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雪-酒馆获情斥贪吏 县衙出榜护生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话说张崇武随同游酢出了衙门,走上县城大街。

    萧山依山临海,自古是个富庶之地,又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有大道南通杭州,北达越州,所以这县城相当的繁华。当地的物产本来极为丰富,沿街两旁商贾如林,南北商人云集于此,天下之物,举凡珍珠玛瑙、绫罗绸缎、山珍海味无所不备。春风和煦,艳阳高照。一眼望去,街上人山人海,有昂头挺身乘轿而过的乡绅、士大夫,有打着红伞、穿着彩裙的女子,摇着白折扇悠闲逛街的公子哥,有空手在街中穿游的少年,有年迈的翁妪,有背孩子的,有挑担的,推车的,像无数的蚂蚁在涌动,其间有站着交头接耳的,比手画脚的。三教九流也在此凑热闹,有江湖卖艺者,也有怀着闲情逸致地在街边对弈的,还有吹拉弹唱者。呼唤声、叫卖声,杂乱的说话声,孩子们的哭啼声,女子的说笑声混成一团,让人们感受到临海城市的热闹。

    在街上兜了一圈,游酢说:“咱们找个地方歇一歇。”于是,两人进了一家路边的茶馆坐下休息。茶馆不大,里面五、六张桌子坐着各类的人,人们边喝茶边吃早点。宋朝以来,大小城市的有钱人吃早茶是一种风气。说是吃早茶,其实只有贵族或者地方的乡绅才讲究,喝了茶才多少吃点充饥的,而一般的人只是吃点心。但是,社会风气如此,个别下层人物中袋子有点宽松时,也会附庸风雅的。茶馆里人声杂乱,乡绅、书生、穿短衣的百姓都有。游酢小声地说:“吴捕头走后,有见过吗?”张崇武回答道:“没有。”游酢正要起身走,其中有两个穿短衣的人在谈论引起了他的注意,甲说:“人家都说新来的县老爷好,可是,他太年轻没有经验,办的事情不够到位。”乙问:“是啊,就奖励垦田这一档事,我的邻居到今天还没有拿到一文钱。听说被保长吃了,保长却说县里没有给过钱。”

    游酢听了,心想:奇怪,奖励垦田早就叫师爷造册发下去了,怎么会有人还没有拿到?于是,他走了过去,问道:“两位老乡方便让个座位如何?”

    甲说:“坐吧。”

    两人看他面善,甲反问他:“客人来自何方,做何生意的?”

    游酢回答:“本人来自福建,做点小本买卖。敢问二位大哥家住何村?”

    乙表明:“我俩是李厝的。”

    游酢说:“贵村在下去过,那儿风景还不错。”

    两人听说客人去过他们的家乡都很高兴,喊道:“掌柜的,再给上一碗茶。”

    掌柜应道:“好咧,茶一碗。”

    小二很快端了一碗到游酢跟前。游酢也不客气,接了茶喝一口,继续跟那两位大哥闲谈些话。崇武坐在原位不动,观察着周围的动静,远远地听游酢跟人的交谈。直到游酢起身出门,他才跟着出去。

    路上,游酢说:“你寡言少语很好,可是跟我在一起没有旁杂人的时候要说说话,不然我会闷死的。”崇武回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脾气。”游酢叹道:“人啊,有一好,没二好。真拿你没办法。”

    第二天,游酢派人去把李厝的保长传来,问道:“县里发放的奖励垦田金都拿到哪里去啦?”

    保长听了,知道事情已经败露,只好说:“小人因为手头紧,用了。”

    游酢大声喝道:“老百姓的血汗钱都敢乱用,要你当大官,老百姓不全受遭殃?现在本官告诉你,回去不但要赔清所有的款,而且罚你自己开三亩地,如果不服就改坐牢。你自己挑选吧。”

    保长战战兢兢地应道:“小人认罚赔款、甘愿开荒。”

    游酢这才说道:“回去吧,我会派人来查验,如果再有造次,法律不容情!”

    保长回去后,把私吞的款一一赔给了农户,而且乖乖地补开荒地。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无不称赞:“新老爷是个好官,清官啊!”

