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学会团结友爱-互敬互爱宽以待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梁鸿孟光举案齐眉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夏

    东汉时,有个女子叫孟光,长得十分丑陋,但却很有力气,能举起一盘石臼,年龄30岁,仍未出嫁。父母多次请媒人给她找对象,她都不中意,没有办法,只好问她:“光儿,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呢?”孟光说:“只有像梁鸿那样品德高尚的君子,我才嫁给他。”

    梁鸿是个家境贫寒的读书人,他为人正直,很有志气,说话办事也很讲信用。从太学里读书回来,家乡的许多人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可是都被他谢绝了。不料听说丑女孟光要嫁给他,他却很高兴,即刻请媒人上门去求亲。

    结婚以后,孟光天天盛装打扮,穿红着绿,服饰非常华丽。梁鸿一看便虎起了脸,七天没和孟光说一句话。孟光问丈夫为什么不理睬她,梁鸿没好气儿地说:“我娶你本来是想找个能和我到深山里一同吃苦过日子的伴侣,没想到你天天搽脂抹粉,讲究穿戴,太让我失望了!”

    孟光高兴地说:“我这样穿着打扮是想试试你的志向是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其实我早就准备好了隐居劳动的粗布衣服。”说着便卸下头饰,随便挽了个发髻(jì),脱下绸衣,换上布服,里里外外干起活来。梁鸿见孟光好像变了一个人,高兴地说:“这才是我梁鸿想娶的妻子!”

    于是,夫妻二人隐居到灞陵山中,梁鸿耕田,孟光织布。后来二人又出关向东而行,当路过京师洛阳时,梁鸿看到了富丽堂皇的宫殿,想起了百姓的劳苦,就写下了著名的《王噫(yī)歌》,这首歌是中国文学史上很优秀的作品。到了山东地界,二人暂时定居下来。最后,他们又到了江南,住在一个叫皋伯通的大户人家的厢房里。

    这时梁鸿天天外出给人家舂(chōng)米,得点工钱,夫妻二人过着清苦的日子。每天完工回家,孟光早已把饭做好了。等丈夫坐下后,她把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托盘里,把托盘举到和眉毛一般平,送到梁鸿面前,然后夫妻俩才亲亲热热地吃那家常饭菜。这情景让房主人皋伯通看见了,很是惊讶,也很赞叹他二人互敬互爱的情谊。

    他们这种因为互相敬爱而走到一起,面对挫折而不离不弃的精神值得现代人敬仰。

    “王吉休妻”和“东邻伐树”

    结交非贤者,难免生爱憎。

    ——孟郊

    东汉宣帝时,有位谏议大夫叫王吉,此人秉性耿直,敢说敢谏。当时汉宣帝宠任外戚(皇帝的丈母亲和外祖母家的亲戚)。外戚的子弟都做了官,还屡屡升职,而这些人差不多没有一个不荒淫奢侈、目中无人的。王吉对这件事很生气,于是就上了一道奏章,建议皇上废除任命外戚子弟的办法。汉宣帝看了王吉的奏章,认为他太古板了,不但不采用他的意见,而且以后干脆不去理他了。王吉碰了个软钉子,无心再为朝廷做事,便推说有病,辞官不干了。

    王吉辞官后,在长安城租了一座房子居住。王吉的妻子对丈夫十分敬重,她每天都端来洗干净的大枣让王吉吃。起初王吉以为妻子是从街上买来的枣子,便心安理得地享用。后来他才知道是东边邻居家里有颗大枣树,枝叶茂盛,结满了果实,枝头长过墙这边来了,妻子每天从邻居家伸过来的树枝上摘的枣,给他吃的。王吉是个十分正直,又注重团结的人。他知道了事情真相后非常生气,批评妻子不应该这样做,在盛怒之下,将妻子赶回娘家去了。

    东边邻居家听说王吉为此事赶走了妻子,感到过意不去,就拿了把斧子想砍大枣树。

    街坊、邻居们纷纷出来调解,王吉只好听从众人的劝解,把妻子接回来了,东邻家也把斧子扔掉了。

    王吉和东邻两家,从此更加友好相处了。街坊邻居对王吉和邻居注重邻里团结的美德很敬佩,于是编了一首歌儿来赞美他们,歌中唱道:“东家有树,王吉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王祥王览兄友弟恭

    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韩愈

    王祥,是晋代琅琊(今山东临沂县)人。

    他小时,性情温厚,孝敬父母。母亲死后,继母朱氏对他很不好,多次向他父亲说他的坏话,因此他父亲也不喜欢他,让他干又脏又累的活,但他毫无怨言,更加小心,不惹父亲生气。

    王览,是王祥继母生的弟弟,性情爽直,很懂事儿。四五岁时,看见王祥挨打挨骂,他就抱着母亲流泪。到了童年,他经常劝阻母亲不要虐待王祥。他和王祥很友爱,经常在一起,王祥也很喜欢他。

    有时他母亲无理地支使王祥干力所不及的重活,他就和哥哥一起去干,这样使母亲停止对王祥的无理支使。

    父亲死后,王祥在乡里稍稍有点名气了。这又遭到继母的忌妒。她暗自把毒药放到酒里,想毒死王祥。王览在暗中看出毛病,赶紧到哥哥房中夺回毒酒。这时王祥也看出酒有问题,怕弟弟抢去喝了中毒,于是弟兄俩抢起酒来。继母听到争吵声,赶紧跑来把酒夺回去倒掉。从此以后,每逢吃饭,王览就和哥哥一起吃,朱氏再也不敢在食物中放毒了。

    继母死后,徐州刺史吕虔(qián)聘请王祥去当别驾。王祥不愿意离开弟弟,想不去就职,王览极力劝哥哥去,并亲自为哥哥打点行装,亲自赶着牛车送哥哥去徐州上任。

    后来,王祥政绩清明,得到百姓的赞扬。王览也得到皇帝的嘉奖,并起用为宗正卿官。弟兄俩始终亲密友爱,为当时人所称颂。

    展子虔和董伯仁“文人相亲”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高适

    展子虔和董伯仁都是隋朝时的名画家。展子虔画人物甩笔细腻,形象逼真;画鞍马如腾似跃,煞是惊人;特别是画北方的山水,更能给人以咫尺千里之感。为此,他在众多的恭维话面前,变得骄傲起来,不把别的画家放在眼里。

    董伯仁除所画的人物、鞍马和展子虔所画的人物、鞍马不相上下外,他画的南方山水,更是别具一格:所画的亭台、楼阁,多精巧有致;所画的山水树石,多秀丽柔美。他听说展子虔很瞧不起人,不以为然地说:“展子虔所画的北方山水,不过是些秃山恶水罢了。我从未见他画过一张像样的南方秀丽的山水画。”

