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161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加坡的自由港地位不会改变,马甲多拉王国的主权也不会改变,但是从今天开始,马甲多拉王国将正式划为大明的藩国,受到大明的保护,经过和阿拉巴马殿下诚挚友好的谈判,大明决定驻军淡马锡,保护侨民,保护贸易,打击海盗,任何国家和团体的武装人员都不得登上淡马锡的土地,否则就是和大明作对,和我刘子光作对!”

    阿拉巴马殿下也接着发言,他先表示了对大明军队的感激之情,说如果没有上国天兵相救,自己已经落入海盗之手,为了海峡的和平以及马甲多拉王国的未来,成为大明的属国是一件极其荣幸,求之不得的好事,他本人极度热爱中华文明,并且准备在国内政务不繁忙的情况下远赴天朝首都南京国子监留学去。”

    三千来人的小土邦有个狗屁政务要处理,摆明了是刘子光要赶人家走,好正式接管这个弹丸小国。

    第八卷

    南方

    第六十九章

    贩奴船

    马甲多拉王国正式并入大明的消息一经传开,国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三宝太监的队伍又回来了,遥想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路过淡马锡,壮观的船队给当地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南洋土邦王族开始向往中华文明,条件比较好的诸如皇族子弟都不远万里送到南京去留学,条件一般的富户子弟就近到新汴京留学,反正大家都以沾上一点中华文明自豪。

    最近几年马六甲海峡不太平,西边来的金发白肤洋人占据了巴达维,在马甲多拉也修起了城堡,海峡里的盗匪越来越多,人民的安全感越来越少,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场战斗重现了大明天威,昔日不可一世的西洋人瞬间就被打垮,上国的天兵从此常住淡马锡,百姓再也不用惧怕海盗和洋人,到爪哇或者马喇甲的亲戚家串门的时候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大明属国人。”

    海战中俘虏了不少英军水手,城堡里也有很多放下武器的西洋人,对这部分人的处理工作刘子光采取了分类对待的方式,由于英国人率先向天朝挑衅,罪不容恕,所以没收所有英国zf在淡马锡的财产,拘押所有参加过针对天朝军队战斗行动的人员,但是英籍的妇孺不在此列,平民的财产也可以保留。至于其他诸如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水手,虽然也参加了军事行动,但是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别有用心的英国人蛊惑起来的,所以不予追究。

    这个处置令所有人满意,即使那些英国战俘也觉得天朝对他们开恩了,因为他们有听说,东方人喜欢用鬼头刀砍战俘的脑袋地。其他国家的水手更是欢欣鼓舞,新加坡还是原来的新加坡,自由港的政策没有改变,而且以后大明招商局的货物可以抵达新加坡,省得他们跑去广州泉州进货了。

    英国人在新加坡经营了五六年,港口、城堡、还有货场上堆积如山的货物,这些都成了刘子光的战利品,这趟差事不是受了朝廷的指令前来,完全是自己干的私活,当然不用上缴。马甲多拉归入大明是他随口敷衍阿拉巴马的,这个弹丸大的小国家就是上书到理藩院也不会有人搭理,朱由校也不会接见阿拉巴马,天朝上国虽然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也不是什么小土邦都收的,想等朝廷正式发来册封诏书那得猴年马月。

    港口边的城堡里,刘子光坐在自由港长官史丹福爵士的西洋大椅子上,正翻看着账本,英国人留下的财产价值高达三十万金镑,光是现金现银就有十几箱子,还有一仓库的武器,二十艘三桅大帆船,货物有伦敦生产的机织棉布和毛呢,棉布是准备销往爪哇,毛呢是准备销往大明的。

    “淡马锡是朕的,你可不能反悔,说好了当彩礼的。”赵雯坐在刘子光的对面,一双长腿搭在红木办公桌上,一双凤眼漫不经心的在房间里瞧来瞧去,刘子光答道:“什么你的我的,我的不就是你的么,淡马锡又不是东西能搬来搬去的,难道能给你挪到新汴京附近去啊?”

    “说的也是,不如这样,你在淡马锡称王吧,我做你的王后,岂不美哉。”赵雯道。

    “你不嫌寒掺我还嫌寒掺呢,屁大点地方也能称王?咱丢不起那个人,如今淡马锡还是归做大明属国最好,等我回去到理藩院备个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淡马锡用大明旗号了,反正只要年年送些特产过去就好,京城还能发下来不少金银做回礼呢,淡马锡虽小,地势很是重要,东西贸易在这里交汇,早晚能成长为天下有名的大港,咱们应该保住这个优势,坚持自由港的政策,不收关税,只收些泊船费,货场仓储费什么的就够吃的了,不用非要弄个淡马锡国王的头衔,俗话说闷声发大财么,你觉得如何?”

