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茉遇见莉-这一生,我最对不起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

    我叫青青,青草的青。

    在这所大学里,我没有朋友,因为,我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唯一与我形影不离的是一台旧了的手风琴,我爱它,就像爱自己的生命。

    不画画的时候,我就背着我心爱的手风琴去学校的后花园。那是学校一个很僻静的地方,那里有苍老的大树,有依附在斑驳老墙上的爬山虎,有大片的草地,还有一条幽深的长廊。站在长廊的栏杆边,会看见一条静静流淌的大河。虽然我的喉咙发不出声音,但是我还可以用我的耳朵聆听这个世界美妙的乐曲。栖息在树枝的小鸟发出的鸣叫声,草地里幼虫的呼唤,还有流水哗哗的声响都会伴着手风琴的低鸣一同沉入我绵长而寂静的梦里。

    因为有了手风琴的陪伴,所以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孤独的,但是我依旧羡慕着别人,羡慕别的女生一起欢笑的快乐,羡慕那些站在舞台上歌唱的人儿,羡慕那些我无法拥有的幸福。我常常在想,如果我的青春也是彩色的,多好!可是,它永远都是黑白色的,就像手风琴的琴键一样,素净而冷清。

    只有拉琴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快乐。每当抚摸它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亲近与喜悦。生命最初的缺失让我陷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我在这个被幻想出来的伊甸园里奔跑,仰望,哭泣。那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疼痛,一种遥不可及的念想与牵挂。

    2

    那个后花园成了我每天都会去亲近的地方,透过鲜亮的光,我坐在大树底下一遍遍地重复着熟悉的乐曲,那些音符是来自我灵魂深处的声音,那是旁人无法触及的秘密。

    不知从多久开始,后花园里多出了一些同学诵读课本的声音。他们的脸总是藏在簇拥的树叶里,我看不见。但是我能够清晰地听到他们诵读课本时,富有磁性的声音。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他们的梦藏在了书本里,而我的梦藏在了琴声里。

    我并没有太在意他们的介入,我知道,我就像一只刺猬,用长长的刺保护着自己。我不能接近任何一个人,不能。

    那是一个冬天,一天我依旧靠在大树底下拉着我的手风琴。突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披着长头发的女人,她冲着我露出诡异的笑。我认识这个女人,她常常站在我们学校的大门口,咿咿呀呀地胡言乱语,她是一个疯了的女人。

    疯女人在我面前傻傻地笑着,她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我怀里的手风琴。那一刻,我停下了曲子,下意识地抱紧了我的手风琴。因为恐惧我的手指开始颤抖。

    疯女人开始抢夺我心爱的手风琴,我想大声地喊叫,我想发出声音,但是发不出来,泪水不争气地夺眶而出。她用力地将我扑倒在地,疯狂地扯拽手风琴。最终我无力抵抗,手风琴被她无情地夺走。那一刻,我的世界仿佛塌下来了。

    我本能地向她扑过去,试图从她的手里夺回我心爱的手风琴。

    “嘭!”当手风琴从她的手中跌落在地上的时候,我的心都快碎了。我流着眼泪爬到手风琴的边上,那一刻,我抱着我心爱的手风琴哭成了泪人。泪水大滴大滴地掉落在琴键上,滴滴答答,像一首哀歌。

    3

    如果生命是一幅画,那么在我十二岁以前,这幅画一定是色彩缤纷的。可是在十二岁以后,这幅画永远地黯淡了下去。

    因为,我的母亲。

    我在一个南方的小镇里长大,父亲是医生,母亲是一个小学的音乐老师。

    十二岁以前,我是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我还会唱歌,那些歌曲都是母亲教我的。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有天生的卷发,明亮的眼睛。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莲心。

    母亲有一台手风琴,她会用这台手风琴拉出很美妙很动听的曲子。小时候,她常常会拉着我的小手去离家不远的草坪上拉琴给我听。听母亲拉手风琴,成了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等我稍大一点后,母亲便开始教我拉琴了,九岁那年,我就学会了拉《梁祝》的曲子。