    这话传到了展子虔的耳朵里,开始他十分生气,但拿过董伯仁的山水画仔细一看,不由不佩服得连连称赞。为了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便主动与董伯仁和好。

    董伯仁也很受感动,当下表示要向展子虔好好学习,从此,两人便成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好朋友。

    魏万追寻李白三千里

    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兄弟。

    ——魏万

    李白(701—762),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被人们称为写诗的“神仙”。

    李白42岁那年,被唐玄宗召进长安,任命为翰(hàn)林学士。李白来到京城本想帮助皇帝治国安民,干一番事业。可是他在长安待了2年,亲眼看见皇帝整天吃喝玩乐,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几个奸臣去办,感到很失望。

    李白是个有骨气的人,从来也不肯低头弯腰去巴结那些有钱有势的大官僚。这些奸臣恨透了李白,就经常在皇帝面前说李白的坏话,终于把他挤出了长安。

    李白被朝廷变相地赶出长安后,他原来结交的一些势利朋友马上换了一副脸孔,不理他了。然而有个年轻人叫魏万,仰慕李白的诗才,不顾世俗偏见,非想结识这位名满天下的诗人不可。李白出了长安,遍游祖国名山大川,写下了不少壮丽的诗篇。魏万踏着诗人游踪,马不停蹄,足足追了3000里,终于在广陵见到了李白。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以后两人一同游赏自然风光,切磋诗歌艺术,成了一对知心朋友。魏万说:“一长复一少,相看如兄弟。”李白说:“相逢乐无限!”

    大诗人李白见魏万诚挚忠厚,年轻有为,特别高兴,因此不仅托魏万照顾他的儿子明月奴,还把自己的全部诗稿交给魏万,让他编成集子。后来魏万中了进士,他不负重托,编出了《李翰林集》,自己还饱含热情地为诗集写了一篇序。

    魏万编的李白诗集早已散失,但他的那篇序却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了他俩互敬互爱的友谊见证。

    韩愈柳宗元互相支持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汉乐府》

    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们之间有着十分深厚的友谊。他俩同朝为官,韩愈为监察御史时,柳宗元做监察御史里行(御史的见习官)。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切磋诗文,尽管有时争论得面红耳赤,可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当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改革而被贬到永州(湖南省枣陵)做司马时,许多过去的朋友因此同他断了往来,但他和韩愈之间的书信却从没有间断,信中倾吐着相互思念的感情,还经常把自己的新作品寄给对方征求意见,对政治、人生等问题也经常交流看法。他俩互相支持。当韩愈因写作《毛颖传》而遭到一些人围攻、耻笑的时候,柳宗元挺身而出,他义正词严地反击那些嘲笑者说:“你们所喜爱的文章不过是一些模拟、抄袭前人、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的东西罢了,哪里能识得真正的好文章!”当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要求人们写文章要“言之有物”时,柳宗元不仅赞同这些主张,同时还写了许多论文,进一步充实了韩愈的理论。当韩愈提出了“不平则鸣”的口号,要求写文章敢于揭露现实时,柳宗元便用自己的写作实践积极响应,带头写了大量的“鸣不平”的文章。

    柳宗元先于韩愈去世。逝世前,柳宗元给韩愈写了一封长信,托他关照自己的子女。韩愈接到信后,反复诵读,凄然泪下。为了缅怀老朋友生前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他赶写出了《柳子厚墓志铭》。

    柳宗元死后的第三年,柳州人民为他修了罗池庙宇,并请韩愈为新建的庙宇写碑文。韩愈欣然接受,很快写出了《柳州罗池庙碑》,文中充分表达了对柳宗元的怀念之情。

    张氏兄弟让秀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张楚金,唐朝人。他当过刑部尚书,是个德才兼备的人。

    张楚金少年时发愤读书,才华横溢,17岁时同哥哥张越石一起参加地方科举考试,考中了就可以当上秀才。

    张越石和张楚金哥俩的成绩都很好,主考官却认为兄弟二人只能取一个,决定录取弟弟而不录取哥哥。张楚金对主考官说;“论年龄,张越石比我大,按才能,张越石比我强。请您把我除名,录取我哥哥张越石吧!”

    这个州的长官李绩,听说弟弟让功名的事,十分感动,赞叹说:“国家选拔人才,本来就是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张楚金兄弟相让如此,品德高尚,可破例录取兄弟二人。”

    由于李绩的推荐,张楚金和他的哥哥一齐被录取。后来张楚金官职一直做到刑部尚书。名利地位时时考验着每一个有才能的人。能做到不伸手向国家和人民要名要利要地位,可算是正直的人。在名利地位面前能做到互相谦让、尊敬他人的人,称得上是高尚的人。每一个有才能的人,同时也应是一个高尚的人。

    贺知章金龟换美酒

    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安石

    唐玄宗天宝元年,伟大的诗人李白到各地巡游之后,来到了京城长安。

    尽管李白的诗写得好,名气大,但因性格耿介,所以长安虽大,竟没有一个旧友,只好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

    一天,他去著名的道观紫极宫游览,碰见了著名的诗人贺知章(659~744)。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是个三品大官。他任过皇家图书和出版机构的秘书监,此时担任“太子宾客”的官职。虽然与李白素昧平生,但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邂逅相逢,一见如故,亲切地攀谈起来。

    李白仪表堂堂,很得贺知章的赏识。他向李白索读新作,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听说天上的文星谪贬到人世间来了,看来,这谪仙就是你呀!”

    天将晚了,贺知章邀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没有带钱来,就毫不犹豫地把悬在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资。

    李白阻拦说:“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贺知章仰面大笑说:“这算什么呢?我记得你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两人皆能豪饮,尽欢而别。接着,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唐玄宗也是久闻李白的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学士。

    娄师德以德报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有一次,女皇帝武则天单独召见宰相娄师德,谈论国事。她问娄师德能否推荐可以担任辅政大臣的人才,娄师德极力推荐了狄仁杰。武则天接纳了荐举意见,将狄仁杰从外地召回京城,和娄师德一起担任宰相。

    狄仁杰不知道自己当宰相是由于娄师德的举荐,相反他心中老是记着过去和娄师德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因此,他耿耿于怀,常常当武则天的面讲娄师德的坏话。这一切,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

    一天,她在偏殿和狄仁杰闲谈,问狄仁杰:“娄师德的品德好不好?”

    狄仁杰的话里有刺:“他带兵守边时,有过战功,品德好不好,不很清楚。”

    武则天又问:“他能发现和举荐出色人才吗?”