    赵雯听不得这些复杂的大道理,胡乱道:“随便你了,只要每年让朕的荷包有点进项就好。”说着好像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走到贴着墙纸的墙边,对着一幅油画道:“伊丽莎白的鼻子好尖啊。”

    刘子光回头一看,原来是英国女王的半身画像,一个尖鼻子白皮肤的金发女人穿得富丽堂皇,正以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看着他和赵雯。

    刘子光笑了:“人家也是女皇呢,也玩海盗,不过比你这个票友海盗玩得专业多了。”

    赵雯不服气的说:“哼,早晚朕要带着水师打到他们的京城伦敦去,看看到底谁厉害。”

    正说话间,门被敲响了,侍卫进来禀报道:“英国货船上发现了一笔清单以外的货物,属下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请大人前去察看。”

    居然有不知道如何处理的货物,刘子光大感兴趣,带着赵雯下城堡去码头上察看,只见一艘庞大的帆船泊在栈桥边,外表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这艘英籍货船已经充公,所以看不见英国水手,只有招商局的人在上面看着,登上甲板以后,水手掀开舱板,指着下面的货仓道:“侯爷,货物都在里面了。”

    赵雯先探头一看,一股臭气立刻把她熏了回来,她蹙着眉头道:“黑压压的一片,好臭啊,朕不看了。”

    刘子光也闻到了这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他的眉头紧锁起来,一撩袍子走下木梯,侍卫赶紧跟上,赵雯想了想,还是好奇心占了上风,拿出一块手绢捏住鼻子也跟了下去。

    触目惊心!只有这个成语能形容刘子光看到的这悲惨一幕,这艘货船由于没有安装蒸汽机,内部空间很大,被木板分割成若干个部分,上下数层,反正是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极限,一层层木板上,躺着的居然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人都有着邓肯那样漆黑的皮肤,卷曲的头发,身上不着寸缕,手脚带着镣铐,就这样固定在木板上不能乱动,人和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新加坡的天气炎热,舱底更是酷热难耐,这些黑人长期以来积攒的粪便尿水也得不到清理,恶臭熏天,简直能把人熏死,除了刘子光之外,所有的人都捏住了鼻子。

    刘子光看着一个个黑奴,那些黑奴也看着他,黑色的面庞上白色的眼珠在闪动,有几个人还咕噜咕噜说了几句什么,大概是非洲土语,央求水和食物之类的话。还有不少人一点反应也没有,紧闭眼睛躺在原地,看样子已经死了。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虽然他们生产力落后,但是同样有父母妻子,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现在居然被西洋人象猪狗一样关在牢笼里当作货物来运输,简直太残忍!太反人类了!

    侍卫怕船舱的异味熏坏了刘子光,赶紧道:“侯爷,上去吧,有什么事情安排咱们做就好了。”

    刘子光停步,扭头道:“把所有的人放出来,给他们充足的水和食物,死者火化,病者医治。”说完扭头便走。那一瞬间,侍卫发现侯爷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闪现。

    刘子光终究是个现代人,自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很不喜欢奴隶制,而且他也和这些黑奴一样,是被奴隶贩子绑架的铁厂奴隶,在那列火车上他受到的待遇和今天这些黑奴相差无几!虽然后来刘子光也使用过奴工,但只是敌军战俘而已,绝没有绑架来的良民,而且在待遇方面也相对优厚,很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利国铁厂后来再也没有闹过造反,这和他的措施有很大关系。

    上了甲板,刘子光又传令封锁港口,检查所有船只,凡是装载黑奴的一律解救,并且要扣押船长和水手,按律法办。

    这一来可乱了套,港里有不少船都运载了黑奴,不光英国人,葡萄牙人荷兰人都干这个买卖,因为巴达维附近的种植园急缺奴隶,所有最近这条线路比较繁忙。刘子光要解放奴隶,这些人可不答应,抗拒说侯爵大人不是说过只没收英国人的财物么,怎么连我们的货物也要没收啊。

    刘子光不管那些,谁敢不服从的当场击毙,现在淡马锡已经是大明属国,所有在新加坡港内的人员都要遵从《大明律》,按照大明律规定,拐带人口是很重的罪名,要监禁罚银,这样一说,那些洋人也没办法,只好乖乖交出黑奴,束手就擒。没有半天功夫,港口旁的树荫下就积累了两千多个黑奴,有些体质差的只能躺着了,体质好点的还能坐着,镣铐都被打开,一口口大缸盛了清水放在跟前,可以用剖开的椰子壳舀着喝,还有一盆盆加了蔗糖的稀饭随他们吃,更有那穿着洁白衣服的东方人拿着银针帮重病者治疗。黑奴们能看见那些绑架他们、虐待他们的白人一个个被戴上了镣铐,关押进他们曾经躺过的船舱。这一切都让他们知道:解放了。

