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的力量-放歌:锦绣河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风景如画,人杰地灵。我爱你,那美如天堂的故乡。辽阔的疆域江山多娇,民族共荣。我爱你,锦绣壮丽的祖国。从雪域高原到江海之滨,放歌就是我们的激情礼赞。从辽阔草原到山乡林间,放歌抒发着我们的无限眷恋。中国,每个华夏子孙都会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为你放声高歌,为你献上无尽的真情,无比的忠诚。当一首首红歌响起时,那就是中华儿女在向祖国母亲的致敬!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内蒙古儿女的心声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一首典型的内蒙古民歌风格的艺术歌曲。这首歌从创作至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仍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这不仅源于这首歌曲独特的民族风格,更因为它描绘了大草原辽阔而宁静的美,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年代、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所以,这首歌一经诞生,就深受人民的喜爱。

    ◎ 词曲作者简介

    美丽其格(1928~ ),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人,1947年参加内蒙古文艺工作团工作,195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50年,美丽其格所在的文工团随内蒙古代表团一起进京献礼,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美丽其格一直把精力放在蒙古族歌剧的创作上,他先后创作了《草原烽火》、《达那巴拉》、《雪中之花》(与他人合作)、《莉玛》、《多松年》、《满都海》(与他人合作)、《双鹤山》等10多部歌剧。1990年,因对内蒙古自治区文艺事业的贡献,在自治区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评奖中被授予“金驼”荣誉杯;1997年,在内蒙古戏剧事业上辛勤耕耘40余年,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内蒙古分会予以表彰。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创作不仅影响了很多人,对美丽其格本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后来又到莫斯科去留学。在莫斯科,这首歌被翻译成俄语,受到了苏联人民的喜欢。世界上有不少人都是通过这首歌认识了草原,认识了内蒙古,认识了中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白云下面马儿跑;

    挥动鞭儿响四方,

    百鸟齐飞翔。

    要是有人来问我,

    这是什么地方?

    我就骄傲地告诉他:

    “这是我的家乡”。

    这里的人们爱和平,

    也热爱家乡;

    歌唱自己的新生活,

    歌唱共产党。

    毛主席啊共产党,

    抚育我们成长;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一)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创作于1950年代初期,当时,人们刚从音调铿锵的抗日歌曲和激情澎湃的革命歌曲中走出来,准备开始和平的新生活,这首悠扬美好的抒情歌曲十分符合当时人们的这种心境,加之这首歌表达了草原的赞颂以及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所以很受欢迎。

    这首歌是由美丽其格作词作曲,当时这位蒙古族青年作曲家正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新中国的成立,家乡的变化,激动着这位来自草原上的作曲家,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歌,表现了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对新中国、对党和领袖的由衷的赞颂。

    在创作这首歌曲的两年之前,22岁的美丽其格亲身经历了内蒙古人民的翻身解放。在那些日子里,他亲眼看到共产党、解放军真心爱护蒙古族人民,全力维护蒙古族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的代表,他跟随解放大军到牧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牧民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他也亲眼看到和亲自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对共产党、解放军的热爱,这一切都深深地感动着他。后来,美丽其格还来到北京,他作为内蒙文艺界的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在怀仁堂,他面对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了内蒙古民歌《朱色列》。演出结束后,毛主席用他那温暖的大手紧紧握住美丽其格,令他激动不已,连续几天彻夜难眠……难以平静的思绪在他的脑海里一层层地展开,他的感情也在不断延伸和游走。他拿起马头琴,一面构思歌词,一面酝酿旋律。

    后来,美丽其格回忆说:“我在创作《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时候,受到家乡草原的一些民歌、科尔沁草原上原汁原味的民歌的影响。我和草原有着很深的渊源,我在这个民歌这个气氛里长大。创作的时候我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写完这首歌曲后,首先唱给同学们听。大家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善意地提出几点修改意见。”在那之后不久,学校举办了学生作品演唱会,演唱会上女高音陈尚文在杜鸣心的钢琴伴奏下,深情演唱了这首歌。她那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人,歌声刚落,台下就响起了十分热烈的掌声。在大家的盛情邀请下,陈尚文不得不再次走上舞台,重唱了这首歌。演唱会后,全院各系准备暑假回家探亲的同学,纷纷向美丽其格索要词谱……

    很快,《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就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放了,并很快传遍了塞北江南。

    (二)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赞颂蒙古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歌曲。全曲简洁、凝练,用短短的十六小节、两个乐句构成了单乐段的结构形式。一字一句中,都蕴含着作词作曲者对故土的一片赤诚之心,依恋之情。立意十分深刻。在歌曲形式上,每一个乐句的结尾都采用了长音,更增添了一份情思。在音调上,作者更多地吸收了蒙古族民间音乐,似马头琴在深情地歌唱,舒缓、婉转,仿佛一个人在草原上信马由缰地漫步。

    听着这首歌的旋律,就使人们感到仿佛回到了广阔无垠的草原。全曲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唱起这首歌,全身心都会感到欢快和愉悦,深情而舒展。

    美丽其格笔下的“我的家乡”,就是科尔沁草原,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十分辽阔,并且有湖泊如星罗棋布,有河流如玉带飘逸,还栖息着天鹅和百灵鸟,仙鹤与白鹭,有成群的牛羊,有悦耳的牧歌……是这样的家乡,给了作者灵感和激情。

