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越简单越好-抓住本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道理93 找到问题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了出来,他们感到很惊讶,因为笼子并没有破损。

    经过开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发生这件事的原因,是笼子的高度过低,以至于袋鼠有能力跳出来。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但是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又跑到笼子外面了,于是,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没想到两天后,袋鼠竟然还是逃出了笼子!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

    “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这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点滴感悟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只知道有问题,却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结果白白投入很多精力,却没有成效。事有本末之分,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道理94 不要因为经历过的事情太多而遗失了单纯与直接。

    陶母剪发图

    有一个大画家,根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的故事,绘制了一副“陶母剪发图”。画的意思是说:晋国有一个叫陶侃的青年,家境很贫困。有一天,他的朋友陆逵来拜访他,因为没有钱买酒招待他,陶侃的母亲在仓促之间,便把她的头发剪下来去卖钱换酒。

    这幅画人物生动,色调细腻,画工精巧,特别是画中人物的衣饰,更是细致入微。画家的很多朋友看了这幅画后,都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后来,这幅画又作为画家的代表作,参加了一次大型画展,得到了同行的好评。

    于是画家就把这幅得意之作,挂在了客厅的墙上。

    一天,画家年仅八岁的儿子看到了这幅“陶母剪发图”后,奇怪地问父亲:“爸爸,画中的人为什么这么古怪?”画家看看那幅画,找不到古怪的地方,于是就问儿子:“你觉得哪里古怪呢?”儿子指着陶母拿着剪刀的手,说:“陶侃的母亲手上戴着金手镯,为什么还要剪下头发去换钱买酒菜?”

    父亲愣住,良久无语。

    点滴感悟

    作为一个孩子,是不会去考虑“陶母剪发图”所宣扬的魏晋名士风度,而是根据自己对生活、对人和事有限的直观认识,去理解画面的意思。因此,他的问题才会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道理95 事情不一定表现出它实际的样子。

    两个天使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很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休息。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原米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由于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和别人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

    点滴感悟

    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就是事物真实的一面。当遇到令人惊讶的事情时,不妨先把前因、后果以及细节仔细分析一下,否则,我们也许就会处于一种混乱状态,被假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道理96 不加辨别的追求潮流,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长鼻子

    一只小猪由于太瘦小,在自己的部落受尽奚落和嘲笑,因此它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它来到大象生活的地方,众象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这个没鼻子的怪物。但是小猪并不理会这些,它开始了自己的演说:

    “本来我们同种同宗,也有长长的鼻子。但是,当我得知鼻子长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祖上嘴馋贪吃,并因此受到其他动物的讥笑后,我毅然割掉了鼻子……”

    听众中,有一头小象觉得猪讲得有道理,就割掉了自己的鼻子。于是,小猪对另一头小象说:“你看,人家割掉鼻子后多有个性……”

    第二头小象觉得也有道理,就割掉了鼻子。

    然后是第三头,第四头……逐渐地,众象都把猪奉做智者,由猪发起的割鼻子成了一种时尚,所以,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猪越来越多。

    点滴感悟

    毫无疑问那些象是愚蠢的,看问题只看到表面的那一层,被一只猪的言语和同伴的行为迷惑,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很多所谓的时尚或潮流,只不过是一些人推销自己的把戏,千万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只看表面而放弃深层思考。

    道理97 防患于未然,胜于治乱于已成。

    医术

    在一个村庄有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其中三弟名声最大,全国皆知。

    有一天,一位从远方慕名而来的大夫来到这兄弟三人家中,与他们切磋医术。刚好三弟在家,便与这位客人畅谈了一番。客人对三弟的医术十分折服,不禁感叹道:“你们三兄弟中你的医术是最高明的,也许世上再也没有比你更精于医术的人了!”

    三弟却说:“如果比医术,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客人奇怪地问道:“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三弟回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就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点滴感悟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人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总认为可以力挽狂澜才是有能力的表现。其实,能防患于未然,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

    道理98 片面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不可靠的。

    狐狸吃枣

    狐狸来到一个枣园,看到树上的枣儿又大又红,馋得它直流口水。它望着熟透了的红枣想:我的老祖宗曾经钻进葡萄园偷吃葡萄,没吃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后来有人根据这件事写了一篇“狐狸与葡萄”的寓言,千百年来让狐狸家族丢尽了脸。今天我一定要亲自尝一下,知道枣是什么味道再发表意见,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于是,狐狸踮起脚来摘枣儿,可惜枣儿挂得比葡萄更高,狐狸不会上树,只能在树下一次又一次向上跳,半天也没有摘到一颗枣。

    正当狐狸仰着头望着满树的红枣发愁时,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原来是一颗红枣被风从树上吹了下来。这颗枣儿被虫子咬空了,但外面红红的挺好看。狐狸忙过去捡起来,咬了一口:哇!苦得要命!同时,狐狸还发现了一只正在枣里蠕动的虫子!它连忙把嘴里的半个枣吐了个干净,把剩下的扔得远远的。

    狐狸离开了枣园,边走边说:“红枣是苦的,这是我亲自尝过的,千真万确。看谁还敢把我写进寓言里去!”

    点滴感悟

    我们都知道,尝一颗枣就盲目地对所有红枣下结论是一种可笑的行为,但是生活中类似的事总是时有发生。“窥一斑而视全豹”也好,“盲人摸象”也罢,我们总在不经意中被片面的经验遮了眼睛。

    道理99 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正需要的。

    为何而学

    有个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鬓发斑白,却还只是个小公务员。这个人为此很苦恼,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

    办公室有个新来的年轻人,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什么原因难过。

    他说:“我怎么能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作诗、学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却喜欢青年才俊……我眼看年事渐高,就要退休了,但却一事无成,怎么能不难过呢?”

