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12月向德皇呈递了一份奏折,对于他的通过比利时入侵法国的著名计划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现在他只派遣德军10个师到东部战线去。施里芬注意到俄国暂时已经精疲力竭了。因此,他认为这是发动对法战争的最好时机。1906年1月,摩洛哥危机已经结束。根据德国和法国在1905年7月达成的协议,于阿耳黑西拉斯召开了马德里条约参加国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令人感到不安的情况下召开的:出席会议的国家料想德国会把谈判搞到破裂的地步,而且可能引起战争。但是很快就出现了一种使德国感到惊慌万状的情况,因为德国已经陷入孤立的境地。不仅是英国而且连美国也支持法国。俄国是法国的后盾,俄国出了很大力气帮助自己的盟国在摩洛哥冲突中取得胜利。在形式上仍然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国的意大利,根据1900年的法意协定也站到法国一边了。只剩下一个奥匈帝国支持德国。但它对德国的支持也是有气无力和无可奈何的。比洛和德皇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失去了发动战争的决心,何况为了摩洛哥而打仗在德国显然是不得人心的。德国未能利用由于1904—1906年沙皇俄国被削弱而造成的有利形势。德国外交当局既未能使俄国脱离法国,也未能破坏英法协约。恰恰相反,由于摩洛哥危机,英法协约反而巩固了,尽管这种协约并未具有正式的军事同盟性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