    狄仁杰说:“我和他一起,没有这方面的感受。”

    武则天哈哈一笑说:“你能当宰相,正是由于他的举荐呀!依我看,没有比娄师德做得更好的了。”随即找出了娄师德的荐表,让狄仁杰过目。

    事情出乎狄仁杰的意料之外,他十分惭愧,感叹地说:“娄公的度量这么广阔,我全身都给包涵进去了,却还一点不知道人家,我比人家差远啦!”

    从此,两人关系密切起来,共同辅助武则天管理国务。不久,北方的契丹国出兵犯边,侵占了一些州郡,两人又一同率兵抵御,分路出击,驱逐了敌军,使边境居民重新安居乐业。

    欧阳修与王安石互敬互爱

    讲友谊而不无原则地随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

    ——中国谚语

    欧阳修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当初王安石考中进士以后,在扬州任职,此时欧阳修已名满天下,在京城开封任龙图阁学士。

    一天,王安石的好朋友曾巩带着他的几篇文稿向欧阳修推荐。尽管王安石和欧阳修的地位身份相差非常悬殊,但欧阳修对这位青年的文稿还是非常赏识。他把这些著作收在编录佳作的《文林》里,向社会推荐。又通过曾巩关照王安石,要他的思路再开放一些,不要生造词语,力戒模仿。

    王安石被调京任职以后,这两位朋友才得见面。欧阳修在高兴之余,写了首七律《赠介甫》(王安石字介甫),说自己虽雄心尚在,但年纪已大,力不从心了。希望王安石刻苦努力,写出超过前人的文章来。随后王安石也写了首《奉酬永叔见赠》的七律诗回赠,感谢欧阳修的关怀和礼遇,表示绝不辜负期望。

    两人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晚年,并经受住了政见不一的严峻考验。王安石执政时推行新法,欧阳修不赞同,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但欧阳修却一直爱护着王安石,王安石一直很尊敬欧阳修。欧阳修去世,王安石亲自撰写祭文,表达自己沉痛悼念之情。

    讲友谊而不无原则地随和,明是非又不影响情谊,这是多么难得呀!

    宋仁宗与辽道宗互敬互爱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李陵

    一部宋辽交往史,并非总是刀光剑影,你征我伐,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两朝相安无事、礼尚往来。甚至两朝之间,也不乏友情。值得一提的是宋仁宗赵祯与辽道宗耶律洪基之间的友好关系。

    耶律洪基当太子时,因仰慕宋朝的山川、风土、人物、文化,有一年混在辽朝使团中悄悄进入宋朝境内前往宋都汴京。宋朝边防的雄州守将认出了耶律洪基,忙把这个情况逐级报告了上去。宋仁宗得报,很重视辽朝太子的来访,特地将耶律洪基接到皇宫中,与皇后一起热情款待了他。临别,宋仁宗还恳切地对耶律洪基说:“吾与汝一家也,异日唯盟好是念,唯生灵是爱。”使得年轻的耶律洪基十分感动。

    至和二年(1055),辽朝的兴宗皇帝去世,耶律洪基继位,是为辽道宗。辽道宗登基不久,就派使臣向宋朝表示:希望得到宋仁宗的画像。宋朝的一些大臣怀疑辽朝不怀好意,是想用“厌胜之术”即巫术来咒害宋仁宗,因而反对向辽朝赠送画像,宋仁宗却有把握地说:“必不然。”欣然派遣御史中丞张升赴辽赠送自己的画像。张升到达辽朝都城燕京时,辽道宗亲自排列仪仗出宫,隆重地迎接宋仁宗的画像。

    嘉庆八年(1063),宋仁宗逝世。当宋朝使者把噩耗报告辽道宗后,辽道宗悲痛得掉下泪来,他拉着宋朝使者的手感慨地说:“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为了悼念宋仁宗,辽道宗命人将宋仁宗穿过又赠送给他留念的衣物埋葬成一座“衣冠冢”,还将宋仁宗的画像长期供奉在辽朝皇宫内。

    苏黄互帮互助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薛暄

    黄庭坚(北宋文学家,1045—1105)以诗文闻名于訾世,史学家拿他和苏轼并列,称为“苏黄”。这两位文学巨匠之间确实也有着深厚的友谊。

    一次,两个人坐在一起讨论书法。苏轼说:“鲁直,你近来写的字虽愈来愈清劲,不过有的地方却显得太硬瘦了,几乎像树梢挂蛇啊。”说罢哈哈大笑。

    “师兄的批评,一语中的,令人折服。不过,师兄写的字,愚弟认为还是有一些……”黄庭坚犹豫了,没有说下去。

    “说吧,说吧,”苏轼道:“你干吗吞吞吐吐,怕我吃不消吗?”

    “好,我就斗胆了。”黄庭坚咽口唾沫,说:“师兄的字,铁画银钩,道劲有力。然而有时也写得有些褊浅,就像是石头压的蛤蟆。”也许“石头压蛤蟆”的形象有些滑稽吧,两个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了。

    两位文豪常常互相学习,互相磨砺,互相批评,这如同春风化雨,使得友谊之树更加枝青叶茂了。

    陆游诗激辛弃疾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陆游(1125—1210),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诗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21岁参加山东抗金义军,创立了名震中原的“飞虎军”。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坚决主张抗金复土,并与陆游有一段忘年的友爱之交。

    由于主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辛弃疾曾在江西上饶带湖旁,度过了18年退隐生活。

    公元1203年,在南宋政府中专权的大官僚韩侂胄,想利用抗金来巩固自己的权位,便起用辛弃疾,任命他为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于是辛弃疾以64岁的高龄,去绍兴上任。

    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已经80岁了,住在绍兴鉴湖旁,他和辛弃疾是好朋友。辛弃疾经常去拜访陆游,一道谈诗论词,一道议论国家大事。陆游从辛弃疾的杀敌誓愿中,感到心灵的慰藉;辛弃疾从陆游抗金不渝的信念中,受到战斗激情的鼓舞,两个人心心相印,肝胆相照,友谊愈来愈深。

    翌年春,宋宁宗赵扩突然降旨要辛弃疾到京师临安(今杭州)去,征询他对北伐的意见。辛弃疾便把要去临安的事情,告诉了好朋友陆游。陆游觉得这是向朝廷提出北伐建议的好机会,心里非常高兴,鼓舞辛弃疾进京面圣要上书皇帝坚持抗金复土的主张。陆游从家里送走辛弃疾后,激情涌动,情思澎湃,爱国主义感情冲击着他的心扉。他伏在书案旁,提笔给辛弃疾写了一首长诗,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陆游认为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管仲、萧何一流人物,做浙东安抚史是大材小用;热切地鼓励他积极参战恢复中原,不要因为受排挤不得志而介意。辛弃疾读了老诗人这首题为《送辛幼安殿撰造朝》(殿撰:宋代有集贤殿修撰等官,简称殿撰;造朝:赴朝廷)的赠诗,感慨万千,非常激动,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辛弃疾到了临安,向韩侂胄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北伐建议。但并没有得到大用,只是被安排为镇江知府。虽然遭遇的是陆游所说的“大材小用”的处境,但辛弃疾心里还是牢记着老诗人的殷切嘱托和热切鼓励,不以个人得失为介意,在镇江为准备北伐而苦心经营,他预先制成一万件红衲军装,打算招募新兵,严加训练,组成一支北伐劲旅。他还派人四处刺探金国的兵骑数目、屯戍地点、库藏方位、将帅姓名等情况。

