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女王更女王-全方位的自信改造与自我提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掉进自爽自嗨的心理陷阱,妳不是女王!

    我的读者,通常在看完书之后,脑中都会有一个想法:郑匡宇真可怕!他的每一个文字每一段话,都在挑动读者内心的自信神经,每看一次就让人又增加了一些自信,每读一遍都让人觉得未来充满希望。这本书,同样期盼能带给身为女性的妳,一点点妳本来就该拥有的自信,以及追求美好人生与爱情的想法。

    但是我得提醒大家,不要曲解我所提倡的女王概念,是要妳成为一个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自爽自嗨、不思改进的女暴君;一个真正的女王,应该拥有绝对的自信、温暖的内心、丰富的内涵、坚定的意志,以及不断检讨自我求改进的热情。

    让我们再一起回顾那些阻碍妳成为真正女王的行为与想法:

    妳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机车」的女生吗?男生跟妳出去请吃饭看电影,妳总是一付高高在上,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还是露出真诚的笑容,衷心感谢对方安排一次这么好的约会?

    在与对方说话的时候,妳是不是真心地倾听对方说话的内容,并且适当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跟对方分享自己的观念想法?每次与对方聊天的时候,是只能聊一些风花雪月的八卦,还是能与对方做思想观念的交流?

    对方因为突发事件而迟到或无法出现,妳能充分体谅对方的苦衷,还是大发雷霆、怀恨在心?自己在知道要迟到的时候,会不会先打通电话表达歉意,并明确告知稍晚抵达的时间?

    发现对方是个孝顺的人,妳是能看出他既然对父母孝顺,一定是个体贴的人,还是因此害怕继续交往结婚后得跟他爸妈住,所以赶快溜之大吉,希望下次找个家财万贯但是父母双亡的对象?

    妳会观察这个男人对工作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愿景,还是老想捡现成的,只要这个男人有钱又愿意在妳身上花钱,就不管他到底是为何有钱,或者年纪大妳好几轮也无所谓?

    交往是否长久,取决于妳的态度

    男人不是笨蛋,在与妳聊天交往的过程之中,就会知道妳是什么样的「货色」。有些女人会越交往越惹人喜爱,日子一久了还更增加几分敬重;有些女人就是会让男人不择手段先搞上床再说,目的达到之后再挥挥手say goodbye,没有一丝亏欠和遗憾。对男人来说,妳到底是个让他捧在手心的掌上明珠,还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短暂解忧玩物,往往取决于交往时候,妳所呈现的态度。

    所以是否能当女王,取决于妳每一天生活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观点、采取的行动、说出来的话,与男生互动的方式……,凡此种种都决定妳是走在豪爽女王的康庄大道,还是沉溺在悲情女孩的无尽苦海。如果妳觉得前述所提供的观念和方法,过于强烈一时无法全盘接受,那么没有关系,先牢牢记得以下的这句话:请总是对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永远知道自己还可以更好!以这样的观念当成妳的座右铭,在外型、谈吐、自信、能力、修养,视野等各个层面,不断地挑战自我,活出最好的自己。

    坊间有许多帮助女孩子思想解放、活得开心、抓住爱情的好书,请多多阅读来充实自己,并在生活中加以应用。约翰·葛瑞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芭芭拉·安吉丽思的《女人都该知道的男人秘密》;葛瑞哥·贝伦特等人的《妳其实可以找到更好的他》;罗夫曼的《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等等,都是一本又一本能让妳的两性生活与爱情更顺利的好书。

    比较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身为一位聪明的女王,千万也别把妳的男人想的太聪明。大部分的女人都觉得如果一个男人爱她,理当能不待指示或口令,自动知道女生的需求。但是我得很冷酷地告诉大家:男人的自动化行为通常只会出现在初期的追求阶段,等他觉得两个人的关系已经稳定之后,也不是不关心你,只是不会像一开始追求妳的时候那样随传随到,毕竟每个人的生活不是只有爱情。也可以说,当初他辛苦地追求妳,就是希望追到妳之后,在吸引女生这件事情上面,能够让他松口气,不必再想办法去认识其它女生、不必再每天传温馨简讯、不必再每天温馨接送情……。

