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一个乡村教师的幸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范宇

    几年前,听在乡下教书的恩师说,学校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这个年头,一个年轻的女人,能够选择一个偏远的乡村,还真是让人有些意外。

    从恩师口中得知,她刚大学毕业不久,原本在繁华的成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这么一座美丽的城市,这么一份理想的工作,照理应该是心满意足了,不想她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放弃,只为选择一个偏远的乡村,选择一个偏远的学校。

    当时,乡下的恩师与城里的我,都难以理解。女人,年轻,城市,繁华,这就是烙在恩师与我心里的价值取向。就连恩师在课堂上,也常常告诉我们,只有努力读书,才能够走出这样一个穷乡僻壤。青灯,黄卷,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逃离一个贫穷的出身,寻找一个富裕的未来。而她,也是青灯,也是黄卷,却莽莽撞撞地闯进一个大家都努力逃离的地方。

    这样一个女人,一个年轻的女人,我们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来解读她?

    恩师解读不了这样一个女人,只好向她询问:“既然在成都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什么还要来这样一个偏远的乡村教书呢?”

    她的回答,让恩师有些诧异。她说:“我喜欢这儿的夜,没有熙熙攘攘的喧闹,没有五彩缤纷的灯光,没有明争暗斗,没有尔虞我诈,只有一片宁静,安详与纯洁。闲暇,一人坐在窗前,皎洁的月光洒在书桌上,把自己的心写在一页一页的日记上,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

    这是恩师始料未及的。这样一个大家都在追名逐利的年代,竟会有这么一个年轻的女人,一颗这么纯洁的心灵,选择一个这么偏远的乡村?当时,恩师和我都难以置信,认为那只是一个年轻女人一时的冲动,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孤寂,重新回到一个繁华的城市。

    没想到,恩师和我都错了,她并没有离开这样一个偏远的乡村,回到繁华的城市。几年过去了,一个刚走出大学门口的年轻人,一点一点地走向成熟了。听恩师说,在这几年里,她每天都是一脸的微笑,从来没有看到过她半点的不开心。

    一次选择,我们可以说是冲动,可是几年的持之以恒呢?

    越来越想回到那个偏远乡村的我知道,她确实爱那份宁静,爱那份安详,爱那份纯洁。我们都以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操守早在现代的钢筋、水泥中走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样一个年轻的女教师,不就是千万人中的一个最好证明么?

    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这位女教师的选择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必定是他自己认为的幸福,与谁都无关。这位女教师的幸福就是安住在一个偏远的乡村,守住一片深夜的宁静。或许久了,她每天还会听到山腰那座小小的寺庙,传来的晨钟与暮鼓。不知道,寺庙的梵音会不会让这么一位向往宁静生活的乡村教师,更加宁静,更加安详,更加纯洁?

    她的这种向往或许只是社会浪潮里一条涓涓的溪流,但只要溪流的源头不曾枯竭,那么汇成一条江河的可能就一直存在。这一点,曾经疑虑重重的恩师和我,如今都深信不疑,我想,已经选择宁静的她一定更加坚信。

    溪流能不能汇成江河,或许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给了我们一种对幸福的解读。在一个大家都以城市,以繁华,以金钱,以功名为幸福的年代,有一点以乡村,以宁静,与金钱无关,与功名无关的幸福,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