    但韩侂胄却借故把辛弃疾撤职了。辛弃疾只好回家闲居,身患重病,忧愤交加,再也没有见到老诗人陆游。不久,便病逝了。

    当初陆游用“大材小用”四字感叹辛弃疾的不能一展抱负,十分有深意。人才浪费,是封建时代无法克服的现象。然而他们遇挫之后互相鼓励互相关怀的品质却成为了我们现代人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朱熹与陆九渊论敌相亲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程颢

    南宋时期,朱熹(1130—1200)和陆九渊(1139—1192)是当时一对“论敌”。

    朱熹是嫠源(今江西嫠源)人,他是继孔子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影响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学问很渊博,著作很多。他的语录、文章和一些专著,被后人编辑为《朱子语类》《晦庵文集》《朱子遗书》和《四书集注》等。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是“理”。他认为“理”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而“气”则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他说:“有理而后有气。”

    陆九渊是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他提出“心即理也”的理论,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朱熹和陆九渊这两位当时颇有影响的学者,学术观点针锋相对,常常发生争论,唇枪舌剑,据理争论,互不相让,各持己见,争论了十几年没有个结果。1176年,陆九渊和朱熹在江西信州(今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大辩论,这就是我国哲学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朱熹把封建的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而陆九渊,则把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人所固有的本心。但他们的争论根本目的都要人民安于现状而不要起来反抗。

    在教育学生上二人也是见解不同。朱熹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教育学生明白道理,必须多读书。”

    陆九渊针锋相对地提出:“道理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中,书读多了反而糊涂。”

    朱熹不同意这种观点,拍案而起:“学习不破万卷书,怎能有出息?”

    陆九渊简直怒发冲冠了,他坚持说:“书籍堆积如山,何年何月才能读完?”

    这场争论,两人都声高颜厉,面红耳赤,争吵得不可开交。但是朱熹和陆九渊哲学思想和治学思想上的分歧,无数次的争论,并没有妨碍他们之间的友情,反而在争论中加深了友谊,成了论敌相亲的好朋友。他们两人互拜为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完全没有门户之见。

    后来,朱熹在庐山脚下办起了“白鹿洞书院”,他不但自己亲自讲学,还热情邀请陆九渊前来为学生讲学。而“论敌”陆九渊便欣然前去讲学,他深刻细致地剖析当时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使许多身受其害的学生很受教育,有的竟痛哭流涕,悔恨莫及。而朱熹对他的讲课非常赞赏,还将陆九渊的治学警句镌刻在石碑上,立于“白鹿洞书院”门口。

    朱熹与陆九渊“论敌”相亲,千百年来被人们传为佳话。

    明成祖与淳泥国王的友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中国与文莱(淳泥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具有悠久的历史。

    明代朱元璋建国后,于洪武二年(1370年)8月,主动派出都监院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出使淳泥国。他们在海上航行历时7个月,经暗婆国(即今印度尼西亚之爪哇岛)后抵达该国。双方经过亲密交谈,并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往来。

    第二年八月,淳泥国王马漠沙派出专使,随同张敬之等同来我国回访,得到了太祖朱元璋的厚礼相待,明永乐三年(1405),麻那惹那乃接任王位,又遣使来华,受到了明永乐帝朱棣的盛情款待。当时,淳泥国正遭受暗婆国的侵略,但不堪忍受其政治压迫和经济勒索,又鉴于明朝对外奉行友好的国策,在淳泥国访华使节返国后,淳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王后、王子及王弟、妹、王亲和陪臣等150人组成的访华代表团,专程来华进行友好访问。消息传来,明成祖朱棣特派专使前往福建泉州迎接,明永乐六年(1408)8月乙未日,淳泥国访华团来到了大明王朝的首都南京。当天,明永乐帝朱棣在内宫华盖殿设宴,为淳泥国王洗尘。接着,又在奉天门举行了盛大的国宴后,将他们迎至国宾馆——会同馆歇息。中国明代皇帝朱棣和淳泥国王之间的亲密交谈,为两国人民的友谊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月后,淳泥国王忽然患病。为此,明永乐帝朱棣万分焦急,他即派国医日日夜夜为他诊治疾病,又派皇亲、重臣前往探望国王的病体。日继一日,天天如此。于同年10月淳泥国王病势益重,眼见自己重病难愈,随即嘱咐王后:为了感谢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如果他一旦逝去,愿将遗体:“托葬中华。”还叮嘱年幼的王子,愿与中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10月乙亥日,国王病逝于会同馆,终年28岁。明永乐帝朱棣闻悉噩耗,沉痛哀悼,举行国哀。又派皇太子率文武大臣前往祭奠。当淳泥国王后转达国王临终前请求“托葬中华”的遗愿后,永乐帝朱棣立即答应。并命太常寺择日、选地,工部为国王赶制葬具,砌陵墓,还由礼部主持安葬仪式。当月庚寅日,举行奉安典礼、归葬坟茔并建享殿于墓前。专拨3户人家常年守墓。规定由礼部主其事,每年春秋二季举行祭祀。

    现在淳泥国王之墓,坐落在南京市安德门外,乌龟山之南麓。这座墓前的石刻,有神通石碑1通,华表柱础1对,翁仲2对(马佚二、武将二),石马、石羊、石虎各1对,以及享殿的石柱础若干。这些雕刻精致、形象栩栩如生的石刻碑,置于松柏翠竹丛中,使这座陵墓显得更加庄严肃穆而富有生气。

    魏源与龚自珍意气相投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孟浩然

    1794年,魏源在湖南邵阳出生。那年,正是乾隆禅位前一年,是所谓“盛世”的终点,也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起点,他生当其时,几乎亲眼目睹了“盛世”下滑的整个过程,对“衰世”有着铭心刻骨的体会。1825年,他32岁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命编《皇朝经世文编》,到1826年冬天共编成120卷,成为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文献,不过那还是属于古代的范畴,是按照千年相续的传统思路编的。1826年,他与龚自珍同时参加会试,双双落第,欣赏他俩才学的考官、礼部主事刘逢禄惋惜不已,黯然题诗《伤湖南、浙江二遗卷》,“龚魏”齐名由此开始。这是龚自珍第五次参加会试落第,直到1845年,龚自珍死后4年,魏源52岁那年才在补行殿试中恩科三甲93名,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州分发到江苏,先后做过东台、兴化等地的知县。所以他要自嘲“中年老妇,再作新娘”。