    但这首曲子不仅是科尔沁草原的颂歌,在它流传的数十年中,很多人只要一到草原——不管是内蒙古还是西藏,不管是天山脚下还是贡嘎雪山下,只要身处草原,看到眼前的景色,不由地想一展歌喉,涌上来的曲子当中,一定就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就是好歌的涵盖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的歌词最初是用汉语写的,后来蒙古族诗人那-赛音朝克图将其翻译成了蒙古语。在草原牧区,蒙古语演唱的这首歌曲,更为自然流畅。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首歌的歌词曾经被改写,“白云飘”改成了“红云飘”,“百鸟齐飞翔”改为“战歌更嘹亮”,在1970年代出版的《战地新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可笑的改写,粉碎“四人帮”后这首歌才恢复了原貌。

    (三)

    我国很多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都在舞台上演绎过《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如刘秉义和楼乾贵,但演唱的时间最长、对歌曲演绎得最形象生动、感情最真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数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成为了吴雁泽的保留曲目,几乎每次演出都要唱起这首歌,而台下的听众也十分认可他,只要有吴雁泽演出,都会热烈要求他唱这支曲调优美、旋律悠扬歌曲。他在公众场合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从当学生时就喜欢这首歌,我觉得它不仅表现了蒙古族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性格,还唱出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

    在演唱方式的处理上,吴雁泽把“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两句连起来唱,结尾又是一个大跳,把草原的辽阔美丽风光和人们对幸福美好新生活的赞美体现在一种新的唱法中,独特的处理方式得到了蒙古族歌唱家拉苏荣等人的赞同。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如美丽其格所说:“这首歌不仅表达了我的心声,表达了内蒙古草原人民的心声,也表达了全国人民的心声。”

    1954年,《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在《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1989年获“建国四十年来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

    现在,《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已经成了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送给远方前来旅游的客人们的迎宾曲。我们常能见到这样的场面:茫茫的草原上,在马头琴的伴奏下,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一面唱着这首歌,一面跳起欢快粗犷的舞蹈。

    《长江之歌》

    ——洋溢着对万里江河的一往深情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歌唱长江,就是对祖国的赞颂,就是对母亲的热爱。《长江之歌》是一首铿锵有力,气势宏大的长江颂歌。那激昂的曲调,令人振奋的歌词,引发了中华民族对长江的巨大关注。每当人们听到或唱起这首赞歌时,眼前总会浮现出长江那磅礴的气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 词曲作者简介

    曲作者:王世光(1941~ ),祖籍山东历城,青岛人。中学时代即尝试歌曲创作,其作品曾获山东省创作奖。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5岁创作歌曲,毕业后从事音乐创作、音乐编辑工作,1976年任中央歌剧院驻团作曲家,现任中央歌剧芭蕾舞剧院院长。创作有大量的影视音乐,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歌剧代表作品有《彭德怀坐轿》、《第一百个新娘》(合作)、《马可-波罗》等。在《长江之歌》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他又创作了《祖国正是花季》、《欢乐今宵》等优秀歌词,由他作词的《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在1988年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词作者:胡宏伟(1953~ ),辽宁沈阳人。1984年入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文学专业学习,后在沈阳军区歌舞团从事音乐文学创作,曾任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歌词代表作有《中国共青团代团歌》、《长江之歌》、《辽河从我家门前流》、《草原的篝火》等;出版歌词集《长江之歌——胡宏伟作品选》、《好男儿,当兵走》等。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一)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198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专题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请作曲家王世光作曲,一共24集。摄制组的同志要求很高,说要写得像当时走红的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一样,只要一听到它的音乐就要街静巷空,争相观看。这下可难坏了王世光,他天天为之苦思冥想。长江从源头的滴滴细流变成滔滔大江,最后汇入东海。怎样才能恰当地表现它?王世光最后采取了开门见山的方式,虽无流水的描写,但却是人们真实感情的自然流淌。用王世光的话说,“它是发自内心的咏唱”。虽然只是一分钟的音乐,却能让人久久地回味。

    1983年,《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其优美壮丽的主题音乐引起全国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应观众要求,该片摄制组决定向全国征集主题音乐歌词。

    《话说长江》在内容上,既有对长江气势的描写,同时又着重从人们对长江的真情实感出发,以发自内心的歌唱来表现长江。乐曲的旋律流畅优美,易唱易记。1983年,此片摄制组应观众要求,为主题音乐征集歌词,共收到词作近5000首。在这些作品中,年仅30岁的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员胡宏伟的作品脱颖而出。胡宏伟曾经在长江一带体验过生活,在一股不可抑制的激情冲动下,他很快写出了《长江之歌》的词稿,后经词界名家乔羽、晓光等人集体修改。1984年4月,中央电视台以《长江之歌》音乐会的形式正式推出这首歌。

    经过多次修改之后的《长江之歌》,成为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歌词从宏观的角度,以概括的手法、饱含深情的语句和博大宏伟的气势,描绘了长江的自然风貌并赋予它以巨人般的性格。

    《长江之歌》获奖之后,胡宏伟仔细浏览每句歌词,发现评委会重点在第二段的一些词句上作了调整修改,如原来的“你从历史走来”,改为“你从远古走来”;“你向太阳奔去,碧波焕发着异彩”,改为“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胡宏伟感慨地说:“如果说这首词写出了大家的心声,那么首先它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现在把荣誉授给了我,我觉得受之有愧。因为我只提供了一个雏形,现在这首词已融进了很多同志的智慧与艺术精会。老一辈词曲作家热情扶植新人的精神,多像大江慷慨无私的风格。”胡宏伟还说:“我还要感谢的是长江的本身。因为长江的本身就是一支壮美的歌,一首瑰丽的诗。我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而浪花的开放又是那样的短暂。”

