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悬奇秘录-第七十二章 鬼楼探秘(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成则表示他也可以上网联系在北京的民间术士们帮助调查。随后李成去上网,其他六人对之前的试验笔录进行核对。

    没多久李成就回来了,告诉我们,他所认识的北京民间术士已经开始打听消息,估计不久后会有回应。

    紧接着我们继续在一起议论关于日后的行程。

    17日上午9点左右,吃过早餐后,林峰与柳氏姐妹到照相馆取回相片。回到暂住地后,观察前林峰拉上窗帘,打开了客厅吊灯。据他说网上有资料显示,很多灵异照片是不能晒太久阳光的。

    照片共有一百张左右,七人逐一查看后,除了发现8月15日晚上我拍照时漏拍了几个角落外,照片并无异常。

    整理好照片后绮语建议再去鬼楼进行一次试验,试验时安排一人拍照,可能会有收获。

    我当时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我认为8月15日的试验已经相当冒险了,如果再进行试验,肯定会出问题。

    最后通过讨论,七人决定由绮语、李成、林峰回鬼楼收集遗漏的线索,柳氏姐妹、玄貉在暂住地的林峰的房间进行“游光请来”的试验,我留在暂住地负责柳氏姐妹与玄貉的安全工作。

    中午12点左右,吃完午饭后,林峰、李成、绮语打车前往鬼楼,而我们则准备试验的器材和环境。一切就绪以后,柳氏姐妹与玄貉在暂住地林峰的房间内进行试验,我遵循林峰叮嘱,提前用清水沾湿眉毛,打开《黄帝白泽图》,并对全过程拍照。

    试验进行到将要念诵“游光请来”时,玄貉的神情看起来有些恍惚,但我察看四周却并无异样,便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玄貉称觉得头晕,感觉呼吸困难,随后柳氏姐妹也表示突然觉得手臂麻木,使不上劲。

    我随即扇灭蜡烛,逐一将三人搀扶到客厅,打开窗户通风。确定三人有所好转后,点燃白云观信香给三人安神。

    三人恢复精神后,我打电话告知林峰试验后的情况,并表示从试验开始到中断,没有发现魑魅魍魉之类的事物,也没有奇怪的味道。

    电话里,林峰也告诉我,他们对鬼楼的搜索还在进行中,要晚一些才有结果。如果柳氏姐妹和玄貉情况发生变化,就让我自己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或者是马上送医院。

    我放下电话后,休息的三人都很关注林峰那边的情况。我轻松地笑了笑,一边示意他们不用太紧张,一边在客厅给柳氏姐妹和玄貉讲月下老人的典故以此来缓解气氛。

    众所周知,月下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传说,谁与谁能不能夫妻,都是由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可以得到他的佑护。

    而这位月下老人最早被人发现踪迹,其实是在唐太宗贞观初年。那时有一个叫韦固的人,此人少年便丧父母,总想着早点成家立业。然而他多处求婚,却没有一次成功的。

    我说到这里的时候,故意顿了顿,吊了吊几个女孩的胃口,玄貉倒是没什么表现,而柳氏姐妹相对心性浮燥一些,见我突然不说了,便下意识地问道:“不是说青菜白肉各有所爱吗?难道这人长得特别丑?”

    我笑了笑,接着说道:“这—次他来到宋城,住在店中。同宿的客人,介绍他与前任清河司马潘防的小姐议婚,讲好次日早晨在店西边的龙兴寺门前与对方碰头。韦固求婚心切,天刚蒙蒙亮就跑去了。这时,月儿将落,但月光还明亮,只见一位老人靠着背袋坐在台阶上,借着月光儿检视文书。一瞧那文书,却是一个字也不识。”

    韦固便好奇地问:“老伯您看的是什么书呀?我小时候也曾下过苦学功夫,字书没有不认识的,就连天竺的梵文也能够读懂,唯有这书是从来没见到过的,怎么回事呢?”

    老人笑着说:“这不是世间的书,你哪有机会看到?”

    韦固不太明白老人话中所指,当下又问:“那么它是什么书呢?”

    老人缓缓地说道:“幽冥界的书。”

    韦固又问:“幽冥界的人,怎么会跑这儿来呢?”

    老人说:“并不是我不应当来,却是你出门太早,所以遇上了我。幽冥界的官吏,都各主管着人间的事,当然要常来人间了。”

    韦固想了想又问:“那么您主管的是什么呢?”