    1819年,魏源与龚自珍在北京初次见面,就意气相投。他们都主张“经世致用”,都赞同走革新之路。当然,龚自珍对现实要比魏源等人更敏感,对“衰世”的感受也更深,尽管他还不具备世界眼光,不知道别样的文明。

    1841年5月,林则徐被清廷发配新疆伊犁。6月,魏源在京口与林则徐见面,对榻倾谈,思想上产生很多震动。也就是这一次,林则徐嘱他编一部《海国图志》。当年8月,龚自珍应魏源来信邀请,到扬州相聚,得知老友正在编《海国图志》,大加赞赏,认为这才是真学问。自京都相识以来,他们切磋学问,议论时政,或见面,或书信往来,转眼已有20多个年头。8月5日,龚自珍回到当时栖身的丹阳书院。孰料仅仅7天后(8月12日)就在丹阳猝逝,终年50岁。

    1842年12月,魏源参考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历代史志、明代以来的岛志及一百多种中外书籍,终于辑成《海国图志》50卷,从而揭开了中国认识世界的序幕。在他们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中国人民开始认识了世界,他们的友谊也将流芳百世。

    康有为与墨西哥总统的友谊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李贺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以10万两白银的高价收购康有为的头颅。康有为只能以四海为家,在异地他邦漂泊长达15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周游列国,足迹遍布亚、欧、美诸洲,行程达60万里。在周游世界各地的过程中,他不仅细致地考察了各国的政教、风俗、文物、制度,同时广交天下名流志士和拜会各国政府首脑、要员,从而加深了对世界的了解,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其中,他与墨西哥总统迪亚斯的交往,更成为中墨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

    1901年夏,墨西哥总统迪亚斯电告墨驻美公使,表示希望会见正在美国旅居的中国维新志士康有为,该公使马上向康有为本人转达了迪亚斯总统的盛情邀请。随后不久,迪亚斯总统又来函敦促此事。康有为愉快地接受了迪亚斯总统的邀请,于6月28日抵达墨西哥京城,翌日便受到了迪亚斯总统的热情接待,康有为曾作有《谒墨西哥总统对问记》,详尽地记叙了这次富有历史意义的会见。

    当日,康有为驱车来到总统夏宫大门,门卫持枪行礼,并由侍卫官引至金碧辉煌的正厅,稍坐片刻,总统便笑容满面地从里面迎了出来,两人紧紧握手,互致敬意,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康有为首先赞扬了墨西哥在迪亚斯总统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政治修明、社会稳定。他说:“今世界治国者,文武成功,以总统为第一英雄,我极仰慕。故我今日以得见为欣幸。”总统十分谦逊,称赞康有为不惧艰险变法图强的精神,并衷心祝愿中国的变法事业取得成功。接着,他关切地询问康有为此行有何事需要帮忙的,愿意大力相助。康有为回答说,准备撰写一本《墨西哥国志》,此行就是要搜集一些材料。总统听后,十分高兴,表示希望能早日读到此书,并将组织人手尽快译成西班牙文。

    随后,双方的话题转到了华侨及开发墨西哥问题上来。康有为说:“吾华人今多委资来墨,信总统也,甚感保护之大德。”总统则向康有为表明了“吾国待各国平等,贵国人来,吾甚喜,必力保护之”的立场,表示欢迎华侨投资和开发墨西哥。康有为对此深表谢意。宾主的谈话无拘无束,感情融洽,不知不觉已谈了一个多小时,康有为彬彬有礼地准备告辞,迪亚斯总统意犹未尽,谈锋甚健,诚意挽留,并极为热情地继续向康有为详尽地介绍墨西哥的政治演变及自身经历。又过了一个小时,康有为起身告辞说:“吾今日见世界大英雄甚喜。”总统也笑答:“吾见中国维新者甚喜。”俩人紧紧握手,依依惜别。

    接连几天,迪亚斯总统又亲派侍卫官着礼服陪同康有为参观和游览了学校、监狱、博物馆,观看了士兵操演。所到之处,皆以大典相迎。为感谢迪亚斯总统的盛情款待,康有为特意回赠一幅绣缎幕作为纪念,总统很高兴地收下了,并派枢密长回拜送行。

    康有为这个被清政府缉捕而流亡的“要犯”、“首恶”,在墨西哥却受到极高的礼遇,并受到墨西哥总统的亲切接见和盛情款待,这表现了墨西哥人民对中国维新志士的敬仰和爱护。当时的中国贫弱、落后,海外广大侨胞如同母亲的孩子,更是备受歧视,“排华”恶浪翻卷。在这种情形下,迪亚斯总统却明确表示了对中华民族平等相待,对在墨华侨大力保护的正当立场,体现了墨西哥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康有为和迪亚斯总统两人的友好交往,并不仅仅是个人间的友谊,也是中墨两国人民友谊的缩影,这段佳话是值得传扬的。

    冯玉祥与孙中山的神交互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葛洪

    冯玉祥与孙中山生前虽未见过面,但彼此神交已久,坦诚相待,情感深厚。冯玉祥对孙中山非常敬仰,是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信徒。他说:“我景仰中山先生已20年,信使往还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这正是我心中遗憾的一点。可是我从敬仰中对他所生的一种敬爱之情,决不因此而稍有不同。我总觉得自己在精神上和他长在一起,从他跟前我得到启示与鼓励,使我走上革命的道路,明白了救国的要诀。”孙中山对冯玉祥也了解信任,曾派专人将他的手稿《建国大纲》送给冯玉祥斟酌。这种知遇之感和孙中山的谦虚态度使冯玉祥深深感动,难以忘怀。

