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梦-第192章 壮锦如霞 桂中之中 焕新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迁江镇民国时期曾是迁江县治所在地,旧街依码头而建,铁路横跨东西,柳邕公路贯穿南北,水陆交通便利,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镇内有文辉塔、抗日战争昆仑关战役指挥部旧址等景点。

    外地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迁江镇大概是因有一条名为“迁江”的河流而得名,其实不然,穿过迁江镇镜内的河流,为红水河和清水河两条。

    迁江非江。迁江是壮语Cingqgyang的音译,迁江镇和邻近SL县、XC县壮族人常说:“迁江、迁江,天下的中间。”迁江(Cingqgyang)在壮语有正中央、正中间的意思,并不真的是地处中央,只是说明本地和周边的人民,自古以来为这块土地自豪和敬仰,如同“中原”、“中国”之“中”。有趣的是,迁江在地图上,位于GX陆地南北对折的中间线上,同时又在东西对折线附近,总体也在GX正中间的区域范围,可算是“桂中之中”。

    兴仁村委雷老屯位于迁江镇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6.5公里,在迁江到大里的二级公路旁。全村有127户,443人,均为壮族,是典型的壮族聚居村寨,也是壮族文化保护、传承较好的村寨之一。

    全村耕地面积610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330亩,以种植水稻、甘蔗、玉米和规模养殖为主要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4900多元。

    这几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村子也开始富裕了,新建楼房已很寻常。但“贝侬”(壮语兄弟、朋友之意)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时,不免提出疑虑:为啥建有这么多新楼房,我们村看上去还是乱七八糟,路又窄又脏,怎么都不如城里小区漂亮?

    2012年1月30日,是正月初八,迁江镇雷老屯村民来了一位城里“亲戚”,他就是LB市时任********、市人大主任张秀隆,来考察调研桂中土地重大工程迁江镇兴仁村委土地整治项目,白天看农田整治和给农民送化肥送种子,晚上和村民一起打篮球赛,与村民们一起座谈桂中土地重大工程示范村建设。

    感受到雷老屯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张书记鼓励雷老屯整合各种资源优势,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示范新村和生态旅游村。

    在村庄建设座谈会上,村民们纷纷提出意见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村文化事业的指导,特别希望帮助提高村里妇女的文化素质。”

    “地整平了,小块地合并成大块田了,以后不用东奔西跑的种地,还可用机械轻松耕作。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村子里也能整治漂亮些,希望像城里一样,在农村也搞亮化。”

    “村里的牛栏又散又破旧,影响环境,希望好好规划规划。”

    “村里好多人家都买电视、电脑了,希望有线电视线和网线能全铺设到户……”

    这些意见和问题,成为规划设计需要考虑的依据。

    2012年1月31日,张秀隆在LB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覃凯萍的陪同下,视察兴仁村委的土地整治情况。看到一边是在平整好的土地进行机械播种,一边是施工人员在热火朝天建设田间水渠,当时是桂中土地重大工程第一批40个子项目3月迎检、验收冲刺的关键时期,张秀隆书记强调,必须加快工程进度,克服一切困难,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目标任务。在农田中,看见雷老屯村民欧少庚一家正在地里种植四季豆,张秀隆一行人就走进田里帮忙干农活,人多好帮手,不到一根烟的功夫,四季豆就种好了,这让老欧一家喜出望外。

    从雷老屯回来时,张秀隆热情邀请村民进城作客参观。2月3日上午,雷老屯村民前往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考察来宾重点城建项目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规划沙盘模型,雷老屯村长欧律伟说大开眼界,决心回去之后也要对村里建设进行规划,加大绿化范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