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惊掠琵琶声-第十三章 岁岁照海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天孟新堂没回,一是不知道沈识檐到底醉没醉,二是也确实晚了,不好打车。沈识檐带他到了东间,迷迷糊糊地给他都安排好,说了声“晚安”,便打着哈欠转身离开了。

    孟新堂站在原地打量着这屋子,发现这大概是沈识檐小时候或者曾经睡的屋子,立时觉得仿佛是一不小心,到了什么秘密基地。他意识到,他想看的沈识檐,他想探寻的属于他的过去,或许都留了很多踪迹在这屋子里。

    房间的灯很特别,不是可以摁的开关,而是挂着铜铃一个拉绳,铜铃摇摇晃晃,垂到孟新堂膝盖的位置,是小孩子也能够到的高度。

    墙壁上很gān净,什么都没有贴,只挂着一幅水墨画。孟新堂走近了,站在画下去瞧。画上是一家三口,正扑灭着一卷着了火的草席,周边是簇簇鲜花,头顶是浩然一轮月。

    这是不小心点着了草席?

    他研究过书法,所以很轻易地,识出了旁边的一行落款。

    “乙亥中秋,识檐岁满十。”

    中秋是生日吗?孟新堂在心里暗暗划了一笔。

    “小儿始无赖,秉烛拟月光,盼庭内海棠开。未见花开,误绘一dàng晚霞。遂今辰寄,愿童心不泯,岁岁照海棠。”

    所以,十岁的沈识檐,会将蜡烛当作月亮去照映海棠花,结果不小心点着了一旁的草席吗。看着那画,孟新堂不自觉地开始想着,举着蜡烛的沈识檐会是什么样的神情,发现席子着了的沈识檐又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原来这人从小时候起就这么làng漫。

    “锦阮作于家中庭院,时旬在侧。”

    接着往下读,孟新堂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两个名字。

    时旬,锦阮。孟新堂看着那行娟秀的小字,明白这大概便是沈识檐的父母。画里的男人大笑着,端着一盆水,但丝毫没有因这火着急的样子,女人只有一个背影,头发挽在脑后,耳边垂着的那一缕随风扬着,很温柔的样子。两个人,都很符合孟新堂的想象。

    因为知道沈识檐的父母均已故去,孟新堂读完这行字,再看这幅画的时候,心里更加复杂了些。有这样的父母,沈识檐的过去该比他想得还要诗情画意。

    再看看四周,一张书桌,一个柜子,一张g,都是木头的。屋子里有一股很淡的清香味,孟新堂摸不清来源,不知道是不是这木头散发出来的。他凑近了书桌,去看小书架上摆着的书。有几本琵琶曲集,一本百科知识,两本人体结构,最末端,还有一本黑皮金字的《新英汉词典》。

    这书有些眼熟,孟新堂想起来自己好像也有一本来着,是很古老的版本。

    或许是因为找到了一点两人之间的共同点,孟新堂起了兴趣,伸手拿起了那本词典。可还没来得及翻开,一阵铃声就钻到了他的耳朵里,叫停了他的动作。声音不大,孟新堂判断出是沈识檐吃饭时放在厅内的手机在响。

    铃声响了好一阵。

    他将手中的词典放回去,转身往门口走去。等了一会儿依然不见有人接,他便出门去了前厅,路上瞟了一眼沈识檐睡的屋子,房门紧紧闭着,估计人已经睡熟了,根本没听见这外头的声响。他四处寻了寻,发现了一旁柜子上的手机。

    拿起手机的时候铃声已经没了,未接来电显示有两个,是同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

    孟新堂不打算去叫醒沈识檐,将手机重新放回了桌子上。可它刚消停没隔几秒,又响了铃。孟新堂见这誓不罢休的气势,开始猜测会不会是医院临时有要紧事情。

    斟酌片刻,他又重新将手机握在手里,走到了沈识檐的房门前。他已经抬起手,刚要敲门,屏幕上却突然显示了一条短消息。孟新堂并没有要偷看的意思,只是如今的智能手机太体贴,短信内容就这么躺在桌面上,要了解,不过匆匆一扫眼的事。

    他在不小心瞄了一眼以后很快就将眼挪开,略一沉吟,心道那人还真是前男友,这是今天在婚礼上见了,发现自己余情未了,想复合?

    脚步又沿着来时的路铺了回去,手机在孟新堂的手里打了个转,很轻微的一声响,重新与红木的桌面贴合,在那之前,还被调成了静音。

    复哪门子的合。

    被一条短信搅了欣赏的心情,回屋后,孟新堂躺在g上,拿着手机没什么目的地随意点着。看了看时间,十一点二十分。他对着微信列表犹豫了半晌,点开了江沿小的头像。

    一条信息打完,孟新堂才觉得自己啰嗦。又删删减减了一会儿,内容却依然不少。

    “如果要待到过年的话,一定要多带厚衣服。去年冬天在那边,我穿了三件毛衣、两件羽绒服、一件军大衣,依然很冷。防晒也要带,白天很晒,紫外线很qiáng。其他的,帽子、口罩、手套,我想到了什么再告诉你。还有,因为辐she很qiáng,可能会出现头疼的症状,不要不当回事,一定要带防护服,到我的办公室把我的那件也拿上,我今年用不到。”

    点了发送,孟新堂就将手臂叠在脑袋下面,静静地闭眼待着。事情发生到现在,他由愤怒到平静,其实已经很少再去自己思考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但今天和沈识檐聊了,引得他不免多想、多担心。

    没一会儿,手机振了一下,是江沿小的回复。

    “都记住了,叔叔放心。”

    后面配了个笑脸,有点像平时没心没肺的江沿小。

    孟新堂想再敲两句什么话,却又觉得无从说起。他并不喜说教,因为觉得,事理事理,一个人明白的理,不是从说教中就能领悟的。况且,每个人正在过的人生、想要过的人生都不同,他亦不想将自己的观念加到别人身上。于没有经历过什么世故的江沿小而言,长大和经历,以及各种“观”的建立,都需要她自己来,他至多给她几句引导,以及她需要的帮助。

    最终,孟新堂只回了一个“好”字,说有事随时找他。

    退出聊天框,他随手刷了刷朋友圈。孟新堂自己的朋友圈是一片空白,别人发的东西他也不常看,只是如果哪天碰巧了,又得空,就瞅一眼。

    今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了点小酒,他躺在沈识檐家的g上,在大脑的一片空白之后,编辑了第一条朋友圈。

    “01年,曾有一位外国教授邀请前辈到国外去做民用,前辈在拒绝时说了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也不是为了伸张什么,呐喊什么,只是如果不把相信的东西的说出来,他怕有一天,大家都忘了。若再说得伟大些,他不想让赤子寒了心。

    他很快收获了一些点赞,有个师弟还评了论,大意是大家都还在加班,让他快回来救济他们。

    半夜,孟新堂是在听到一阵悉悉簌簌的动静后醒来的,他在半睁着眼睛,在黑暗中缓了缓神,听到有什么东西展开的声音,还有雨声。

    起了雨吗?那该算最后一场夏雨,还是第一场秋雨?

    掀开薄被,他下了g,到窗边挑起了低垂的窗帘。

    孟新堂这间房正对着侧边的厨房,一眼入目的,是一盏壁灯,灯光古旧泛huáng,像从远古照来般微弱。

    确实是下了雨,雨幕将视野切割成一条条棱块,细细小小的。拼接起来,显出个人影,穿着白t恤黑短裤,被雨水浇着,正在搬动着遮雨棚的支架。

    孟新堂这才留意到那些被雨打着的花。

    他赶紧转身出了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