    第八卷

    南方

    第七十章

    废奴制

    黑奴们来自于几个相邻的非洲部落,男女都有,有些还是亲戚关系,很快他们就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兄弟、妻子、儿子。很多人抱在一起放声大哭,人类的感情总是相通的,负责照料他们的招商局水手看到这一幕也不胜唏嘘。

    好在黑人性格比较奔放,很容易忘掉不高兴的事情,看到仇人被抓,亲人得见,又有了清水和食物,顿时又高兴起来,手舞足蹈的跳起舞来,嘴里还哼哼着不知名的小调。恰好刘子光在一堆部下的簇拥下前来视察,黑人们虽然文化经济落后,但智力并不差,谁是恩人谁是仇人分得一清二楚,他们看刘子光派头就知道这位大爷是恩人的头头,只听一个年轻人大吼了一声,然后那些跳舞的黑人一起朝着刘子光拜下来,其余的黑人只要能动的都跟着下拜,他们采取的是一种不同于中原礼节的跪拜,全身伏地,两手拍着,嘴里念念有词,先那个发出号令的年轻人却不下拜,只是疯狂跳着莫名其妙的舞蹈。

    “这个….大伙都起来吧,以后你们就自由了。”刘子光双手往上抬了抬,和蔼可亲地说,可是黑人们不懂汉语,依旧膜拜不休,直到那个年轻人发出号令才爬起来。

    “有没有会说土著语的通事,本侯要和那个年轻人说话,看起来他好像是个头目呢。”刘子光道。

    “回侯爷,这些黑人都是西牛贺州过来的土著,相隔万里遥远,别说咱们这里没有人会说他们的话,就是那些西洋船员也不会说。”一名部下面有难色的说。

    “哦,这样啊,那就派两个机灵点的人和他们用手势沟通,先安顿下来再做打算,这些人的体格尚好,给几顿饱饭吃能养起来,都是不错的劳动力呢。”刘子光说完就走了。那些黑人见他离开,又再次伏到地上送行,神情非常恭敬。

    虽然刘子光反对贩卖奴隶,但他也没纯洁到要把这批奴隶送回去的地步,这一票人原本是准备送巴达维种植园的劳动力,现在正好留在淡马锡充实人口,反正男女都有,在这里生根发芽就是,港口有大批英国机织棉布,裁成宽幅的条布发给当遮羞布,既然已经是大明属国的新国民,就要有个礼数,不能这样袒胸露体的有碍观瞻,当然还有个重要因素是大伙儿看到黑哥们胯下那一大坨东西总会产生一些微妙的自卑感….

    黑人们在非洲的时候住的就是简陋草棚,到了淡马锡这个亚热带岛屿是如鱼得水,随便找了块空地就用树枝搭起了棚子,两千人居住在一个大型难民营里,又按照部落分成三四个自然村,他们中似乎有几个领导者,而那个年轻人则是领导人的领导者,所有人见到他都要恭敬的行礼。通过和这位黑人头的手势交流,终于让他们明白了自己需要做什么,那就是码头货物的搬运和城市的建设,淡马锡需要进行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黑人就是最好的免费劳动力。

    那些贩奴船的船长和水手们被刘子光关进黑人们曾经住过的地方,铁链锁住手脚,每天只给最低量的脏水和食物,每天忍受着高温和恶臭,还不能动弹,一抬头就碰到上面的船板,没几天就死了一个体质差的水手,尸体停在船舱里好久才被抛入大海,奴隶贩子们彻底品尝到了被他们迫害的黑奴们的感受,这还不算完,只是有期徒刑而已,按照大明律规定,他们的犯罪工具和私有财产都被没收,瞬间就从腰缠万贯的奴隶贩子变成身无分文的死囚,虽然大明朝的公堂只判了他们二十年监禁,但是他们都很清楚,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恐怕连两个月也难活到….

