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集-发在封面上的奇妙文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95年4月号的《四川文学》封面,是我很少见到的设计。在一幅小黑白画的上方,用2/3的版面发表了贾平凹的一篇900字左右的文章。文字与黑白画和谐地配在一起,挺别致的,效果显然比那些大红大紫美人图之类的要好。

    我现在写这篇短文的原因,一是期刊封面干脆发表一篇文章使我觉得新奇,一是贾平凹的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使我更觉得新奇。

    贾平凹文章的题目叫《水不淹书》,文风质朴一如以往,仍是大家手笔。对于贾氏的散文,我是很喜欢的。《水不淹书》写了两件事,都发生在1993年。第一件事是他把《贾平凹自选集》百余册堆放在家里的地板上,出门去忘了关水龙头,回来后发现水漫了房间,地板上的东西都被水泡了,而书堆周围有一匝竟是干的,书安然无恙。第二件事过程也如此,他将《废都》原稿放在墙角的地上。这次水漫得更厉害,连楼下也被渗下来的水淹得不成样儿。他走进门,水深脚面,有报纸和一只拖鞋在厅里转悠。他第一个念头是《废都》原稿完了。周围的报纸泡得提不起来,“但《废都》却好,六七寸高的一摞稿纸一张也未湿,抱起来放在桌上,墙角就显出一个白白的方块。”

    这真是令我感到十分惊奇的事情,贾平凹自己也觉得奇怪,所以才写出来。贾氏曾写过一些神秘氛围浓郁的小说,从禅学的角度观照人生和人的命运,比如他的那组《太白山记》的短篇。但《水不淹书》不是小说,是作者自己的记事。作者写这篇文章,决不是故弄玄虚,目的是为了让人从中悟出点什么来,作者在文中让王先生说:“八卦上讲艺书为离,为火,水火不相容吧。”可为我们解读这短文提供一些思绪,其意义自不必说。

    我写这短文的目的倒是另有所求。其一,让更多的读者先知道有这篇奇妙的文章(这文章会收入贾平凹的集子中的),先睹为快;其二,假如贾平凹为了表达自己的禅悟而编造这两件事的话,就是很不应该的(我相信他不是无中生有的编造),这不是小说;其三,这两件事情是真的,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希望有能人作出解答。

    生活中确实是有许多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