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别无选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政府的资助

    尽管迪士尼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还是给公司的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欧洲战争的蔓延,欧洲市场的萎缩,迪士尼的卡通影片生产锐减,制作发行减少,迪士尼制片厂濒于破产的危境。在这困难时期,卡通片《盾波》的成功解救了这次危机。这部影片在罢工开始前不久着手制作,罢工结束之前完成了,准备于1941年10月开始发行。

    在该片上映前约一个月,沃尔特与他的影片发行者瑞柯公司在影片放映时长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瑞柯公司想加长10分钟达到74分钟,这样符合一部正片该有的长度。沃尔特则坚持认为应按原样放映。因为沃尔特认为影片不长与经济状况有关,由于放映时间短,观众观看的费用也少。同时实际分钟数越长,卡通片制作成本越高。通常迪士尼工作室制作一部卡通片的成本为300万美元,由于放映时间短,《盾波》的制作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沃尔特在儿童短篇小说集中看到《盾波》后,就决定把它拍成电影。他原来打算拍成一部“傻瓜交响曲”,后来在他去南美洲时经过工作室其他人的修改,才最终变成了一部大型故事片。

    这部影片的制作风格和以前的制作风格差不多。盾波的两只大耳朵很容易让人清晰地记起《木偶奇遇记》中皮诺乔那呆板笨拙的特点。而影片中一系列梦幻的画面更像来自《幻想曲》的废片。《盾波》并不算成功,大家越来越熟知卡通片风格,而且明显地感觉到缺乏新的创意,一些评论家开始觉得迪士尼工作室的作品单调乏味了。

    实际上,沃尔特和这部影片的拍摄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这部影片的大部分是他1941年夏从南美洲回来之前完成的。当沃尔特不在时,工作室里没有参加罢工的画家和编剧共同努力制成了这部迪士尼影片。相比于以往的迪士尼影片,它的制作技术熟练,高度商品化,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少了沃尔特特有的那种独创性、精巧性、复杂性的电影眼光。

    但是,就像沃尔特所认为的那样,缩短放映时间,可以使《盾波》在盈利和普及方面获得很大的成功。这部影片取得的成绩让工作室恢复了运转能力,片中的小象似乎就要使迪士尼公司振作起来,重新焕发它的创作精神了。

    然而,一周后,刚满40岁的沃尔特却向家人宣布,他决定退出电影制片行业。他打算马上搬家,想要真正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他在贝尔埃尔峡谷和比弗利山峡谷之间山上的霍姆比希尔斯住宅区买了一块地,沃尔特计划在那里建一座别墅。

    就在沃尔特计划自己新生活的时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顷刻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作战,美国正式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为了保护南加利福尼亚不受日军的攻击,美国军方决定建立一个司令部,地点就选在了迪士尼公司所在地。这天下午,沃尔特在家中正在为珍珠港被袭事件而深感震惊,工作室经理给他打来了电话,告诉他刚才接到通知,陆军要进驻工作室。

    很快,就有几百名陆军部队的士兵驻扎在工作室,工作室中的一些设备被迫挪到别的地方了。工作室中除了士兵,就是高射炮、炮弹等战争用品。大部分地方都被士兵占领了,画家们只好挤在几个小办公室中工作。无论任何人进出都要检查身份证,在这种情况下,画家实在没法工作,于是纷纷辞职离开了。一时间,迪士尼公司成了暂时的军事司令部,日常工作也没法开展了。

    但是政府还是给了沃尔特制作影片的机会,1942年1月,就在沃尔特宣布退隐不到五个星期,海军航空局就找到他要求制作20部供训练用的卡通片,事成后将会支付8万美元给他。战争的艰难时刻,制片厂已经没有什么制作工作了,现在,政府主动给迪士尼公司提供机会,当然要抓住的。况且,就算是在战争期间,制片厂长期不生产卡通片,就会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等到将来战争结束了,说不定就会有后起之秀赶超他们了,所以,在沃尔特看来,这是一次让迪士尼工作室翻身的好机会。短暂的休整之后,他也极力渴望走出家门,回到他的工作室工作,因此他马上就同意了军方的要求。