    “这就是报应!老子就是要让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刘子光这样恶狠狠的说,他不光要打击淡马锡的奴隶贩子,还要打击全世界的贩奴活动,对帝国主义的战争就要从打击贩奴开始,根据刘子光制定的方案,首先在以淡马锡为核心的地方实行废奴制,马六甲海峡上先放几艘巡洋舰,强制检查一切过往船只,凡有贩奴船一律扣押之苏门答腊,爪哇等地的荷兰种植庄园里也要插手一下,把黑人兄弟从奴役中解救出来。

    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这几座大岛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态,爪哇王国已经被荷兰人侵蚀的差不多了,以巴达维为中心的商业圈是东胜神州南部比较发达的地区,许许多多的种植园为殖民者提供各种经济作物,当地土人奸懒馋滑,不能胜任任何工作,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是早期移民过去的华人,这些年来华人已经在巴达维繁衍了好几代,人口隐隐有超过当地人的意思,由于华人勤劳肯干薪酬又低,所以荷兰人总喜欢雇佣华工,可是这样一来就挤压了当地人的饭碗,爪哇毕竟是爪哇人的国家,那些土邦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施加压力给殖民者,鼓动臣民捕杀华人,土著们干活不行,杀人抢劫可是好手,连续制造了好几起针对华人的屠杀,搞得巴达维血流成河,华人们躲进了丛林不敢出来,种植园严重缺乏劳动力,殖民者又实在不愿意雇佣土著人,只好花钱购买黑奴,这才兴起最近的贩奴高潮,每星期都有十几船黑奴从马达加斯加运过来。

    巴达维发生针对华人的屠杀这件事,旅宋曾经做出过强烈的抗议,但是由于陆军兵力有限,无法登陆干预,只能发表了几次抗议了事,而远在万里之外的南明朝廷,则连风声都没听说,更别说做出什么反应了。

    如今可不同了,刘子光已经来到了淡马锡,短短几天时间,大明朝镇武侯驾临淡马锡的消息就传遍了周围几百里地方,土邦国王们带着礼物来拜,躲在丛林里的华人们也派出代表求援,希望母国的军队能拉他们一把。

    刘子光夺取淡马锡本来只是蜜月旅行的一个小项目,可是一路走来所见所闻,使这次蜜月旅行变得有些沉重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华人在海外的遭遇以及罪恶的奴隶贸易都让刘子光觉得应该干些什么了。招商局这个亦商亦军的组织应该发挥起更大的作用,旅宋国的海军力量也要充分利用起来,既然和欧洲殖民者之间的冲撞迟早要发生,那就先从眼皮底下的爪哇国做起吧。

    经过和新汴京之间的一通电报联络,终于制定出作战方案,由旅宋朝廷出面,斥责巴达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不作为行径,并且以护侨为名义派出水师和禁军抵达淡马锡,做出随时动武的架势,同时刘子光以大明朝南厂提督的身份向巴达维当局提出抗议,抗议他们收留明国的大贪污犯,前上海道总督程良珏和市舶司提举陈子昂,限令巴达维当局立即交人,赔钱,道歉!最狠的还是第三招,大明和旅宋两国朝廷达成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协定,旅宋枢密院向监国郡主殿下提交了《关于巴达维种植园人权状况的白皮书》,郡主殿下看了以后对这种反人类的罪行极为愤恨,向巴达维地区所有蓄奴的庄园主发出最后通牒,三日内释放所有黑奴,比且按照奴隶的工作量给予经济补偿,否则的话旅宋国就要为人权而战了。

    一时间巴达维人心惶惶,以为战争迫在眉睫,先是西班牙人在澎湖台湾的惨败,然后是英国人在马甲多拉的折戟沉沙,现在终于轮到荷兰人了,种植园主们和海上贸易商们义愤填膺,在东印度公司的大门口游行示威,要求和狂妄自大的东方人一战!可是东印度公司的总督没有这个魄力,他要请示阿姆斯特丹之后才敢做出决定。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一个由十四家东印度贸易为重点的公司组成的联合公司,公司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其董事会由七十多人组成,但真正握有实权的只有十七人,被称为十七绅士,公司可以自组佣兵、发行货币,也是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并被获准与其他国家定立正式条约,并对该地实行殖民与统治的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一千艘艘商船、一百艘战舰、五万名员工、与一万名佣兵的军队,公司股息高达40%,每次发行新股份的时候,阿姆斯特丹总是万人空巷,巨大的财富涌进东印度公司,可以说公司的业绩和荷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谁要拿东印度公司开刀就是拿荷兰人的钱包开刀。