    (二)

    歌曲《长江之歌》在1984年播出之后广为流传。至今,它仍然是音乐会上的常演曲目,时间证明了它的艺术水准。

    《长江之歌》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丽,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写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第2节):写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这两部分运用前后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贯通起来,以对长江“赞美”、“依恋”的真挚感情作主线,把长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力量无穷、贡献巨大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词作者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赞颂之情。词作者分别从地理和时空的角度描写长江,并赋予了长江一种象征意义,永远充满青春活力,永远向前发展,该节长于抒情。

    《长江之歌》先后有好几位歌唱演员都唱过,风格特点各不相同。著名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宏伟、壮丽;万山红和孙健的演唱深情、豪迈、雄伟、高昂。

    胡宏伟创作的《长江之歌》歌词已被收入小学五年级下学期16课(2006年修订本),北师大版第11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现在小学冀教版第11册的第一课也有了这篇课文——即将毕业的小学生们,都会学习这一篇课文,领略长江的迷人风采。江苏教育出版社对《长江之歌》进行了修改,使文体更简洁。《长江之歌》歌词还被选为指定背诵的诗文,读着这首诗歌,不禁 心潮澎湃。

    《青藏高原》

    ——对世界屋脊的激情礼赞

    青藏高原,“世界之屋脊”。一首高亢而嘹亮的《青藏高原》,唱出了我国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一份深情厚意,它以最热烈、最直接的方式,把人民对那片古老而神秘的高原的爱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使听者心醉神迷。青藏高原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守护神,是矗立在华夏大地上的一座更加壮丽巍峨的西部长城。一曲《青藏高原》,便是中国人民对那片高原所饱含的热烈感情和美好的赞颂。

    ◎ 词曲作者简介

    张千一(1959~ ),辽宁沈阳人。曾在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毕业后在工程兵文工团、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武警文工团担任音乐创作员,现为总政歌舞团歌剧团创作员。作品有交响乐《北方森林》、《为四把大提琴而作》、《A大调弦乐四重奏》等;舞剧音乐《大漠敦煌》;歌曲代表作品有《青藏高原》、《天路》、《嫂子颂》等。

    《青藏高原》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

    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

    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可是青藏高原?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

    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

    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

    哦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连,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一)

    1994年11月底,时任武警文工团编导室主任的张千一应邀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音乐。当时的张千一,因刚刚为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开幕式创作音乐,连续工作了三个月,感到非常的疲惫,他本想好好地休息一阵子。然而,当他看完《天路》的剧本后,却非常的感动。《天路》写的是我军入驻西藏,两代官兵为西藏修筑青藏公路的事情,表现了我广大官兵为藏汉团结、民族团结做出的巨大贡献,这里几千年没有公路,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新中国为了造福西藏人民,派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筑路大军援藏,几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不少人甚至付出了生命……

    张千一顾不了身体的疲惫,有信心把这个歌曲写好,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当时,张千一还从来没有到过西藏。一个从来没有去过西藏的人,怎么去把握藏族的音乐元素呢?一方面,为了创作这首歌曲,他仔细研究《天路》的剧本和影像资料,受到很大的启发;另一方面,他从小就很向往西藏,对藏族题材的音乐作品很感兴趣。那时才旦卓玛等老一辈藏族艺术家演唱的很多藏族歌曲,他非常喜欢,这些藏族音乐作品对他是一种熏陶。听到那些藏族音乐,就能想象得出,西藏这块土地是那么的神秘、那么空远,那里有神秘高贵的布达拉宫,还有看上去很高很蓝的天空……

    电影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它摒弃了一般风光片的手法。作曲家张千一吸收了西藏的音乐素材,谱写出高亢、嘹亮的天籁之音。

    艺术创作需要想象的空间,想象要大于实际的空间,因为人的想象是无限的。“虽然没有去西藏,但我能展开自己的想象,能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张千一这样说。人的心有多大,想象就有多大。所以,尽管没去过西藏,但很有创作的冲动和灵感。

    后来,曾有朋友问张千一:一个没有去过西藏的人如何能创作这样的歌曲?张千一回答说:“今天的作曲家不是经常写上古时代的音乐吗?李春波没当过知青,不是写出了《小芳》吗?”实际上,张千一心目中的西藏完全是他精神世界中的神圣天国,是他向往中的世上最纯净的天空与最广袤的大地。

    谁来首唱这首新创作的《青藏高原》?张千一推荐了一位歌手,她叫李娜。张千一在创作《天路》的主题曲时,就想到了李娜。甚至可以说,《青藏高原》这首歌曲,是为李娜量身定做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千一听李娜唱起了一些藏族的老歌,如《翻身的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等。以前张千一直听李娜唱流行歌曲,没有听过她唱藏族歌曲,这次听了后,发现李娜演唱这些歌曲格外动听,尤其是尾音的处理,非常到位。他对李娜说,有机会一定替你写首藏族风格的歌曲。