    或许是因为过早地接触了音乐,我比同龄的小孩更敏感于周遭的生活,也更向往着所有美好的事物。

    可是,我的家并不幸福,因为父亲与母亲并不相爱。父亲对待病人的时候永远都是那样温和可亲,可是当他面对母亲的时候,却是那样的冷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没有在家里拉过手风琴。我知道,是因为父亲不让她拉琴,他不喜欢手风琴低沉的声音。父亲也不让我跟母亲学琴,可我总是偷偷地学。

    父母亲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争吵。父亲甚至会动手打母亲,用凳子砸母亲的背。开始的时候,看见母亲哭,我也哭,然后哭着求父亲不要打母亲。后来,当他们再争吵的时候,我就背着母亲的手风琴,逃离这个家。内心里的阴影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有了的,所以我的好朋友只有母亲和她的手风琴。

    直到长大后,我才深深地感知到,母亲是寂寞的。也许,一个女人的寂寞,只是因为在她身边的这个男人并不能懂得她。

    十二岁那年的冬天,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她选择了自杀来结束她痛苦的生命。

    那天,当我放学回到家的时候,惊讶地看见母亲的脖颈挂在绳索上,整个身子被悬挂在寂静的房子里。那一刻,我的心里仿佛飞过了无数只黑色的乌鸦,它们在我的心空盘旋着,发出痛苦的哀鸣。

    母亲的自杀在我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浓重的阴影。我不再相信爱,不再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母亲去世以后,我一个人抱着手风琴去她的坟前拉《梁祝》给她听,那是她生前最爱的曲子。我宁愿相信,母亲是化作了蝴蝶飞向了远方。母亲曾经告诉过我,山的那一边就是远方,那是一个充满了爱的世界。

    我悲恸地在母亲的坟前哭了三天三夜,回到家以后,我再不能发出任何的声音。

    父亲带着我去看了最好的医生,但是依然没有任何的希望。我在想,这样是不是更好呢?我就可以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4

    母亲去世后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父亲便告诉我,他将要娶另一个女人。她叫苏贞。

    她是父亲单位里的一名护士,比父亲小了十几岁。这一年,我的父亲已近不惑之年,而她连三十岁都不到。

    她看起来是那样平凡,眼睛很小,戴着一副眼镜,头发高高地束在脑后。与父亲结婚以后,她取代了母亲的位置。但不同的是,父亲待她极好,总是嘘寒问暖,常常带着她去小河边散步,有时还与她去镇上唯一的一家舞厅跳舞。父亲从未对她说过一句重话,总是那般温柔。那时候,我在父亲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父亲爱这个女人,很爱很爱。然而父亲越爱她,我便越恨她。在她面前,我从未笑过,我看她的时候,眼里充满了恨意。

    渐渐地,我从邻居的闲聊中知道了更多关于他们的事。原来,在母亲还没有嫁给父亲之前,父亲便认识了这个年轻护士。她绘画很好,而父亲从小就爱绘画,但是因为家庭环境他不得不放弃了手中的画笔,所以当苏贞来到父亲所在的医院工作以后,便相见恨晚,很是投缘。苏贞在工作之余经常与父亲谈论起各自对绘画的爱。

    苏贞从小就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从五岁开始便爱上了绘画,八岁开始正式学画。因为母亲的不支持,所以一路走来并不容易。十八岁那年,因为母亲病重,她不得不放弃读书深造的机会,回到了这个小镇,当了一名护士。

    因为各自都怀抱着对绘画的这份牵念,所以父亲与苏贞很快便相爱了。但是因为年龄之间的差距,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爷爷奶奶怕父亲越陷越深,便找了媒人,定了与我母亲的婚事。当时,母亲出自书香门第,刚分配到小镇里当音乐老师,她与父亲是门当户对的。

    父亲为了与苏贞的爱情,极力反对这门婚事,但是爷爷却对他说,“你只有两种选择,第一,选择莲心,我们继续维持父子的关系;第二,选择苏贞,从此以后再也不要回这个家!”