    沃尔特在工作室外一块闲置的地方开工。他削减费用,尽量降低预算,最终投资8000美元制成了所需的卡通片。最初的20部卡通片很受欢迎,订单也因此增加,每个政府机构都要追加几十部,有一些是只给军人看的,其他是向公众宣传的。

    这些新任务让沃尔特既欣喜又紧张,更有了工作的动力,沃尔特和他的团队很快就摄制了一部《航空母舰飞机降落讯号》以及有关飞机识别的20部短片,还为农业、工业等部门拍摄了《粮食为制胜武器》、《飞机识别方法》等一些专业性的影片。沃尔特在拍摄时同样非常热情,投入了很多精力,结果证明这些影片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当时工作室人少,而工作量又很大,要想按时完成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制片厂的工作人员被征去服兵役,这使得本来就不景气的卡通影片市场情况更糟。因此,沃尔特将这些情况向征兵委员会作出了反应,讲明了制片厂工作的重要性。结果。有1/3已被征兵的画家重返工作室工作,这帮了沃尔特很大的忙。

    财政部要求沃尔特拍摄一部片子来激励美国人进行爱国缴税,沃尔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片子在全国放映。根据调查显示,有37﹪的美国缴税人受这部电影影响纷纷缴税。

    然而,沃尔特讨厌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财政部要求沃尔特对影片的制作不得擅自主张,而应当同意他们的任何要求,这让沃尔特很不满。当财政部长亨利·摩根责备他的成本过高时,沃尔特非常郁闷,像在罢工期间那样为了钱而大发雷霆。他怨气冲天地不断对罗伊和雷辛抱怨,诉说部队强迫工作室所做的事,而且财政部长除了提意见外,还什么事都管。

    迪士尼工作室是沃尔特艰苦创建的,现在却要为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做事。一想到这点,沃尔特就特别生气,他很纳闷地问罗伊,为何其他工作室没有做出这样的牺牲。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好莱坞,沃尔特极大地误解了。在当时,每个大工作室都曾免费派出明星在宣传影片中演出,而沃尔特制作的片子是需要报酬的。许多很出名的好莱坞演员包括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还有罗纳德·里根都在一套没有终结的系列宣传片中担任过主角,他们在这些影片中真实体验了战争生活。

    此时的沃尔特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制片人的角色了,更是商场上的一个商人。作为商人,他最为在意的当然是拍摄这些影片能否挣钱,有些工作室的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如共和制片厂最大的明星约翰·韦恩是免服兵役的。这个工作室得到政府资助,还可以免费借用军事设备、人员以及顾问来摄制能获得巨额利润的“战争”片。沃尔特认为好莱坞的每一个人都想靠战争发财,但沃尔特老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老没有机会。

    事实上,自从他在罢工期间得到资助去南美洲旅行以来,迪士尼工作室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运营下去的。而且当战争使他失去了国外市场时,政府很快就向他订购供训练用的卡通片,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让他有钱赚,哪怕是很少的利润都给他机会。迪士尼制片厂在战争期间确实得到过大笔资助,并且最终受益匪浅,这些都是政府给的机会。

    沃尔特却一直认为自己受到伤害,1942年,电影艺术与科学会要授予他光荣的欧文·索尔伯格奖,表彰他始终如一地制作好影片,此时的沃尔特才对政府改变了想法。沃尔特的工作因此得到承认,这个奖是在那一年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由好莱坞最有权威的独立制片人之一——戴维·塞尔兹尼克授予的。

    当沃尔特走到领奖台时,激动不已,在发表受奖演说时,他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接着有好一阵子他不知不觉地有点精神恍惚,陷入了一种既谦卑又庆幸的复杂情绪中。

    困难总会过去的

    战争还在继续着,生活和工作也得进行下去。

    利用5年时间才拍摄完成的《小鹿班比》终于在1942年8月制作完成了,发行后反应非常好,在国外发行赚得了219万美元,在国内赚了120万美元。

    1943年2月,《可敬的朋友》也拍摄完成并发行了,在国内卖了50万美元,在国外主要是南美洲卖了70万美元,这当然是和沃尔特的那次南美洲之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部影片的成功,暂时缓解了迪士尼工作室的财务危机。

