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亮剑精神?亮剑精神就是: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李云龙就是凭着这种敢于亮剑的精神和他的聪明与果断,一次又一次的以少胜多,出奇制胜。这种精神也是一名成功职场人士的成功法则。
亮剑精神:现代职场的成功模式
李云龙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他那种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使他迎来了一个个令人激动万分的胜利。李云龙血气方刚,男人气十足,打起仗来诡计多端,不择手段,在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也要压倒一切的豪气。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亮剑”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就是我军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胜利,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和作风。
亮剑精神不但是军人的军魂,也是现代职场的成功模式。现代职场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角斗场”,只有勇于亮剑的人才能立足,才能生存。
纽约华尔街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金融街,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华尔街不是女人待的地方。”由此可见,一名女性想在这里立足之艰辛。但是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裔锦声不仅在华尔街立足,还书写了一段华尔街的职场传奇。
刚刚在美国读完中文博士的裔锦声在找工作时看到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商学院毕业;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银行工作经验;能开辟亚洲地区的业务。
显然,裔锦声没有达到要求,尽管如此,她还是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寄给舒利文公司。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但她还是不停亮剑,每天都给舒利文公司打联系电话,以至于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婉拒。
最后,她鼓起勇气拨通了舒利文公司总裁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坦言:“我没有商学院的学位,也没有在金融业的工作经验,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就是人学,长期的文学熏陶使我善解人意。在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知道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是一个女性,经受了许多困难和歧视,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基于我拥有的这些优点,我将成为公司的财富,而且相信公司也一定会为我提供这个机会,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事情。我很想到你们公司工作,但打了好多次电话都被拒绝了,请您给我一次机会吧。公司聘用我而我没有干好,最多损失几个月的薪水。如果公司认为在我身上投资有风险,那你们可以先不付我薪水呀。”她噼里啪啦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
半个小时后,舒利文公司通知她去面试,经过整整七次严格的面试后,舒利文公司拒绝了一百多名有金融背景的求职者,录用了她这个对金融一无所知的文学博士。结果大出人们的意料。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她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升为副总裁,成为该公司创立以来的首位外籍女性高级主管。
后来,裔锦声问舒利文公司总裁为什么最终会聘用她,总裁告诉她,正是她连珠炮似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感动了自己。“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妥协的人,而我们公司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专业知识可以学习,但永不言败的性格却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的勇气和信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求职本身。”
亮剑精神是现在职场的成功模式,不但体现在及时主动亮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扬长补短,扬优补劣,还表现在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亮出自己的机会。
洛·道尼斯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但是,他在工作之初便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下来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他也决定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里。虽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但是,他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亲自做的。后来,他发现道尼斯在办公室里,便招呼他过来帮忙,并养成了习惯。
现在,道尼斯已经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迁,就在于每天都在杜兰特先生面前亮剑,让杜兰特先生看到自己,用到自己,依赖自己。
这种职场亮剑精神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成为现代职场的成功模式,也是职场人士可以借鉴的成功典范。麦克阿瑟将军说:“老兵们不会死,他们只会慢慢消逝。”总有一天,老兵们会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精神应当被永久镌刻在奋斗者的心上,激励着每一位奋斗者发扬亮剑精神,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亮剑精神:打造“职场将军”的精神法则
李云龙是一个叱咤风云、久经沙场的职业军人,是一个一生都在血与火中搏斗的名将。他以一种王者的气势带领独立团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他那种敢于亮剑的军魂,使得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种亮剑军魂也是职场将军们成功的不二法则。
任正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在搜狐网站IT人气排行榜上,任正非的人气指数仅次于比尔·盖茨。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号召华为学习“亮剑”精神,实际上正是任正非那种不屈不挠、奋不顾身进攻的亮剑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和华为的成功。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在部队期间他就是“学毛标兵”,他总是在琢磨怎样把毛泽东的兵法应用为化为的战略。1988年华为创建的时候,中国的通讯设备都是国外产品的天下,任正非就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一点一点地夺回了国内的市场。