    父亲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最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他选择了娶我的母亲。

    也许父亲以为是我母亲的到来,才破坏了他与苏贞的姻缘,所以在婚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他从未给过母亲一点爱。父亲不爱母亲,甚至恨她。这样的婚姻注定只是悲剧。他唯一给过母亲的就是让母亲拥有了我。仿佛是恩赐一般,母亲拥有了她唯一最爱的女儿。

    母亲成了父亲的妻子,但是她永远都得不到他的心;

    苏贞得到了父亲的心,却无法成为他的妻子;

    父亲因为世俗成全了一段婚姻,却生出了三个人的悲剧。

    这,究竟是谁的错呢?

    如果说父亲与母亲的婚姻是一场悲剧,那么,我的出生又算什么呢?是不是上帝怀了悲悯之心,怜惜我的母亲孤苦,才派了我来带给她幸福与快乐?

    可是我的到来并没有挽救母亲内心里的悲苦,因为苏贞,因为这个父亲深爱的女子并没有离开。

    父亲去医院工作的时候,依然会每天看到苏贞。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世俗。苏贞没有成为他的妻子,但是成了他的情人。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父母的争吵中总会有苏贞这个名字。苏贞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十年光阴的差距却依然让她甘愿飞蛾扑火,难道,她是想要在这个四十岁男子的身上,索取一份父爱吗?抑或,她是真的爱他。

    5

    断断续续地听了他们之间的故事,我的心里积压了更多对苏贞的仇恨。如果不是她,我的母亲一定会幸福地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如果不是她,母亲一定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是她,我不会失去我应该拥有的爱与快乐……

    她在家里的时候,会时常拿起手中的纸和笔画画,她画看书时的父亲,画盛开的花朵,画院子里的家禽。有一次我正在离家不远的那个草坪上拉手风琴,回过头的时候看见她正在拿着画笔对着我画着什么。我放下手风琴跑向她,一把抓过她手中的画纸。当看到画纸上我拉手风琴的背影时,我气急了,当着她的面,我狠狠地把画纸撕得粉碎,然后丢在草地上。

    那个晚上,我偷偷地找来了她所有的画,然后把这些画抱到了顶楼。在黑夜里,我用火柴,引燃了她所有的画。画纸在火光中发出吱吱的声响,那一刻,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我知道我的母亲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开心的。仇恨让我在这一片橘黄色的火光中露出了笑脸。

    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这些画是她从小到大珍藏下来的,这些画里,珍藏了她所有的爱。

    第二天,当苏贞发现自己的画作变为了一堆灰烬时,竟号啕大哭起来。那种撕心裂肺的哭泣与我曾经在母亲坟前的哭泣是如此相同。我站在角落里看着她悲恸的样子,心里竟没有一丝的自豪感,反而是无法掩饰的痛苦。

    那天晚上,父亲脸上爬满了从未有过的愤怒,他气得浑身发抖,然后用一根绳子狠狠地往我身上抽。他一边抽打着我,一边悲痛地对着我怒吼,“青青,你知道吗?那些画可是你苏贞阿姨几十年的心血啊!几十年的心血!”