    早在辛亥武昌起义时,冯玉祥就举兵响应。而后,一直追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1918年冯玉祥为支持孙中山组织发动的“护法运动”,被段祺瑞免职。后因全军将士拥护冯的正义立场,坚决要求冯继续任职,段怕事态扩大,才只好收回成命。冯玉祥事后致书孙中山,表示虽然还不能直接追随他,但精神上已和他结合在一起了。孙中山派人带亲笔信面交冯玉祥;冯玉祥也派秘书去谒见孙中山,表示“只要用得着我时,无不尽力以赴”。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倒戈反直,囚禁曹锟,驱逐溥仪出宫,这一革命行动是与孙中山的帮助支持分不开的。当时冯玉祥对曹锟的贿选和军阀混战深感厌恶,托人带给孙中山对时局的五条意见,提出实行民主、改革政治和团结协商等具体主张。孙中山派代表告诉他,在当前的形势下,首要任务是先打倒反动的直系军阀,冯玉祥答应俟机而动。北京政变成功后,冯玉祥主持召开政治军事会议,将所部改称“国民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并且请孙中山北上,“共筹统一建设方略。”孙中山致电冯玉祥,热烈祝贺,慨然表示“建设大计亟须决定,拟即日北上,与诸兄晤商”。冯玉祥派代表持亲笔信前往广东欢迎孙中山,嘱咐北京警备总司令:“孙先生到京后,一定要尽力保护。”并说:“国民党的队伍,就等于孙先生的队伍,应听从孙先生的指挥。”孙先生扶病上北京时,段祺瑞与张作霖勾结在一起,排挤冯玉祥,冯玉祥被迫通电辞职,到京西天台上隐居,后移往张家口,未能与孙中山见面。冯玉祥得知孙中山的肝癌渐渐加重,即派夫人李德全带着他的亲笔信前往拜望,孙中山这时送给冯玉祥6000本《三民主义》、1000本《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冯玉祥全数分发给各部队,令官兵列为正课,悉心研读。

    孙中山病逝的噩耗传来,冯玉祥所部全体官兵无不震痛,皆缠黑布7日,以志哀悼。冯玉祥写了悼词,对孙中山给予崇高的评价,并表示要为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贡献余生。

    冯玉祥与孙中山这种神交互勉的友爱之情传为了千古佳话。

    孙中山和李大钊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木》

    孙中山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袖之一。他们两个人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早在一九一九年,李大钊就结识了孙中山,并且有过接触。一九二二年八月,在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正走投无路的时候,李大钊在林伯渠的陪同下,专程从北京到上海和孙中山见面。孙中山对李大钊这种真诚的帮助感激万分,两个人“畅谈不倦几乎忘食”,非常投机。

    孙中山特别钦佩和尊敬李大钊,总是欢迎李大钊到他家去,他说:“这是我的真正革命同志。”一九二四年一月,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会前,孙中山指定李大钊为北京出席国民党“一大”的代表,并要他提前一个多月赶到广州,协助自己筹办大会的各项工作。会议期间,李大钊是大会主席团的五个成员之一。孙中山很看重李大钊,有关大会的决策性问题,都要同他商量决定。

    李大钊对孙中山非常敬重和拥戴。他认为孙中山是亚洲人向着自由与光明奋斗的领导者,是非凡的伟人。

    1925年初,孙中山为了谋求南北统一,离开广州北上谈判,李大钊亲自到北京车站迎接。同年3月,孙中山不幸病故,李大钊非常悲痛,领导北京的党团组织,发动30多万群众参加悼念活动。出殡时,他亲自为孙中山扶灵。李大钊还写了一幅长达214字的挽联,表达他对孙中山的深切哀悼。

    邓稼先与杨振宁至诚相待

    交情老更亲。

    ——杜甫

    在20世纪中叶的科学天幕上,有两颗令炎黄子孙引为自豪的闪亮星斗。它们分别升起在太平洋东西两岸,光芒耀眼,交相辉映。

    这是两位卓越的核物理学家。一位是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他与李政道教授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原理,开辟了微观粒子研究的新天地,荣膺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从此奠定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成为腾起的科学巨星。一位是中国原子弹、氢弹事业的先驱邓稼先。他为在中华大地上点燃神奇之火,殚精竭思,辛勤耕耘了30年。只是由于他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特殊,一直到他去世前不久的1986年,他的英名始被人们传诵。

    至今鲜为人知的是,这两位同样对科学做出巨大贡献,又走过各自不同人生轨迹的科学家,他们之间相交相知50年,至诚相待,意气相投,他们真诚的友谊,谱出了现代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杨振宁与邓稼先从小就读于北京西单一所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崇德中学。他们的父亲同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因此两家的来往很密切,从小彼此意气相投。

    杨振宁比邓稼先大2岁,他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是个老师和同学都喜欢的“机灵鬼”。可是他从不恃才自傲,也从不欺负弱小同学。邓稼先也很聪明,但性格较为沉稳,待人忠实厚道,真诚可靠。这两个朋友在一起,互相都很珍视对方身上的长处,并作为自己性格的补充。

    抗战时期,他们因学校迁往昆明,又先后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共同在一起学习了3年。他们一起躲警报的时候,共同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专业书籍,共同讨论物理学上的问题。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对振宁和稼先一生都很重要。他们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物理学知识,而且在残酷的战争和艰苦的生活中锤炼了意志,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这两个青年亲身体验到民族被蹂躏的痛苦,决心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将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杨振宁、邓稼先先后考取了留美研究生。他们相聚在异国,在芝加哥邓稼先与杨振宁、杨振平(杨振宁的弟弟)同住在租来的一间房子里,一起游玩、散步、聊天,同温儿时的情景,探讨学术上的问题。这是他们在美期间相聚时间最长、玩得最尽兴的一次。在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家里,至今仍保存着他们当时合拍的照片。

    后来,杨振宁与在美留学的杜聿明先生的女儿杜政礼结婚,在美定居,从事理论物理的科学研究。邓稼先在1950年8月20日,取得博士学位,冲破重重阻挠,于8月29日登上归国的路程。

    在美留学期间,杨振宁和邓稼先都是用两年攻下了博士学位,他们却掌握了当时处于世界最前沿的理论核物理科学,为他们将来卓越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8年春天,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邓稼先的肩膀上,他被选作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在这个神秘而充满荆棘的领域里开始艰难的起步。

    1964年10月,神州升起第一朵蘑菇云,全国人民为之欢腾。杨振宁这时也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听到这一喜讯,激动不已。一直想回国看看。由于政治上的原因,1971年才实现这个宿愿。但稼先已被关进“学习班”,由于周总理的干预,这对阔别20多年的老朋友,才得以相见。邓稼先在得到总理的批示后,将原子弹是中国人自力更生制造成功的消息告诉振宁时,他再也控制不住汹涌的激情,热泪滚滚而下。

    20世纪70年代,杨振宁更加关心祖国的科学事业,多次到中国讲学和访问,他给稼先带来交响乐唱片及一副设有电脑程序的国际象棋,要稼先注意休息和娱乐。极度的紧张和繁忙,过早吞噬了邓稼先的健康。1985年稼先得了直肠癌,而且癌细胞已扩散……邓稼先住院期间,振宁二次前往医院探视,并在美买到治疗新药,请大使速送北京,但已为时晚矣。1986年6月振宁又来看望稼先,并送上一大束鲜花。稼先吃力地对妻子说:“振宁知道我不行了,所以送来特大的一束鲜花……”

    1986年7月29日,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1987年10月,杨振宁来到中国,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祭奠稼先。他徐徐步行到墓地,献上一瓣心香,洒泪痛悼故友,悲不自胜。他想起了稼先与他的半个世纪的友情。他曾写信慰问稼先的夫人:“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振宁听人说,稼先被委以重任时就说过:“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在去世前几天,稼先又欣慰地自语:“我死也瞑目了!”振宁默默地说:“稼先,你功垂千古,你可以无愧地长眠了!

