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中行走-人生 不能不讲修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修炼,是一个博大而精深的词汇。

    它原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练气、炼丹等活动。现指为实现某种理想或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

    它至少有修行、性情陶冶、学习锻炼、抵制诱惑等四个方面的含义。如果再翻译为英文的话,其中又多了提炼、训练的意思。

    内容之广泛,不能不说为博大,不可不谓其精深。

    说它博大,是因为上至白领精英,下至普通百姓,都面临着要不要修炼、怎样修炼的问题。只要你有生活的目标,这件事就绕不过去。而且,修炼的课题也极为广泛,从理论的学习践行,到日常生活的慎独慎行,都可以成为修炼的对象、载体和方法。

    修炼无处不在。

    说它精深,是因为它每种内涵都有相当的深度。比如:仅就修行而言,道家修行、佛家修行,包括瑜伽的修炼,在理念、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佛门入手不离修定神,道家入手不离修御气,瑜伽入手不离修经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修炼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修炼没有尽头。

    人生在世,都渴望成功。修炼,就是驶往成功之路的引擎。

    “修”是学习和实践,“炼”是体验和感悟。通过“修”才能“炼”,只有“炼”才能实现真正的“修”。

    修炼,离我们并不遥远。

    学会宽容

    众所周知,真正的修炼是性情上的。

    古人讲:江河易改,本性难移。修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把这个规矩给破了,即人们通过修炼,来改变或者重塑自己的性格。

    比如,计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本性。这源于远古时期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基因。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如果不计较,遇事讲谦让、讲风格,早就饿死、冻死,被大自然淘汰了。

    所以,它是“丛林法则”的产物。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问题了,计较就可能成为人们精神领域的一个负担,一个内心纠结,甚至与人结怨的源头。所以,学会宽容就成了第一项修炼。

    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才会营造出一片祥和友善的天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推崇。宽容了别人,其实也是宽容了自己。有了宽容,你不再为繁杂小事而烦心;有了宽容,你也就不再为自己的缺陷而苦恼,你的生活将会增添许多欢乐和轻松。宽容,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在宽容面前,计较会无地自容。

    李广,是西汉名将。他一生与匈奴战斗七十余次,常常以少胜多,险中求胜。

    一次,他因寡不敌众,负伤被俘。匈奴人将其卧置于两匹马之间,他佯死不动,途中趁敌不备,一跃而起,连杀数人,夺马返回。

    从此,匈奴人对他是闻名丧胆,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公元前166年,也就是汉文帝十四年,李广因抗击匈奴有功,被任命为中郎。景帝时,又因不断取胜,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继位后,他又被召为中央宫卫尉。

    公元前129年,他被任命为骁骑将军。李广可以说是战功卓著,声名显赫,深受朝廷重用,又备受士卒爱戴。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他终身未得任何封爵。究其原因,在性格上,心胸狭窄、不能宽以待人,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他有两件事没处理好。

    第一件事的起因很简单。

    一天夜里,李广带着一名骑马的随从外出。回来时走到霸陵亭,霸陵亭校尉喝醉了,大声呵斥他,不让他过去。李广的随从讲:“这是前任李将军。”

    亭尉讲:“现任将军尚且不准通行,何况是前任呢!”说完便扣留了二人。

    这件事虽然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李广却一直耿耿于怀。不久,天子召见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派霸陵亭校尉一起赴任。天子不知原委,自然应允。

    可怜这个校尉到了李广的军中,就被处斩,至死也没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酒后失礼竟丢掉了自己的脑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第二件事的经过也不复杂,但后果很严重。

    这是李广最后一次出征匈奴,他的上级是卫青。卫青这次是要拉开决战的架势,活捉单于的。

    卫青命令李广从东路夹击单于,自己则从正面出击。李广听到命令后,说:“自己是前将军,理应做先锋。况且本人从少年时代就与匈奴作战,到今天才得到一次与单于当面对阵的机会,为什么让我打迂回战呢?”