    一日,游酢又身穿便服上街行走。看见街上有卖鸟和山羊、麂等野生动物,他想起《月令》和《时禁》等书的规定,要上前劝说又觉得不当,于是决定回衙门出一份公告,让老百姓家喻户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晚上,他又通读一遍《月令》和《时禁》,又想到了森林和人们生活的环境也同样需要保护,因此构思了一份草稿。

    第二天早上,上班时他将草稿请县令和师爷看,又商量一番,进行了修改。县令说:“行,就这样。”于是写成了《布告》,派人到大街小巷和乡村张贴去。

    百姓见了县衙刚刚出的告示,都纷纷围涌上前观看。那《布告》内容有八条:

    一、春夏禁捕鸟类和山中走兽,四季禁掏鸟巢及其任何动物的窝;

    二、春禁伐竹,夏禁伐木;

    三、禁砍伐百姓住家房前屋后和衙门、学校、祖祠、村口水尾、坟墓的树木;

    四、水源、河道(含运河)与百姓饮水处禁止乱倒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五、严禁设办对环境有污染的作坊等;

    六、任何人建造房屋等,不得破坏树木,如有损毁则须种植三倍赔偿;

    七、严禁买卖山中的飞禽走兽,所有的酒家、旅馆、客栈不得收购和烹煮野味招揽生意;

    八、不得无故伤害动物或者变相捕杀生灵。

    以上条令,官民同守,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依法处置。

    百姓看完,大多数人都表示赞同,有的拍手称赞:“这布告出得好!”有的颔首。有个老人问道:“那么当官的和有钱人做得到吗?”这时,一个身着便服青年走过来问道:“大叔,你认为当官的哪一点做不到呢?”那个老人看了青年一眼,说:“你又不是当官的,管什么闲事。”青年笑了笑回答道:“鄙人正是本县的县尉。《布告》是鄙人拟出的,自然得以身自律,本县可以告诉大家,今后县衙的宴席绝不准出现野味,本人跟大家一样遵守逐条条令。”百姓听了,心服口服。有个胆子较大的又问道:“游大人,草民冒昧问一句,《布告》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一项怎么处罚法,到时出现了问题,处罚时轻重标准就会不同。”游酢说:“大哥,你这意见提得好,在场的各位大伯、大叔、大哥们先回去议论议论怎么定好,过一段时间报到县里,我再结合大家的意见定出一个具体的细则来。”忽然,一个衙役气喘吁吁跑到游酢身边,说:“游大人,你在这里,知县大人派我来找你,请你赶快回去,府上有人来啦。”游酢抬手说:“各位老乡,鄙人有公事要办,先走一步。”说完,跟着衙役大步流星地走了。

    游酢急忙赶回到县衙。到了门口,游酢问值班的班头:“来的是哪位大人?”班头答道:“回大人,是观察判官黄大人,还有一位不知道什么来头。”进了门,见县令与黄裳、还有一位陌生官员坐着谈话,知县向游酢介绍来人身份:一位是按察使李大人,一位是越州判官黄裳。游酢忙上前说道:“萧山县尉拜见二位大人。”黄裳说:“定夫老弟,俺俩是老乡,免来这一套。”那李大人笑呵呵地走下堂来,见游酢要下拜,说道:“免礼,请坐下说话吧。”游酢起身说:“下官刚才出去办事,不知两位大人大驾光临,请恕罪。”李大人拉起游酢的手说:“好啊,我就喜欢你这样务实的人,如果天天坐在堂上的,我还要怀疑他怎么当官的呢。”知县招呼说:“二位大人请上坐,用茶。”李大人说:“游大人,以后你叫我大哥就行。”众人坐下,开始交谈。李大人说:“这一回,我们是路过这里顺便来看看,不是来检查的。不过遇到你这样的倒想多逗留一会。这也是我们有缘啊。”游酢说道:“是的。不然,在下要见大人一面也难呢。”李大人见游酢说话默契,竟高兴地留下来闲谈。

    游酢对黄裳讲:“我前些天听知府大人说你已到任,本想前去拜会你,因为初来乍到,头绪很多,一时抽不出空,没有想到你倒来看我了。”黄裳说:“同乡嘛,应该的。”李大人说:“黄大人是状元郎,到越州来太屈才啦。”黄裳答道:“李大人过奖了,黄某亦不过进士而已,侥幸中魁,实乃托众人之福。今天能够得到朝廷所用,已经知足矣。若论才学,游大人出于程门,黄某岂及之。”李大人听了,对游酢道:“游大人,失敬、失敬。”游酢起身还礼道:“在下不敢。还望李大人多多赐教!”

    中午,知县和游酢热情地款待了李大人和黄裳。

    午后,李大人和黄裳两人起程返回越州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