他常常自嘲,他说:我们是武工队,头上包着白头巾,腰里拴着两颗地雷,手里拿着盒子炮,刚从青纱帐钻出来,就走向国际市场,离正规军还差得远。这跟李云龙那个没有补给的独立团是何其的相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学习这种精神背后的气魄。在工作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压力,都应该勇往直前,克服障碍,取得成功。
古龙说:“只有剑,才比较接近永恒。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人生战场上,有些人永远踯躅于选择的两难境地,患得患失,不知何往;有些人遇到艰难、困苦或强手阻路,不知直面超越而只想退缩逃避;有些人为了微不足道的安稳委曲求全、苟且偷生;还有些人只注意到了成功的“技巧”,却忽略了成功所需的更为本质的“精神要素”。
维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崔贵亮说,企业发展太需要充满斗志的“亮剑精神”。能否在激烈得有点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全胜,就得看身处第一线的销售员们是否有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亮剑精神”了。上海大众党委书记何向东号召上海大众要发扬“嗷嗷叫”的“亮剑精神”,以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降低成本,努力缩短与日韩车系的成本差距。
外界条件只是工具,唯有精神才能永恒,亮剑精神是卓越人士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
2002年,年仅31岁的卫哲出任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兼并旗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并购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年轻总裁——卫哲推到幕前。
卫哲刚走出大学校门时的第一份工作是翻译兼秘书,从小秘到高管,卫哲一直在金领的快车道领跑,每一步职业提升都比一般人要快得多。24岁担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7岁赴英国伦敦,担当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28岁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七大证券公司中最年轻的投行总经理;32岁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总裁。
从普通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到总裁,卫哲几乎走完了许多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台阶。但是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机”,他坦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要义。“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的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到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
卫哲回忆第一份工作时说,当时老板不让我干什么,翻译个年报,剪剪报纸,但你要看那么多剪报,老板哪几篇是看过的,你就要往这个方向引导,到后来就是他不看我的剪报中午就吃不下饭。
秘书的工作很烦琐,但是卫哲却做得与众不同,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的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的做法不一样,他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找出文件之间的关联性,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者的经验。”
卫哲这种自动地发、勇于担当责任、讲求谋虑的亮剑精神,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最实在的典范。只有像李云龙、任正非、卫哲这些成功人士一样亮出手中的宝剑,分担岗位职责,不畏艰难,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踏上成功的金地毯,成为百战百胜的“职场将军”。
做李云龙式的“战神”
李云龙因为受伤不能参加渡江战役,他很懊丧,捶胸顿足,愣是一天没吃饭,烦躁起来便冲着自己的伤口较劲,用手去撕绷带。上海战役开始时,他听说二师担任了预备队,便认定是由于自己不在的缘故,哼,老子要是不负伤,这次怎么也闹个主攻。这下可好,等老子伤好了,国民党早完蛋啦,老子干什么去?他懊丧地想。
李云龙仿佛天生便是为着战斗而来的,战斗精神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日夜奔腾,永不止息!战斗便是他的生命哲学!人的成功也是不停奋斗,努力进取的结果。
成功来自不懈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其结果是很糟糕的。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一个人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诚挚热爱和忘我投入。正如传记作家王斌所说的那样:“超常的智慧和敏捷固然是张艺谋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惊人的勤奋和刻苦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拍《红高粱》的时候,为了表现剧情的氛围,他带人亲自种出一块100多亩的高粱地;为了“颠轿”一场戏中,轿夫们颠着轿子踏得山道尘土飞扬的镜头,张艺谋硬是让大卡车拉来十几车黄土,用筛子筛细了,撒在路上;在拍《菊豆》中杨金山溺死大染池一场戏时,为了给摄影机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更是为了照顾演员的身体,张艺谋自告奋勇地跳进染池充当“替身”,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摄影师满意为止。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二话没说,下农村了。
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就吃住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每天他与老乡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暴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制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影片中那不足一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
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受罪。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疼;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张艺谋因此而荣获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中国第1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8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导演吴天明这样评价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演员都能下艺谋这样的苦功,我国银幕上的虚假表演不是可以大大减少吗?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都能像艺谋那样全身心地扑到事业上,中国电影还愁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吗?”