    但是女人却不是这么想,女人们因为男人的殷勤与真心而决定进入一个关系后,却希望从这个关系里面得到更多。妳们觉得除了当初追求的动作一样都不应该少之外,还要有更多的爱情元素持续输入,这段感情才美,也才能可以长久。

    所以,男人和女人在这方面的想法完全背道而驰。男人希望能够松一口气,女人希望男人做更多;男人希望事情越少越好,女人希望男人能不需口令就自动了解女人所有需求并一次奉上所有关心和体贴;男人希望女人不要有太大的改变,更不希望女人要求男人改变,但女人基因里面的「改善机制」总会不自觉地自动启动,希望男人能因为爱她而做出更好的改善……请问,这样的两人会有交集吗?感情会更好吗?我看很难!

    所以,搞不清楚状况的公主病患者,老是保持过去的传统观念,认为男人应该要自动自发,清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又因为大环境与现实完全背道而驰而心里痛苦不堪。

    但真正的女王不同,她知道男人和女人天生与后天教育不同所导致的思想差异,于是决定多给男人一点机会。遇到她希望男人帮她做的事情时,会懂得以暗示或者撒娇明示的方法,来达到她的目的。例如希望在情人节想去某间不错的餐厅吃饭时,就早点在聊天的时候告诉男朋友在报纸上看到介绍一家气氛不错的餐厅,希望过几天能找他一起去吃,这样男生应该就知道你的意思。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婉转或用暗示的方式表达出来,一样可以达到妳要的目的,千万不要幻想男人自己能未卜先知,更不要没事就生男人会觉得莫名其妙的闷气。

    另外,《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这本书里面提到许多两性相处的技巧和高EQ的做法,也许有些女人不以为然,但是妳有更好的方法吗?例如,书里面提到如果遇到老公出去应酬很晚到家、或喝得烂醉回家时,聪明而贴心的女人,应该要体谅包容,最忌大吼大叫、大吵大闹,或更有甚者,让老公睡外面冻死。有女人痛骂这本书明明就是以三从四德的教条,叫女人要「乖」、「顺从」!但是,难道跟老公大吵一架,事情就会变得比较好吗?老公就会从此戒酒吗?不仅不会,最糟糕的是,很多人在吵架的时候,喜欢翻旧帐、口无遮拦,伤了对方的自尊心,这样对两个人的关系怎么会是一件好事?

    与其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

    还是那句老话,一件事情发生就是发生了,事实无法改变,但是妳可以改变,是自己看待这件事情的方式,还有应变的方法。让自己不要生气,绝对是最高指导原则。女人适时的装弱和撒娇,是驾驭男人最好的方式,因为男人在这种时候很笨,几乎对装弱和撒娇没有什么抵抗能力,你不必是绝世美女,也一样有效。以前述那个老公喝醉酒回到家的例子,与其把他骂个臭头,还不如在隔天以撒娇的声音告诉他,晚上那么晚回来,妳会担心他,而且妳很害怕一个人睡,这样他下次对于喝酒这件事,自然会有所节制。

    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就是如此,在一件冲突和不顺利的事情发生时,如果在当下的那个时间点没有处理好,就会慢慢延续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看到多少佳偶在一起的时候多么难分难舍,实在很难想象他们后来怎么会闹到不可开交又撕破脸的地步,这都是因为两人没有在一些小龃龉刚萌芽时,采取适当的处置,任由它继续累积延伸,甚至藉大吵一架来渲泄情绪,才会导致事情越演越烈。所以在冲突发生的当下,就应该用高EQ的方式反应,而非靠骂人达到自己的目的。男人几乎都是吃软不吃硬,妳别女人不当,硬要「转性」和男人硬碰硬,后果只会让两人的关系走上绝境!