    杨振宁和邓稼先,他们都是杰出的炎黄子孙,他们的友谊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他们的友谊属于那种高层次的、超越世俗观念的、赤诚相见的挚友神交。他们应该是民族的永恒的骄傲!

    宋振庭与傅抱石一见如故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唐)王维

    宋振庭1921年生于吉林省延吉市,只读到初中,16岁便投身抗日洪流,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他是在革命烈火中锻炼成长的共产党的一位高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担任文教宣传方面的领导工作。同时,他又是一名出色的马列主义教授,著名的杂文作家,还是戏剧家协会会员,新闻协会理事;他善于吟诗作画,出过画集,开过画展;他还懂得医道,能把脉开方子。在党的众多老干部中,像他这样博学多才的人实不多见,可说是个奇迹。

    宋振庭愿意广交朋友,他结交的人非常广泛,可谓三教九流。他有很多艺术界的朋友,相交都很深,他与大画家傅抱石的关系,更为特殊,颇有些传奇色彩。

    1959年傅抱石和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巨幅国画以后,1961年夏作了一次愉快的东北之行。宋振庭在北京曾看过这幅气势磅礴的杰作,对他十分欣赏慕名已久。他们二人到长春后,作为吉林省委宣传部长的宋振庭,与吉林的美术界人士接待了这二位大师。

    傅抱石的脾气很倔傲,对一般领导干部是并不在意的。画家们在一起,三句话不离本行,聊起画来,宋振庭有时就插上几句。傅抱石听了很觉意外,开始注意宋振庭了。他们聊起了笔墨源流,题画诗词等。初次交谈就十分合拍,两人都很愉快。

    第二天晚上他们再见面时,傅抱石就开玩笑地说:“宋部长,你今天请我喝酒好不好?”宋振庭赶忙找来一瓶茅台,两人对饮交谈起来。他们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象故友重逢那样投机和贴心,都觉相见恨晚。后来,傅抱石要宋振庭对他的画提提意见,宋振庭也就直率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傅抱石听了以后,站起身来整整衣衫,对宋振庭行了个鞠躬礼,说道:“你是我的老师!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举动,搞得宋振庭很不好意思。因为谁都知道傅抱石这个人是很清傲的,自称为“江西犟人”。事后,他对关山月说:“想不到东北还有这么个人,地方官里还有这样懂艺术的人。”

    后来接连几天,他们促膝长谈,越谈越深。傅抱石谈到自己小时候的贫困生活,刻苦学画的经历,后来怎样得到徐悲鸿的赏识,留学日本。还介绍了自己的家庭、妻子儿子的情况。宋振庭也说起自己16岁初中毕业,奔赴延安投身革命洪流。又如何读书、求知,遭遇很多挫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们互相间交换了很深的思想。他俩一见倾心,结为知己。傅抱石一般是不轻易给人画画的,可这一次.他给宋振庭一连画了十几张。

    傅抱石来东北时,带了四张扇面画,是他画的离骚和湘夫人等人物,背面还题了诗,都是精品。在北京已被郭沫若等人要了两张。一路上,关山月都在打他的主意,傅抱石就是不肯给。这次到长春,竟把两幅扇面画统统送给了宋振庭。在回去的路上,傅抱石还多次和别人谈起宋振庭,说这次在东北,我结交了一个新朋友宋振庭,省委宣传部长,官不算太大,但很难得。回到南京,对夫人罗时慧说:“人活一辈子有些事很奇怪,这次在东北认识了宋振庭。我们虽是初交,但却一见如故,两心相印,三生有幸,四体不安,五内如焚,六欲皆空,七情难泯,八拜之交,九死不悔,十分向往。”他一口气说了十字真言。

    经过10年动乱,一别多年之后,当宋振庭去看望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时,她还说:“你们两人感情深到这个程度,对抱石来说是少有的。”的确如此,宋振庭和傅抱石单独交谈的时间,前后加起来不超过30小时,竟能达到如此深交的地步,不能不让人赞叹这种友谊的传奇色彩。

    柏格曼由蔑视到尊敬舍勒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理解去护理。

    ——萨迪

    学徒出身的药剂师舍勒,向瑞典斯德哥尔摩科学院交了两篇论文。大化学家柏格曼读了以后,轻蔑地笑了:“实验报告的格式都不懂,还想研究哪!”于是,他草率地给退了。

    后来,舍勒转到洛克药房任药剂师,结识了锰的发现人——甘向柏格曼。

    甘向柏格曼说:“舍勒真是个人才!”柏格曼这才想请舍勒到家里聊聊。这一聊不打紧,柏格曼暗暗惊异:“这个青年真了不起!”于是就开始精心培养,帮助舍勒在原有的基础上“升华”。当年舍勒的论文被柏格曼退了稿,但柏格曼因舍勒的论文受到启发,吸取了论文中有用的东西,写进到自己的论文中去了。舍勒也不见怪,虚心地向柏格曼学习。两个人关系密切,水乳交融。

    在柏格曼的帮助下,舍勒发现了氯和氨,比普利斯特列早一年独立发现了氧,还有其他的重大发现,成了声望比柏格曼更高的化学家。即使这样,舍勒仍然尊敬柏格曼。

    舍勒在43岁时就去世了。柏格曼悲痛欲绝,说:“我真想到地下也同舍勒一起研究问题啊!”

    维勒和李比希水火相容

    谁要是蔑视周围的人,谁就永远不会是伟大的人。

    ——左伊默

    人们谈到维勒(德国化学家,1800—1882)和李比希(德国化学家,1803—1873)两个人的关系,就说:“他俩真是水火相容啊!”

