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97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扎木合答道:“那些番鬼很老实,自己统计了名单派人回去报信了,他们都乖乖的束手就擒,现在正被李鹏的人看着呢。”

    “派人盯着点那些远洋大船,番鬼洋人诡计多端,咱们不能不防啊,另外派人去把赖有为和丁力找来,程良珏跑路了,要想抓住他还是要依靠本地力量。”刘子光现在已经进入了战时状态,脑子转的飞快。

    红衫团的官兵们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对刘子光的称呼都从“钦差大人”,“伯爷”变成了统一口径的“大帅。”将士们都把盔甲穿了起来,只有刘子光身上一套沾满血污的蟒服,显得不伦不类。

    “启禀大帅,胡大小姐派人求见。”一个旗牌官快步走来说道。

    “传!”

    “启禀大帅,长公主有恩赐到。”又一个旗牌官走进来报告。

    “传!”

    不一会儿两个人走进屋子,胡大小姐派来的是一个精干的年轻人,他送上的是一套精良的披挂,这套铠甲不但做工精美,和刘子光的体型更是非常配套,简直就是量身定做,这回下江南巡查,刘子光没有携带盔甲,胡大小姐的这套披挂可算是雪中送炭了。

    而长公主派来的是侍卫长和四个宫女,宫女们抬着朱漆食盒,打开盖子一看,有一锅香气扑鼻的小鱼锅塌,一看就是长公主亲自做的,此外还有一盆无锡酱排骨,一盘太湖银鱼,品种不多,份量却极重。

    “这些是长公主赐给伯爷您的战饭,还不谢恩。”侍卫长一本正经地说。

    第五卷

    江南

    第三十二章

    巾帼

    刘子光无奈,只好向着食盒下跪谢恩,心说娶老婆真不能娶公主,要不然成天都得下跪,不够麻烦的。看到刘子光一副满目在乎的表情,一个小宫女很不满意的撇嘴道:“这可是我们公主从无锡带来的排骨和银鱼,一路上用冰块保鲜的。伯爷可要诚心诚意的谢恩哦。”

    “大胆!小小宫女,怎么和大帅说话的!”周围的将军们愤愤不平的指责起这个胆大妄为的小宫女,把她吓得不敢再说话,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刘子光笑笑说:“大敌当前,你们赶紧退下吧。”

    饱餐战饭以后,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和赵婧约定的时间也即将到来,刘子光换上胡懿敏送来的盔甲,登高远眺,只见旅宋人聚居区内依然是一副临战状态,并没有要休战的意思。

    “准备吧。”刘子光轻轻地说,他不是不相信赵婧,而是担心赵婧斗不过那些幕后的黑手,能调动数千部队的人一定不是等闲之辈,单单依靠一个女流之辈恐怕太难了。

    “不要啊,现在进攻的话,我大姐就危险了。”赵康急切的喊道,看到刘子光没有停下的意思,他竟然奋不顾身的扑向刘子光,立刻被几名侍卫按倒在地。

    刘子光摇摇头,蹲下来对赵康说:“军事行动一定要守时你不知道么?我和你大姐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我想她作为一名士兵一定知道守时的意义。”

    “不要啊,求你再等一刻钟,就一刻钟。”赵康声嘶力竭的喊道。

    刘子光不理睬他,正要给安东尼下令,忽然见聚居区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几十名老者,身穿旅宋官服,看来是聚居区的头面人物。而赵婧就走在队伍的末尾。

    “暂停进攻,注意警戒。”刘子光赶紧示意部下不要轻举妄动,带着十来个侍卫迎了上去,赵康也被从地上提起来带过去。

    “怎么样?商量好了吗?”刘子光扶着刀柄慢慢走过去,胡懿敏送的这套盔甲是用雁翎根辍成,份量很轻,走起来甲片哗哗作响,刹是威风,就是盔顶两根长长的雉鸡翎子显得太过戏剧化,一晃一晃的像个戏台上的武生。

    “我等是大宋国旅明侨民的代表,今日之事实属无奈,这一切都是文隽那个奸贼所为,我等并不知情。”为首一名老者说道。

    文隽!这人也算是刘子光的老相识了,年纪轻轻的身居高位,是旅宋国响当当的青年才俊,文家的势力更是举足轻重,居然会是他!

