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改论-论体育教学中的与个性的关系共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与一些教育新理念的提出,体育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逐渐地凸现了出来。其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关系,“班级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等等,因此“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体育教学的一对基本矛盾。

    体育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关系,实质上是“体育教学应为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应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的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大班级授课及学生在身体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差异要远大于智力差异”的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理念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体育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矛盾,给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带来的困惑,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对于这些问题仅仅用“相互结合”或“既要这样,又要那样”的笼统说法,在理论上是很难说清楚的,在实践中也难以操作。为此,我们撰写此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分析与讨论。

    二、体育教学中的“尊重共性”和“统一要求”是基本的,是保障大部分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形式平等的必须

    自从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后,30~40人的学生在一个班级内进行学习就成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样式。班级授课制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提供了教育形式上的公平性。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学生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教学内容、共同的教师、共同的教学方法、共同的教学环境、共同的教学要求等,这使得教育具有了基本的公平,同时“对共性的尊重”也成为了班级授课制教学方式的必然和必须。

    同样,现代的体育教学也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体育教师也只能根据学生集体的一般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正态分布的原理成为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而“少数服从多数”则成为判断体育教学是否公平的可行性原则。应该说,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尊重共性”和“统一要求”是基本的,是保障大部分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形式平等的必须。

    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我们必须首先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必须以大多数学生情况为基准来设计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具有共同的教学内容,具有教师的权威,具有统一的教学方法,具有强制性的教学要求,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而不得不影响个别学生的利益。这应是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

    三、体育教学中的“尊重个性”与“因材施教”是相对的,但却是极为重要的,它追求的是全体学生的利益和实现教育实质性平等的必须

    班级授课制在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传统的私塾式教育的细致入微和因材施教的优点。面对共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时,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受到尊重,个性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当我们用正态分布的原理来考虑30~40人的学习要求和决定他们的学习进度时,必定使一些基础好和进步快的学生感到“吃不饱”,而使一些基础差和进步慢的学生感到“吃不了”,造成一小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现代教育和班级授课制在至今仍在努力去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在“共性尊重”和“统一要求”的大原则下,又必须充分重视“尊重个性”和“因材施教”。体育教师必须要拿出相当一部分精力来为那些少数学生另设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是保障全体学生利益和实现教育实质性平等的必须,也是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和理想境界。

    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尊重个性”和“因材施教”是相对的,绝对的“尊重个性”和“因材施教”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因为:

    (1)班级授课制是各学科的基本教学形式,而其他教学形式则是辅助性与补充性的;

    (2)“少数学生利益服从多数学生利益”是教学的最高原则,“同时兼顾少数学生的利益”则是最高原则之下的教学理念与努力方向;

    (3)通常,共同的教学内容和共同的教学进度,是国家的规定和要求,而有差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国家规定学业的途径与方法。

    (4)学生的学业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基本上是一种客观规律,而反映更加良好的教学质量的理想分布则是相对的。

    四、体育教学中要同时“尊重共性”和“尊重个性”,两者不可偏废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共性”和“个性”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利益和实现教育的公平性。

    我们的体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每个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使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都能得到同样的发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使命。但是,学生在体育能力上的差异,又远远大于智力和其他能力上的差异,学生在体育志趣、爱好、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我们要使体育教学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体育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同时做好“尊重共性”和“尊重个性”的工作,两者不可偏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体育教学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只注意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忽略了全体学生发展的情况。例如:

    (1)过分注重班级授课的体育教学形式,对有利于因材施教的自主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的运用,缺乏足够的重视;

    (2)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差异性和自选性缺乏足够的重视;

    (3)过分强调学习效果评价的一致性,对学生的个体性评价缺乏足够的重视;

    (4)过分追求教学表面上的整齐划一和教学形式上的公平,而对教学实质上的公平缺乏足够的认识;

    (5)过分追求教学表面上的效率,而对教学实质性的效率缺乏足够的认识。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地加以解决,最终使体育教学在实现“尊重”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性”。