    我没有躲避他对我的惩罚,我知道,这是我应该承担的。绳子重重地落在我的身上,很痛很痛,但是我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有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了下来。

    后来,苏贞来了,她夺过父亲手中的绳子,然后紧紧地抱住了我。她一边哭泣一边对我说,“青青,阿姨知道这一生对不起你的母亲!阿姨知道自己亏欠了你!这都是命啊……命啊……青青,以后阿姨会好好地待你,就像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只要你愿意,阿姨愿意成为你的妈妈!”那一刻,我扑到她的怀里,泪如泉涌。

    6

    经过那件事以后,我对苏贞的恨渐渐地淡了一些。她摧毁了我作为一个女儿对亲情的渴望,我摧毁了她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绘画作品,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因为补偿了生命中的亏欠,所以少年时尚未成熟的心,便得到了平衡。

    我渐渐地接受了她对我的疼爱。她确实像对待亲生女儿一般爱我,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她为我织温暖的白色围巾;当我生病的时候,她会给我煎药;当阳光明媚的时候,她会带着我去大山里采摘杜鹃花……

    后来,受到苏贞的影响,我也爱上了画画。我渐渐地发现,画画和拉手风琴一样,也能带来爱与喜悦。十四岁时,苏贞开始教我画画,她把她从小积累下来的绘画知识一点一滴地教给了我。每当苏贞教我画画的时候,父亲就会在一旁露出无比会心的笑容,我知道,那不仅仅是因为我正在延续他少年时遗落的梦想,不仅仅是如此。

    有了绘画与手风琴的陪伴,我那原本单调残缺的少年时光变得美好起来。

    十六岁那年,我开始正式在学校的美术老师那里学画了。苏贞告诉我,只要你努力画画,三年后,你会考上大学的!

    我知道,大学在山的那边,在远方。母亲也曾对我说过,远方,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所以走进画室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成为最努力的那一个!

    因为自身的一些缺陷,所以在学画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可是因为内心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自己,所以我勇敢地走了下来。每天晚上,我都会坚持一个人在画室里画到很晚,可是不管有多晚,父亲和苏贞都会来学校的画室接我回家。当我在黑夜里一只手牵着父亲,一只手牵着苏贞往回家的方向走时,我的内心就有一种幸福感与无法掩饰的负罪感。

    母亲,如果您看到了这一幕,您会为女儿高兴,还是会责怪女儿的无情呢?

    可是母亲,您知道,您一直在女儿的心里,永远都没有人能替代您的位置。母亲,我在走向一条通往爱与希望的路途,不是么?

    7

    十八岁那年,我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方的一所美术学院。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和苏阿姨都很激动。那个晚上,阿姨弄了一桌子的好菜来庆祝我所取得的成绩,父亲喝了很多的酒。

    几杯酒下肚后,父亲对我说,“青青啊,你终于实现了我跟你苏贞阿姨的梦想。你要知道,那个时候不是我们不爱画画,而是现实太残酷了啊!”

    放下酒杯后,他望了望客厅里母亲的遗像,缓缓地说,“这一生,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你的母亲。她在世的时候我从未让她度过一天幸福的日子,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青青,这都是命啊!你母亲在生前最爱拉手风琴了,那台旧了的手风琴是她唯一留给你的东西。去大学以后,把手风琴也带上吧。就像母亲一直陪在你身边一样……”

    那一刻,我看见了父亲溢满了眼眶的热泪。

    人这一生会经历多少爱?这爱里总会有太多的残缺,太多的隐忍,太多的牵念。如果当时拥有的时候就懂得这份爱的珍贵,怕是不会生出这样多的痛苦与悔恨了吧。可是,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可奈何啊!

    离开小镇之前,我去山野里看望了母亲。母亲的坟前有一束新鲜的菊花,我知道,那一定是父亲来看望她了。母亲去世后每一个月最后的那一天,父亲都会去看望她,给她带一小束的清淡菊花。这是我母亲生前最爱的花,淡雅而素净。

    父亲是怕母亲太寂寞吧。

    亲爱的母亲,这一刻,我多想说些话给您听啊!多么遗憾,青青无法说给您听。但是青青知道,有些话不说,您一定会懂得。

    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在母亲的墓碑前拉起了手风琴。这一刻,手风琴似乎唱起了歌,一首饱含了太多爱太多回忆的歌。这歌声随着和风飘向了山的那一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母亲说,那个地方,叫做远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