    刘子光不满的哼了一声:“好一个不知情,几千披甲之士藏在你们周围,你们居然好意思说不知情,现在那些人呢?你别告诉我他们已经走了。”

    老者被刘子光呛得说不出话来,赵婧站出来说到:“那些士兵是伪装成工人和盔甲兵器分开运到上海的,文隽此人心思缜密,他想隐瞒的事情别人一定查不出来,不要怪这些老人家,就是我也是今天才察觉的。至于他们现在的下落,你猜对了,他们已经走了。”

    “你干骗我!这些人是我大明的敌人,几千名士兵藏在大明境内随时可能引发灾难!这你难道不知道么?”刘子光指着赵婧的鼻子喝问。

    “他们退走也许是最好的办法了,难道真的放下兵器任由你处置?别告诉我今天火车站那些人头不是你下令砍的。我能把文隽劝走已经是尽力了,十万百姓避免生灵涂炭,能做到这一点我很欣慰,至于你怎么想的,那随便你。”赵婧很硬气的说道,一副你能把我怎么着的蛮横表情。

    刘子光怒极反笑:“走了就走了,我能把你怎么着,我想知道的是,他们去往何方?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如果可以的话,还请中校大人告知一二。”

    “他们连夜从后门撤走,现在恐怕已经在海上和程良珏合兵一处了,至于他们下一步要做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不用我说了吧。”赵婧一袭黑衣和惨白色的面庞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扎眼。

    合兵一处!文隽的数千人马加上程良珏的上海卫和水师,足有万余人马,这些人凑到一起还能有什么好事,肯定是攻击上海了。

    “哼!原本我可以将文隽所部聚歼于此的,都是你破坏了我的计划。”刘子光恶狠狠的瞪了赵婧一眼,举起一只手喝道:“红衫团!”

    身后立刻传来震耳欲聋的呼声:“在!”

    “给我冲进去,查查有没有漏网之鱼。”

    “我不许你们进去!”赵婧抽出弯刀挡在刘子光面前。

    “挡我者,死!”刘子光抽出白虹刀向赵婧砍去,对于赵婧的身手他能估摸出来,此人的武功是武林高手的路子,单打独斗的话非常难缠,估计要纠缠个三五十招。

    可是当刘子光的刀砍过去的时候,赵婧居然并不抵抗,反而站在原地闭上了眼睛,刘子光的钢刀带着一股劲风砍下去,后面传来赵康无助的惨叫:“不要啊!”

    白虹刀停在赵婧的头顶,刀气已经切断了几根头发,赵婧的眼睛依然紧闭:“如果杀了我能让你消气的话,那你就下手吧,只要能挽救这宋城中的十万妇孺,你的兵军纪再好也是兵,岳家军那样秋毫无犯的军队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让他们进去搜查,肯定是一场劫难。”

    “你确定他们都已经离开了?”刘子光的刀依然停在赵婧的头顶。

    “我确定。”

    “我凭什么相信你?”

    “凭我的命,大宋静海郡主的性命,这还不够吗?”赵婧依旧很硬气的说。

    刘子光收刀入鞘:“我暂且相信你,但我的部下不能轻易相信你,我会选派一支三十人的小队进去搜查,这你总不会反对吧。”

    “谢谢你。”赵婧睁开了眼睛说道,苍白的脸色有了一点红晕,说完便直挺挺的栽倒,刘子光眼疾手快将其一把抱住,这才发现赵婧的胸前有一处极深的创伤,刚才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和刘子光对话,得到刘子光不袭扰旅宋百姓的承诺之后才昏倒。

    “这男人婆真够狠的。”刘子光不由赞叹道。他赶紧让长公主的宫女过来帮忙,旅宋老者刚想说点什么,被他一眼瞪回去。

    “快找外伤郎中来救治,务必要救活她。”刘子光下令道,对于英雄人物他从来都是敬佩有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

    赵康终于摆脱侍卫的手掌,双眼含泪扑过来,扶着自己的姐姐说到:“大姐,是谁把你伤成这样,是不是文隽那个狗贼,小弟一定帮你报仇!”