    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5年期间,好莱坞总共生产了1700部影片,其中战争题材的影片就大约有五百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好莱坞的黄金时期,但迪士尼工作室的影片收益总体上却不太好,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巨大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迪士尼工作室像经过冬眠的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战争期间,沃尔特为政府工作了4年,他不了解观众的口味了,而且也不知道公司该怎么发展了。所以,在战争中,其他工作室都盈利了,而迪士尼公司却资金运转困难。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困惑的时候,不仅是沃尔特,我们看到,一些非常伟大的人物也有人生低谷的时候,有困惑的时候,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何况从事艺术创作的沃尔特呢?观众的口味是随时在变化的,只有准确地把握观众的想法,创作出他们想要看的东西,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

    虽然迪士尼工作室再次陷入了困境,但沃尔特依旧信心十足,打算重新设立公司,在他的鼓励下,很多卡通画家再次回到了迪士尼工作室。

    因为大战的原因,欧洲经济萧条,沃尔特的很多片子在外国放映很少,就连一些经典影片,如《木偶奇遇记》、《小鹿班比》等也是如此。在国内收入就更少了。所以,在战争结束后,迪士尼公司已经欠下银行400多万美元的贷款,在当时的同行中可以称做是“欠债大王”了。

    银行不断地给他施加压力,但沃尔特没有退缩,他打算将战争之前设计好却没有拍的《小飞侠》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拿出来拍摄完成,这个计划遭到罗伊的强烈反对,沃尔特无奈之下只好停拍。此后,沃尔特投入到音乐短片的拍摄中,还将这些短片合成一部长片,起名为《使我的成为音乐》。这部片子在1946年8月发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看到,沃尔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挫折和风险。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必然经历的。人一生要做成一件大事,冒险是少不了的。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危中有利,险中有夷。有些人成功了,是因为他们很好地把握了机会,敢于冒风险,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当别人还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之时,他们已经发现了获得财富的机缘,所谓富贵险中求。

    沃尔特认为,想要赚钱,摆脱目前的困境,就不能按照老路去走,不能限于拍摄卡通影片,要创新,要让公司的产品实现多样化,应该开发一些新模式。当然,这也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

    于是,他大胆地在一部卡通片《南方之歌》中尝试了真人和卡通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南方之歌》标志着迪士尼电影制作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更好,沃尔特和工作人员一起努力,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难题。

    在《南方之歌》中,有70%都是真人表演,这样做也节省了很多成本。但这部影片制作完成后还是花费了212.5万美元,而收益却只有22.6万美元。

    勇于向现实挑战

    生活中,最让人欢欣鼓舞的体验之一就是和刺激的挑战正面相遇,但是,许多人却习惯将挑战看做麻烦的障碍,他们将其视为通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每个不甘平庸的人一辈子都会遇到很多挑战,人这一生也正是战胜一个个困难迎接一个个挑战的过程。没有挑战,总是沉湎于现有的成绩,最后终将流于平庸。挑战意味着机遇,要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你就必须尽可能多地学习,掌握战胜困难的各种知识,从成功中汲取营养,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用心灵去体味战胜困难和挑战,迎接胜利和辉煌的美好滋味。

    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冷静沉着地面对所有的不幸和逆境,从中吸取教训,积极努力地寻求改善人生的机会。当不幸和厄运降临时,不要自做凄惨状,别人可以同情你的不幸,但没有人能彻底拯救你,改变不利的境遇、不幸的人生,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要用积极的心态改变消极的心态,把自己从不幸和自怨自艾中拯救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逆境。怎么拯救呢?首先要问自己,我正处在怎样的状况中?我就这样接受命运的安排吗?我怎样才能从这次挫折中受益?沃尔特就是这样一个人。

    为了挽救公司的困境,沃尔特想了各种办法。除了在影片中采用真人和卡通人物相结合的方式外,他还考虑制作广告、教育和工业等方面的影片。他认为,应该以坚持生产娱乐影片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的思路。这个思路使迪士尼生产的路子更广了。公司规模扩大了,人员增多了,各项开支就提高了,靠单一的生产模式显然是不够的,广开财路是必然的选择。

    沃尔特一直在思考怎样摆脱这样困难的局面。有一次,他突然想到战争期间有很多军人在阿拉斯加生活,战后又定居在那里。这是美国最后开发的一片土地,沃尔特认为这也是他最后可以开发的一块地方。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狮和爱斯基摩人在冬天和夏天的生活场面,沃尔特特意找了一个拍摄方面的能手去阿拉斯加,将那里的自然风光、动物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拍摄成照片。但最后拍出的照片让他非常不满意,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

