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
在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小镇里,曼妮·罗兰的名字正在被小镇的居民们口口相传。清早,曼妮·罗兰来到她的工作室,一路上,人们友好地向她点头致意,并热情呼喊她的名字,罗兰的心情好得如小镇上的点点阳光。
曼妮·罗兰从小生活在弗里曼特尔小镇,她家境贫寒,父亲是小镇的一个修鞋匠,母亲是个家庭主妇,照顾着一家老小的生活。罗兰的身材长得特别矮小,她一年四季总是穿着母亲去裁缝店讨要来的碎布制成的粗布衣裳。她从不因为家境的贫寒而感到羞耻,她相信贫穷的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快乐。但唯一让罗兰感到苦恼的是,小镇上的小伙伴们经常会大声嘲笑她身上穿着的那些用好多种碎布拼起来的“稀奇古怪”的衣服。
“哦,罗兰,你的衣服是用码头上的破麻布缝制的吗?”“罗兰,你的衣服和你的身材看起来是多么滑稽可笑啊!”孩子们总是这样嘲笑她,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除了欺负她,没有人愿意和她玩。
“妈妈,为什么伙伴们都嫌弃我?”罗兰伤心极了。“孩子,只要你保持着单纯的心、温暖的心,积极向上,总有一天,伙伴们以及小镇上的人们都会喜欢你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安慰她,罗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相信会有这么一天的。
读初中时,罗兰在学校上美术课,美术老师罗昂先生给孩子欣赏一幅米勒的油画《拾穗者》。画面上,三个农妇正低头弯腰在麦子已经收割过的田野上捡拾遗落的麦穗。孩子们都感觉到,画面里的人物虽然贫苦、艰辛,却给人一种温暖真切的感觉。
罗昂先生问班上的孩子们说:“有谁能说说对这幅画的感想?”罗兰说:“这幅画的农妇们虽然辛苦地劳动着,可是,画面上有一缕阳光洒落在农妇弯曲的脊背和有力的手臂上,因为有了阳光,劳动中的人们就给人温暖纯朴的感受。”罗兰的话音刚落,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就连罗兰本人也为自己的这番话而感到全身充满了力量。她相信,在以后的日子,不论生活中有怎样的黑暗,自己都将迎着阳光前行。
高中毕业后,罗兰在小镇上找到一份在景区做客服的工作,家里的生活有了好转。可是,罗兰的心里总觉得像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一向被家人朋友认为没有艺术细胞的她忽然拿起了画笔,她临摹了罗勒以及很多著名的画家的作品,都栩栩如生。
可是,罗兰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她的画全都是临摹一些著名的画家,她想要画出与众不同的画,却总是画得很不如意。她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于是苦恼地来到了罗昂老师的家中。罗昂老师对罗兰说:“假如你要画得和别人不一样,你就得张开同情的耳朵,把嘴巴闭上。然后打开你的听觉,认真倾听别人的故事,反复去思考,反复去画,这样一定可以画出优秀的作品。”
听了老师的话,罗兰恍然大悟。
多年以后,罗兰成了小镇上著名的自由画家,她的画有阳光的味道,给人以积极的人生导向。虽然,她的画笔下也有灰暗,但是因为有阳光的对比,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特别美丽!
小镇的人们惊奇于她从一个景区客服到优秀画家的蜕变,有人问她怎么看待自己的成功。罗兰说:我靠的只是单纯和温暖的内心,以及一双同情的耳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