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时代(精校)-第253部分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士兵将两人押了上来,可怜昔日尊贵的大清太皇太后和皇帝陛下如今却成了阶下囚,康熙的辫子也散了,蓬乱的披在脑后,就看见一个光秃秃的大脑门,一脸麻子依旧分明,小伙这几年个头窜的挺快,都快赶上刘子光了,虽然被俘,但是他眼中依然闪耀着不屈的光芒,嘴角的一抹血痕更证明了他的坚强。

    而大玉儿就没这么强了,往日的风华绝代已经不见,呈现在眼前的不过是个年老色衰的老妪罢了,只有身上的凤袍还见证者昔日的辉煌。

    刘子光上上下下打量了这祖孙俩几眼,忽然斥道:“谁这么没礼貌,还不把我大玉儿姐姐身上的绳索解了。”

    “哼,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你又何必假慈悲。”康熙狠狠地说道。

    “不错,成王败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们为什么败?”刘子光不屑地看了康熙一眼,犹如在看一个幼稚园大班生。

    “败在不够狠,不够毒,败在没有你们那些奇技淫巧的兵器,败在我们内部出了叛徒。”

    “哈哈哈,说你是黄口小儿你还不信,哼,你们的失败,和那些表面原因都没关系,若论狠毒,兵器,内部团结,你们比得上噶尔丹么?就连噶尔丹这样的千古一帝,都败在我大明手下,你们的失败又算得了什么,看在咱们有过一面之缘的份上,我就告诉你吧,你们败在不够与时具进,你们逆潮流而动,与人民为敌,不败才怪!这个世界,已经跨入了另一个文明时期,你们跟不上趟啊。”

    刘子光的话,康熙似懂非懂,刘子光也不去管他,将身上披风解下,披在大玉儿身上道:“天气寒冷,姐姐莫冻着了。”

    大玉儿忽然跪地道:“请陛下开恩,我建州部情愿归顺天朝,永世不叛,望陛下能给我们一条生路。”

    刘子光道:“首先,我不是陛下,你用错词了,其次,本来我也没想把建州部斩尽杀绝,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嘛,兄弟民族之间打打仗很正常,小事儿,别往心里去,等开了春,让理藩院给你们划一块保留地,休养生息去吧,若是哪天你们又出了个努尔哈赤那样的人物,再来争夺天下也未尝不可嘛。”

    大玉儿无语,顿首,再拜,而康熙依然是倔强地站着,一言不发,刘子光也不在意,拍拍他的肩膀道:“小伙子,你还能活很久,等你八十岁的时候便会明白,少数民族是当不了大哥的,以前不行,现在不行,将来也不行。”

    康熙还在品味这句话,刘子光已经走了,一路踏雪而行,长城之上,旌旗在风雪中依旧猎猎飘扬,垛口旁的士兵铁甲上已经堆积了一层积雪,但是他们不为所动,依然警惕地注视着长城之外,虽然那里的土地已经是大明的疆域。

    回到北京城,南边有军情急报,原来袁崇焕被部下所缚,德州投降了,至此北方战争结束。

    “唉,可怜袁崇焕一世英雄,最后被儿子所误,不要解往北京了,直接送南京大理寺,按律处置,告诉他们,不要搞株连。”

    老朋友,也是老对手袁崇焕的被俘,并没有让刘子光有一丝愉快,反而更添一些失落,对手一个个都完蛋了,想想也满空虚的。

    不过南京来的一份电报让他的心情又好了起来,原来彭静蓉终于生了,而且是个男孩,相隔不到一个时辰,董小宛也生了,是个女孩,一下子多了两个孩子,如何不让人高兴,刘子光当即回电赐名,男孩叫元亨,女孩叫婉婉。

    众将听到消息也来贺喜,有人提议,咋不给娃娃赐个爵位啥的,他们的哥哥刘猡猡可是几个王冠在头上戴着,姐姐赵姣也是皇储的身份,弟弟妹妹若不弄个郡王郡主啥的,说不过去啊。

    刘子光当即就把脸沉下去了:“爵位是皇帝赐的,我一个国公,凭什么给自己孩子赐爵?”