    这里教大家当一个真正聪明的女人,不是指当个软脚虾或双面人,总是在男人面前「装孬」,而是懂得看情况,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反应。这一切的重点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一点罢了!读熟坊间畅销书的方法,并妥善加以应用,就能让妳的爱情更聪明。人生当然有好过的方法,最怕的是妳知道方法,却还不愿意照做。希望立志当一个女王的妳,能够跳脱限制妳追求幸福与自我成长的窠臼。接着,练好十八般武艺,准备开始勇敢追求爱情的妳,也请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让渴望爱情的憧憬把妳冲昏了头,而忘了对自己情绪与人生的责任。

    举例来说,You completed me(你让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类的话,是好莱坞浪漫电影用来吸引妳走进电影院消费的台词,也是言情小说作家希望妳多买她几本书的道具,听听就好,感受一下那种美感,但别真的当成此生奉行不渝的座右铭。因为,该成就妳美好人生的,是妳自己,让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还是妳自己,那位让妳爱得要死的男人,是妳一百分人生的附加分数,但绝不该是妳人生的全部。

    我知道这种说法,完全颠覆妳从小到大吸收的爱情知识,以及从电影电视小说里面接受到的爱情教育,但惟有这样的认知,妳才不容易在爱情这条道路上跌跌撞撞,频频受伤。也惟有拥有这种强健的心灵与面对爱情的勇气,才能在失败的爱情里面跌倒再站起来,跌倒再站起来。被男人抛弃又如何?反正又不是第一次被人家那样对待!交往3个月就分手很丢脸吗?死撑着不放手才会让彼此都痛苦!人生就是这样漫长、有趣,又多变的学习过程,千万别让几次小小的伤心与失败,摧毁妳寻求真爱的决心!

    再看一次《色·戒》我们可以体悟更多

    很多女孩子看完《色·戒》这部电影之后,心中都会感到些许的不舒服跟郁卒,但是反复思索,又发现既不是里面刻骨的情爱场面让她感到过当不适,也不是剧中爱国青年全部被枪决让她跟着抑郁难消,当然更不是梁朝伟露出的那两粒「鸽子蛋」让她感觉唐突冒犯,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越想越觉得这部电影似乎有某个部分不太对劲呢?

    答案揭晓了!让女性观众情感上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女主角王佳芝最后因为爱上了男主角易先生,一时恍惚觉得这个男人也是真的爱她,于是决定放他一马,因而躲过这桩策划已久的刺杀行动;不料从鬼门关前走一遭的易先生,非但没有任何感谢爱人的意思,反而大笔一挥,立刻在签呈上批准了所有刺杀行动策划份子,当然也包括王佳芝的死刑,其残忍行径让人觉得与王佳芝对他的有情有义,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

    不过观众会有这种感觉也是很正常的,因为那正是导演要营造的氛围。在电影的最后一幕,李安导演试图把易先生诠释成一个深情的男子,尤其透过高超的摄影技巧,捕捉了饰演易先生的梁朝伟那极度哀凄的眼神,布满血丝的眼眶,特别是他最后抚摸着王佳芝的床,临走前头部倒影映在雪白床单上的沉默无言,更是引人无线遐想,再再暗喻他们的爱情似乎美得无以复加。但就是因为这样深情的演出,混淆了观众的判断,以为易先生和王佳芝是真的彼此相爱的。但是……

    事情不是这样的!

    「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如何?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偎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张爱玲《色·戒》原著小说

    大家看看原著,在没有被改编的故事里头,易先生根本没有那么难过,反而对自己的当机立断,「大义灭亲」感到得意洋洋,然后觉得王佳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无毒不丈夫,也不会爱上这样的自己。

    这个电影原著明白地告诉我们,对许多男人来说,在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爱情是可以被牺牲的,不管怎么样,即使是一场让人依恋的美丽爱情,男人还是可以割舍,只留下美好的回忆,继续在脑中播放温存的画面,他们不需要带给他们画面的那个人真实继续存在在身边,也能一生回味无穷;讲明白点,如果个人的身家性命与霸业,和缠绵悱恻的爱情只能选择其一的话,那一定是身家性命与霸业,不会是缠绵悱恻的爱情。