    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却出现了另外一种偏废,即在强调“尊重学生个性”的时候,却出现了否定“尊重学生共性”的倾向,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恰当地淡化了基本的班级教学方式,过分地夸大了其他教学方式的作用,使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

    (2)不恰当地提倡对教学内容的自选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内容失去了必要的计划性和统一性,因而导致教学内容的无序、纷杂。

    (3)不恰当地否定终结性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的一致性,过度夸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过程评价的作用。

    (4)错误地理解和不恰当地运用“探究性学习”,忽视教学的效率和形式上的必要统一,既失去了教学实质上的公平,也失去了教学形式上的公平。

    由此可见,要同时体现“尊重共性”和“尊重个性”始终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时都要注意处理好的一个问题。

    五、要处理好体育教学中“共性”和“个性”的四个具体关系

    (一)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任何教育都要有统一的要求,这个要求来自于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来自于大众性教育的本质,也来自教育评价的需要等,没有统一要求的教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前有一种说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或衡量)所有学生是不公平的,是忽视了‘平等受教育’的新理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统一要求的理念也来自教育公平性,因为只有统一的要求,才有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才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相同的教育。至于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产生的“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那是在统一要求的框架下,缺乏因材施教的问题。如果因为有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就取消教育的统一要求,那就不是什么教育新理念,而是一种主次颠倒的做法。

    体育教学虽然有着更明显的个体差异,需要更好地因材施教,但也不能取消统一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虽然取消了对教学内容的统一具体规定,但却提出了两百多个“学生将能够”达到的水平目标,这些目标,其实就是统一要求和统一评价,这里的“学生”指的就是全体学生,否则就应该写成“一些学生将能够”或“大部分学生将能够”。因此,在贯彻新课标时,我们决不能误解为放弃统一要求了。

    (二)要处理好“统一教学内容”与“学生自选内容”的关系

    一般来说,教学都要有统一的内容,特别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学科更是如此。

    (1)内容和目标联系比较紧密的学科;

    (2)学科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学科;

    (3)在学生升学时作为统一考试科目的学科。

    体育学科在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都不是很明显,因此,体育教学内容在各地区和各学校之间并不需要有很强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灵活性更多地体现在课程编制的层面上,而在具体的教学操作层面上,特别是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学内容则必须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否则教学就难以组织。在现实中,一个班级的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同时选择多种不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至今尚未见到成功的范例。主要还是在统一教材下分组进行不同难度、不同进度、不同形式(如在垫上运动翻滚类的运动中选择前滚翻、后滚翻、鱼越前滚翻等)的学习。

    因此,在体育课程的层面上,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地提倡教学内容的自选,此时可以以教材的选择性为主;而在体育教学的层面则要以教材的统一性为主,而不能不恰当地提出学生自选内容的要求。换句话说,我们主张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但在教学中让学生自选教学内容则必须是谨慎的和有限度的。

    (三)要处理好“班级授课”与其他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在面临学生多、教师少和体育场地器材相对不足的教学条件下,“班级授课”仍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体育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决定着体育教学是以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也决定着教学的效率。但是,“班级授课”又有难以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此,就必须有一些其他的教学方式加以补充,如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就是很好的补充教学形式。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选用教学方式时一定要注意主次的关系,要以保证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宗旨,以保证体育教学的基本效率为原则。

    (四)要处理好“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的关系

    应该说,绝对评价是面对大多数学生的,绝对评价的标准也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情况和评价需要来确定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有、也必须重视绝对性评价,诸如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绝对评价等。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绝对评价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对于那些天生身体条件差和基于某种原因体育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绝对评价是不公平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用相对评价来辅助体育教学的评价,如利用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幅度等来进行辅助的评价。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夸大相对评价的价值和作用,更不能否定绝对评价的价值和作用。那种要“从绝对评价转为相对评价”,“从终结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的提法,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应以绝对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为主,以相对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