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伯利亚的三年中,他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他在西伯利亚的刑期于1900年2月结束,几个月后他动身到西欧去旅行。之后他作为职业的革命家,在那里度过了17个春秋。当他所加入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成两派时,他成为其中较大的派别——布尔什维克的领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列宁提供了政治上的转机。战争对俄国来说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是一场大灾难,使人们对整个沙皇制度极为不满。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列宁得悉沙皇垮台,立即返回俄国。归国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民主党虽然已经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但并非大权在握;共产党虽然数目不多,但此时却是夺取政权的良机。因此他立即号召布尔什维克组织队伍推翻临时政府,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来取而代之。他们在7月举行了一次起义,但未成功,列宁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17年11月又举行了第二次起义,获得成功,列宁成为新国家的首脑。
作为政府领导人,列宁信仰坚定,颇讲实际。起初他竭力争取迅速实行一种不妥协的完全社会主义化的经济体制。当这种体制未取得预期成果时,列宁采取灵活的态度,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主张,实行新经济政策,这种政策在俄国持续实行了几年。
列宁的重要贡献在于他用实际行动在俄国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府。他接受了卡尔·马克思的思想,并将其付诸到政治实践中。自从1917年11月以来,共产主义势力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展。
1922年5月,列宁患了严重的中风,从此时直到1924年去世,他几乎完全处于瘫痪状态。他去世后,他的遗体被作了认真的防腐保存处理,安放在莫斯科广场上一座宏伟的陵墓里供人瞻仰。
列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他用许多适应于新的历史情况的新原理和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加以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