    但卫青心里有数。

    因为临行前,天子有话,说李广年老,不可让他单独与单于对招。所以,坚持将令不改。

    李广一气之下,不辞而别,率兵进了东路。没想到由于一时性急,竟忘了带上向导,结果在大漠中迷失了方向,贻误了战机,致使单于逃脱。

    事后,卫青派人前去慰问,要了解当时的情况,李广置之不理。随后,卫青派长史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李广站出来大声说道:“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说完,竟然拔剑自刎。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唐代王勃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中对此发出的感叹。

    性格决定命运。

    飞将军没有宽容别人,也就无法宽容自己。这显然是他无论活着还是死后都无法明白的道理,也是王勃等后世奇才始终没有找到他失败的真正原因之所在。

    学会微笑

    微笑,是一种态度,一种领悟,一种修行。

    微笑,是发自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感悟。

    把微笑送给善良者,你会得到同样的微笑。这样,一个微笑就变成了两个微笑。

    把微笑送给弱者,他会在你的关爱中得到鼓励。这样,你的微笑就变成了一种力量。

    把微笑留给自己,则会信心倍增。这样,你的微笑就是一种财富,一种成长。

    早年,我和几个伙伴曾在一个水井队当工人,属于那种临时工,是在井场上干最脏、最累的活的那一群体。

    每天一下班,大家往各自的床上一倒,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干。一方面是累的,另一方面也是没心情。临时工是暂时的身份,有今天没明天的,大家都摆脱不掉“二等公民”的心理阴影。

    这时,一个笑呵呵的面容出现了。

    “起来,起来!打会儿牌!”说话的是我们的队长,姓杜。他是个自来熟,和谁只要一搭上话,就亲热得像自家人。

    大家碍于面子,只好爬起来,同他摸起了扑克。这是一个年岁同我们父辈差不多的人。“怎么这么大的玩心呀!”我心里犯嘀咕。

    第二天,还是这个时候,还是在大家心情沮丧得要命的情况下,杜队长又来了。这次进屋连门都不敲了,人还没进来,爽朗的笑声就到了。

    “起来!出去打一会儿球!”这次换花样了。

    “队长,我肚子疼,不去啦!”有人小心翼翼地请求道。

    “疼个屁!想偷懒呀!”队长伸手就拽。“这不是强人所难嘛!”我边往外走,边自言自语道。

    第三天、第四天……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渐渐地,我们发现,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笑呵呵的声音,习惯了被呵斥、被拽起,习惯了玩牌、打球,甚至喝酒。

    于是,当有一天,大家下班以后没有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竟然都变得不自在起来。

    “几点啦?”有人问。

    “你问我,我问谁去?”答者没有好气。那时候手表还不普及,墙上的挂钟也只有队部里才有。

    “走!我们自己去打球吧!”一经提议,大家立刻纷纷响应。

    人们从床上跃起,兴高采烈地奔向了运动场。这场球,大家玩得大汗淋漓,一直到杜队长气喘吁吁地赶过来参战。他边进场边说:“呵呵,来晚了!家里有点事!”

    快乐,已经逐渐改变了大家的心情,所有的自卑、劳累、疲倦一扫而光。

    杜队长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竟然变得高大起来,厚重得就像一堵墙。

    无论是在井场,还是回到宿舍,只要见到他,或者听到他笑呵呵的声音,大家就觉得心里踏实,有了依靠。一旦见不到他或者听不到他爽朗的笑声,我们就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我们认为他和他的家人一定有许许多多享受不完的喜事和快乐。

    直到有一天,我们一群人闹着要去他家里喝酒,一进他的家门,才看到了他笑呵呵的人生里的真实故事。

    原来,杜队长是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下来的干部,转业时就是正营职。不知什么原因,他这些年却一直在中队级的岗位上工作。对此,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可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无所谓啦!”

    更让人揪心的是,他有一个孩子是小儿麻痹,不能走路,老婆又没有正式工作,身体也不好。

    一家人的生活,里里外外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操持。每次他陪我们“玩”后,都要往家赶,做饭、洗衣,啥活都得干。

    看到这一切,我们都惊呆了。

    “那你为什么还……”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要问明白。

    “呵呵,你们这帮臭小子!不收拾你们怎么得了,呵呵!”杜队长挥着手,往外赶我们,不让我们再问了。

    他的回答我们当时没听懂,但很快就明白了。

    其中,理解最深的就是那“呵呵”的微笑,还有那在微笑中洗尽铅华的心灵。

    杜队长的微笑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影响并且改变了我们。

    后来,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一想起这微笑,我就会想起杜队长。就会想:“现在再难,也没有杜队长的那时候难!”

