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南怀瑾:做人与处世-天时、地利与人和(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孙膑兵法·月战》中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人生想要获得事业等的成功,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不但要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较有利的地理优势,更重要的是有人心相拥的人员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向成功。南怀瑾说人生的机遇很重要,时位一定要碰得刚刚好,得到恰当的时间但没有恰到好处的位置也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如果得到恰到好处的时间和恰巧的地势那么有所为就会成为现实。

    把握时位很重要

    《孟子·公孙丑下》里有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里也说:“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南怀瑾说读了《易经》就会知道,整个一本书就告诉世人两个道理,就是“时”与“位”。

    南怀瑾说不管是哲学也好,还是科学也好,人事也好,无论做任何的事情都要注意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也是成功的必修课。整个《易经》讲那么多就是在讲时间与空间的问题,也都是在说明“时”与“位”的问题。

    南怀瑾说如果是一个很好的东西或者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如果生不逢时,或者没有很好的人帮助的时候,那么一切也都是枉然。同样的道理看一件东西,如果一件东西不管是坏也好还是好也罢,如果在一个恰当的时候看到,那么它也是件很好的东西。

    人更应该如此,即使拥有好的外在条件,但是如果实力不够的时候也要量力而行。如果过早地将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往往会在以后的交战中导致失败的结果。实力不够的时候,要懂得让步,低调地对待事情,不能去四处张扬。《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在渊”,就是指君子应该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的实力,要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不可轻举妄动。

    公元616年,李渊被隋炀帝封为太原留守,太原之北是突厥的境内,当时的突厥曾多次用数万兵马冲击太原城池。一次,突厥再次来犯,李渊命令部下王康达率千余人出去迎战突厥,结果几乎是全军覆灭。幸亏后来使用了疑兵之计,才勉强吓跑了突厥的进犯。人说“漏屋偏逢连阴雨”,就在这多事之秋之时,郭子和和薛举等人在突厥的支持和庇护下纷纷起兵闹事,这令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面临着被隋炀帝借口失责而杀头的危险。

    人们都在猜测李渊将要做的事情,他们认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一定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事情的结果似乎出乎人的意料,李渊只是派遣了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称臣,然后许诺愿意把金银珠宝送给突厥的可汗。

    李渊这样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李渊看到天下大势已定,决定起兵反隋,太原身居军事要塞,但不是一个将要固国根本的基地,想要稳定自己的江山,必须要西入关中,这样才能号令天下,而太原又是李渊的根据地,是不能失去的。李渊当时的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人马,如果要驻扎在太原应付突厥袭击,那么就没有多余的兵力去追剿有突厥撑腰的四周盗寇,兵力不足就寸步难行。如果要进伐突厥,就不能留下重兵把守关中。唯一的办法是采取过去常用的和亲政策,让突厥卸掉防范之心。所以李渊不惜对突厥俯首称臣。

    唯利是图的突厥可汗果然答应李渊的条件。李渊甘于让步,还得到了突厥的不少人力物力的资助。李渊也趁机购来许多马匹,为拥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奠定了基础,突厥人善战,李渊的军中因有突厥骑兵,所以也就增加了声势。

    李渊让步的行为在当时是一种最明智的策略,这个小小的举措不但使弱小的李家军得以保住后方的根据地,也为顺利地打进关中奠定了基础。可见能够抓得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多么的重要。

    南怀瑾说如果把一枚生锈的又弯曲的铁钉夹直了放在一边,突然的一天吹来了很大的风,人们在用完了新钉的时候自然会想到生锈的铁钉,这样对铁钉而言就是得到“时”了,它也能取得自己的成功人生。

    南怀瑾说如果有件很名贵的东西,但是放在某一个场合却毫无用处;如果把一个美玉的花瓶放在厕所里,这个位置就是不对的。由此可见,“时”“位”很重要,时位恰当了,那么对得时、得位而言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

    南怀瑾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得好的时间和好的地理优势,那是一定不行的。老子对孔子说:“君子乘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以行。”意思是说机会给你了,你就可以有一番作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时间和地理优势,那么就规规矩矩的,不要到处炫耀。

    南怀瑾说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人,达则兼济天下。”也是时位的问题。人生的机遇很重要,时位一定要碰得刚刚好,得到恰当的时间但没有恰到好处的位置也是不能有所作为的。如果得到恰到好处的时间和恰巧的地势那么有所为就会成为现实。