    众人都撇嘴,心道你还国公呢,你比皇上都牛逼,普天之下你说啥都是成立的,还忌讳啥啊,真假。

    刘子光道:“眼下北方虽定,西域还不太平,西夏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本公以为应该穷追不舍,就算打到西牛贺州也要把噶尔丹擒下。”

    一听有仗可打,众将便兴奋起来,纷纷请缨出战,刘子光道:“你们这些家伙,打了这么多年还不够么,功劳都让你们占了,那些新人怎么出头?我想好了,罗刹国卡冈诺维奇大公爵率领一万哥萨克为前驱,即日出征,其他各部洋员,补充了冬服之后便出发,一路向西,到时候平了西夏,我在南京接见你们,按照功劳进行封赏。”

    洋员们齐声叫好,他们正愁没机会表现呢,现在有了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还不美死了,不过红衫军那些老部下就不大高兴了,一个个撅着嘴不说话。

    三日后,北京城内的积雪还很厚,天安门前就召开了盛大的阅兵式,各路兵将军装严整,兵器森然,排着整齐的队形经过天安门,受阅之后便直接开拔,从德胜门开出,开始西征之路。

    刘子光率领一班文臣武将,在天安门上检阅众军,在这个特殊的地点检阅军队,心中自然有着特殊的感觉。

    “大帅,咋让这些洋鬼子去打仗啊,咱们有兵啊。”一员大将不满地嘟囔着。

    “愚昧,咱们的兵是干大事的,追歼噶尔丹这样的小事让洋员们去干就行,锻炼锻炼他们以后还能用。”

    “可是,啥是大事啊?”

    “这个,总会有大事让你们干的。”

    七天之后,回部香可汗抱着刘子光的儿子驾临北京,这个儿子可是个混血小子,头发微微呈棕色,皮肤也特别白嫩,眼睛瓦蓝瓦蓝的,只不过面部轮廓依稀能找到刘子光的影子。

    刘子光大喜,给娃娃赐名元庆,字余年。以此庆祝大明疆域内所有战乱的结束。(同时庆祝庆余年的完本)

    在北京又停了数日,安排好北方防务,刘子光便带着霍灵瑶母子,从天津入海,乘坐海船南返。

    一家人就要团聚,同时也要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新皇的人选。

    第十二卷

    和谐

    第一百零一章

    故园惊梦

    南京紫禁城,奉天殿内,大明朝的早朝会正在召开,对于这种没有皇帝参与的朝会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

    成功平定了北方叛乱的监国大人就那样随意地在御座前踱着步子,等待着群臣的回答,他刚刚抛出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让谁来当这个皇帝。

    现如今能站在朝堂上的,除了一部分应景的官员,其他全是刘子光系统的文武了,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这天下不就是你老刘家的么,您老闲着没事拿俺们寻什么开心啊,想当皇上你直说就是了,俺们肯定拥护。

    有这样想法的都是彻头彻尾的粗人,哪怕稍微听过几本评话的武将都不会这样想,就更别说那些七窍玲珑心的文官们了,自古以来哪有自己加封自己为皇帝的啊,更何况刘子光出身是朱明的大将,现如今还当着人家的驸马,人家的监国,要是自己开口说我想改朝换代当皇上,那也太无耻了些……

    所以想让刘子光自己把这个愿望表达出来是不可能的,黄袍加身这个步骤只能由小弟们来做。

    “下官昨夜观天象,见朱家主星黯淡,另有一颗赤星大放异彩,天有异象钦天监不敢不奏。另外……据说元末时候亦有此等天象。”钦天监的监正慢条斯理说出这番话来,给大家开了个好头。

    “京城左近也有童谣曰:卯金刀,坐天下,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这也是上天的预示啊。”这是礼部一位侍郎在说话。

    “你们文人就是咬文嚼字,要是没有我们大帅,明朝早就灭了八百回了,这天下就是我们大帅打下来的,他老人家登基做皇帝没的说,天经地义!”还是钟寿勇这话来的直接。

    “山东父老送来万人联名书,强烈要求监国大人荣登大宝。”这是山东巡抚孙启超在发言。

    “对,大帅做皇帝,改国号!改元!俺们就都是开国元勋了!”山西提督赵章程也跟着嚷道。

    “要我说,两年前就该反他娘的,大帅这些年可憋屈坏了。这个皇帝大帅当定了,谁敢半个不字,老子就!”这位说着就要抽刀,可是却抽了个空,奉天殿上哪能佩刀带剑啊。

    场面越来越乱,有人暗暗叹息,正是重新被启用的钱谦益,不过他现在是一点权力都没有了,空顶着一个大学士的头衔,经过这么多风雨,钱谦益也看的很透彻了,改朝换代是必然的,只是没想到刘子光的吃相会这么难看。