    那是一个最有力量的微笑,一个让我们终身受益,也终身难忘的微笑。

    学会沉默

    沉默,是一种温柔,一种甜甜的爱心,一种东方的冰清玉洁的美丽。它是一种力度,一种坚韧,一种成竹在胸的自信和威仪。

    沉默是金。

    黄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之一。把它同沉默相提并论,足见人们对沉默的追捧。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上,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保持一种沉默,就像黄金一样稀少、可贵。

    沉默是难得的。

    在处理异常棘手的人际关系时,要想不伤害不该伤害的人,去保持沉默,这是一种智慧,就像黄金一样,可以保值、增值。

    沉默是无价的。

    在上世纪“文革”十年中,有许多人耐不住寂寞。要么在街头高呼口号,揪这个,斗那个;要么冲进别人家里打、砸、抢、烧;要么整天去写批判别人的文章或者贴大字报。

    其实,这些人有时也感觉这样做似乎不妥,但就是沉默不下来。

    随大溜心理,从众心理,怕别人讥讽心理,使他们跟着那些真疯了的人,把自己变成了假疯子。

    1967年夏天,我和父母在沈阳的一条大街上亲眼目睹了一场“文攻武卫”的场面,吓得当晚直做恶梦。

    当时,一派人进攻另一派人扼守的一栋大楼。开始是进攻的人直接往上冲,守楼的人从楼里的窗户中往下扔石块、砖头什么的。

    后来,进攻的人将手拖车盖上门板、桌子、被褥等物品制成了“土坦克”,人躲在下面往上冲,楼上的人也用自制的燃烧瓶往下砸。

    顿时,前方一片火海。

    再后来,进攻的这一派开来了由卡车改装成的“坦克”。车四周焊上了厚厚的钢板,车头装上了一个尖尖的铁甲,车里的人戴着钢盔,手持利刃和其它一些家伙什,气氛一下子紧张得就像快要点燃的火药桶。

    这时候,枪响了。先是几声,接着是几十声,一会儿就连成一片。

    “武斗”升级了。围观的人们四散逃命。

    后来的情况就是听说的了。

    那晚死了好几个人。“文革”后,动枪的那些人都受到了追究,其中打死人的那些人还被追究责任判了刑。

    至于被打死的那些人,就不知道是怎么处理的了。有人说,他们已被追认了“烈士”。也有人讲,他们被扣上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等等。其实,无论是什么结果,对他们来讲都不重要了。

    这就是不安分守己的下场。

    相反,那时有很多人是选择沉默的。那时的沉默,有很多种表现方式。

    爸爸和同事们的选择是打牌。

    他们每天藏在屋子里,把窗帘拉上,玩一种叫作“争上游”的扑克牌游戏。当然,这种沉默的风险性极大,如果被发现,是会被批判的。

    当时这叫“逍遥派”,有人甚至酸溜溜地讲,这是“摘桃派”,意思是说广大革命群众都在流血牺牲,搞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而你们却在这里坐等分享革命胜利果实,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叔与同事们的选择,则是写毛笔字。

    每天他们都按时去参加“革命”,但不上街,也不喊口号,而是用毛笔写“大字报”。他们的“大字报”和那些攻击别人的大字报不一样,因为大字报上写的是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反正全是“两报一刊”上文章的标题或口号。

    他们的目的是练毛笔字。

    对这种沉默,有的革命小将也有非议,说他们是“骑墙派”,哪边风硬就往哪边倒,靠不住!