    果然,李娜不负张千一的期待,她不仅唱响了《青藏高原》,而且让大家为之振奋,因为她准确地把握了《青藏高原》的内容实质。她的声音仿佛从天而降,飘荡在高处,带有神秘色彩。

    (二)

    《青藏高原》是用二段体写成的,前有引子,后有尾声。整个歌曲的引子共8小节,4/4拍,由近4小节的歌唱和4小节的间奏连接而成。开篇在主音区以五度跳跃行进,然后以主音上的八度大跳至HighE,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音,但它却无遮无拦地展示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高远辽阔的意境,也表现了与天接壤的天路之高耸入云的险境。这段引子为后面的音乐打下了基础,留下了余地。接下来,在流畅的管弦乐间奏后直入主题。

    A段为起、承、转、合四句,具有小调性质。这一段的旋律材料来自引子,它是对引子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挖掘。歌词以叩问的形式为发端,增强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高原上天路的感激,展示了藏族人民“远古呼唤”和“千年的祈盼”之情。旋律以倾诉为主,娓娓道来,句子的落音在属音与主音上交替,与主题相呼应。

    B段的调性仍然是小调,然而节奏变化较多,作曲家以其炉火纯青之技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丝毫没有使人感到不适应之感。这一段共3小节,由两个乐汇构成。整体的节奏是前松后紧,情绪以抒情为主,旋律的走向比较有规律,基本都是大山形旋律,由于词曲是同一个人创作的,所以可以做到整体形式上完美的结合。

    尾声共7小节,全曲的最高音在这里出现。作曲家在此给歌唱家以极大的自由去展示自己的歌喉,这个无与伦比的高音,表现了作曲家对演唱者对高音的挑战,也表达了一种意境——仿佛站在青藏高原上去触摸天顶的欲望。这也许就是“天路”的喻意所在,既有一种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气势,又表达了青藏高原高大与神圣。

    《青藏高原》这首歌改变了一些人对流行歌曲的看法——原来流行歌曲也可以唱得如此大气,流行歌曲的演唱也完全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八度之内,这是一个新的尝试。

    (三)

    《青藏高原》音域宽广,音阶跨度大,为很多流行歌手以展示和发挥实力的机会,而众多美声、民族唱法的歌手也喜欢上了这首歌曲,所以一时间,众多歌手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演绎《青藏高原》,有歌迷在网上居然集中了二十位男女歌手的演唱,包括李娜、韩红、王丽达、张惠妹、谭晶、索朗旺姆、谭维维、亚东等,还特地将每人唱的引子和结尾部分放在一起,供人欣赏和比较,深究到底谁对这首歌唱得更完美。如果说李娜的演唱是出世的,韩红的演绎却是入世的,她的歌唱时尚而自我,所以韩红唱的“青藏高原”更多地带有她个人的色彩。

    《青藏高原》作为电视连续剧《天路》的主题歌,放在影片开始,起到了开门见“山”的作用。这首雅俗共赏的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对高原的赞美,有一种超越尘世的感觉。它经过河北歌手李娜首唱之后,迅速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藏区更是家喻户晓。人们虽然对《青藏高原》的高音心存畏惧,但由于其旋律优美、民族风格浓郁,仍然十分喜欢它。2006年10月,藏族歌手索朗旺姆也演唱了这首优秀的歌曲,她的演唱民族风格自然十分纯正,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无论民族唱法还是西洋美声唱法的歌手,都愿意演唱此歌,甚至乐此不疲。

    《青藏高原》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天籁之音,把张千一推上了优秀作曲家的领奖台。

    《谁不说俺家乡好》

    ——唱出了对家乡的真挚之情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电影《红日》中一首歌唱家乡,歌唱解放军的歌曲。这首歌不仅曾经在解放区广为流传,更成为今天大家所喜爱的歌曲。这首歌抒发了人民热爱家乡、热爱子弟兵和保卫胜利果实的真挚情感。看似朴实无华,却情深意重。是一首词曲优美并极富民歌特色的抒情歌曲。随着《红日》的播映,这首歌曲也迅速流行,风靡大江南北。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萧珩(1941~ ),又名萧培珩,山东牟平人,1951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学习。195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57年后进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事专业电影音乐创作。他的代表作有《红日》 (合作)、《咱们的牛百岁》及电影《聊斋的故事》、《节振国》等,并撰写了《电影音乐创作与欣赏》、《音乐浅谈——挖掘、发展我国古代音乐遗产》等深入浅出的理论文章。他的作品,热情奔放,旋律优美舒展,富于乡土气息。

    曲作者:吕其明(1930~ ),安徽省无为人。他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曾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上海电影总公司音乐创作室主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联委员、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开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谁不说俺家乡好》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 谁不说俺家乡好,

    得儿哟依儿哟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弯弯的河水流不尽,

    高高的松柏万年青。

    解放军是俺的亲骨肉,

    鱼水难分一家人。

    哎 谁不说俺解放军好,

    得儿哟依儿哟

    鱼水难分一家人。

    绿油油的果树满山岗,

    望不尽的麦浪闪金光。

    看好咱们的胜利果,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

    哎 谁不说俺解放区好,

    得儿哟咿儿哟

    幸福的生活千年万年长。哎!

