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角落:一部另类的俄国史-无章节名: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75

    缅希科夫的尸首埋在其他战死的士兵们垒成的尸体堆里——他们中既有战友,也有敌人。尽管他的事迹辉煌且荣耀,但一切很快就会被忘却。他的儿时好友德米特里·博列茨基也很快就会忘记他。缅希科夫就像其他献身的勇士们一样,只是为大业服务的棋子。他们随时都可以被牺牲掉。与博列茨基的矛盾让他最终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缅希科夫忠贞的妻子卢德米拉将永远不会知道她的丈夫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有过怎样的遭遇。她和孩子们的悲伤也将持续一生。然而有一件事至少能让她感到宽慰:她的丈夫鞠躬尽瘁,最终帮助他们的祖国摆脱了莫斯科公国的威胁。

    176

    莫斯科大军的残部涌进了莫斯科城。大公的去向依然无人知晓,这也在城中引发了一场恐慌。仅凭克里姆林宫的千余驻军根本无法抵抗诺夫哥罗德及其盟友的进击,因此,驻军的指挥官维克托·维克托罗维奇·达希耶夫决定不战而降。在没有大公把持大局的情况下,整座莫斯科城——乃至莫斯科公国——都乱作一团,无力为继。

    ******

    透过克里姆林宫的大窗,看到宫外动静的公主叫来了谢尔盖修士。她心中依然存着脱逃的想法,而她寻找的只是将其化作现实的机会。

    “发生什么事了?”当谢尔盖修士走进来时,她问道。

    “外面已经乱成一团,公主殿下……我听说莫斯科公国就快陷落了……但我无从确定消息的可靠性。”

    她心中一动——这或许就是机会了。

    “修士,现在我们或许可以逃跑了。”公主满怀热忱地说。

    谢尔盖修士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他是公主的监护人,而恪守誓言也是刻在他内心深处的最高道德准则。

    “如果您希望如此,公主殿下,那我们就照样执行……我先去准备补给,再找一辆大小合适、能载下我们所有人的雪橇……我会在中午时分回来。”

    公主报以微笑,谢尔盖修士随即离去。

    177

    莫斯科城的混乱状态为公主一行人的脱逃提供了完美的掩护,他们瞅准机会离开城池,并为往后的旅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的目的地是港口城镇梅梅尔,公主当初正是在那儿登陆,然后来到了莫斯科公国。他们计划从那儿经海路穿过波罗的海前往地中海和意大利。尽管走海路旅途漫长、困难重重,但由于东欧和中欧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或控制之下,谢尔盖修士认为要比陆路安全不少。

    公主离开克里姆林宫时,心中不免对本可成就的婚姻感到一丝遗憾。她位于摩里亚的故土依然被土耳其人所统治,未来似乎还将如此。莫斯科公国和她与伊万·瓦西里耶维奇的联姻本可促成欧洲版图的改变,同时扭转他们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如果摩里亚和巴尔干的东正教还有得到救赎的一天,那救赎必定来自别处。

    她并没有放弃婚姻的想法,不过她想稍稍放低自己的眼界。或许她还能和多年前——那时她还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在罗马小巷里遇见的那个男孩重逢。然而,最终的决定权在红衣主教贝萨里翁的手上。她的命运由他掌握。

    178

    和缅希科夫一样,大主教菲洛费成了另一个被诺夫哥罗德遗忘的人。战争胜利后,出于对大主教本人和所担职务的尊重,博列茨基将他流放到了苏维埃茨基岛上的一个修道院,那里位于共和国遥远的北方,此时的诺夫哥罗德已将莫斯科和特维尔吞并。

    菲洛费知道的太多了,因而博列茨基将放逐视为最好的解决方案。尽管议会中反对放逐的声音众多,但当波列茨卡娅批准莫斯科的宗主教前往诺夫哥罗德后,“诺夫哥罗德与普斯科夫的大主教”这个官方头衔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诺夫哥罗德的东正教宗主教”。菲利普一世——这位最后的莫斯科宗主教——勉强接过了菲洛费的旧日之职。

    除去一些私人物品,前大主教带在身边的就只有撒迦利亚的手稿了。关于这片国土上发生的一切,甚至连诺夫哥罗德已经称霸罗斯的事实他都全然未觉。身边的一切,连他年轻时热爱的大自然在内,都变得不再重要。

    他个人的《注疏》已几近完成,这也是他最大的秘密。一个夏日,这位前大主教正在修道院的苹果园里来回踱步时,一个年轻的修士走近前来,菲洛费言辞激烈地斥责道:

    “你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成吗?让我安静一下。”

    “我只想知道您每日每夜都在思考些什么,大主教阁下,是什么事让您一直这样走来走去?”

    “那是我的事,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菲洛费——这个依然要求以“大主教阁下”相称的前大主教——回到了自己的斗室里。唯有在那儿他才能集中精神。

    他拿出自己和撒迦利亚的手稿,开始系统性地分析起来。这个步骤他之前已经重复了无数遍,因为在这里,除去公共事务,他的时间就都属于他自己。他写在自己《注疏》中的内容深化了犹太人原有的语言。尽管菲洛费的作品在篇幅上比撒迦利亚的要短,但他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撒迦利亚的观点(至少是部分观点),剔除了他在犹太人原著中发现的那些频繁出现、甚为浮夸的措辞。

    菲洛费疲惫地与撒迦利亚手稿中的最后一段较着劲。他翻过最后一页,接着注意到了其中的异样:在手稿的背面,就在最后一页和皮质封套间,他发现了一道狭缝。他之前从未注意到这个异样的地方。他试着将手指伸进去,但手指太大,最终无功而返。他轻抚封套,摸到其中有微微的突起。是的,底下一定有什么东西。他将指尖摁到上面,确定底下确实藏着东西。菲洛费试图用指甲挑开皮革,但皮革太过坚韧。于是他拿来书桌上的小刀,小心翼翼地切割着,直到盖在上方的皮革脱落,露出一张折叠的纸。上面写着拉丁文。

    他读道:

    哎呀,您终于发现这个秘密了。那现在您会怎么做呢?我希望您不会感到失望,因为我知道,对于您而言,我是近乎神的存在——至少在些许程度上。

    也许您不会相信,但只要您理解了这诗篇,一切都将豁然开朗。

    除了一件事,大主教阁下,那就是——您不仅是个傻瓜,而且轻信人言。

    己身是为何物,

    答案我无从知晓,

    但有件事我始终明澈于心:

    我并非自己所述之人,

    我也从来都不是。

    从第一个词里去寻找启示吧,

    那个美好的词语

    凝聚了我的哲思,隐现于每段文字之中

    而到了那时,我敢说,

    你将会发现“真正”的我。

    菲洛费依言行事。

    最终,他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想法毫无意义。他曾以为撒迦利亚就是个了不起的哲人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