与张艺谋有过接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工作狂。一旦他在做一件事,一旦他在思考一件事,他可以不吃不睡,连轴转,而且是乐此不疲。在拍摄电影时,张艺谋的工作精神让许多人都佩服不已。白天拍了一天戏,晚上还要开会讨论剧本,而第二天早晨在分镜头时,人们又会发现许多他自己新创作出的场景和对话。算起来,他每天至多睡四五个小时。而有了剪辑机以后,他每天开完会后还要剪片,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这样一来,他的睡觉时间每天实际上也就两三个小时了。
张艺谋说:“我不想做稳稳当当高悬天际的恒星,而宁可像一颗流星那样,虽然转瞬即逝却全部闪现出灼目的光芒。”这就是张艺谋的人生观,他要把生命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是更有战斗精神,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不奋斗,怎么会成功呢?胜利是为具有强烈战斗精神准备的人,成功是为奋斗不息之灵魂准备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开辟人生道路除了像“战神”李云龙那样地去奋斗,别无他法。所有的障碍让我们犹如困兽般地绝望找不到出路,只有手持奋斗的利剑,勇敢战斗才能开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夺取胜利的桂冠。
面对敌手,毅然亮剑
1941年冬,身穿单薄夏装、顶着刺骨寒风的独立团一营,以破釜沉舟的决死精神面对强敌,以一营之兵力率先向关东军两个中队发起攻击,进行了一场惨烈的白刃战。是役,独立团一营几乎全军覆没,其惨烈程度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在这场战役之前,赵刚问李云龙:“万一情报不准,鬼子不是一个押车小队,而是一个中队或一个大队作战部队,你怎么办?”
李云龙道:“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
“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
“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里混啦。咱独立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
“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正是这样的亮剑精神,独立团才屡建奇功,在敌我力量悬殊,外界环境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披荆斩棘,开辟出了一条胜利之路;正是有这样的亮剑团体,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我们的民族才逾越重重障碍,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保卫了自己的国土。
“面对敌手,毅然亮剑”,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精神,遇到困难便会止步不前,被内心的恐惧摧毁,这样的人,如何成为团队的核心?
同样,在工作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像李云龙那样毅然亮剑,面对困难拿出当仁不让的勇气,主动去解决它。
1985年,联想成立第二年的某一天,柳传志听说国家体委要购置14台IBM电脑,立即找到体委的一位科长,但这位科长对此事没有最终决定权,决定权在体委器材处。柳传志又找到了器材处,磨了一天器材处点头通过了。
可是,国家体委的这笔外汇在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按当时政策,仪器进出口公司有权最终决定从谁那儿买这批机器。于是柳传志就去找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在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柳传志遇到了该公司一位最基层的业务人员,他对柳传志一点都不客气,劈头就问:“我们有自己的进货渠道,这批机器凭什么给你做?”最后干脆把柳传志轰了出去。当时房间里有很多人,柳传志异常尴尬地从房间里退了出来。
出来后柳传志心里很不舒服,但过了一会儿他安慰自己说:“我不跟他一般见识。”最后,柳传志找到了轰他出去的那个人的同学帮忙说了好话,这单生意还是做成了。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面对看似难以跨越的障碍和难堪的挫折,这时如何调整心态、“跨越”挫折,而不被其压垮,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决定因素。
经常听到有些员工这样说:“对于工作我已经尽了力,我尝试了多次,可就是不见成效。”尽管他尝试得很多,却总是在觉得事情已经没有希望时放弃了再尝试的念头,结果失败了。缺乏自信的人遇到困难时,只会停下工作,知难而退,而不会去考虑是否有别的可行办法。
“敌人越强大,越要敢于亮剑”,在战争中,这是一条铁血法则。因为战争的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消灭敌人,要么被敌人消灭。那些畏缩不前、只想逃离战场的士兵,肯定会被敌人消灭;那些瞻前顾后、从不主动出击的士兵,最终也将被敌人消灭。