    (一)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的故事片《红日》的插曲。影片《红日》由瞿白音根据吴强同名小说改编,由汤晓丹导演,拍摄于1961至1963年,是一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革命军事题材电影,它取材于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抗击蒋介石部队的真实历史事件。1946年,蒋介石军队大规模进攻华东解放区。我人民解放军沈振新、丁元善部在苏北涟水城,与蒋军74师激战后,有计划地北撤。但蒋军74师与83师配合,气焰十分猖狂,以二十万人的兵力进犯山东沂蒙山区,想在那里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第二年的冬天,敌军74师被我军沈振新的部队在莱芜战役中打得落花流水。战斗中,连长石东根虽然犯了一定错误,但在军长沈振新的教育下,很快纠正了错误,并在孟良崮一战中表现出色,他带领战士搭起人梯,攀上了悬崖绝壁,直捣敌指挥所,击毙了74师师长张灵甫,蒋军的王牌74师被一举歼灭。这不仅是我军在华东战场的胜利,也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起点,更是我军打败蒋介石部队解放全中国的起点。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影片《红日》中的插曲,这首歌曲将电影的主题充分地表达出来,唱出了山东解放区人民对家乡和人民子弟兵的无限热爱,更体现了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这首歌由青年电影工作者萧珩作词,同时参与作曲。1961年夏秋间,《红日》剧组住在栖霞灵山村,但他却有一半时间住在老家——观水镇郁都村(灵山、郁都村相距不远)。乡亲们时常看到他手拿笔和本子,漫步在山头河边,时而哼唱几句,时而写下几笔。他说,是家乡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是家乡秀美的山山水水,给了自己创作的动力和源泉。

    这首歌的作曲者是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吕其明。吕其明从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在无名烈士陵园里为电影歌曲找灵感,把在革命队伍的生活积累和内心感情有机结合成一个个音符。一气呵成写出了这首传唱至今的好歌。歌曲的旋律具有浓郁的山东风格,尤其是吸收了沂蒙山歌的韵味。

    词曲作者在对词曲充分酝酿、成竹在胸之后,两人一起来到烟台市博物馆这一清静之地,冒着酷暑,反复切磋,顺利完成了《红日》的插曲工作。随着《红日》在全国放映,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也一举成名,风靡全国。

    还需要特别说明,《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的作词作曲者,除了萧珩、吕其明外,还有一位是杨庶正。《红日》电影放映时,影片上词曲者的署名,只有吕其明和萧珩二人,却没有杨庶正的名字。这是因为在《红日》电影制作的后期,杨庶正又奉命调到另一剧组,为王丹凤主演的《女理发师》影片作曲,因此造成了署名上的疏漏。后来,报刊杂志在刊登《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时,也采用电影上的署名。吕其明、杨庶正都作了澄清后,报刊和录音带上才出现“萧珩、吕其明、杨庶正词曲”,还了一个历史真实。

    (二)

    《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极具民族风味,很有特色。这首歌分节歌形式,带扩充的单乐段,开始就具有明朗、舒展的色彩,歌词大量运用排比句:“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哎,谁不说俺家乡好,得呀儿哟……”

    “一座座”、“一朵朵”、“一片片”、“绿油油的”一系列排比,配上起伏有致、优美抒情的旋律,仿佛向人们展现出一幅丰收、美丽、喜人的锦绣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军民间的骨肉之情。乐段结束后,紧接着是一个长拍渐强的衬字“哎”的出现,将音乐的情绪推向高潮。感情深切真挚,歌声更加明亮、甜美。“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后面,贴切地运用了山东民歌中富有特性的衬词“得儿依儿哟”,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听后,回味无穷。曲尾“哎”的运用更让人有余音未尽之感。

    《谁不说俺家乡好》吸收了沂蒙地区的音乐因素,感情饱满又充满了地方情调。

    正如曲作者吕其明所说:在语言和音调的配合上做了很多研究,为歌曲的创作道路铺下了一块基石。果然,他在民歌基础上经过修饰改造,成功地创作了这首《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

    (三)

    随着电影的公映,《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曲迅速传播开来。歌曲中所表现出的豪迈气魄和抒情韵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电影中的插曲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歌唱家任桂珍演唱的,她演唱这首歌亲切而自然。后来,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也演唱了这首歌,她的深情而优美的演唱风格,为听众勾画出一幅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生动画面。

    一首好的电影插曲会比一场电影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也许这就是歌词的魅力,《谁不说俺家乡好》就是这样一首令人刮目相看的歌曲。《红日》,这部电影对今天年轻人来说已有遥远的历史感,但是这首动听的歌曲却光彩依旧。

    时至今日,在各种晚会、音乐会上人们仍然能听到《谁不说俺家乡好》那优美的歌声。它也被公认为是山东新民歌的经典之作,还被选为音乐学院的教材。

    《谁不说俺家乡好》还曾经是“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三十首入选歌曲之首。在1989年的时候,获得文化部颁发的“建国四十年优秀作品奖”。

    《鼓浪屿之波》

    ——渴望祖国统一的思乡之歌

    鼓浪屿,是音乐的沃土,是“钢琴之岛”、是“海上花园”。伫立在鼓浪屿上,眺望这难以跨越的咫尺之遥,台湾同胞有着难以舒展的乡愁,海浪拍打着鼓浪石,也拍打着他们每个人的心。《鼓浪屿之波》道出了他们无以言表的情感——期盼海峡两岸早日和平统一。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张藜(1932~ ),笔名桦成林,钟子玉,辽宁大连人。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艺文学研究室。毕业留校从事文学创作,1955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教,历任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中央民族乐团创作室专职创作员,中央民族乐团作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导、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等。