    老人答:“天下人的婚姻簿子。”

    韦固听后大喜,忙问:“我韦固孤身一人,愿早完婚娶,生下子嗣,十来年中多处求婚,都没有成功的。今天有人约我来商议向潘司马的小姐求婚,可以成功吗?”

    老人答:“机缘还没到。你的妻子,现刚刚三岁,要十七岁才进你家门。”

    韦固大失所望下不免又多问了一句:“老伯背袋中装的是啥?”

    老人说:“红绳子,用它来系该做夫妇的男女之足。当地们坐下时,我便悄悄地给他们系上,那么,即使他们原生于仇敌之家,或者一贵一贱像天地悬隔,或者一方跑到天涯海角当差,或者吴地楚国不同乡,只要这绳—系,谁也逃不脱。你的脚,已系上那位的脚了,追求别的人有什么用处?”

    听到这里,韦固心里有些急切地问道:“那么我那妻子在哪里呢?她家是干何营生的?”

    老人答道:“这店北边卖菜陈婆子的女儿。”韦固说:“可以见一见吗?”老人说:“陈婆子曾经抱她到这儿卖菜。你跟我走,可以指给你看。”

    天大亮,想等的人不见来。老人便卷起书背上袋子走路,韦固赶紧跟上去,一路跟进菜市场,有个瞎了只眼的婆子,抱着个大约三岁的小女孩—一那女孩穿得破烂,模样儿也十分难看。

    老人指点他看说:“这就是你的夫人。”韦固一见不由大怒,说道:“我杀了她,行不行?”老人说:“这人命中注定将享受爵禄,而且是靠了你才能封为县君的,怎么可以杀得了呢?”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韦固回店后,磨快—把小刀,交给他的仆人说:“你向来干练能办事,如替我将那女孩杀了,赏你一万钱。”

    仆人应允。第二天,仆人身藏小刀来到菜市,在人群中向女孩刺上一刀,整个集市哄动起来。仆人乘乱狂奔逃了回来。问:“刺中她没有?”仆人说:“本来想刺她心的,不想只刺中—了眉心。”此后,韦固又多方求婚,仍然没一次成功的。

    十四年后,因为朝廷念其父生前有大功,任命韦固为相州参军。刺史王泰让韦固兼职治理刑狱,认为韦固有才干,便把女儿嫁给他。小姐年龄约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极是满意。只是她眉间常贴着块花钿,就是洗脸时也不取下来。

    完婚年余,韦固再三问戴花钿的缘由,夫人才伤心流泪说:“我只是刺史的侄女,不是亲女儿。以往父亲曾做宋城县令,死在任上,当时我尚在襁褓中,母亲、哥哥又相继亡故。只在宋城南剩有一处庄田,和奶妈陈氏住在那儿。庄田离旅店近,每天卖蔬菜度日。陈氏怜悯我幼小,一刻也不愿分别,所以常抱着我上菜市。一天,被一丧心病狂的贼子刺了一刀,刀痕至今仍在,所以用花钿盖上。前七八年,叔叔到附近做官,我才跟他来这里,如今又把我当亲生女儿嫁给您。”韦固问:“陈氏—只眼是瞎的么?”夫人说:“是呀。你又怎么知道?”韦固坦白承认道:“刺你的人,是我指使的。”于是将前面发生的事,叙述一遍。夫妻二人经这番波折,更加相敬相爱。后来生下儿子韦鲲,做到镇守边关的雁门太守,王氏夫人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韦固的故事传开后,人们都知道有位神仙管人间婚姻的,只不知他姓甚名谁,只好称为“月下老人”。他的神祠、塑像便在各地兴建起来。

    “好神奇呀,月下老人居然也有这等典故,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听完故事,从柳氏姐妹的眉宇间,我很轻易地达成了之前的目的,其实韦固的故事是可以查证的,并非是由我信口开河所言,想来只是因为柳氏姐妹平时不太喜欢看书的缘故,才会不知道。

    故事说完没多久,林峰、李成、绮语回来了。据他们叙述,在搜索鬼楼的二楼时,林峰发现二楼走廊有一只已经开始腐烂的白猫,死猫的味道与8月15日晚上试验时闻到的味道相似,但8月15日晚上走廊里从未发现过死猫。

    我们以死猫附近鬼楼环境与先前照片里鬼楼那个角落的环境对照后,发现8月15日晚上我所拍的照片中确实也没有死猫。

    之后我们又将先前拍摄的照片逐一检查,都没有发现死猫的痕迹。

    李成表示可能相机不能捕捉魑魅魍魉的痕迹,或者死猫在那里只是巧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