    “文革”结束了,他们的毛笔字水平脱颖而出,进入了“书法家”行列。

    在这里,沉默变成了一种成熟。

    学会淡泊

    淡泊,不是消极。而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情正视生活中的功名利禄、兴衰荣辱。

    只有淡泊的人,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分清自己的得失,善待自己和他人。

    生命里真正美丽的事物,来自于一种坦然的态度,来自于自己内心的平静。

    从前,有个巴格达商人。

    一天晚上,他独自一人走在静寂无人的山路上。忽然,耳边传来一个神秘的声音:“请你弯下腰来,捡起路边的石子,明天早上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商人虽然对此十分疑惑,不相信路边的石子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但出于好奇,他还是弯下了腰,捡起了几枚石子,放进自己的衣袋,然后,继续赶路。

    第二天,当太阳照在商人的脸上时,他才忽然想起自己衣袋里的石子。便不经意地掏出了一枚,一看便惊呆了,原来那不是石子,而是一颗钻石!

    商人立刻去掏第二枚、第三枚、第四枚……发现竟然是红宝石、绿宝石、蓝宝石……

    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哈!自己发财了!这么多宝石,可以卖多少钱啊!

    然而转念间,商人又沮丧起来。

    他开始后悔自己昨晚没有多捡几枚石子,多捡几枚,就会得到更多的宝石!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笨呢?商人开始无休止地谴责自己,懊恼、不安和悔恨随即袭满全身,他在痛苦和绝望中疯了。

    于是,在此之前所有的快乐瞬间都不见了,他将一生与痛苦相伴。

    显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故事里的商人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不存在。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报道。

    在湖南省的一个县城里,发生了一起针对县委书记非法使用视频、窃听设备案。

    作案人是三个80后的小伙子。他们把非法购得的摄录和窃听装置安装到一个饮水机里,这个饮水机是他们特意选购的,与县委书记办公室里的饮水机一模一样。然后使用调包计,把它放进了县委书记的屋里,开始对书记进行全天监控。

    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又把饮水机换了回来,把里面拍下和窃听的录音录像进行整理,剪辑成光盘,然后去同县委书记谈判。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要么把他们提拔一下,给一个更好的前途;要么就给县委书记来一个隐私大曝光。

    好在这个书记不糊涂,立即报了警。很快,这三个人便锒铛入狱。

    他们不仅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就是以前已经拥有的,现在也随风而去了。

    这是一个愚不可及的计划。

    这三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公务员,都在政府机关工作,都有不错的前途,其中一个还是派出所所长。可是,由于贪欲,反倒走上了“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罪恶之路。

    一个没有非分之想的人,才会拥有平安;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才会获得快乐;一个拥有平和之心的人,才会享受到应有的幸福。

    淡泊是福。

    学会舍弃

    舍弃,是一种气度,一种胆识,一种勇气。

    舍弃,常常是一个人获得新生命、新生活、新事业的开始。

    一个人在一生中获得的每一次进步,跨越的每一个台阶,取得的每一个成功,都是无数次的舍弃换来的。

    张良是秦末汉初的重要谋士和辅佐大臣,深明韬略、足智多谋。在楚汉战争中,他为刘邦出了很多好主意。比如:提出不立亡国后代,联结吉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等,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称张良为“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可以说,他是刘邦成功建立西汉政权的第一大功臣。

    然而,当汉朝天下已定,刘邦大加赏赐功臣的时候,他却悄悄地躲到了一边。

    刘邦让他自己在齐国的土地上“择三万户为食邑”,他坚辞不受。最后,由于实在推辞不掉皇上的好意,就虔诚地恳请把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那个地方给他。

    那个地方在江苏沛县,当时叫甾地。

    谁都知道,齐国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经济富足,在别人眼里是块肥肉。而甾地是个穷地方,地盘又小。所以,许多人对张良的选择不解。

    张良却说:“我本布衣,现在封侯,应该满足了。”

    从此,张良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后来吕后前来劝说,请他不要自苦,可他不为所动,直至善终。

    张良的结局与萧何、韩信的结局形成鲜明的对照。

    同为汉初三杰,因张良懂得舍弃而功成身退。萧何、韩信两个人却因没有看透这一点,不仅丢掉了性命,甚至在历史上还留下了污点。

    舍弃,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智慧。

    和珅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曾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领侍卫内大臣、督军统领等要职,并被封为一等忠襄公。

    和珅的官衔之高,管事之广,兼职之多,权势之大,清朝历代罕见。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权倾天下的重臣,在他的主子——乾隆皇上离去不久,就被继任的嘉庆皇帝赐死。

