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管人用人绝招(上)-无论官大小,说假话总归不自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办公室里,领导者经常要听取下属的工作汇报,要经常与各方面的来访者交谈。他们明知在这些信息中有真有假,但又真假难辨,因此,难免上当受骗,对一些人或事作出错误判断。如求职者说他很能干,一旦接收使用又不行。

    那么,你如何能知道别人是否在说谎呢?辨认出非语言的欺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观察技巧。这样,任何的欺骗讯号者骗不了人。

    有一种最常用的欺骗象征是三只聪明的猴子,它们不听、不说、不看非礼的事。所以,他们也不用手去摸脸,这种手脸姿势就是人类欺骗姿势的基本架构。换句话说,当我们看到、听到、或说了谎言或做了不好的事,我们常会想用手遮住眼、耳或嘴巴。小孩子会很公开地使用明显的欺骗手势,小孩子要是说谎,常会用手遮着嘴,好像是想防止谎话从嘴里出来。要是他不想听父母的责骂,他就会用手盖住耳朵。当他看到了某些他不想看的事或物,他也会用手或手臂盖住眼睛。等渐渐长大之后,这些手脸姿势会变得比较精练,同时也没那么明显。然会出现在某人听到、看到或说了谎言的场合。欺骗也含有怀疑、不确定、说谎或夸张的意思。

    若是有人用了手脸姿势,并不一定表示他在说谎。然而,它却表示着这人有些不真实,只要进一步观察他的其他姿势就可以证实。绝不单独解释一个手脸姿势是很重要的。

    戴斯蒙·莫里斯博士发现,当研究人员测验护士,要他们有意地对病人的病情说谎话时,这些护士要比平常说实话时用了更多的手脸姿势。

    进行身体语言试验研究的人员发现,人在说谎时,一般出现以下四种不自觉的手脸动作。

    护嘴的姿势是少数成人用的和小孩一样明显的姿势之一。手遮嘴,拇指压着面颊,好像潜意识中,大脑指示手作这种姿势以压制说谎。有时只是几只手指,或整个拳头遮住嘴巴,但意义都是一样。

    护嘴的姿势不可与深思熟虑、评估事情的姿势混淆,在后面我们会讨论这点。

    许多人会用假咳嗽来掩饰这种护嘴姿势。在演坏蛋或罪犯时,常用这种姿势,尤其是当他与别的坏蛋地讨论犯罪细节、或当他被警方侦讯的时候;这种非语言讯息是表示不诚实的意思。如果说话者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在说谎。而若是你在说话时,对方用这种姿势,则表示他觉得你在说谎。演说者最感到心乱的一种场面就是在他讲演时,听众全都用这种姿势。若是听众人数很少或是一对一的情况,最好是暂停一下,问一问听众是否有人对你说的有什么意见。这样可以把听众的反对态度释放开来,使你有机会斟酌内容,并且回答一些问题。

    尼伦伯格·卡醚罗对人用摸鼻来掩饰说谎或表示某种否定态度的问题,作过详细研究。他写道:

    触摸或轻轻地擦鼻子,通常是用食指。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在路易士维尔大学与伯威斯德教授讨论书本的事。当教授问到他对一本现代古典作品的意见时,年轻人擦揉着鼻子,说他非常欣赏这本书。教授说:“其实你根本不喜欢这本书。”他被这句评语给套住,但是仍不明白自己是怎么露出马脚的,于是承认他只读了几页而已,并且“发现它们都是愚昧不堪的。”

    这得怪他不该在行家面前揉擦鼻子。

    伯威斯德和其他人都认定,在美国人中擦揉鼻子是相当于“不!”的反对符号。我们却发现摸鼻子或擦鼻子乃是怀疑的符号,而在许多个案中显示,所谓的怀疑乃是和伯威斯德所发现“不!”是一样的。问一位少年人一个问题,使他难以回答,并且看看他多么迅速地以食指作出摸擦的动作。大多数的人都能认定这位青年的姿态乃是一种疑问的表情。然而,如果一个四十岁的同伴或邻居发出同样的讯号,我们往往会看不出来。