    1829年,维勒给李比希发出一封要求合作的信,不久,李比希回信同意,于是两人的合作就开始了。

    他俩的性格真是如同水火。李比希激烈、爽朗、勇敢,自信、好奋斗、肯牺牲,是个风风火火的化学家;维勒温柔、平和,有耐心,有见识,遇攻击不动声色,显得没有生气。人们说:维勒是“一盆冷水彦”,李比希是“一圃烈火”。但由于他们“感情相同,正直无私相同,致力科学相同,学问务求彻底相同”,因此关系一直很好。他俩密切合作,相得益彰,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有个大好运气,即得到一位志趣相投和目的相似的朋友。过了这么多年,我现在和这位朋友仍然以最大的热诚相结合……我们毫无妒忌,手携手地努力向前,这一位要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了。”

    达尔文与华莱士不谋而合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别林斯基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达尔文这几天太兴奋了。他就要把自己花费了近20年心血写成的《物种起源》一书付印出版了。对于一个致力于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更令他激动和幸福的了。

    一天早晨,工作到很晚的达尔文刚刚起床,就收到了一位远在异地的朋友华莱士(英国博物学家,1823—1913)寄来的一封信和一份有关生物进化论问题的手稿,信中诚恳地请求达尔文阅批文稿,提出坦率的批评。

    “惊人的不谋而合!”达尔文连连大声嚷着,他为华莱士那精湛的研究成果感到高兴,也为他们研究命题上的一致感到惊奇。同时他也感到非常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华莱士和他自己的文稿,因为这两个文稿水平非常近似。

    其实有个朋友劝达尔文,让他抢先发表自己的论文,但达尔文没有这样做,甚至决定中断自己的写作,而把物种起源这一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全部归在华莱士的名下。华莱士得知这一消息后,深深为达尔文无私的友谊和高尚人格所感动,他无论如何不接受这样的恩赐。争执许久,最后只得以他们二人共同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很久以后,华莱士提到这件事,仍感动不已,他谦逊地说:“我是偶然的幸运,本来应归功于达尔文的独特发现,我却分享了他的荣誉。”

    焦耳与汤姆生从对手到朋友

    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

    ——塞万提斯

    英国牛津城的6月,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英国的一次学术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一位名叫焦耳的年轻人要求在会上宣读自己关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论文。他当时只有30岁,又没有受过学校教育,只是一个普通的酿酒师,因此大会主席以会议内容多为借口,不许他宣读论文。

    “热不可能转为功”。汤姆生坐在椅子上,撇撇嘴说:“这简直是胡闹。”他是一位在英国有较高学术地位的物理学家,是热质论的拥护者,认为热不能转变为功。

    当大会主席只许焦耳在会上做实验并对实验作简单介绍时,汤姆生说:“这就够了,足够了。”

    焦耳在会上做了自己的实验。汤姆生和其他物理学家一齐观看。在听焦耳的实验介绍时,汤姆生陷入了沉思。他仍然拥护热质论,但又觉得焦耳的实验很有道理,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这时大会主席说:“焦耳的实验已做完,各位不用浪费时间去讨论了。”汤姆生立即站起来,说:“我坚决反对。我不同意焦耳的结论,但认为有必要讨论……”

    “哟,汤姆生怎么啦?”

    会场立刻哗然,人们议论纷纷,对这位有声望的热质论拥护者感到不可理解。

    然而,焦耳对这位自己结论的反对者汤姆生的发言非常感激。

    由于汤姆生的坚持,焦耳的试验顿时引起物理学家们的重视,并广泛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3年后,许多科学工作者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同焦耳一致的结论。此时,焦耳的结论被物理学界公认为正确的。焦耳也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曾经反对焦耳的汤姆生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接受了热功当量学说。他找到焦耳,说:“我们一起来研究热功当量的问题吧!”

    “好啊!”焦耳握着汤姆生的手,感激地说:“不是您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我至今恐怕还翻不了身呢!”

    两个“敌手”成了朋友。从此,在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道路上,两人互相支持,取长补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汤姆生从焦耳那里得到了他从未有过的思想,焦耳从汤姆生那里第一次听到卡诺所的有关方面的工作。后来,在焦耳的协助下,汤姆生对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作了精确的表述。从此,这个定律才真正被人们接受。焦耳和汤姆生两人的精诚合作,及其他科学家对这个定律的不断完善,为物理科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使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成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另外两大发现是进化论和细胞学说)。

    柴可夫斯基的知音

    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

    ——佩恩

    演奏开始了,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他精心创作的《第四交响乐》的首场演出。他那热情奔放、飞荡飘逸的指挥棒调动起了整个乐队的激情,深沉动人的乐曲在整个大厅里回荡。

    作曲家在乐谱封面上亲笔题签:“献给我最好的朋友!”这最好的朋友指的是谁呢?在全场观众中,只有一个人知道。那就是沉浸在乐曲中的梅克夫人。她今天是冒着莫斯科隆冬寒夜的风雪,抱病来观看演出的。

    梅克夫人是一位很富有而又有很高音乐修养的寡妇。她非常喜欢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也深深爱着这位才华出众的作曲家,常常慷慨资助他。但他们除了在信中交谈对音乐的见解或在音乐会上相见外,几乎没有私下来往过。

    有一次,他们偶遇街头,也只是羞涩地互相点了点头。可是,在他们的心中,却都怀着对对方的真挚的情谊。

    这样的友谊,他们保持多年。后来,柴可夫斯基为了表示对梅克夫人的感激和敬慕的心意,创作了《第四交响乐》,以此献给梅克夫人——他的音乐上的知音和经济上的资助者。

    半月后,梅克夫人写信给作曲家:“在你的音乐中,我听到了我自己……我们简直是一个人。”

    利斯特分享成果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许多实验,终于发现了细菌是造成物质腐败的罪魁祸首。

    英国外科医生利斯特是这种理论的最早响应者和实行者,他研究出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之因——由于病菌作怪。他参照了巴斯德的高温消毒灭菌法,用石碳酸来消毒手术器械、绷带和医生的手,他做的手术再不受病菌感染而发炎。利斯特还把消毒方法介绍到爱丁堡医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利斯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没有把战胜病菌感染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头上。

    1874年,利斯特发自爱丁堡的致巴斯德的一封信便是明证,信中写道:“敬爱的先生:请你允许我乘这机会恭恭敬敬地向你致谢,感谢你指出细菌的存在是腐败的真正原因,只是根据这唯一可靠的原理,才使我找到了防腐的方法。假如你到爱丁堡来游历,你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医院里,已有大规模的设备,人类已经享受到你的工作所贡献的幸福。”

    他们这种在荣誉面前敬重他人与他人分享的优秀品质值得后人学习。

    马克思与恩格斯冰释前嫌

    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伊索

    1863年1月8日,恩格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妻子病逝的消息,写信告诉马克思。

    过了两天,他收到了马克思的回信。信的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接着,笔锋一转,就说自己陷于怎样的困境。往后,也没有什么安慰的话。

    “太不像话了!这么冷冰冰的态度,哪像二十年的老朋友!”恩格斯看完信,越想越生气。过了几天,他给马克思去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火,最后干脆写上:“那就听便吧!”

    “二十年的友谊发生裂痕!”看了恩格斯的信,马克思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沉重。他感到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能解释得清楚的时候。过了十天,他想老朋友“冷静”一些了,就写信认了错,解释了情况,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坦率和真诚,使友谊的裂痕弥合了,疙瘩解开了。恩格斯在接到马克思来信之后,以欢快的心情立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