    成大事,要得时间和空间之势

    南怀瑾说人生一切的最好时机就是得到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位置。所谓的位置就是空间,是指宇宙的一切,这一切都脱离不开时位。如果一个人想要成就大的事业,得不到有利的时位,那么做什么都是没有用的。这里所谓的时,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运气。

    南怀瑾说一个人只有运气而没有时位也是不行的。就如别人请客吃饭一样,给了你请帖,可是你却跑到了别人家,跑错了地方,请客的人没有看见你,即使那儿的房间有你的座位,但是人没有到也还是吃不到东西。所以,成大事的人,要抓住身边的每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然后运用合理的空间之势,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

    人生的机遇其实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如果自己运气好而拥有比较有利的时运,但是客观的环境并不是十分有利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积攒经验,有韧性和耐性,这样才能扛得住。只要能挺住了,有一块立足之地了,那么即使是居于人下也能积攒自己的力量,那样真正的拥有坐拥天下的权力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刘邦和项羽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韧劲上分出高低、胜负的。他们之间的战争其实是一种忍耐和耐性的较量,谁能够在这场战争里耐得住性子,谁就拥有天下,称雄于世;而刚愎自用、耐不住性子就会失去天下。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论楚汉之争时就曾经说过:刘邦之所以能夺得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够隐忍图谋。刘邦懂得养精蓄锐和抓住时机,这样只要看到项羽的弊端就可以一击而胜,夺取胜利。项羽脾气大、心胸狭窄,容不下一些事情,不懂得“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所以还没有成就事业就英雄早逝,这是件可悲可叹的事情。

    楚汉开战之前,有个叫郦食其的高阳人来拜见刘邦,他自称可以为刘邦献计献策。他一进门就看见刘邦坐在床边洗脚,顿时脸色沉了下来说:“如果你想消灭没有仁道的暴君执政,就不能坐着接见长者,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刘邦听了郦食其的批评后,不但没有生气,而是赶快站起来整理衣服,然后请郦食其坐上座,并虚心向他求教。郦食其的意见是先攻打陈留,将秦国积聚的粮食弄到手。刘邦在围困宛城的时候,被困在城里的陈恢会偷溜出来告诉他应该劝城内的官吏投降,这样不仅可以化敌为友而且可以省下很多的兵力,然后先入咸阳为王。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意见,使宛城不攻自破。

    项羽与刘邦容忍的态度恰恰相反,项羽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心胸狭窄。有人建议项羽在关中打下天下的时候就开始成就自己的霸业,项羽不听别人的劝告,而把来人轰出了门外,那人出来就发牢骚说:“世上的人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事实证明还真是那样!”后来项羽听说了那人说的话,很生气,就立即将那人杀掉。项羽进攻咸阳新安的时候,投降的秦军有些议论,项羽就认为他们投降的心不够诚恳,于是就起了杀心,一夜之间把20多万秦兵全部活埋,至此以后,世间的人都说项羽残暴。项羽怨恨田荣,所以不封他做官,结果田荣反叛。项羽因不信范增的话而错过了鸿门宴杀刘邦的机会,最后气走了范增,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项羽有很好的时机和地理优势,但是他却小人之心,没有远见,结果使自己兵败乌江而落得个自刎的下场。刘邦虽然势单力薄,但是他懂得抓住机遇,懂得休养生息,所以能够为战争保存实力。刘邦虽然不及项羽的兵强马壮,但是刘邦懂得拉取民心,这样也就为成就霸业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只有时运而没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是不行的,但是只有有利的地势而没有时运也是不行的。不管是时运还是空间之势,如果没有可以去等、去争取,一旦机会来了就要努力争取,不放过一丝成功的机会。南怀瑾说要成就大的事业,不但要得其时,还要得其势,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取得胜利。

    运气、位置与贵贱

    《易经》上有句话说:“列贵贱者存乎位”。南怀瑾说不管是高贵还是下贱,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就是有没有价值的意思。“位”就是现代汉语里说的空间的意思。一个东西再好但如果放的位置不对,那么它也是一文不值;一个东西质地再不好,但如果放的位置对了,那么它也是价值不菲。

    一堆泥石或者说一块木头,如果被人雕成菩萨像放在庙堂里受万人瞩目,人人都会去跪拜。它的贵就贵在“存乎位”,位置高贵。南怀瑾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人如果本身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到了一个高的位置就尊贵了,没有到一个位置的时候就显得卑微了。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一个情节就是,某个孩子,不管男女,可能是穷困潦倒而沦为乞丐,可能是知识学问少而卖艺街头,但一旦他有个师出有名的父亲的时候,他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本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无名小卒,但是一旦位置高了,那么身份也就显得尊贵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