    在一个电视访问的节目中,一位著名的新闻评论员被问道:“历史学家对今天的青年和他们的理想有什么高见?”这位训练有素的评论员说话时一向不会把手挨到脸上,但是这时候他仍然把食指放到鼻子边说:“我相信历史学家会把今天的青年人看作这个国家的爱国者。”假如擦摸鼻子的姿态传达出疑问或否定,则如何观察出评论员的疑问呢?其关键不外下列四点:(1)是否回答出问题。(2)他是否相信自己将要说的话。(3)不知如何以最好的方法传达他的信仰。(4)不知观众会不会接纳他所要说的话。在审视他所表现的其他姿态,再配合他前前后后的态度,我相信他的问题出在(4),亦即听众对他所说的话会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他先前的姿态簇是正襟危坐、态度开放、稍向前倾,而后来的姿态簇显示极为开放而深具信心。这就排除了(1)和(2)这两项推测。只有这个问题使他摸鼻子,并且身子往后靠,在回答其他问题时并没有这种现象,这就排除了(3)的因素。

    这个姿态很平常。一般的演说者在他们对研究一个主题的方式或听众的反应没有把握时,往往会摸鼻子。一位研究人员说,在他所参加的谈判会议中,他观察对方是否触摸鼻子以决定提出提议或反提议。他发现当对方都在隐瞒立场时,他的对手会在讲或听时,用手去触摸鼻子。谈判继续进展,他看到的摸鼻子动作减少了,最后,他作了一项反提议,对方竟然没有再摸鼻子,反而身体向前移到椅子边缘,紧跟着协议就达成了。有时候人们摸鼻子是因为发痒之故。但是,在因发痒而擦摸鼻子与用这种姿态表示否定或反对意思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差异。人们在搔痒或擦揉鼻子时通常会很用力,然而在装腔作势时却轻轻的。后者的动作优雅,并且常常伴随着一个姿态簇,譬如蜷缩在椅子上,把身体扭曲成侧身姿态,或者身体动来动去。

    摸鼻子姿势是护嘴姿势比较世故、隐匿的一种变化方式。它可能是轻轻地来回摩擦着鼻子,也可能是很快,几乎不易察觉的一触。女性在作这种动作时,会非常轻柔、谨慎,以防止化妆被弄糟。

    关于摸鼻子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当不好的想法进入脑子后,下意识就会指示手遮着嘴,但到了最后关头,又怕表现得太明显,因此就只是很快地在鼻子摸了一下。另一种说法是说谎会引起鼻子的神经末梢刺痛,摩擦鼻子是为了舒解这种感觉。人们常会问:“要是一个人只是鼻子痒呢?”人要是鼻子痒通常会用有意的摩擦或搔抓来解决,而不是只轻轻地触摸一下。像护嘴姿势一样,摸鼻姿势在说话人使用时是表示欺骗,在听者来说是表示对说话者的怀疑。

    古语有云:“非礼勿视”,这姿势表示大脑想遮住眼睛所看到的欺骗、怀疑的事物;或者是在说谎时,避免正视对方的脸。男人通常揉得比较用力,而且如果是扯大谎,常常就把眼睛看往别处,通常是地板。女人则是在眼下方轻轻地揉,一是为了避免粗鲁的动作,二来是怕弄坏了化妆,为了怕对方注视,她们常会眼睛看着天花板。

    “谎言从齿缝溜出”是句常用的话语。这是指在一个混合姿势中,咬合的牙齿、假笑容,再加上摩擦眼睛和避免与人接触的目光。这姿势常被演员用来塑造不诚实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则很少人使用。

    “非礼勿听”,这姿势就是想防止不好的事被听进耳朵的意思。小孩子不想听父母责骂,就用双手掩住耳朵,成人的抓耳朵就是一种世故的形式。其他的变化有摩擦耳背,用手指掏耳朵,拉耳垂,或是用整个耳背盖住耳孔。用整个耳背盖住耳孔的姿势,是表示他已经听够了或是想讲话的意思。

    除了以上四个手与脸部的关系动作外,人在说谎时还有别的一些掩饰动作。例如,搔脖子、拉衣领等。

    身体语言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发现。人在说谎的时候,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而必须用揉或搔抓来舒解。这对为什么有人在说谎时,或怀疑被别人拆穿时拉衣领,可说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搔脖子的动作通常是不相信别人而嘴上又不好说出来时作出的,比如说他用惯用的那只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一侧。观察这种姿势会发现很有趣的一点:每次大约是搔五下。很少超过或少于五下的。这姿势表示怀疑或不肯定;使用者的特征是常会说:“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同意”之类的话。当某人的话与事实不符时,这姿势特别明显。例如在说:“我能够了解你的感觉”之类的话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有人口臭,说话时也往往捂着嘴。这说明,对于以上这些姿势的理解,一定要灵活运用,不能一看人家捂嘴摸耳朵就认为是在说谎。可能正好这时他的耳垂有点痒,所以才用手指搓一搓,这和说谎是没关系的。任何原则都只能说明一般,而不说明个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