    词作者:红曙(生平资料不详)。

    曲作者:钟立民(1925~ ),江西南昌人,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1953年到1988年,他一直在《歌曲》编辑部做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我们要向一边倒》、《美国黑孩子小杰克》、《在天池畔》,《瑞丽江之夜》、《啊,湘江》、《我寻找你,陶然亭》、《鼓浪屿之波》等。

    《鼓浪屿之波》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

    海水鼓起波浪,

    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

    台湾是我家乡。

    登上日光岩眺望,

    只见云海苍苍,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母亲生我在台湾岛,

    基隆港把我滋养,

    我紧紧偎依着老水手,

    听他讲海龙王。

    那迷人的故事吸引我,

    他娓娓的话语刻心上,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

    唱不尽骨肉情长,

    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

    思乡水鼓动波浪。

    思乡思乡啊思乡,

    鼓浪鼓浪啊鼓浪,

    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

    美丽的基隆港!

    (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人们更加期盼着在这祖国统一。由于人为的政治因素,台湾海峡两岸的同胞处于隔离状态,许许多多的家庭忍受着骨肉分离之苦。

    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进行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同日,国防部也发表声明,从即日起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也多次指出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向美国总统表示,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并表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从此,两岸敌对关系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两岸的和平统一成为全国人民的期盼。

    《鼓浪屿之波》就是在倡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是当时十多位词、曲作家,深入平潭、崇武、厦门等地,创作的百余首台湾题材歌曲中影响最大的一首。

    谈及《鼓浪屿之波》这首歌的创作过程,作曲家钟立民回忆说,那是1981年,福建省音乐家协会邀请国内一些著名词曲作家到福建,参加歌唱海峡两岸骨肉情怀的采风活动。出发前,钟立民就想借此机会寻找灵感,写几首反映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但是,在福建呆了数天,钟立民还是没有找到感觉。这时,他们来到了此次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厦门。晚上,钟立民和几位同事来到鼓浪屿散步。鼓浪屿的涛声是全国闻名的,此时恰逢海浪很大,听着浪涛一轮轮拍打着岩石的声音,仿佛就像一首乐曲,这与钟立民心中骤增的爱国情怀形成了共鸣,给了他音乐的灵感,在鼓浪屿的10天时间,钟立民谱写了六七首歌曲。

    (二)

    《鼓浪屿之波》是一首祖国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和台湾同胞浓浓的思乡之曲。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是,由于海峡的阻隔,乡愁别离的台湾同胞站在厦门鼓浪屿远眺的情景,贯穿其中的是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题。歌词中的日光岩喻义登高眺望、盼望宝岛早日回归祖国大陆的团圆之意。

    歌词每段结尾以“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总写了对家乡台湾的思念。第一段:“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茫苍”,表面看来是写景,是说出厦门的美,深入体会,也有不能清晰的见到家乡的深深遗憾和对家乡回归的渴望。第二段可以看做是郑成功的故事,对他的故事的感动,是蕴含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第三段:“喝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思乡水鼓动波浪,思乡啊思乡,鼓浪啊鼓浪”前半句唱出了渴望家乡回归,后半句将思乡与鼓浪排比,道出了无尽思乡。

    (三)

    《鼓浪屿之波》对于每一个厦门人来说,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响起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时,脑海中便浮现出鼓浪屿美丽的景色;每当唱起它的歌词时,心中更加思念对岸的亲人。随着厦门海关的整点钟声敲响,《鼓浪屿之波》的旋律也不起飘荡在厦门的上空,成为厦门城市的象征。《鼓浪屿之波》在1988年曾获得厦门市政府颁发首届文学奖的特别荣誉奖。经过厦门市民的建议和专家的不懈创作,终于在1998年9月,把这首歌的曲子雕刻成长约250米、高约3.5米的五线谱雕塑,竖立在环岛路上,成为环岛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厦门人心中的自豪。此雕刻也成为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花岗岩五线谱,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颁发的“最长的五线谱雕塑”证书。《鼓浪屿之波》因此成为厦门的一个品牌之歌。随着厦门经济特区的腾飞,如今的鼓浪屿成为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它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鼓浪屿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祖国大陆与台湾不断密切的联系与往来,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实现。《鼓浪屿之歌》先后由著名歌唱家李光羲、郑绪岚、张暴默、殷秀梅演唱过,由此我们更见其旋律的优美动人。

    《东方之珠》

    ——回旋着一腔血脉共流的情怀

    《东方之珠》是一首旋律优美舒展,歌词深情凝重的抒情歌曲,作品富于想象,拟人化地将香港比作一个饱经沧桑的恋人,虽历尽坎坷却风采依然。这首歌表达了作者对香港历史的慨叹、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对香港回归的期盼以及对香港的一片热爱之情。

    ◎ 词曲作者简介

    罗大佑(1954~ ),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县,是台湾地区的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曾创作并演唱《恋曲1980》、《恋曲1990》、《童年》、《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爱人同志》、《亚细亚的孤儿》、《野百合也有春天》、《皇后大道东》、《之乎者也》、《海上花》、《是否》等国语、闽南语、粤语脍炙人口的歌曲,对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校园民歌及整个华语流行音乐风格转变有划时代的影响,其歌曲也是许多歌手争相翻唱的对象。

