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心理课-情绪课——断水残阳总是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对于一个高情商的人来说,体察自己的情绪、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以适宜的方式调节情绪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三个步骤并不像说起来那般容易。控制愤怒,消解戾气,告别抑郁,保持微笑,需要理性的制约,更需要人格的修炼。

    残雪不过是季节的暗影——不做情绪的奴隶

    在法庭上,法官宣布了一个杀人犯的死刑之后,给了犯人最后一个陈述的机会。他问犯人:“请问,你最后还有什么话说吗?”犯人恶狠狠地对法官说:“你这个伪君子,混蛋!你对我的判决不公正,你不得好死,你一定会下地狱的。”法官听后非常的生气,对着犯人爆了粗口。

    等到法官骂完,犯人的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法官大惑不解,问他:“杀人犯的人格真是低贱,被人骂还能这么笑得出来?”犯人平静地对法官说:“法官先生,我不过是一个即将行刑的死囚而已,没有文化,干着卑鄙的勾当,还因为几千块就杀了人,可是你不同啊,你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读过很多书、受人尊敬的文明人啊。可是结果呢,我们还不是一样,在这个庄严的法庭上大失风度,甚至破口大骂,我们不过都是情绪的奴隶而已。”听了犯人的话,法官深感羞愧,为了避免尴尬,匆匆地离去。

    的确,正如故事中的犯人所说,按照社会的标准比较,有人文明、有人粗俗,有人高高在上、受人爱戴,有人荒唐存世、过着卑鄙可耻的生活。可是,不管社会将人分成了什么样的阶层,在情绪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对于无法控制自我情绪的人来说,任何人都是情绪的奴隶。因为火爆的脾气失掉了颜面,因为难忍的怒气丢掉了性命,因为一时气不过而做错事的大有人在。可是,他们往往都是不自知、不自觉的。冥冥中被自己的情绪引导,从而成为冲动、暴戾或者愤怒情绪下的牺牲品。

    就像庭院中的杂草必须清除,厨房里的垃圾必须清理,身体上的污垢必须洗干净一样,一旦情绪出了问题,也应该马上解决,不能放任自流。每个人都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重新找回心灵的宁静和归属。

    在古希腊,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关于“仇恨袋”的传说。仇恨袋常常出来挡住一个人的去路,如果你想把它捏扁、踩爆,然后从它的身上跨过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仇恨袋的特点就是捏不扁、踩不爆,而且还会越踩越大,最后变得像小山那样高,无论如何你都没有办法继续向前,只能停在原地和它不断地周旋。对付仇恨袋最好的方法就是“晾着”,也就是不去碰它,不去理它。时间长了,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小,直到缩成一张纸片大小,让人轻易地玩弄于股掌之间。

    其实,仇恨袋讲的是“仇恨”这种情绪,也像是讲情绪本身。对待情绪就像是对待春天的残雪。很多人讨厌它,觉得它既失掉了雪本身的美感,也让美好的春天变得“劣迹斑斑”。可是,你躲着它,让着它,等待太阳一点点来收拾它,过段时间你再看,肮脏不见,春日正酣。

    悲观地看,残雪是冬天留下的暗影;换个角度,残雪难道不是春天的信号吗?

    蒂芙尼是一个脾气暴躁,情绪波动特别大的女孩。哪怕是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儿,她也会发展到和人吵架的地步。因此,她的人际关系特别糟糕,几个男朋友也因为她的坏脾气离她而去。

    终于有一天,再一次的失恋之后,蒂芙尼的情绪陷入了崩溃的边缘。求助无门的情况下,蒂芙尼想到了远在西海岸的朋友杰森。她打电话向杰森求救,杰森向她保证:“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但是,首先你要让自己安静下来。这一刻让情绪安静,然后开始享受一段安静的生活。”

    听了杰森的话,蒂芙尼决定尝试一次。首先,她放弃了紧张忙碌的生活,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其间,她来到西海岸的旧金山找到杰森,杰森给她演示了一个小小的实验。他拿出了两个烧杯,分别装了一半的清水。随后,杰森拿出了两个玻璃球,一个是白色的,一个红色的,分别放到了两个烧杯里。

    一个月之后,当蒂芙尼再次来到旧金山,两个人将烧杯里的玻璃球捞了出来。他们发现,那杯放白色玻璃球的水安然无恙,放红色玻璃球的水却变成了红色。杰森看着褪了色的玻璃球,对蒂芙尼说:“如果这两杯清水是你周围的环境的话,那么,放入坏脾气——红色玻璃球之后,整个环境都被坏脾气感染,你自己也无法避免。你的情绪反应就是这个玻璃球,如果它传递出去的是美好的信息,你身边的人就会相安无事,否则的话,坏脾气一旦发泄到别人身上,一切都会发生变化,并且再也回不到从前。”

    听了杰森的一番劝导,蒂芙尼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她不再任性胡为,也开始懂得三思而后行。面对糟糕的境遇,她不再是抱怨、发脾气,甚至伤害身边的朋友,而是信任自己,静观其变。生活步入了正轨,她也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一切美好的事物重新充满她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从抛弃那颗红色玻璃球开始的。

    笑容如雾气般消散——失望是期待的朋友

    从前,一只狼出去找食物,奔波了一天都没有收获。在回家的路上,它路过了一户人家的门口,听见房间里孩子的哭闹声。狼心想:“这不正是美味的一餐吗?”它在门旁等待着,伺机进入房间,这时,一位老太婆走到哭闹的孩子身旁,对他说:“别哭了,如果你再不听话,奶奶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孩子一听,哭闹得更加起劲儿了,狼则心中大喜,蹲在不远处等待从天而降的食物。

