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梦-第54章 探索之路 民国时期的边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民国时期,因为边疆各族人民生存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生活较差,国民党政府对边疆的开发建设实行所谓民生主义的边疆政策,即主要是解决边疆各族人民的衣食住行等,以改善边疆人民经济生活为克服民族问题的重要手段。民生主义的边疆政策包括六个方面内容,其中包括边疆开发屯垦与移民实边,开辟边地交通。国民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移民垦殖的政策法令,成立专门的垦务机关。

    与此同时,桂系军阀对GX土地开垦也曾取得一定成效。据《新桂系史》(莫济杰、陈福霖主编),在桂系军阀的《GX建设计划大纲草案》中,对土地的垦荒等有专门的条例:土地逐步扩大国有部分或发展合作经营,规定“现有土地不再卖给私人,官荒只准人民承租,并限定租用面积最高额,私人逾期不垦之荒地,收归公有,私人出卖土地,尽先由公家承受,奖励耕地之合作经营”。

    据GX省政府1933、1937、1938、1942年4年平均数,全省耕地面积2903。96万亩,其中水田1562。97万亩(《GX年鉴》第三回)。人均有水田1。2亩(耕地2。55亩)。始于1933年的农田灌溉整理工程,至1941年工程贷款已达600余万,完成的工程大小共40余处,灌溉面积共50余万亩。但国民党政府制定的边疆民族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1945年,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中,不得不承认“唯于国内边疆各族之融合联系工作尚鲜效力,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之发展与自治能力之增进,更未能尽扶助之功,是民族主义中‘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与‘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之两重意义,尚未能同时贯彻。”

    也就是说,由于政府“未能尽扶助之功”,建设计划之配套措施无法实施。在GX,由于RB侵略军的两次入侵,加上国民党ZQ政府及桂系政府经济政策互相的抵触,以及官僚资本的盘剥,使得农民无力维持或扩大生产,水利失修,荒山荒地不开垦,抗战期间,GX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幅度很大,GX经济衰退严重。据《GX农业经济史稿》1985年12月版,1937~1945年GX各年产量人均有粮食量表显示,1937年平均每人拥有粮食量为450。74斤,1945年则仅为191。65斤。

    回顾历史上GX地区对农田的开垦,可以说,八桂人民祖祖辈辈对打造高标准高稳产农田的梦想和实践,从未停息,永不止步,这是桂中土地重大项目落户桂中的历史根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