    当夜有惊无险的度过,经过查证,宋城里面的军队确实已经撤走,赵婧的伤势虽然严重,但是她的体质极好,用了上好的金疮药之后昏昏沉沉的睡去,想来也无大碍,长公主的侍卫长认出赵婧就是在火车站仗义出手的女侠,刘子光索性将其送到总督衙门疗伤,现在这所衙门已经成为刘子光的前敌指挥部,而总督府邸也成为了长公主的行宫。

    赖有为和林笙丁力来到总督衙门拜见刘子光,他们现在才知道原来许文强就是镇武伯,赖有为的反应还平静点,林笙和丁力毕竟是青年人,兴奋的说不出话来,三人听刘子光说了昨日的情形都暗暗吃惊,没想到短短的一日一夜之间发生了如此巨变,昔日的总督大人变成了贼寇,还有平日里和善的旅宋人,居然是包藏祸心的大明仇敌。这实在太颠覆人们的固有信念了。

    旅宋,顾名思义,是旅居海外的宋人,这些人都是几百年前从海上逃到南洋的宋朝军民的后代,在南洋繁衍生息,当地未开化的土人被他们培训成水手,士兵,旅宋人虽然身处海外,但处处以汉人自居,时刻不忘身份,他们喜欢和大明做生意,喜欢住在大明,喜欢购买大明的瓷器,布匹,绸缎,甚至派驻了规模庞大的使团,每年皇帝寿辰之类的节日都要送很贵重的贺礼,当年满清入侵的时候,旅宋人还组织了义勇军帮助抗击鞑子。

    反过来说,大明人也喜欢和旅宋人打交道,从心里不把他们当成外人,毕竟大家都是从小学三字经,百家姓长大。尊孔夫子为师,信奉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宋人生产的各种工业品非常精巧,烟草醇香,。海船比大明的海船速度更快,跑的更远,给宋人干活,工钱给的多。

    长久以来,两国贸易互补,人民来往频繁亲密,不少宋人娶了明人女子为妻,把家安在了上海。两国间的关系就如同兄弟一般,可是如今居然冒出这样一桩事,实在令人费解啊。

    第五卷

    江南

    第三十三章

    文隽的野望

    刘子光给赖有为命令很简单,搜寻程良珏和文隽的下落,刘子广手里没有水师,现在只能依靠福远号的商船了。赖有为说:“上海水师在崇明和舟山都有码头和营房,不知道现在战船都舶在那里,回头小人派船去探查一番就是,只是他们的数千人马不晓得去往何方了,水师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战船来装人。”

    “赖老板,本官知道你的实力绝非浪的虚名,此次如若平叛成功,少不得要奏明朝廷,封你个一官半职,你好好办差去吧,能查到什么就是什么。”刘子光倒也没把全部的宝押在赖有为身上,只是想把手上的资源统统利用起来罢了。

    赖有为领命去了,刘子光又把林笙,丁力两人一阵夸赞,然后委派他们监视并且防备那些外洋商船,现在官兵的任务很紧张,只能把斧头帮用上了,能为朝廷办差,这可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好事,林笙丁力二人信誓旦旦的保证完成任务,高高兴兴的去了。

    刘子光又将李鹏传了进来,现在上海卫的兵马已经公然叛乱,刘子光就擅自给李鹏安上了上海卫指挥使的官衔,让他带领本部人马全力协同作战,主要任务除了担任辅助部队之外,还要应付民间可能发生的暴乱,毕竟程家是百年大族,想掀起民变不是一件难事。

    李鹏的愿望得以实现,千恩万谢的去了,接着进来的是旅宋海军缉私分舰队的上尉赵康,这位海军上尉的眼睛红肿,看来昨晚一定没睡好。

    “坐吧,说说你的大姐,还有文隽,现在咱们是同一战线上的战友了,战友不能有所隐瞒。”刘子光让侍卫倒了一杯茶来亲自送到赵康手上说。

    赵康低头想了一会,终于开口说话,声音沙哑干涩:“大姐虽然挂着海军中校的官阶,其实是行人司的人,我国的行人司基本相当于大明的锦衣卫或者东厂,但又不尽然相似,总之是一个秘密机构,专门探查所有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之所以挂海军中校,是因为我们太平群王家有当海军的传统,大姐早年从师一位武林高手,练得绝世武功,后来先加入海军,后进行人司,年纪轻轻当上中校完全是靠着功劳升上去的。”

    “这么说,文隽就是行人司侦查的对象了?”刘子光问。

    “或许是吧,这个我不太清楚,文隽是世袭忠国公,又是上院参政,还挂着御林军中校殿前班值都检点和鸿胪寺少卿驻明使节团副史的身份,地位非常之高,他的先人是文天祥文公爷,文家的势力很大,所以文隽可以调动除了禁军之外的所有军队,这次他带到上海来的就是以南洋土人为主的藩兵部队。文隽和我大姐的年龄相仿,可谓青梅竹马,我们旅宋皇家有和大臣结亲的习惯,所以姐姐和文隽是有婚约的,我们四个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我,双胞胎姐姐哥哥,还有文隽,哥哥喜欢欺负我,每次都是文隽帮我。”赵康一边说,一边陷入无尽的回忆。