    东印度公司在东胜神州的总据点设在爪哇的巴达维,主管从本土到大明、旅宋、台湾乃至倭国的贸易,同时将爪哇本地种植园的稻米、砂糖、香料、胡椒、琥珀、麻布、棉花、锡、铅送回荷兰,经济地位非常重要,如果依照宋明两国的威胁,和本地土著翻脸、乖乖交出程良珏,赔钱道歉,再释放所有黑奴的话,东印度公司的脸就算丢尽了,而且那些猥琐的东方人一定会得寸进尺,提出更多非分要求,到时候公司的业务就别想开展了。

    幸亏马六甲海峡上的宋明联合水师只是缉捕海盗,查扣贩奴船,暂时没有对普通的商船动手,所以巴达维的总督写了一封信让手下最快的邮船飞速赶往阿姆斯特丹报告情况,另一方面也整军备战,防止汉人的突然袭击。

    第八卷

    南方

    第七十一章

    马戈比王子

    由于大明本土距离淡马锡实在太远,从京城调遣红衫团时日太久,还要被朝廷众人说三道四,所以干脆调派驻旅宋的教导团和台湾郑森的部队。同时赵婧派出的水师和禁军也抵达了淡马锡,整个新加坡港变成了一座大兵营。

    教导团是乘坐刘子光的座舰来的,这是一艘江南造船厂最新出产的铁壳蒸汽艨艟,没有桅杆和风帆,只有烟囱和高大的天线,船舷两侧密密麻麻都是炮眼,水线以下是厚厚的装甲带,能抵御撞角的冲击,燃料舱里装满了山东登州府的猛火油和兖州的无烟煤,加装一次燃料足够从上海跑到台湾的。

    旅宋水师倾巢出动,巡洋舰、潜水艇来了十余艘,风帆运输船更是上百,军火物资不计其数,旅宋版的飞艇也出动了三艘,侦查热气球十余架,黑人们热火朝天的帮着大军搬运物资,汗流浃背的也不知道休息,这两千黑人现在是新加坡港的小红帽,他们的头头是那个名叫马戈比的年轻人,他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件破旧的汉人衣衫套在身上,煞有介事的指挥着手下帮天朝大军干活,哪个黑哥们稍微偷懒一下,他就要气冲冲的跑上去拿脚猛踹,然后对着招商局的码头小吏抱拳道歉,很有点二鬼子的感觉,不过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健壮的小伙子,夸他脑子灵活,人又上路,经常有人将旧的纱帽、腰带送给他,把他打扮的更像个汉人。

    这天马戈比正在码头上领着一帮黑人干活,忽然看见跳板上走下一位身材伟岸的黑人将军,他当时就愣住了,揉了揉眼睛又晃了晃脑袋,终于高喊一声冲了过去,那个黑人将军正是教导团参将邓肯,发现有人朝将军大人扑来,众马弁急忙抽刀护卫,可是邓肯一声大吼制止他们,然后和来人紧紧抱在了一起。

    两人用别人听不懂的非洲土语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大堆话,眼泪哗哗的往下淌,大家仔细端详,这才发现两个人身高相貌颇有些类似,哭了一阵子,邓肯抱着年轻人的膀子对大家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弟,当年我被奴隶贩子掳走的时候他才八岁,如今居然在这里相遇,真是造化啊。”众人赶忙恭喜邓参将巧遇兄弟。

    邓肯哈哈大笑着拉着弟弟去向刘子光禀报,刘子光知道以后也很诧异,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不过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邓肯和马戈比的身份都不是普通的黑人,而是尊贵的王子,他们都是赞歌罗王的儿子,邓肯是大儿子,原名不叫邓肯而是叫马戈头,正宗的赞歌罗王位继承人,在十五年前对贩奴者的一次战斗中被俘,辗转来到巴达维、台湾、内地,最后成为刘子光结拜兄弟,他被俘以后,赞歌罗部落几经风雨,老王战死沙场,王位传给了小王子马戈比,部落一直坚持和贩奴者的战争,赢得了周围部落的尊敬,但由于兵器战术等方面的落后,最终还是被俘了,被刘子光解救出来以后,马戈比立即将这批飘零异乡的不同部落的黑人组织起来,就是想讨好解放者,争取能早日返回家乡。

    原来这帮黑人卖力干活是存着这个心思啊,刘子光面色严肃起来,对邓肯道:“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进入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咱们既然身处这个大时代,理当披荆斩棘,建功立业,男儿功名只在马上取,又怎可拘泥于故土,世界之大何处不是家啊。”

    邓肯在海外闯荡的时日已久,自然能听进去刘子光的话,他听了不住点头,然后正色对弟弟说了一番话,马戈比开始还听不进去,唧唧歪歪辩驳着什么,后来终于被他大哥马戈头说服,悻悻的去了。

    刘子光问:“你怎么劝他的?”

