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文集2-与辛弃疾、刘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陆游与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最伟大的两位作家,又同是爱国志士。他们晚年的一段交往,留下文坛佳话。

    嘉泰三年(1203),隐居江西已近十年的辛弃疾被朝廷起用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六月十一日到任。辛弃疾帅浙期间,值得一提的是他与陆游的交游。陆游年长辛弃疾十六岁,是辛尊敬的前辈诗人。辛弃疾帅浙时,恰逢陆游于是年五月初退官还乡,时已七十九高龄。两位闻声相慕已久的爱国志士,这次有缘相遇,一见如故,常相过从,成为投契的忘年交。陆游家居山阴鉴湖之畔三山,房屋简陋破旧,辛弃疾很关心老诗人的生活,主动提出为他修造新房,但为陆游婉言辞谢,《草堂》诗云:“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诗稿》卷六十一)诗句下自注云:“辛幼安每欲为筑舍,予辞之,遂止。”辛弃疾敬重老诗人安贫乐道的志趣,也就作罢。

    辛弃疾关心陆游的生活,陆游成为辛弃疾的诤友。这年底,即嘉泰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朝廷降诏,召辛弃疾赴京晋见宁宗赵扩,赴临安时,陆游作《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云: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葺园庐了婚嫁。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忽然起冠东诸侯,黄旗皂纛从天下。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诗稿》卷五十七)诗中热情赞扬辛弃疾的文学才华和功业上的成就,说他艺术才能超过鲍照、谢灵运,治国安邦的本领可与古代贤相管仲、萧何相媲美,对他不被重用表示愤慨。鼓励他挂帅出征,为北伐作贡献,并忠言告诫辛弃疾要谨慎行事,劝勉他团结对敌,尽释前嫌,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大事为重。此诗表明两人的真挚友情,又表明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和爱国热情。辛弃疾带着老诗人的重托和对恢复大业的期待心情离开会稽,赴京城临安召对,不久即被派到前线军事重镇京口(今江苏镇江)。

    开禧三年(1207)九月,辛弃疾病逝于江西铅山。次年,陆游《寄赵昌甫》诗中念及辛弃疾,其中写道:

    君看幼安气如虎,一病遽已归荒墟。吾曹虽健固难恃,相觅宁待折简呼。余寒更祝勤自爱,时寄新诗来起予。(《诗稿》卷八十)对英雄知己去世深表惋惜。

    刘过(1154~1206),字改之,号龙洲、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好饮酒,喜谈兵,以诗著名当世,尚气节,恒以功名自期,一时名彦,陆游、辛弃疾、陈亮皆折节下交。为文章,豪放奇肆,词风豪放雄迈,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有《龙洲词》一卷,《全宋词》中收录七十七首。

    陆游是刘过前辈诗人,欣赏刘过的才华,乐意与他交往,成为忘年交,时有诗词唱和。绍熙五年(1194),陆游七十岁,时罢官居故乡山阴,曾有诗赠刘过,《赠刘改之秀才》云:

    君居古荆州,醉胆天字小。尚不拜庞公,况肯依刘表?胸中九渊蛟龙蟠,笔底六月冰雹寒。有时大叫脱乌帻,不怕酒杯如海宽。放翁七十病欲死,相逢尚能刮眼看。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诗稿》卷二十七)赞其才壮气豪,叹其生不逢时。

    刘过《放翁坐上》云:

    林雾霏霏晚意凉,野栀才放已传香。幸哉世事日相远,怪底诗情老更狂。蜡蚁三杯浮重碧,春膏一幅讶轻黄。何如放浪形骸外,尽乞江湖作醉乡。

    称羡陆游脱离官场,饮醉赋诗,自由自在。诗当作于陆游家居时。

    周密《诗词祖述》云:

    隆兴间,魏胜战死淮阴,孝宗追惜之。一日,谕近臣曰:“人才须用而后见,使魏胜不因边衅,何以见其才!如李广在文帝时,是以不用,使生高帝时,必将大有功矣。”其后放翁赠刘改之曰:“李广不生楚汉间,封侯万户宜其难!”盖用阜陵语也。改之大喜,以为善名我。异时刘潜夫作《沁园曲》云:“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又祖放翁语曲。

    陆游了解和理解刘过,刘过更将陆游视为知己,于此可见两人交情之深。

    刘过还与陆游以词唱和酬赠,《龙洲词》中《水龙吟·寄陆放翁》云: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此,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觉人间小。任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傅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此词一方面安慰陆游,退隐闲居也好,一方面慨叹自己年华逝去,知音难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