    当他欣赏完阿拉斯加的风光后,预感到假如能将海豹的生活拍摄成一部影片,将会有很高的票房价值。

    有了这个想法后,沃尔特回来立即和工作人员剪辑出了一部关于阿拉斯加海豹生活的影片,命名为《海豹岛》。但雷电华公司不愿推行这个影片,最后,沃尔特找到了帕沙第纳市皇冠戏院,他们同意上演《海豹岛》和另外一部影片。结果,观众非常喜欢这部影片。雷电华公司看到这个结果后,相信《海豹岛》会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利润,这才同意帮助推销。

    沃尔特的第一部非卡通长片是《我心所珍》,但雷电华公司认为,这种非卡通影片是很难推销的,没有办法,沃尔特又将其加上了卡通的内容,结果这部影片发行后,迪士尼工作室根本就没有赚到什么钱。

    在1926年时,苏格兰发明家约翰·贝尔德在皇家学会展出表演中,展示了一种新型的、能够通过无线电传递人的面部活动的机器。贝尔德将其称为“电视”。当时一些观察家看完后,评价说电视图像的质量不如电影,这只是这一发明的初级阶段。

    从这一年开始,贝尔实验室便开始了电视方面的研究。1927年展出的装置分有线和无线两种方式。这种装置使用了两种接收机,一种很小,适合单人观看;另一种很大,适合较多观众同时观看。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越来越完善了,已经走进了很多人的家庭。

    结果,因为电视的冲击,整个电影业非常不乐观,因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坐在家里看电视,而不愿意跑到电影院去挤在一起看电影了。这种情况导致迪士尼工作室的银行债务再次增加了。

    没办法,沃尔特只好告诉工作人员要采取经济措施,必须节约每一分钱,同时宣布裁减34%的产品。

    但仅仅实施这些政策还远远不够的,要想解决财政难题,还是要制作一些正片。于是,他决定投入制作《仙履奇缘》。

    人生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地奋斗和挑战。

    让人捉摸不透的老板

    每一个领导者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管理方法,或者叫管理哲学,不管他们的特性差异有多大,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心、关怀自己的员工,真心实意地为他们着想。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懂得聚拢人心,但他们使用的绝不是铁腕,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里,任何强力手腕和严酷的管理手段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只有打好人情牌,以情动人才能引起共鸣。企业经营者须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员工,全体职员才能一心一意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但在关心的同时要进行管理,不能过于厚爱,要制度严明,依照制度赏罚分明,才能建立起企业的威严,才能更好地任用人才,企业运行才能有条不紊。

    作为一个老板,首先要在员工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沃尔特在公司中总是和任何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员工的态度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沃尔特很少当面夸奖任何人,很多人都不了解他的天才和创造能力,将他的沉默当成没有兴趣,如果发脾气就证明他不喜欢。

    管理的艺术和奥秘就在于,要使员工体会到,尽心尽力地工作,勤勤勉勉地付出,他们才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最后他们自然会得到回报。管理者也不能闭目塞听,要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要知道很多员工也都是非常有见识的,特别要了解员工。公司的大小事情,员工是亲历者,领导应该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许多事情,只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推行起来才会顺顺当当而没有障碍。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过去已经安排的事以不了了之收场,这样丧失的是你的威信,丢掉的是你的面子。因而,一定要看重员工。

    沃尔特不喜欢没有主见的人,虽然最后的决定权在他那里,但他还是喜欢倾听大家的意见。

    他也不喜欢自负的人,他觉得卡通影片是那些有团队精神的人制作出来的,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长期待在工作室中,而那些骄傲自满、爱出风头的人则很快就会被请出公司。

    沃尔特非常欣赏那些有超人才华的人,他总是和这样的人关系非常好,甚至还能接受他们提出的意见。

    我们都知道,人是感情动物,人的一切行为动力都受感情支配。而获取人们感情的唯一方法,就在于你能了解他、尊重他、器重他、同情他、帮助他、爱护他。管理者与其抬高自己的身份,让员工们认为你是伟大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不如降低自己的身份,放下架子,让员工们认为你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人,是他们的真诚朋友。这样,他们不仅会心悦诚服地拥护你、爱戴你,甚至会心甘情愿地为你赴汤蹈火,为你效忠效力。