    点滴感悟

    没经过客观的判断、冷静的分析就盲目的改变自己去迎合别人,是愚蠢的。学习应该是为充实自己,不要为了迎合别人或随时代潮流而盲目的进行,浪费了一生宝贵的光阴。

    道理100 保持独立思维,不在表面的评论中打转。

    傻瓜大师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人,因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恼。有一天,一位专门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来到这座城市,傻瓜便跑来向智者求助。

    智者问:“你有什么的困惑呢?”

    傻瓜说:“我不喜欢别人把我看成傻瓜,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是聪明人呢?”

    智者说:“这非常简单,从现在开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给予最多最无理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评,七天以后,大家都会认为你是聪明人了。例如,当有人说;‘今晚的月色很美!’你就立刻加以批评,直到别人相信月色对人生无用为止。要是有人说:‘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爱!’你也立刻加以批评,直到别人相信爱对人生一点也不重要。若有人说:‘这本书写得很好!’你仍然立即加以批评,直到别人相信人生根本不需要书。这样,你懂了吗?”

    傻瓜忙说:“懂了,懂了!但是只要这么简单,人就会相信我不是傻瓜吗?”

    智者回答道;“相信我!我会在这里停留七天,七天之后你来,我保证别人都会认为你是聪明人了。”

    傻瓜就按照智者教导的去做了,他不论听到任何事情,总是立刻跳起来批评,把他所知道的所有非理性的字眼都倾吐出来,直到别人相信他才停止。

    七天之后,傻瓜回来探望智者,他的后面跟随着一千多个门徒,对他毕恭毕敬,并且称呼他为“大师”。

    点滴感悟

    不想成为傻瓜追随者,首先要学会安静,少发表议论;其次是保持观察,去探寻事物背后的真相;再次是独立思维,不在表面的评论中打转;最后,就是永远对自己生命的成长,保持正向和喜悦的态度——这样才会有一个完整的自我。

    道理101 阿谀奉承一文不值,只是辨别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真理买不到

    皇帝病重,没有复原的希望。他召集大臣,对他们说:“我想要知道你们对我的看法。你们认为我是一个好皇帝吗?你们要毫无畏惧地说实话,我会赏给你们每人一颗宝石。”

    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走到皇帝的宝座前面,都夸大其词地赞扬皇帝的美德。轮到一位智者时,他对皇帝说:“我宁可不发言,因为真理是买不到的。”

    皇帝想了想说:“好的,我不给你任何报酬,你尽管自由地说吧。”智者说:“皇上,请允许我告诉您我对您的看法:我想您是一个有许多弱点和缺点的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然而您的过失却有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全国人民因赋税沉重而怨声载道。我认为您为举办宴会、修建宫殿,尤其是为战争花费过度。”

    皇帝十分震惊于这些批评,他开始沉思。最后,他赏给大臣们每人一颗宝石,如他所许诺的,同时他任命那个智者为宰相。

    次日,那些谄媚者来到皇帝面前,说:“皇帝啊,那个卖给你这些宝石的商人应该被吊死,因为你送给我们的宝石都是假的。”

    “这个我十分明白,”皇帝回答说,“那些宝石跟你们的话一样,都是假的。”

    点滴感悟

    真理可贵,但却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因为真理是无价之宝。容易接受的话不见得都是正确的,通过冷静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看清那些阿谀奉承的语言中空洞的本质。

    道理102 思考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代全。

    海马的焦虑

    小海马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拥有了七座金山。

    从美梦中醒来,小海马觉得这个梦是一个神秘的启示:它现在全部的财富是七个金币,但总有一天,这七个金币会变成七座金山。

    于是它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带着仅有的七个金币,去寻找梦中的七座金山,虽然它并不知道七座金山到底在哪里。

    海马是竖着身子游动的,游得很缓慢。它在大海里艰难地游动,心里一直在想:也许那七座金山会突然出现在眼前。

    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鳗鱼。鳗鱼问:“海马兄弟,看你匆匆忙忙的,你干什么去?”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

    “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鳗鱼说:“只要你给我四个金币,我就给你一个鳍,有了这个鳍,你游起来就会快得多。”海马戴上了用四个金币换来的鳍,发现自己游动的速度果然提高了一倍。海马欢快地游着,心里想,也许金山马上就出现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并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个水母。水母问:“小海马,看你急匆匆的样子,它想要到哪里去?”海马骄傲地说:“我去寻找属于我自己的七座金山。只是……我游得太慢了?”“那你真是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水母说:“你看,这是一个喷汽式快速滑行艇,你只要给我三个金币,我就把它给你。它可以在大海上飞快地行驶,你想到哪里就能到哪里。”海马用剩下的三个金币买下这个小艇。它发现,这个神奇的小艇使它的速度一下子提高了五倍。它想,用不了多久,金山就会马上出现在眼前了。

    然而金山还是没有出现,出现在海马眼前的,是一条大鲨鱼。大鲨鱼对它说:“你太幸运了。对于如何提高你的速度,我恰好有一套彻底的解决方案。我本身就是一条在大海里飞快行驶的大船,你要搭乘我这艘大船,你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大鲨鱼说完,就张开了大嘴。

    “那太好了!谢谢你,鲨鱼先生!”小海马一边说一边钻进了鲨鱼的口里,向鲨鱼的肚子深处欢快地游去。

    点滴感悟

    单一的将困难和障碍看成速度的问题,永远也无法找到金山。在向着自己的理想出发之前,应该提前做好系统的分析,盲目的行动,只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