    但是女人不同,王佳芝在最后一刻的恍惚,以为易先生对她的爱是真爱,所以放走了他,也导致了自己的身亡,造成全盘皆输,身体、爱情、性命,什么都没有了,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许多女人在遇到挚爱的时候,是愿意为他牺牲生命的。那么请问在现实生活里面,把爱情当成是生命全部的女人,跟一个把爱情当成是许多重要事情里面的其中之一而已的男人在一起,会有什么好下场?当然是没有好下场!

    我知道这样分析起来毫无美感!但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并不是生在那个动乱时代的男女,应该不会有那种需要为了爱情抛头颅撒热血的机会发生,因此女性同胞可以试着跟男生学学,别再把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而将其视为圆满人生的其中一项重要因素,一项能拥有最好,但是没有也不会走上绝路的要件,才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搞得团团转,人生大乱。

    下定决心,没有不可能的事

    女生总是倾向于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然后让生活的重心、观念和行为全部绕着爱情这件事情打转,因为她们不觉得有其它事情能比爱情这件事重要,所以感情发生问题时,也比较没有办法找到其它管道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点男生就做得比较好,因为除了从小男生就会被教育到「男人有泪不轻弹」之外,为了女人而落泪痛哭还是件丢脸且没有出息的事情,于是思想产生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变成个性,个性改变命运……。如果妳可以接受我曾经提过的,所谓观念和想法的习得,都可以是后天型塑的结果,那么女性从现在开始学习把爱情当成是完美人生的其中一项要素,试着把它跟其它要素摆在一起思考,并从中找到一个均衡,也不应该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这样就能从此摆脱悲情苦恋的命运。我相信,只要妳下定决心改变,并且真的采取行动从生活中实践,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前一阵子我恰巧看到了一篇关于女王Illy的报导,叙述她跟前韩国男友分手的原因,主要竟然是因为对方过于大男人,喜欢管东管西,最可恶的是居然见不得女友出书暴红,所以老用彼此的关系来威胁Illy,要她停止写作,不准在媒体上曝光。我看了真觉得可笑至极,心里暗骂:又一个没有自信见不得自己女人出头天的王八蛋。还好Illy这自封的女王头衔不只是嘴巴说说而已,心爱男人的不懂事无法打断她实现个人梦想,她选择了分手,也继续跟读者们分享她麻辣有特色的言论,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我想,只要是聪明的女王们,都应该跟Illy好好学学。另一个男人,就算再怎么喜欢对方,他也不会是妳幸福的保证,妳才应该是追求自己幸福和快乐的始作俑者。当一个只是跟妳谈感情的对象,不但不努力了解妳、支持妳,居然还威胁妳放弃自我发展与梦想实现时,那就是忍痛割爱的时候到了。其实不是忍痛,而是应该开心地把这种不健康的废物排除在妳生命之外!试想,一个寄生在妳器官上的恶性肿瘤,对妳只有害处没有好处,割除的时候除了有点痛之外没有任何副作用,手术后还马上能恢复健康开心的日子,是妳,妳割不割?当然要割!虽然阵痛是难免的,但忍耐过后,迎向妳的将是更美更广的蓝天!

    作业

    1.每天早上起床都告诉自己:我对自我感觉良好,但知道自己还可以更好!订出每天要达成的目标和计划,就算没有达成,也检讨不能实现的原因,当做下一次行动时的提醒。

    2.摒除以为自己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或者只能转注在某些事情上的错觉,放大自己,相信自己具备同时兼顾两件事情的能力。你要练习的是不断让自己试图找出让事情两全其美的方法,而不是轻易放弃,自责与懊悔。

    延伸阅读:

    1.雪莉·亚戈夫(2003),《坏女人有人爱──做个魅力自信的爱情常胜军》。台北:小知堂。

    2.艾伦·费恩(1999),《规则女郎》。台北:经典传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