    沃尔特平时非常严厉,但对员工也有一定的同情心和爱心。在工作室中,包括沃尔特和罗伊在内的所有人都会直呼其名,在这里没有级别之分。

    沃尔特虽然自己不喝酒,但不反对员工喝酒,当然是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有时他还专门给员工买些酒回来。

    沃尔特对那些离开他的人并不记恨,而是非常欢迎他们的归来,其中就包括沃尔特早期的伙伴乌比·伊沃克斯。

    有句话说得好:“爱你的员工,员工就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作为企业领导者,要有爱护员工之心,做到从思想上重视员工,从感情上贴近员工。明智的老板必须重视感情投资。打动下属的心,才能让下属鞠躬尽瘁,员工精诚团结,为老板出力,企业必定大有前途。

    家庭也是很重要的

    家是最美好的地方,家是温暖的港湾,我们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我们的家庭更加美好。而有了美好的家庭,我们才会有更多的热情更大的动力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庭是一幅完美和谐的拼图,夫妻相敬如宾,孩子活泼可爱,老人健康长寿,所有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和谐家庭是分享人生快乐的关键所在。唯有和谐,才能心情舒畅;唯有和睦,才能家大业大。

    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需要和责任。只要用心去体味,用心去创造,就能不断体味出这样一种境界。我们都应该以真诚回答真诚,以理解换取理解,以心暖心,以爱赢爱。也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在一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下得以发展。只有家庭和谐了,家人才能感到温馨、幸福。

    沃尔特当然也知道家庭的重要,所以在关注事业的同时,也不忘记照顾家庭。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名度的提高,沃尔特对于自己的私人生活非常不愿意公开,怕这样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沃尔特的妻子莉莲是一个温顺而不多言的人。她对沃尔特的一些想法总是很谨慎地思考,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什么事情能得到她的肯定,沃尔特会感觉非常欣慰。在沃尔特看来,他们的婚姻是互补的。

    每次沃尔特有什么新想法后,回到家里都会和莉莲商量,听取她的看法。

    迪士尼工作室走上正轨后,他从不在公司工作到很晚,一般在晚上7点钟就会准时回家。他和莉莲也很少出去吃饭,因为他们觉得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

    沃尔特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他从来不去教堂。和其他电影制片人不同,他不喜欢在他制作的影片中加入某种宗教成分,也从未制作过宗教题材的影片。在宗教信仰上,他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从不将自己的宗教信仰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他的两个女儿就读于主日学校。

    沃尔特的两个女儿非常喜欢和父亲在一起,沃尔特也总是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女儿一起玩耍。

    沃尔特尽量将父爱平等地分给两个女儿,但他还是比较偏爱养女休伦。黛安妮相貌普通,黑头发,翘鼻子。而休伦则长得非常可爱,一双眼睛又黑又大,长着一头金发。

    因为沃尔特格外疼爱休伦,当时黛安妮非常嫉妒,有时还会因为这个原因,引得父亲发脾气。但沃尔特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发过脾气后,他会觉得很后悔。

    沃尔特总是想尽力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更好一些,他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人格力量才能获得孩子的钦佩和敬爱,才能让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中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

    沃尔特是一个很严厉的父亲,不允许孩子粗鲁无礼,有时孩子一句粗俗或难听的话都会受到他的教训。沃尔特和莉莲夫妇都遵循好莱坞名人的传统,亲自抚养孩子,沃尔特、莉莲对女儿的一切事务都自己办理。

    一个人的生活不应该仅有工作,如果我们时时刻刻都把自己绑在工作中,变成一个工作狂,没有个人的生活,那生活就缺少了太多的色彩,这样的生活也是不值得提倡的。除了工作、赚钱之外,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品味,去享受:完整的家庭、子女绕膝的温情、窗外的阳光、森林中的鸟鸣,人生的内容应该是丰富的。人生变化无常,只知道奋斗而不知道享受生活的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对于像沃尔特这样的人来说,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整日劳碌奔波,苦心经营,历尽千辛,但最终的归宿还是家庭,只有家庭才能让他感到放松,那才是他最后的港湾,而妻子女儿就是他最大的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