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斗:刁蛮皇后不从夫-第31章论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场之人原本就不是只冲着赏花游乐来的,能够当众一展才华在宫里博个名气才是不言而喻的目的,只是碍于石荣等人权势大不敢逾越罢了。如今有人主动提出,不禁纷纷叫好。

    “那还不开始?”华衣儒生将扇子一手,带着小太监铺展开纸笔。

    旁人被其一笑呆住,只觉这华衣公子的笑容着实明艳,比女子还要令人动容。待回过神,赶紧抢过纸笔,急不可待地书写起来。

    这华衣儒生不是旁人,正是换了男装的凌语嫣。

    “你为什么不写呢?”凌语嫣看着站着唯一不动的林敬之,笑问。

    正在奋笔疾书的石荣,抬头见林敬之果然没有动笔,冷哼一声道,“这位兄台怕是有所不知,人家学的可是江山社稷,治国之道,一开口便是长篇大论。哪里会和我们这些人一般,写诗做赋,留恋美景,只图安乐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凌语嫣了然点头,又仔细瞧了瞧林敬之那病态的面容。“听说钻研治国之道很累的,你这身体能吃得消吗?莫要累坏了自己才是。”

    “多谢兄台挂心。敬之,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的!”林敬之垂下眼帘,负手而立。好似这里的热闹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就像是站在红尘之外的人,冷眼看着红尘中的一切喧嚣。

    凌语嫣将其一切看在眼中,唇角勾了勾。不爱作诗,没有一般儒生的附庸风雅。不爱作诗,却也不代表不会作诗。看其气质风度,和眼中透出的狡黠,到真有几分官场中人的味道。只是,似乎太过自以为是了。

    不多时,便有人写好了诗句,小心翼翼地拿到凌语嫣跟前,期待着他的评判。

    凌语嫣出现之后虽没说过几句话,但众官宦子弟大多都有些见识,见了凌语嫣的谈吐举止,以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气度,都不由存了几分小心。加上在宫里能有太监相随的,不是皇子便是王爷。如今身份虽还未明,但总不会低了去。由此,大家对凌语嫣做评判几乎都无异议,且不约而同地存了几分敬重。

    苏玄将递上来的诗作一份份收好交代凌语嫣跟前,凌语嫣一一看过,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惹得一干人的心也跟着一起纠结,都怕被摇头的是自己的作品。

    片刻后,凌语嫣将手一扬,啪得一下甩下四张纸,笑道,“依在下浅见,这四个不错,其他的,对不住了啊!”

    诸人赶紧拿起那四张纸,想看看是谁的,写得怎么样,一时激动,竟一个个读了起来。

    第一首的题目是《游湖》。

    可惜春光醉绮罗,佳人能唱客能歌。人观芍药栏前景,小瓮葡萄酒日多。

    凌语嫣待诸人念过,微微一笑,道,“这个是一位叫蔡博的公子所做,不知,哪一位是蔡公子?”

    一个身材略微矮小的蓝衣男子走了出来,惶恐地看了一眼浅笑的凌语嫣,垂下头深深鞠了一弓,“在下便是。”

    凌语嫣含笑点头,“蔡公子想必是来了有一会儿了,将这里的景致观察的很仔细。从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公子对这里很是喜欢,却对不能长久有些遗憾,是吗?其实,只要有心,人生何处不是美景呢?公子若真的喜欢,咱们天穆大好山河,尽管游览一番便是。还有,葡萄酒的后劲很大,初喝不觉得有什么,若是饮多了,也是会醉的哦!”

    那蔡博先一愣,后是一喜,接着便是满脸尴尬之色,再次低下头去,“公子果然高人也,能得公子提点,是蔡某荣幸!”

    凌语嫣不再看他,又拿起一张,念道,“春晓熹徽雨乍晴,日华明媚有馀清。青山鸟语声催拍,白石泉流韵奏笙。竹槛展书花自落,草亭读画酒频倾。人间无事劳心计,十载相忘不世情。这个,就是公子的作品了?”

    站在凌语嫣对面的石荣,嘴角挂着自信的笑,很有礼貌地点点头,“正是在下的拙作,还请兄台指点一二。”

    这石荣先前看来傲慢乖张,但此时也显出几分谦虚谨慎来。凌语嫣瞧着他,眼中闪过一抹欣赏。转而将那秀气又不失劲道的诗作放在桌子上,负手而立。

    “诸位可以好好看看,这诗,可以称为是佳作。对所见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词藻精致却不过于华丽,描写事物动静结合。更重要的,是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想来,石公子平日里定是过得风流快活,逍遥自在了!不过在下在这里想要提醒公子一句,不为世俗所累的这份心境很好,但是莫要风流过度,拿别人的感情开玩笑。”

    突然一声低笑插进来,闷闷的,虽不清晰,但还是被凌语嫣听到了。

    惊讶地看向刚才淡漠的出奇的林敬之,后者的脸因为牵动笑容而染出一抹红晕,眼中的迷雾略略消散,一抹光晕在眼底浮现。“你在笑什么?”

