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集-不赶热闹的作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诗人、散文家周涛在一篇文章里说:“真正公正的准则,永远不会来自所谓文坛,而是来自民间,来自读者个体的判断。”周涛这里所说的是对文学作品的判断。

    读到这句话时,我心里一震,这家伙语出惊人,敢于藐视文坛,道出实情,其勇气可佩可嘉。只是可惜像他这样头脑清醒而又敢于将真话写成文章公开发表的人太少了。他们明显有别于那些庸庸碌碌、满足于写出一些迎合时尚世俗而获所谓文坛叫好的作品的作家。

    历史将证明,现今一些被文坛炒得沸沸扬扬的东西,不一定有生命力。

    我们要更多地面向民众,寻求读者个体对我们作品的评价。人民对我们的作品说好说坏,那才是真的判断,那才有价值。

    文坛上总是热闹的,总有热闹的作品热闹的作家。文坛上有专门设计操作方案、使某一流派某一作家某一作品热起来的人,这种人巧舌如簧,他们受一批欲借其力量热闹起来的报刊与作家的簇拥,南来北往,把文坛弄得五颜六色,眼花缭乱。但是过不了几个月时间,热闹劲一过,文坛就落满彩色纸屑,随处是一次性饭盒水杯易拉罐的残骸,就像散过的宴席或舞会,参与者打个饱嗝快乐了一宵,事后什么也没留下。热闹劲过了的作家的作品,好比前些年市民手里的各种过期票证,留到今天或者好玩,或者干脆弃之纸篓。而在文坛上可能热闹不起来、很冷清的作家,如果在读者个体中得到知音,引起共鸣,拥有一批热爱者,有时不一定写得很多,但这些作家的作品是有真价值的。这类作品所能释放的精神能量,肯定会超过那些五颜六色的肤浅的东西。

    周涛是我的朋友,诗和散文写得都好,特别是他这些年的散文,雄劲苍茫,内在的力量撼人。周涛说这几句话,是他得知他的一位朋友,手抄了一本他的17万字的散文集《稀世之鸟》后。那是需要何等的心劲啊,青灯黄卷,字字心血。而且他的这位朋友与他同住在乌鲁木齐市,本可以向周涛要一本的,但却一字一字地抄。周涛是幸福的,他拥有这样的一位读者的热爱。我认为此举超过了所有的评价。周涛说这是社会给他的一份最高奖,这奖掺不了假。周涛说,他的这位朋友并不一定喜欢他这个人,却说:“不管周涛那个人怎么样,我佩服他的作品。”

    周涛,和像周涛这样在普通读者中寻求知音的作家,是有不少的。他们基本上不在意文坛对自己是怎么评价的,埋头写自己的东西,他们和人民在一起,和读者在一起,他们是有出息的作家,他们是不赶热闹的作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