    其他一些挂着虚衔的前东林文官也暗暗叹息,大明朝难道就这样完了?被皇帝的姐夫篡位了?大多数人都是不敢怒也不敢言,更没有勇气说辞官员不做。

    “够了!你们这些武夫,满脑子都是什么啊,无君无父成何体统!我刘子光答应过皇太后,要保大明江山一辈子的,你们这样做是要陷我于不义么!这天下,必须由朱家的子孙来做,我刘子光决不能干那取而代之的卑劣事情。”

    刘子光忽然暴怒,窜到御座上猛拍龙书案,倒把下面诸将吓得一激灵,大帅这是咋的了,旁的不说,朱家子孙哪还有啊,老一辈的不是有劣迹就是牵连到弘光谋反案里,同辈的更别提了,基本上都死完了,下一辈的小孩子倒是有几个,可是血统又成问题了,根据南厂调查,这些小娃娃里面九成都是王府姬妾和下人私通生的,剩下的那一成还是天生痴傻,做不得皇帝。

    底下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不一会儿,站在前排的孙启超接到后面递过来的一张纸条,看了一眼他便出班奏道:“下官推荐一人,可登大宝。”

    刘子光道:“何人?”

    “天启皇帝的亲外甥,长公主的嫡亲儿子,大明世袭侯爵,淡马锡国王、吐蕃金轮法王,刘元丰殿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交头接耳,无不暗骂孙启超无耻,居然想到这样一个妙招,抢了他们的风头。

    “这厮到底是俺们东林党出来的,水平真高啊。可惜我怎么就想不出这个人选呢。”这是一前东林官员由衷的感慨。

    一番讨论之后,众人一致认为,刘猡猡确系朱家子孙,从法理上来说继承皇位也是说的过去的。

    不料刘子光再度发飙:“荒唐,刘元丰是本公的儿子,姓刘,乃是刘家的子孙,怎么能坐朱家的江山,你们啊,唉,我都不稀说你们了,一点正义感都没有。”

    众文武这回傻了眼了,心说你也太难伺候了吧,捧你当皇帝不行,捧你儿子当皇帝也不行,你老人家到底想干啥啊。

    “咳咳”后面走出一人,一躬到底:“下官有个人选,不知道监国大人可否满意。”

    刘子光搭眼一看,竟然是钱谦益,便道:“讲。”

    “当朝长公主殿下确系朱家一脉,而且贤良淑德,仁义忠孝,可继承大统,况且南海大宋国和极西之地的英格兰国亦有女皇当政的传统,所以法理方面并无不妥,如何定夺还请监国大人三思。”

    刘子光听了,脸上的表情又严肃起来,背着手踱了几步,忽然道:“钱大人所言极是,本公深以为然,不过定夺之权还在大家,咱们不兴搞一言堂的。”

    众人暗道你就装吧,还不兴搞一言堂的,最后把长公主弄出来当女皇,还不是顺着你的意思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老钱真是大才子啊,也就是他才能想到这个好办法,既照顾了监国大人的虚伪面子,又没伤到老刘家的利益,真是两全齐美啊。

    既然监国大人都说好了,谁还敢说不行,这事就这样定下了,朝会结束大臣们回家该干啥干啥去,刘子光也起驾回府,找自己老婆商量接手皇位的事情去也。

    大学士钱谦益回到府中,爱妾柳如是赶紧迎过来帮他解下狐皮大氅,钱谦益爽朗的大笑了三声,道:“如是,快准备好酒,笔墨,老夫要写诗。”

    柳如是道:“何事让老爷如此开心?”

    钱谦益道:“今日老夫向监国提议了新皇的人选,他极为满意,你说这难道不值得老夫痛饮三杯么。”

    “如此便恭喜老爷了,新皇登基,内阁里少不得您一个位子。”柳如是也是一脸的惊喜。

    “未必,刘子光,哦不,监国大人手下金陵书院可不缺读书人,所以老夫更要努力才是,对了如是,你不是和国公府那些女眷很熟悉的么?”

    “是啊老爷,妾身和国公府里好几位夫人都有着一面之缘,和刚产下麟儿的那位大夫人更是手帕交呢,还有董小宛,那关系更是铁的不得了。”

    “这就对了,你赶紧备上一份厚礼,上门去打点,不要怕花钱,这些钱都是花在刀刃上的,值!”