    刘子光静静听他说着,并不打断发问,赵康是郡王世子,又是海军军官,以他的视角来审视旅宋这个奇怪的国家,会有更多的发现。

    旅宋国已经是君主立宪制,皇族和豪门世家可以通过世袭进入上院当参政,下院的参政们是有民间选举产生,士农工商都可参选,国家的首脑依然是皇帝,但是实际权力掌握在平章军国事手中,这是一个宋朝特色的官名,实际相当于宰相,平章军国事由上下院联合选举产生,下面有枢密院等机构,每十年更换一届,如果有贪赃枉法之事,可由御史台进行弹劾,上下院作出决议,罢免平章军国事。

    宋朝以前重文轻武,导致国土沦丧,流亡海外,现在吸取教训,文武两手都要硬,大力发展军事和科学,成立了科学院和专业的军事院校“武学”。

    宋朝的军制比较独特,军衔是经典的三三制,分别是初级军官的少尉,中尉,上尉,中级军官的少校,中校,上校,高级军官的少将,中将,上将。高于上将的军衔是大都督,在军衔之外还有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之类的加衔,作为额外的恩宠,这一点倒是和大明很类似,也算是保留的传统。

    军衔的评定很严格,所以太平郡王家的三个孩子,最高也就是中校,听赵康说,他爹太平郡王也就是个海军中将,离上将还有一步之遥,多少年硬是升不上去,可见评衔之严格。

    旅宋国的军队分为三种:皇帝直属的御林军,这也算是皇帝不多的特权之一,然后是陆军和海军,陆军又分为禁军、厢军和蕃军,禁军是少而精锐的部队,经常随同海军登陆作战,厢军是二线部队,担任国土防卫工作,有点像民兵的味道,蕃军是征召当地土人的部队,担任辅助兵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军队的工兵,杂役,专干苦活累活,但是土人的战斗力并不弱,发起疯来很厉害,调动他们的手续也不复杂,所以这次文隽调动的就是蕃军部队。

    旅宋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护航,保护庞大的旅宋船团,打击海盗和走私,其中最精锐的部队是赵康所在的缉私分舰队,这支舰队配备了不少先进的潜水艇,专门打击那些神出鬼没的武装走私商。

    “文隽不但是我未来的姐夫,他更像是我的哥哥,甚至比二哥赵靖更加关心我,我几乎是成长在他的影子下面,游泳,剑术,马术,诗词歌赋,都是隽哥手把手教我的,我尊敬他,崇拜他,他是那么的成熟,那么的睿智,我大姐虽然不喜欢表露感情,但是我知道她一定很喜欢隽哥,如果不是这次意外的话,他们下半年就会完婚,至于二哥,更是隽哥的死党,我怀疑他现在就在文隽的左右跟随着。”赵康不知道什么时候摸出一支雪茄,已经抽了一半了。

    刘子光暗暗心惊,原来文隽的势力这么庞大,赵家和他的关系这么密切,看来对于赵婧和赵康,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警觉才好。

    “对于昨天的事情你怎么看?”刘子光终于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两边都是我的亲人,大姐心口那一剑我以为是文隽刺的,但是细想起来又觉得不可能,隽哥不是那样的人,他这么做一定是有苦衷的!”赵康的精神好像受到了刺激,忽然大呼小叫亢奋起来,外面的侍卫听见他的喊声探头观看,刘子光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文隽会有什么苦衷呢?”刘子光用温和的声音诱导着赵康。

    “隽哥从小就有一个梦想,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故土九万里河山,那是我们宋人梦中的家园啊。”

    “我明白了。”刘子光肃然的点点头,作为宋朝的后裔,收复故土的理想是可以理解的,现在的大地已经四分五裂,不论谁有这个能力问鼎天下都可以尝试,但是作为同样的汉人,从上海下手就不对了,有本事你上辽东,上天津登陆去啊,去打鞑子,保准旁人没二话,拿我大明开刀这算什么事。

    “你们的朝廷不同意他的做法,是不是?”刘子光继续问。

    赵康摇摇头:“朝廷从未进行过此类问题的探讨,我只是一个上尉,这种层次的战略问题还接触不到。”

