梢毫无尊严地耗尽生命,还是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任你公子王孙、金枝玉叶、名臣良相任他鱼肉,手里残杀了成千上万条人命,就算赔上他一条贱命,那也有赚无赔了。

    秦朝宰相李斯在受到腰斩的时候,跟他的儿子说过一句名言:“牵犬东门,岂可得乎?”这话没了豪气,但增加了几分无奈。如果时光倒流,一切犹未可知,他真就愿意带着儿子去过那种“牵犬东门”的悠闲生活?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权力是金不换,权力是银不换,在权力的世界里迷失的人,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三种结局:按照中国古代的官家制度对普通老百姓的压缩有个度的把握,但是酷吏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一再试探这个底线。这样就容易激起很大的民怨,等到平民的愤怒达到临界点,就有可能出现暴乱。这时候,权力集团为了平息民愤,会将酷吏斩杀以示天下。

    有人说皇帝是被官员忽悠的“冤大头”,那么被皇帝拿着当枪使的酷吏又何尝不是被皇帝忽悠的“冤大头”呢?武则天任用酷吏一直是收放自如,决不是仍由这些人肆虐蛮干。

    我们来看一看武则天任用过的27名酷吏,他们的官途真就如同自己酷吏的名号一样酷吗?我看倒是未必,在这27名酷吏中,除傅游艺外,其他如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人,武则天并没有授给他们较高的官职,只是把他们当枪使,并没有让他们在自己的权力系统中占据要位。

    就是在执法机构的核心层,武则天依然保留了狄仁杰、徐有功、杜景全等一批执法公正且能力很强的官员。尽管他们所处的位置让酷吏们羡慕得眼里冒血,恨不得找机会把他们也敲牙剜眼。他们千方百计的编排罪名,诬陷那些身处显位的大臣。

    可不管他们如何诬陷,武则天始终不为所动,总会出面予以保护。有时为了顾全大局,武则天也会将其中某个人,当众贬官。但过不了多少时日,被贬之人又官复原职或者换个位置再升一级。武则天始终把这些优秀大臣倚为股肱,这也是皇权易主,政局依然稳定的重要因素。

    索、周、来、万是武则天酷吏体系中的“四大金刚”,虽然红到发紫,但最后都没得到好下场,或获罪被杀、或流放途中被仇人所杀。尤其“酷吏之王”来俊臣的死更是让人见识到,酷吏的死也是很酷的。

    来俊臣虽然师承周兴,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说周兴是牛头马面,那么来俊臣就是真正的活阎罗转世,真是上体天心,下戮人心,来俊臣这个名字已经成为死神的代名词。在唐室诸王谋反一案中立有大功的高句丽大将泉献诚,官拜左卫大将军。来俊臣向他索贿不成,便诬以谋反,泉献诚不堪酷刑被逼自杀。消息传开,帝国上下为之震动。

    魏王武承嗣为了达到改立皇嗣的目的,让武周朝真正成为武家天下。他与来俊臣联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腥风血雨。后因岑长倩和格辅元两位宰相极力反对而作罢。于是来俊臣出马大兴冤狱,不仅处死了两位宰相,还有数十位朝臣也跟着成了刀下亡魂,成为武周开国以来的第一起大案。

    紧接着爆发的“六道使事件”,更是让所有人见识到来俊臣究竟有多酷,有多么疯狂。在这次事件中,他居然将矛头直指东宫太子李旦,诬其谋反。东宫的太常乐工安金藏护住心切,用刀刺向自己胸膛,剖心明证。这件事震动了朝廷,更惊动了武则天。

    来俊臣的滥杀无辜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帝国律法对他来说行同虚设,人命如草芥,帝国的司法制度濒临崩溃的边缘。终于有人忍耐不住,上书要求整顿酷吏,结束滥刑,重建法制。如果这些奏章是出现在垂拱年间新旧权力集团斗争阶段,武则天也许会扔在一边不予理会,但如今她已君临天下,不会为几个酷吏的生死存亡损害自己的圣君形象。同时她也为了转移权力集团的内部矛盾,这么多年的严刑峻法让官员们吃尽了苦头,也让帝国的政治关系成了一张绷紧的弦。酷吏既然是权力运行的工具,那么在不同的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在争夺权力的时候,酷吏是一把刀;在巩固权力的时候,酷吏也可以为执政者背一背黑锅。

    在武则天临朝称制的六年多时间里,二十四个作过宰相的人就有十七人被罢相,遭到贬、流、杀。等到武则天称帝时,朝臣中的反武势力就更加微乎其微了。除此之外,武则天还滥杀了一些无辜的臣下,引起了朝臣们人人自危,形成了新的权力危机。正当所有的人把矛盾的焦点集中在酷吏身上时,武则天突然变脸,这一次她将刀锋指向了酷吏。

    延载元年(694年),以贪污罪将来俊臣贬谪为同州参军。可是没过两年来俊臣又重新获得起用,擢拜为洛阳令、司仆少卿。这是从四品上的官衔。对于这个她亲手由死囚群中提拔出来的美男子,武则天一直是另眼相看的。来俊臣与街头普通的流氓不同,成长过程中的屈辱,在给了他磨练和智慧的同时,也给他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一个混迹于社会底层的流氓,因为替武则天而得以进入帝国权力高层。可是他能够感觉得到,帝国官员们看他的眼神里充满了轻蔑与厌恶。那种眼神,陪伴了他四十多年,童年和少年时期,是因为他那混乱不堪的身份以及家庭出身。好不容易抓住机会进入官场,可那种眼神如影随行地跟着自己。这些沉重而锋利的伤痛和屈辱在他的心中日积月累,早已成为浓得化不开的黑色怨毒,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他仇恨那些豪门士族,仇恨那些天生贵胄,甚至会仇恨那些过得比自己幸福的每一个人。

    来俊臣沉而复起,姿态比从前更加嚣张,但凡有美貌女子,便指使党羽诬告别人丈夫谋反,杀其夫而夺其妻,由此罗织诛杀的士民不可胜计。无论西蕃酋长,还是高门贵族,无不深受其害,然而迫于他的淫威,竟然无人敢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