    “哎,妾身这就去办。”

    柳如是一扭身子,便去置办礼物去了,老爷重新得到启用,这真是天大的好事,柳如是乐得心里开了花,指挥着丫鬟们准备礼物呢,忽然想到国公府里一位故人……他,如今不知道怎么样了。

    匆忙备了礼物赶到国公府,可是就连府门口的路都被堵死了,全是车马啊,现如今国公府还能登门拜访,再过几日人家住进紫禁城,可就没有门路去串门了,所以凡是京里头面人物都备了礼物让自家夫人登门拜会,理由也很充分,国公府新添了两个小孩,不得送点礼物啥的,同朝为官,这点正常的人情礼节总是该有的吧。

    可苦了国公府的下人了,忙着收礼,接待客人,安排车马停放,忙的不可开交,好在很多人有自知之明,放下礼物留了名字便走了,但仍然有许多贵妇人是要亲眼看一看孩子才肯走的,彭静蓉本来就交游广泛,京中贵妇名媛一多半她都认识,董小宛就更不必说了,那可是红透大明半边天的名人,自打嫁给刘子光以后,不知道多少风流才子饮恨终生呢,现在人家生了孩子,以往那些手帕交什么的,怎么不得来瞧瞧啊。

    柳如是便是这些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她许多年前就认识董小宛,两人关系形同莫逆,后来又认识了彭静蓉,关系也还说得过去,和代文佩,刘小猫也有过一面之缘,至少见面认识,所以她顺利的进入了国公府。

    董小宛身子弱,产后就一直躺在床上,概不见客,但是老友柳如是来了自然破例,后宅的一个幽静小跨院里,两个昔日秦淮河上的头牌坐到了一起,想起往事真是不胜唏嘘啊,如今她俩一个是大学士夫人,一个是国公夫人,地位都显赫之极,但是往日的情谊却分毫不减。

    “妹妹,孩子呢?”柳如是问道。

    “老爷抱去了,嘻嘻,老爷给小丫头取得名字真好玩,叫婉婉,这不和当娘的重名么。”董小宛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辉。

    “这是国公爷疼你呢。”柳如是道。

    “姐姐,你啥时候也生一个啊,都老大不小的了。”董小宛拽着柳如是的手问道。

    是啊,我啥时候才能生一个啊,董小宛的话深深触动了柳如是,眼看就是奔三十岁的人了,却还无所出,难道真要守着钱阁老一辈子?

    柳如是心中不由自主地又想起那个国公府里的麻衣书生来,若是他还活着,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事和老爷说清楚,请他给自己自由呢。

    正惆怅间,忽听外面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婉婉就是乖,比哥哥姐姐都乖。”房门推开,一个怀抱婴儿的男子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身上都披着绣龙的小斗篷。

    柳如是一时间竟然呆住了,那男子也呆住了,半晌才道:“哦,你也在这里么?”

    第十二卷

    和谐

    第一百零二章

    黄雀在后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自己朝思暮想的人竟然是国公爷本人,这个结果是柳如是无论如何也猜测不到的,她如雷轰顶,脑子里全乱了,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面对刘子光,她有千言万语想说,可是此时却一句也说不出口,终究都化为无声的叹息。

    “妾身柳如是,见过国公爷。”柳如是盈盈下拜,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这种反应却使熟悉她性格的董小宛大为不解:“姐姐,你怎么了?”

    “没事,你们团圆吧,妾身告辞了。”说完,柳如是便很没有礼貌的跑了出去,一直跑出跨院的月亮门,来到一处竹林旁才停下,不知不觉间,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

    走得急,连大氅都忘了披,虽然是南京,腊月里的天气也是非常寒冷的,可是柳如是却感觉不到冷,她只觉得心慌意乱,思维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忽然肩上一暖,回头看去,正是那个狠心的骗子给自己披上大氅。

    “柳大家,我不是诚心欺骗你,你也知道,钱阁老和我……算了,以前的事情就当从没发生过,反正也没人知道。

    柳如是身子一抖,这回连心都跟着凉了,她冷漠地说:“妾身今天第一次见国公爷,哪有什么以前的事,不好意思,妾身家中还有事,告退。”

    拖着僵硬的身躯,柳如是慢慢向前走着,此时的泪水比刚才还要汹涌,她也说不明自己的心理,惊诧?失望?伤心?可是为何伤心呢?难道因为他说要忘了以前的事情?

    这几步走的极其艰难,每一步似乎都要耗费全身的力量,此刻她是多么希望身后那人挽留自己啊,可是他没有,就这样无情的望着自己离开。

    还有一步就要跨出院门了,就要离开他了,或许从此以后不会再相见,可是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他!柳如是机械地走着,泪水已经模糊了眼睛,所幸后宅没有闲杂人等走动,没人看见这令人尴尬的一幕。

    就在她即将跨出院门的那一霎那,柔弱的肩膀忽然被人粗暴地板了过去,那个狠心的家伙将柳如是搂在怀里道:“多大事儿啊,回头我和老钱说一声,你,我要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