现实职场中情形虽然没有战场那样残酷,但也需要我们发扬面对困难、毅然亮剑的精神,以乐观和自信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一切挑战。事实上,面对困难我们要做到乐观自信并不难,只要平时敢于肯定自己的优点,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以积极的心态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就可以了。只有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你的上司才能对你也充满信心,你才能在工作中减少失败的几率,高效地完成任务。
不亮剑,会被“纸老虎”击败
如果说在大追击中打63军是占了天时地利的光,那么在赵庄阻击战中,李云龙率领自己的老部队确实打出了威风。邱清泉兵团下辖的五军号称国民党军的“五大主力”之一,中国的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是精锐中的王牌,这次在赵庄的阻击战中,李云龙硬是没让五军前进一步。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主帅杜聿明中将在望远镜中目睹了赵庄阻击战的惨烈,他脸色惨白地扔下望远镜,久久没有说话,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云龙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云龙之所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那是因为在他心里,从不存在“不敢”两个字,“亮剑”就是他面对强敌时义无反顾的选择,他从不徘徊,从不犹疑,所以,他从不会失败。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那么多人怯于亮剑,他们只看到了困难,看到了职场中的危机四伏,于是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两个字。
汉斯是美国惠普公司的一名普通的中层管理人员。在进入公司后第二年执行一次重要的任务时,因一招不慎,惨遭失败,从此一蹶不振,对“承担责任”产生了一种恐惧。
在汉斯先生遭受失败打击的第三年,公司总部派他去掌握一家销售分公司,对于汉斯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一直生活在失败阴影里的汉斯,却没有任何勇气承担这一职责,拒绝了这次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以后,又有好几次绝好的机会降临到汉斯身上,可他都因同样的理由把它们错过了,所以直到退休,汉斯仍然在公司里拿着可怜的薪水。
多么可悲!仅仅因为一次失败的挫折,就让汉斯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一辈子也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美国著名电台广播员莎莉·拉菲尔在她30年职业生涯中,曾经多次被辞退,可是她每次都放眼最高处,确立更远大的目标。
最初由于美国大部分电台认为女性不能吸引观众,没有一家电台愿意雇用她。她好不容易在纽约的一家电台谋求到一份差事,不久又遭辞退,说她跟不上时代。
莎莉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她总结了失败的教训之后,又向国家广播电台推销她的节目构想。电台勉强答应了,但提出要她先在政治台主持节目。
“我对政治所知不多,恐怕很难成功。”她一度犹豫,但坚定的信心促使她大胆地尝试。她对广播早已轻车熟路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长处和平易近人的作风,大谈即将到来的7月4日国庆节对她自己的意义,还请观众打电话来畅谈他们的感受。听众立即对这个节目产生兴趣,她也因此一举成名。
如今,莎莉·拉菲尔已经成为自办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两度获得重要的主持人奖项。在解释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莎莉说:“我曾多次被人辞退过,本来可能被这些厄运所吓退,做不成我想做的事情。结果相反,我让它们鞭策我勇往直前。”
莎莉·拉菲尔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人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要敢于亮剑,要有屡败屡战的勇气,这样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其实,在职场和生活当中并不缺少成功的机会,只是我们常常像汉斯一样,陷进了往日的阴影之中,在困难面前丧失了突破和挑战的勇气。职场中不缺乏机会,只缺乏不怕挑战,勇于亮剑的员工。在职场中,只有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用自己的意志和智慧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困难和阻碍,你才能一次次战胜失败,走向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