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点的女人-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院子里早就找不到初来时候的荒凉感了。是一片绿的天地。只留一小块地方,搭了个牛圈,买来头黑牛喂养。牛圈旁边是狗窝。那条毛色花白的狗,养了好几年了。常年没有男人的家,就得养条狗。有条狗陪着过日子,人心里踏实。

    有空闲了,女人也喜欢拉着娃娃的手,四下走走,看看,和女人们说会儿话。小田女人不再抓发菜了,附近山上的发菜让大家抓完了,她新近迷上了抓蝎子。天黑前,大家坐上蹦蹦车,背着矿灯和能发紫光的蝎子灯,吆三喝四出发了。到山上去。天亮时分才能回来。抓蝎子是危险活,可同时等于在抓钱呢,蝎子是药材,贵得很。大家的热情不减,夜夜出去抓。附近几个点上不断传来黑夜车翻人死的事,蝎子咬人中毒的事,也有人议论说有男女乘这机会在山野里野合。反正都是些没有亲眼看见的事,大家半信半疑,照样出山抓蝎子。

    女人这回倒没有眼热。她想深更半夜的,抓那毒物,不是女人干的事。根本的原因是她从小怕虫子。一条毛毛虫也能叫她心神不安。女人压根就没敢起抓蝎子的心思。

    就精心种自己的地,拉扯娃娃。至今遗憾的是,没能出山抓一回发菜。听说,更远的山上还能抓到发菜。可她现在都是三个娃娃的娘了,男人更不会赞同她出门了。

    女人还是想出一回门。想了好长时间了。看看掰尽玉米棒子,脱了颗粒,金黄的玉米堆了一座小山。收玉米的人上门来了,争论价钱,过秤,算钱。玉米每年都会全卖掉。一年的劳碌,等的就是这个高兴的时刻。

    男人一直咂巴着嘴,嚷嚷说收玉米的心黑,压了价,玉米卖得贱了,又嚷嚷说秤上出了错,说种一年地不容易,淌了多少汗,可架不住被人这么忽悠。

    议价、过秤、数钱的时候,女人一直靠在房门前看,不说话。玉米芯子堆了好大一堆。今年比往年好,玉米的棒大、粒饱,秆子长势也凶,棒子掰过后,就该割秆子了。小树一样壮实的玉米秆,得用铁把弯头的那种镰刀割。哗哗割倒,抱成堆,再用车拉回家。放在院子里往往是好大的一垛。可以烧火做饭,还可以粉碎了喂牛。

    丰收的时节,毕竟是高兴的时候。这个秋天,女人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老梦见父母。他们全老了,顶着满头白发在老家的土路上走。女人惊醒过来,幽幽地叹出一口长气,说得回去看看他们了,来了这么多年,一趟娘家也没回,自己真个成了铁心肠的后人了。

    挖了玉米根,看看晚秋过去,入冬时节,两口子终于不得不认真考虑回娘家的事了。男人知道这事不能再往后推了,推了一年又一年,推过了十来年,总想着他们的日子尚困难,说等日子过好了,手头富裕了,再去。一等等了十来年。女人由初来时候的小媳妇,变成三个娃娃的母亲了。再不去看看,丈人丈母的面上就说不过去了。

    两口子还是觉得手头不宽裕。玉米钱还了一些往年欠的账,剩下的得为开春的播种做准备。男人挣来的钱,他们不敢乱花,压在柜底里,想等攒得差不多了,把房重修一下。远远近近的人家掀起了盖新房的风。他们的老房子,越来越显得灰头土脸,是该修了。念三年级的儿子,拿着本子算,说咱们一年攒两千,两年四千,……十年就够盖房子了,还可以把大门楼子盖成新的,再买辆四轮。儿子是听父母念叨的次数多了,也知道让父母念念不忘日夜苦恼的事情是什么。两口子看着儿子,能感到心里的焦急在上涨。娃娃一天大似一天,每升一个年级,就需要更多的钱。盖房子这事真的好像水里的月儿镜里的花,虚虚地晃哩,难以伸手摸到。

    无论如何,今年得回趟老家。两口子算过了。得为娘家门里几户人挨家挨户拿人情,车费钱,男人的老家也得去,又是十来份人情钱。女人还得为自己置身出门的新衣。算下来,当然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正是为了节省这笔花费,女人十来年里没敢提回老家的事。

    坐上开往老家西吉的班车,女人忍不住哭了。心里的酸楚一点一点淹过了心。

    她看见路边相送的男人一直在向自己挥手,直到他自己变成了一个小黑点,融进微微泛白的晨色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