    邓肯道:“我告诉他家乡已经被贩奴者占领回不去了,想回去唯一的办法是跟着咱们混,练成精兵打回去。”

    刘子光道:“说的不错,不是我不想送他们回去,一来那块大陆确实被贩奴者占领,回去了还是会被绑架,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一定要彻底打败殖民者,自由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的自由。”

    马戈比向他的部落民们解释了暂时不能返回家乡的事实,黑人们很是失望,一片唉声叹气,但是随着邓肯大人的来到,情绪又变得激动起来,很多人好记得这位赞歌罗部落最骁勇善战的大王子,邓肯离家多年,已经不大会说家乡话了,而且赞歌罗土语也实在贫乏,黑人的世界只有雨林、草原,猎物、喜怒哀乐,哪里见过港口轮船飞艇城堡火炮这些新奇的玩意,幸亏有马戈比在一旁做翻译,兄弟俩齐力同心,给老乡们画出一个又大又香的饼子来。

    刚才邓肯和刘子光深入探讨了一阵,认为兵力缺乏,这批黑人一定要派上用场,所以邓肯又来做思想工作,他先是向同胞们表示了思念之情和遇见亲人的喜悦,几句赞歌罗家乡话一说,黑人们立刻兴奋起来,呲着雪白的牙齿聒噪起来,邓肯学着刘大帅的模样,双手向下略略一压,试图让群众们平静下来,可是黑人们哪里能看得懂他的手势,依旧聒噪不已,还是马戈比善解人意,领会了大哥的意思,飞速冲入人群踢翻了几个叫唤最响的家伙,效果立刻显现,大伙立马闭嘴不再说话了。

    邓肯满意的看了看弟弟,挥手让手下抬来三十桶酒水犒赏大家,邓肯知道这些老乡的嗜好,在家乡的时候就喜欢用野果子之类的酿造土酒,全部落人喝得醉醺醺的再商量事情,现在抬上来的这些酒水虽然粗劣,但总比家乡土酒的质量要好些,果然黑人们见了酒就两眼放光,端着椰壳轮流舀了酒水痛饮,一边喝酒一边听马戈头、马戈比两兄弟讲话。

    邓肯道:“全靠天朝大元帅的解救,现在你们已经是自由之身了,可是距离这里不远的岛上,还有千千万万被白鬼奴役着的兄弟姊妹,他们每天从早干到晚,可是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有酒喝了,稍微干的慢一点就要被白鬼监工的皮鞭殴打,身上带着象征奴隶的烙印,没有丝毫的人身自由,和牛马畜生毫无区别,甚至还在白鬼的眼中,还不如这些大型畜生,他们心情一不爽快就会杀掉一两个黑兄弟解闷,兄弟们!你们现在有饭吃,有酒喝,又怎么能忘记那些受苦受难的同胞呢?现在天朝要对白鬼动手了,想报仇的就跟我走,咱们以牙还牙,也去抢白鬼的土地和女人,烧他们的房子,砍他们的人头,赞歌罗的勇士们,还有其他部落的勇士们,你们有这个勇气么?”

    黑人们喜欢喝酒却又酒量不高,稍微灌了几瓢酒水就有些云里雾里了,再加上马戈头大王子蛊惑人心的话语,顿时都振奋起来,黑人一高兴就要用歌舞来表达情绪,他们载歌载舞围着邓肯跳起了部落出征时候的战舞,一个个鬼哭狼嚎的用家乡话唱着歌谣,气氛非常热烈。

    远远的两个教导团老兵看着群魔乱舞,忍不住议论道:“邓参将好本事啊,三十桶酒就把这些人鼓动起来了。”

    另一人道:“什么三十桶酒啊,明明是三桶烈酒掺了二十七桶的清水,伙房老李告诉我的,邓大人不但善于鼓动人心,经济上的算盘也打的不错呢。”

    过了几天,从台湾开来的运兵船也到了,除了闽台健儿之外,还有一支多达五百人的黑人武装,这是早年西班牙人在台湾的种植园里留下的奴隶,西班牙人败退之后,这些奴隶就归了郑家所有,郑森见奴隶们身高力壮,肌肉发达,而且面目狰狞,所以挑选五百人组成了乌仔队,作为杀手锏使用,这回刘大哥发话要兵助战,他毫不犹豫就将这支乌仔队派了过来。

    西班牙人掠取的奴隶多在非洲西部刚果一带,和马戈比他们这些非洲东部人略有不同,但是起码都是黑人,看到身穿棉布军服,头戴草帽,趾高气扬扛着崭新弓箭长矛的黑兄弟,赞歌罗的黑人们一个个眼露羡慕,纷纷要求赶紧发放军服和武器。