    林敬之摇摇头,“笑我所笑,不劳阁下多问了。”

    “林敬之,你不要太过分了!”这个林敬之,一向是目中无人惯了,比自己还要嚣张。说什么,他石荣都咽不下这口气。“本公子敬你父亲是皇上的老师,给你三分面子,你不要不识抬举!”

    林敬之头微微一偏,眼中满是不屑,“不识抬举又能怎样?这里是皇宫,你还能将我抓起来毒打不成?”

    石荣面色一僵,像是被人戳到了痛楚,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你莫要,欺人太甚!”

    “两位请听我一言。”凌语嫣出声打断这僵持的气氛。她有些不懂,这个林敬之看似病怏怏的,为什么搞得每个人都和他有仇似的,总是和别人过不去。难道真的是仗着父亲是慕容铮的老师才格外嚣张?“大家都是官宦子弟,也算是一家。皇上登基以来以忠孝仁义治理天下,讲求和睦亲近。而你们贵为大臣的公子,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应该想着如何为国家效力,抵御外敌才是,而不该在这里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争论不休。”

    林敬之挑了挑眉,细细地打量起凌语嫣,似乎对她能说出那样的话来感到很是意外,不由多了些另眼相看的味道。

    见林敬之似乎将她的话听了进去,凌语嫣缓了一缓继续道,“刚才听石公子提及,尊父乃是昔日的太子洗马,可有此事?”

    林敬之淡淡点头,声音冷漠深沉,“是又如何,阁下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凌语嫣拦下苏玄想要呼喝的冲动,拱手一礼,“在下从儿时读书起便听得林大人的盛名,一直很是仰慕。今见兄台也是一表人才,想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难得有此机会,在下想就国策方面请教一二,不知可否。”

    林敬之终于动容,虽不知对方来头,但这一礼是否该受他还是懂得礼数的。当下一侧身避开,俯首道,“请教实不敢当,敬之只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与家父相比实在是差之千里。再说,在下只不过一介书生,公众场合妄论朝政恐有不妥。”

    凌语嫣似是没有听到林敬之的遣词,自顾自地问道,“你觉得,在治民上面,应该注重什么,是靠国法,蛮力,还是靠人情?”

    林敬之见凌语嫣如此,当下也不再推辞,他本就不是个特别谦逊的人,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便道,“在下以为,民本,法也。法者,君之命也。治民,要依据法典。这法典,是由皇上修订。而又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也就是说,在制定法典的时候,要依据臣民的现实情况。只有有利于臣民的法典,才能使臣民甘心遵守。而皇上也应该依法办事,在臣民的心中树立起法典的权威。而自古以来,又有礼法不外乎人情的说法。这就需要在执行者的心中,限定一个尺度。法律是用来约束臣民的,是治民的工具,而在法律之外,免不了会出现一些用法律不好解决的事情。”

    “那依兄台之见,这‘不好解决的事情’,又该怎么办才合适呢?”凌语嫣的眼中,渐渐露出了欣赏之色。不愧是林志兴的儿子,果然有几分治国之学,难怪父亲如么看重,还让她亲自出面拉拢。

    “理!万事,都夺不过一个理字!”林敬之轻轻呼出口,抬起头来,看着远山湖色,明媚春光,眼中忽而闪过一抹近乎冷酷的坚决,“若是理字讲不过,那便是,法不容情!”

    “好一个法不容情!”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人群散开,慕容枫一身清减的月白色锦袍,广袖如仙笑容温煦和穆。他来,挟着一股温暖的气息,拂袖轻摆,举手投足间尽显风流贵气。

    林敬之先是一愣,随即神色一凝,一股恭敬之态跃然于脸上,拱手做辑,深深拜了下去,“林敬之,拜见静安王!”

    此语一出,众皆哗然,就算是不认识的此时也知道来人是谁了。当下,除了凌语嫣以外,包括苏玄在内,纷纷拜倒于地,“参见静安王!”

    “都起来吧!”慕容枫广袖随意一摆,托起跟前的林敬之,“此番盛会如同家宴,皇上提倡不拘小节与众卿同乐。各位都是大臣们的公子小姐,也就不用太客气了。都起来吧!”

    “谢王爷!”

    林敬之一扫先前的淡漠散漫,神色中多了几分敬重。

    慕容枫扫了一眼众人,目光落在了林敬之的身上,“你倒是认得本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