    《东方之珠》

    小河弯弯向东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船儿弯弯入海港,

    回头望望沧海茫茫,

    东方之珠拥抱着我,

    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一)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在1997年回归中国以前,香港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须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归还中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香港并可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离开祖国怀抱一百多年来,香港对于即将来临的回归,有着十分复杂的心理,香港很多人都抱着既希望又观望的态度。台湾歌手罗大佑在这时创作的歌曲《东方之珠》,正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人心:“小河弯弯向东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

    香港别名“香江”,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三部分组成,是著名的国际商埠和世界航运中心,“东方之珠”一词几经演变后,也用于形容香港。历史的变迁,让香港从一个当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渔村,演变成今天有“东方之珠”美誉的国际大都会。香港有美丽的夜景,尤其是1998年之前香港的启德机场在运作的几十年间,由于启德机场位于香港的市中心,从晚上抵达香港的飞机上,可以看到香港万家灯火的繁华景色,恍如黑夜中的明珠。香港因而有“东方之珠”的别名和美誉。

    罗大佑是一位具有忧患意识的歌手,曾经写下过《亚细亚的孤儿》等歌曲,歌中唱道:“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面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及至1980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之时,香港社会抱着前途未卜的心情,刮起一阵持续了几年的移民风潮。已定居香港的罗大佑再度以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香港问题的关注,写下了《东方之珠》这样一首极具忧患意识的歌曲。

    在罗大佑的《东方之珠》之后,还有一个老版本的《东方之珠》,它曾是香港一部名叫《前路》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由郑国江作词,顾嘉辉作曲,甄妮主唱。1986年罗大佑来香港后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他用郑国江的词创作了1986年版的《东方之珠》,1991年重新填词,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新版本的《东方之珠》,中回旋着一腔血脉共流的情怀,充溢着黄皮肤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沧海桑田的尊严。

    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冉冉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

    罗大佑作词作曲的《东方之珠》是赞美香港的。歌曲流行之后,人们就习惯于把这种赞语引用过来以替代香港。“东方”不是针对中国而言,而是站在全球的角度——中国在世界的东方,香港在中国,称之为“东方之珠”是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赞美香港的。可见香港在中国及在全球的地位及影响,这也是歌曲《东方之珠》被广为传唱的重要原因。

    (二)

    《东方之珠》这首歌,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歌词含蓄而富于诗意,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

    歌曲《东方之珠》的第一部分为复乐段结构。两个乐段的旋律基本相同。两个乐段中的第一乐句,相对地说,都比较平稳。然而,其第二乐句,开始时是连续的同音重复,紧接着便以八度大跳转入低音区。它似乎从亲切、温柔的呼唤开始,以耐人寻味的深情加以延续。歌曲的第二部分有转向下属调的明显倾向,使歌曲的色彩产生鲜明的变化。在这个乐段中,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先是几个音连续上行至全曲的最高音,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包含三连音在内的紧密节奏,从而掀起这首歌曲的高潮。特别是“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的真挚话语,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补充部分是歌曲第二部分的完全重复。它将全曲的高潮进一步延展。其画龙点睛之句——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则得以多次强调,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

    罗大佑以感人肺腑的真诚、富于想象的拟人化描绘,表达了我国人民对香港沧桑历史的慨叹、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和期盼香港回归的热切心情。歌中带有一丝伤感与忧郁的描述,跨越了历史的浩渺时空,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一曲三叹,感人至深。

    在以后的许多年里,每当大家听到或唱起《东方之珠》这首歌曲时,一定不会忘记香港回归那历史性的转折,以及那激动人心的难忘时刻!

    (三)

    《东方之珠》问世后,多次在各个电台电视台播放,引起很大的反响,大家争相传唱。

    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香港滚石出版了两张纪念专辑,一张就是收录有《东方之珠》的专辑《皇后大道东》。一时间,香港满街回响《东方之珠》的歌声。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举行了盛大的交接仪式。同时,香港举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电视卡拉OK演唱会,数百万人同时跟着电视合唱《东方之珠》。很多人眼中含着泪花,脸上却带着笑容。

    通过《东方之珠》这首歌,人们都能体验到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能激起人们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东方之珠》的歌词还被编入了人民教育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在教材中,《东方之珠》集美图和美文于一体,将香港这座美丽的城市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对学生们认识香港这座美丽的城市,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义。

    《七子之歌——澳门》

    ——唱尽澳门的酸甜苦辣

    《七子之歌——澳门》是根据闻一多的一首诗改写的歌曲,歌曲表达了澳门人民盼望回归的赤子情怀。这首歌传递着盼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心愿,而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99年12月20日零时零分零秒,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永远铭记的时刻,那一刻,澳门综艺馆中响起了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离开祖国母亲四百多年的澳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正是为了迎接澳门回归这一庄严时刻而创作的歌曲,它唱出了澳门几百年的沧桑,让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感动。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今湖北省蕲水县(今浠水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上海)。闻一多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曲作者:李海鹰(1954~ ),广州中山人。创作过一系列有影响的影视音乐作品。除了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的插曲《弯弯的月亮》之外,还有电视剧《外来妹》的主题歌《我不想说》、电视剧《一路黄昏》的主题歌《走四方》、电视剧《女人天生爱做梦》的主题歌《我的爱对你说》、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等等。他还为影视剧《鬼子来了》、《黑冰》、《背叛》、《荣誉》、《亮剑》等写歌编曲。由于这些成就,曾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音乐奖等全国、全军、省、市以及海外音乐创作奖百余项。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一)