    可是邓肯却不同意立即武装他们,因为这批人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黑人们只善于三五十个人的部落战争,不喜欢排队,也不喜欢听号令,而是各自为战,尽显英雄主义,邓肯派了一百人教导团士兵拼死的训练他们也不见成效,光是分清左右,齐步走就花了三天时间,还不时有人走错,这样下去,怎么赶得上进攻巴达维的战斗呢。

    最后邓肯急了,不再练习他们走队列,只是训练鸣鼓前进,鸣金而退,各自为战就是,这样一来就简单多了,因为黑人们在家乡也是敲着鼓打仗的,他们对这种简单到极点的命令还能接受,一天时间就学会了,听见敲鼓就蜂拥上前,听见敲锣就一股脑的退回来。邓肯这才发放军服武器给他们,雪白的松江布做的小褂子,下面是蓝布大裤衩子,一顶草帽,没有军鞋,当然这些黑人兵也根本不需要穿鞋,他们的铁脚板走在荆棘上都屁事没有,武器是长矛和大刀,还有普通的弓箭,弩车、火炮、火铳这样的武器倒不是不想发给他们,而是黑人们实在玩不转,就是从队伍里挑出来的那些最聪明的战士也不敢打火铳,他们总是会在开火的时候闭上眼睛,怎么打也不改,久而久之邓肯也放弃了,所以只给他们配发最简单的武器。

    经过了两周的训练,强大的黑人军团终于成军,刘子光携旅宋女皇出席了成军典礼,亲自给军团授旗,一面红色的大旗上赫然绣着一排刚劲有力的大字:“黑色大陆解放阵线”

    第八卷

    南方

    第七十二章

    为人权而战

    由于马戈比的身份比较特殊,属于非洲藩王级别,刘子光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噱头,于是把自己一件半新的蟒袍赠给马戈比,还给他整了一顶新乌纱,乌纱的翅上还弄了一些金丝,看起来颇象那么回事,只是一走路就露馅,马戈比大王一双四十五码的光脚如同小船一般露在外面,不过这位王爷是邓肯参将的兄弟,倒也没有人敢耻笑于他。

    赞歌罗流亡王室在淡马锡建立起来,马戈比找了几个姿色不赖的青年女奴隶充实自己的后宫,还挑了两个送给大哥马戈头,可是邓肯大人现在的审美观已经改变,不再喜欢吊着布口袋一样奶子的黑人女子,而是喜欢秦淮河盼的娇小佳丽,所以婉言谢绝了兄弟的好意,不但不要黑人媳妇,就是马戈比把王位让给他,他也不稀罕呢,小部落的酋长哪里比得上天朝的大将军风光啊。

    刘子光可不这么认为,赞歌罗王国流亡zf代表的并不是这区区两千个奴隶,将来会有千千万万的黑人奴隶来到这面大旗之下,为非洲的统一做斗争,所以他很重视马戈比,亲自写了奏章给皇上,替马戈比讨要正式的册封,顺便也说明了一下邓肯的真实身份,人家可是货真价实的非洲王子,朝廷能有异国王子在军中当差也很能说明大明的威名远播,替邓肯讨个一等男爵的封号应该不成问题。

    把邓肯的身份从奴隶洗成王子,刘子光颇有成就感,他自然而想的就想到了同在淡马锡的好兄弟安东尼,这位白人老兄自称是罗马人的后代,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哪国人,他自幼颠沛流离,饱经战乱,能说好几国的语言,这样的人才怎么着也得是个西牛贺州的贵族出身吧,等有了合适的机会帮他老哥包装一下,也整个亲王大公什么的玩玩。

    安东尼到不在乎那些虚名,这一点他和邓肯有些相像,都认为大明朝的将军身份比番邦的贵族头衔来的实惠,不过既然刘子光有兴趣整这些幺蛾子,他们倒也并不反对。

    安东尼麾下的二百名学兵这回算是出师了,刘子光就没打算让他们回国,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这批学兵直接毕业,授予小旗职务,由大帅亲自颁发给他们红衫团的军衔标志,每人一颗金色小星星,原来的学员徽章同时废止,毕业典礼在昔日的英国城堡,今日的淡马锡王城前的空地上举行,礼毕之后就地举行宴会,热带水果、啤酒、非洲风味的烤肉管够,苗条娇小的当地土著女子和大屁股的非洲女子来回穿梭上菜上酒,给这个难忘的毕业典礼增添了一丝异国情调。