    不懂得舍弃,是和珅之死的真正原因。

    客观地讲,和珅最初为官时,还是一心想要报效国家的。他20岁任管库大臣,管理布库,使布的存量大增,很快就得到乾隆的赏识。

    随后,他在御前侍卫、正蓝旗副都统、户部侍郎、军机大臣等任上,都是锐意进取、勤奋好学、清正廉洁、功勋卓著,成为一名深受皇帝信任的、有作为的青年干才。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和珅一举查办了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被提升为户部尚书。不久,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被乾隆皇帝指为十公主额驸,他的地位一下子变得显赫起来。

    百官对他争相巴结,起初他还能把握分寸,后来,终于被功名利禄所击倒。他开始收敛钱财,广结党羽,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大贪污集团,他自己成了这个金字塔顶端叱咤风云的人物。

    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驾崩。十月十三日,嘉庆宣布和珅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银八亿两,这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总收入。

    最后,和珅领旨,在家中用三尺白绫自尽。

    贪婪,是命运的大敌。和珅至死才明白这个道理。

    无法舍弃贪婪,只能舍弃生命。

    学会拒绝

    拒绝,是一种气概,一种胆识,一种智慧。

    只有拥有这样气概和胆识的人,才会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愉快而又轻松。不懂得这一点,就会因虚荣、面子而使自己的生活无谓地增添许多苦恼和沉重。

    在生活中,人们时刻都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其中,有的可以接受,而有的则必须学会拒绝。

    上小学时有个同学,好奇心特别强。他发现邻班的一个同学讲话口吃得厉害,就经常模仿。

    每次模仿时,还手舞足蹈,极尽夸张。有人夸他聪明,他很得意。没想到自己后来真的也成结巴了,每遇到与人讲话,不结结巴巴地比划着讲,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就是一种不会拒绝的悲哀。当不良的语言表达方式出现时,自己的好奇心把自己给出卖了;当人们善意的赞赏包裹着看不见的误导时,自己的虚荣心把自己给出卖了。

    很多大问题,都是从小事情开始的。拒绝了开头,就避免了结尾。

    1975年的春节,是我参加工作后过的第一个节日。为了回家看望父母,我买了两瓶“洮南香”。

    那时,每月工资不到三十元钱,“洮南香”是地方名酒,每瓶五块多,算是一笔大开销了。由于当时自己没有箱子,就把酒放在包里面,搁在了床下。

    没想到临回家的头一天晚上,我一打开包,发现两瓶酒早已不翼而飞。当时气愤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宿舍的门,每天上班后都是加了锁的。这其中,肯定是出了“内鬼”。

    半年后,我怀疑的一个“内鬼”突然找到我,说他知道是谁偷了我的酒。

    我说:“我找那个人算账去!”他说:“你找他又有什么用呢?”我说:“那你看怎么办?”他诡异地笑了笑,讲:“咱也弄他一把!”我心里一阵恶心,自然没有接话。他又讲:“不让你干别的,你给我望望风就行!”

    “去你妈的!”我在心里狠狠地骂了一句,转身离去。

    两年后,我调入了新的油田,这个“内鬼”从此也就淡出了我的视野。

    我们的这次对话,也就成了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永远的秘密。

    后来,有人告诉我,说这个“内鬼”进去了。我听后一点也不吃惊。又过了几年,听说他刑满释放不久,又出了事,原因还是盗窃。

    去年我回老家,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又有人提起他,说他小时候可老实本分了,就是上高中时认识了几个手脚不干净的朋友,还相互拜了“把子”,由此走上了邪道。

    面对不良的诱惑,不知道拒绝,必然是人生走下坡路的开始。只有学会了拒绝,才能使自己站得正、行得直、走得端。

    学会拒绝,是你健康人生的保障。

    一个人的欢乐与痛苦,甚至成功与失败,都是自己亲手创造的。这其中有一个最大的空间,你可以自由地加以把握,那就是—修炼。

    宽容、微笑、沉默、淡泊、舍弃和拒绝,是你修炼的六大法器,有了它,你将无往而不胜。

    修炼是人生的护身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