    “你去休息吧,你已经很累了。”刘子光本来还想利用一下赵康的潜艇作侦查活动,但是看到他一副萎靡的样子,而且立场又那么不坚定,哪还敢派他做事啊,挥手招来两个侍卫将其搀扶下去了。

    刘子光思量了一会,派出了飞艇部队去侦查敌情,动力翼伞部队随同作战,发现敌情可以不经报告直接发动攻击,对付上海水师的木船,炸弹还是很有作用的。此外他又派出多路探马,探听程良珏的部队和文隽的蕃兵的位置,找不到敌人的踪迹是很郁闷的一件事,自己的人马相对较少,不能被动防御,只能主动出击。

    他又拟了一份电报给皇上,汇报这里发生的事情,要求京城适度戒备,并且请求派援兵南下。又派出传令兵给上海周边几个府县发警报,让他们小心戒备,发现敌情及时通报。

    太阳已经升的很高了,老百姓们听到刘子光派人的人发布的安民通告才敢上街,他们发现今日的街头不同往日,首先是熟悉的深绿色身影不见了,卖早点的小摊贩可以肆无忌惮的摆摊设点,吆喝叫卖,而不用担心被罚银子掀摊子,而且街头也少了许多人高马大的外洋水手,就连旅宋人也不大露面了。

    “听说巡城狗们都被钦差大人砍了,脑袋排了一长溜呢。”

    “听说总督大人贪赃枉法,被抄家查办了,也是钦差大人干的。”

    “听说那些外洋船工为非作歹,被钦差大人拿下办了。”

    “乖乖隆地冬,钦差大人真厉害啊。”

    上海街头传播的都是钦差大人的英名,这也是南厂负责造谣的番子们的杰作,目前稳定民心是第一要务。

    第五卷

    江南

    第三十四章

    鹰击长空

    飞艇加动力翼伞,再加千里镜的搭配是最好的侦查方式,居高临下,一目千里,方圆几十里的地面都看得清清楚楚,再加上地面的斥候马队配合,何愁消失的敌人不现出原形。

    几千人行军,怎么都会露出踪迹,刘子光坚信这一点,可是侦查了大半天,依然一无所获,唯一的好消息赖有为传来消息,说发现叛军水师在舟山出现,继而又发来消息,说发现了程良珏的旗号,建议派兵去舟山围剿,福远号可以提供运兵船。

    难道程良珏的数千人马连夜乘船去了舟山,他去舟山做什么?反攻大陆么,那还不如直接留在大陆上了,远遁海外?更不可能,程良珏又不是宋朝皇帝,能带着忠心耿耿的臣民跑路,他就是一个土财主出身的官僚,凭什么得到别人的如此死忠?何况这些士兵的家人亲眷都留在上海。

    刘子光有诸多疑问得不到解答,他身边严重缺乏幕僚人员,或者说是军事参谋,光靠自己的判断难免有掺杂主观因素,手下这帮兄弟都是指到哪打到哪的粗豪汉子,动脑子可不是他们的擅长,仅有的能帮自己出点主意的两个人还都不在身边,一个彭静蓉在利国服侍父亲,一个是李岩在京城作五城兵马指挥使,不能擅离职守。

    刘子光站在墙上的大地图前沉思着,久久没有发出指令,忽然身后传来声音:“赖有为是在引诱你上勾,这一招可以叫做调虎离山,也可以叫做瓮中捉鳖,你的军队不习水战,在海上会损失大半的战斗力,而上海水师的战斗力则可以完全的发挥出来,即使不能全歼我军,那上海的防务必将出现漏洞,隐蔽在附近的敌军很可能伺机出动,夺取上海。”

    刘子光转身看去,正是胡懿敏,她径直走过来,在地图上比划着:“上海到舟山的水路遥远,而且舟山群岛地形复杂,船还是赖有为提供的,并不能保证安全,福远号的船都是滚装货船,我军将士登船之后即成鱼腩,任人宰割,赖有为此人善钻营,攻心计,看不到最后的胜利他不会下注,昨天之战只是小胜,并为伤得敌人根本,赖有为和他们毕竟不是一年两年的关系了,这个人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现在他倒向程良珏设计暗害我军,定然是得到了什么保证,或者是看到了重大的利益,没有好处他是绝对不会随便出手的。这样就只有一种可能,程良珏,或者文隽,让他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现在咱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家的算计之中。”

    “你如何作出这些判断?”刘子光奇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