    教导团的老兵也参加了宴会,花无语看到小兄弟们胸前都别了金光闪闪的小星星,欣慰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小子们,居然和老大哥的官衔一样高了,以后别忘了孝敬我哦。”孟志强等人当然不会忘了花大哥的好,纷纷掏出用津贴买的旅宋雪茄献给老大哥,花无语接过来,满意的嗅了嗅,将雪茄藏进了怀里,还是从耳朵上拿下夹着的卷烟,点着抽了起来:“小子们不错,有礼数,我看好你们哦。”

    战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攻占巴达维的陆上战斗,一部分是封锁爪哇的海上行动,前者交给安东尼就可以了,这位京师讲武堂的武学谕可不是浪得虚名,他不但耍得一手好重剑,还擅长组合分配各种兵力,形成高效的打击力量,对于各种兵书战策熟读百遍,真算得上是孔夫子挎腰刀,文武双全,再加上一帮台湾和旅宋过来的富有实战经验的军官配合,教导团和学兵,以及旅宋禁军,乌仔队,黑人军的襄助,更不要说那么多的火炮火铳飞艇了,攻克巴达维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后者是海战范畴,刘子光派了邓肯去协调宋明两国水师的调配,旅宋水师为主,大明水师和招商局武装商船为辅,专门捕捉从马六甲海峡到南海的西洋船只,专门检查奴隶贸易,其实暗地里也劫掠一些满载货物的西洋船,反正和那些西洋航海大国已经招惹遍了,再抢他们的东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安排好这些事情,刘子光便准备打道回府了,他用不着事必躬亲,这些简单的事情交代好大方向就可以了,离家太久,眼看就要过年了,他不由得惦记起远在南京的曾橙来,经过和赵雯一段时间的耳鬓厮磨,这位女皇也终于怀上了,虽然只是头一个月,赵雯已经挺起了肚子,摆出一副劳苦功高的样子,每天让刘子光陪着她在城堡附近散步。

    “相公,你看那一片花儿好美丽啊,人家从来没见过这种花呢,咱们不如移植一些回去种在家里了。”赵雯指着一片殷红的花朵说。

    刘子光抬眼望去,只见那一片鲜花煞是娇艳,花瓣如同纸扎的一样轻薄,红的特别诡异,在热带的阳光下对着他绽放,不知道为什么刘子光觉得这花很邪恶,但是既然女皇喜欢,那就叫人移植了便是,刘子光拍手叫来一个当地籍的仆人,问他道:“这是什么花?”仆人会说汉话,恭恭敬敬回答道:“这是阿芙蓉。”

    “阿芙蓉,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啊,好像黄石真人那个牛鼻子曾经提到过。”刘子光再仔细看了看这花的枝叶根茎,恍然大悟道:“原来是罂粟啊,这可是好东西,不但要种在家里,还要大规模种植,提炼出一些很HIGH的物质,满足友邦青少年的需要呢。”

    三军部署完毕,,就等着巴达维方面的回话了,可是阿姆斯特丹的命令不到,荷兰总督不敢擅自答复,只是陈兵海上,随时阻击汉人的进攻,另外种植园主们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准备抗击入侵,爪哇王室也心惊胆战,因为他们手上沾了不少华人的血,万一宋明联军打过来,少不得要拿他们开刀,大军压境之下,王族们和荷兰人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他们惶恐万分的拼凑起一支土著军队,拿着梭镖、吹箭、巴冷刀,穿着粗陋的皮甲光着脚丫子,每天苦苦操练,以备不时之需。巴达维市中心的最大的一所欧式建筑物,眉头紧锁的白人老爷们进进出出,不时有土著王室成员乘着滑竿,在猴子一般土人兵的保护下来到这里,好像有商谈什么重要事情。建筑物外面的喷泉广场上,一群种植园主围在那里,义愤填膺的说着什么,看样子是在聚众示威,给公司当局施加压力。

    这边忙的热火朝天,海峡对面却毫无动静,数万军队都集中在淡马锡,上千条帆船来回穿梭运送给养,每天人吃马嚼的不是小数字,可是大军却迟迟不发动进攻,为的就是要压迫敌人的神经,爪哇、苏门答腊虽然只是荒蛮海外之地,但是富有石油和木材资源,要么不动武,要动武就一举拿下,事先做够准备工作是必须的。

    表面上没有大动作,私底下的小动作可不少,旅宋潜艇每天都向苏门答腊岛输送兵力,一股股精兵已经深入到密林深处,和逃亡华工建立起了联系。并且将他们组织武装了起来,一旦正式开打,这就是一支敌人插在敌人肚子里的利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