    《七子之歌——澳门》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诗词创作于1925年3月。闻一多当时正在美国留学,三年的异乡生活中,他亲身体会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这种精神和心灵上的屈辱和折磨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故国的思念。于是他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篇,以抒发自己对祖国的眷恋和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七子之歌》就是其中的一部作品,它共分为七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闻一多用拟人的手法将祖国的这七块失地比作远离母亲的七个孩子,让他们用小孩的口吻哭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悲哀之情。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来到澳门。在鸦片战争之前,明清政府一直都保持着在澳门的行政权、司法权、关税权、驻军权等,充分行使着国家主权。鸦片战争后的1845年,葡萄牙女王擅自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向澳门的中国居民征税,驱逐清政府官吏。1887年,中葡签订《和好通商条约》,葡萄牙人取得了“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的权利。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古老的中国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夙愿逐步实现。

    1987年4月13日,中葡正式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向世界庄严宣布,我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外国在中国殖民统治的彻底终结,证明了“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同时也是我国统一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1996年,为了迎接澳门回归,中央电视台开始拍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国务院港澳办要求《澳门岁月》必须要打响回归宣传的第一炮,而且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其亲自题写片名。1998年,总编导李凯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的时候,发现了《七子之歌》,当即决定找人为之谱曲,并把它作为《澳门岁月》的主题歌。

    歌词选定后,他们曾找过其他作曲家为之谱曲,但一直没有出现满意的作品。后来在电视台音乐编辑武咪咪的介绍下,他们找到了作曲家李海鹰。李凯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李海鹰是最合适的作曲人选,因为他家的祖籍是广东中山,近临澳门,历史上与澳门同属同一行政辖区,珠江三角洲的同源文化是他创作《澳门岁月》主题歌得天独厚的优势。”40多岁的李海鹰和文化先人闻一多有了一次相隔70余年的对话。他用深情、动人的旋律,抒发了中华民族渴望祖国统一的共同情怀。

    李海鹰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揣摩了澳门的历史,反复吟诵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词,最后一气呵成完成了曲作。他说:“我是在渴望祖国统一情感的宣泄中完成的《澳门岁月》主题歌创作,我写下的这首曲子,就是要回眸历史,不忘悲伤往事。”作品融入了潮州民歌的特色,而且在配乐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先生生活的时代,歌曲听起来有浓浓的怀旧情绪。

    歌曲创作完成之后,李凯决定挑选一名澳门的小演员来演唱。他还确定了几个标准:第一,年龄要在九岁到十二岁之间;第二,演唱要用澳门口音的普通话;第三,人选要由澳门合唱团指挥家陈振华先生负责推荐。最终他们选定了澳门培正小学的小姑娘容韵琳。当时,容韵琳只有八岁,是澳门少儿艺术团的成员,经常代表艺术团参加演出。1998年圣诞节前夕,老师通知她学唱这首《七子之歌——澳门》。在后来的选拔过程中,她纯真、深情的歌声打动了陈振华。但是,容韵琳最终被选中,是得益于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小韵琳是知道要用普通话演唱《七子之歌——澳门》之后才开始学习普通话的。据她回忆,在歌曲录制的时候另外还有一名男生,那个男生普通话标准,小韵琳以为自己肯定会落选了。但导演却认为普通话不标准反而显得更真实、更像澳门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小韵琳。

    《澳门岁月》播出之后,观众对主题歌非常喜爱,好评如潮。1999年中央电视台筹办春节文艺晚会时,编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七子之歌——澳门》。已经成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容韵琳再次担任了这首歌的领唱。

    由于春节文艺晚会的巨大影响,《七子之歌——澳门》流传得更广了。

    (二)

    作为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中的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朴素真挚、深刻感人,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大家听了这首歌后,都不禁潸然泪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门回归的“主题曲”。改编版的歌词突出的特点就是把闻一多原文中的“妈港”改为“MACAU”。

    《七子之歌——澳门》采用了比较统一的体例和文字格式,最后皆以悲愤与期待的一句“我要回来,母亲,母亲!”结尾,内文则分别诉说不同的经历,相同的苦痛。

    《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抒情优美;第二乐段旋律热情激昂,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

    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开始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

    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七子之歌——澳门》问世后,立刻传遍了海内外,引起全世界华人的强烈共鸣。这首歌不仅在各种庆祝回归的活动中,甚至在每一条大街小巷中都能听到。在澳门回归的前后几天,北京竟然出现《七子之歌》的音像制品脱销的现象。

    每当听完这一首歌,一种激荡在歌中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就立即会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澳门青年在一封信中写道:“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阕复一阕,不知清泪之盈眶。读《出师表》、《陈情表》时,故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1999年,澳门少女小韵琳来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七子之歌——澳门》,用不太纯正的普通话唱起了它:“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歌声伴随我们度过了整整一年。终于,在年底的12月20日,五星红旗在澳门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亚洲最后一个殖民地消失,中华民族长达几百年的民族耻辱得以洗刷。悠悠百年,神州巨变,彻底摆脱百年屈辱的“中华七子”,如同一串美丽的珠链环绕在祖国的东海岸。

    歌曲《七子之歌——澳门》,于200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歌曲排行榜“特别奖”,2001年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在2006年“让世界倾听澳门——2005国际华语歌曲创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07年随着“嫦娥一号”飞向了太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