    狼等啊等,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也没见到老太婆将孩子扔出来。

    狼饥肠辘辘,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转到房子的后面,准备闯进去,抢走躺在床上的孩子。它刚要起身,又听见老太婆说:“快睡吧,别怕!如果狼来了,奶奶就把它杀死,然后煮来吃。”狼一听,吓得浑身发抖,一溜烟儿跑回洞穴里了。

    出去一天,狼群的伙伴问它有何收获,狼忍不住叹气说:“别提了,我今天遇到了一个说话不算数的老太婆。她原本说要把她的孙子扔出来给我吃的,结果我等了一天,也没有见她行动,最后她还说要杀了我煮了吃。幸好我跑得快,否则就没命了。”

    狼原本可以潇洒自如地继续寻找食物,却因为老太婆一句无心的话,心生了期待,从此也受制于人,让自己丧失了意志的自由。和狼相比,人的追求、期待实在太多了。有时候,人们想要得到某件东西,得到之后还想要得到更多,贪念永无止境,然而,失望也常常乘机侵袭,让人防不胜防。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已经被人说过无数次了,可是,如若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谁都无法说清其中的真正感受。每个人对于内心想要的东西,总会提前在心里做个铺垫,定下标准,于是便成了一种期望。和现实状况相比,心理预期总是要高出很多,因此,当期待被美化,超过了现实可能达到的高度时,失落必定不期而至。

    一向自以为优秀的宋昂,曾经和一位非常优秀的女生约会。见面之后,宋昂对其颇有好感,几个小时的聊天之后,他更加觉得“老天有眼,终于让我等到那个对的人了”。女生斯文有礼,谈吐优雅,亲切热情,但是很理智。一切的一切,都太符合宋昂对一个女生的期待了。

    他们谈的内容很丰富,几乎将两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拿出来交流了一遍。宋昂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的思想竟然有如此之多相合的地方。自认为进入成熟行列之后,早已不相信一见钟情,更不会轻易陷入到缥缈的感情中,可是,当宋昂和她分别之后,心中却升起了强烈的期待。期待收到她的信息,期待听到她对自己的印象,听到她关于期待下一次约会的心情表达。然而,电话铃声一次次地响起,最后都以失望告终。

    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宋昂拨通了她的电话,第一次她以公司加班走不开为由拒绝了他,第二次因为朋友有事走不开,到了第三次,她不想再浪费彼此的时间,干脆说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对方挂断电话的那一刹那,宋昂突然想问,难道我们不是很谈得来吗?为什么结果是如此地南辕北辙?难不成,这一切的心动和期待都是我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吗?

    陷在回忆中的宋昂开始一遍遍地回想当时的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在画面回放中,他审视自己是否表现欠佳,是否曾经说过一句错话。结果都是否定的。可是,她的笑容算什么?她轻松、愉悦的表现算什么?如果一切都不带感情色彩,那这些都仅仅是她良好修养的表现吗?假装欣赏,假装开心,只是为了照顾对方脆弱的自尊心吗?

    宋昂一边回想着,一边哼起了黄磊的歌:“有谁孤单却不期盼一个梦想的伴,相依相偎相知,爱得又美又暖。没人分享,再多的成就都不圆满;没人安慰,苦过了还是酸……”反反复复地吟唱,他不仅潸然泪下,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次从满心期待到大失所望的怦然心动,更多的是为了人世的感伤,为了不可名状的内心酸楚。

    试问,一个人能为了心中的目标升起多少次期待,又能为了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承受多少次失望?如果失望仅能代表我心未死,难免太过疼痛,太过悲哀了。然而,有谁能保证,下一次、再下一次,不再是如此的循环呢?

    人们常说,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如果没有了期待,是不是就不会有失望呢?张小娴也说:“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或许,我们应该鼓起勇气,敞开滴血的伤口,一次次地迎接期待、失望、再期望的过程。因为这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爱存在的一种形式。

    让愤怒化成晴天的云——告别戾气

    生活中的许多人,往往都带着某种“气场”生活。有的人带的是乐观之气,有的人带的是埋怨之气,有的人带的则是暴戾之气。何谓暴戾之气?查证字典得知,暴戾之气就是一种残忍、偏向极端的心理。

    凡事要做,必要做得狠,就像一个杀气重的人,不一定会动手打人,动刀杀人,但随时可能破口大骂,往死里骂,像是一种报复式的发泄。

    即使是生活中的一点小事,也偏向于非常严苛的责罚,这种人不一定罪孽深重,或者内心非常黑暗,但是身体里潜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随时等待爆发。当戾气深重的人被放置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就不见得是一件功德之事了。

    网络常常就是一个暴戾之气深重的地方。因为它可以将人的身份隐藏起来,变成发泄愤怒,表达观点的好地方,同时,它也是缺乏是非辨识的地方。因此,在一些地方论坛上,经常出现本地人和外地人掐架的情况,也有不同意见者互相对骂的情况。在网上,有些人耍耍嘴皮子,骂骂娘也就过去了,如果在现实中,那种“你死我活”的争论气势继续上演,恐怕双方都要兵刃相见了。可惜的是,很多深陷其中的人并没有自我知觉的能力,唾液的分泌随时都可能变成暴力的前奏,而身陷其中的人却依旧畅快酣然,享受着情绪发泄之后的快感。

    在一个游乐场,很多年轻人都排在长龙似的队伍后面,等着坐云霄飞车。这时,一个冒充游乐场职员的男子走到门口,想要提前进入,结果被售票处的保安拦住了。男子被没收证件后,好言相求,可是,门口的保安却一脸嚣张的样子,出言不逊,数落着被拆穿谎言的男子。

    面对众人的围观,男子心中压抑的怒火迅速升腾,于是他扬起拳头,将保安打倒在地。按道理来说,男子冒充职员想要“走后门”,有错在先,动手打人更是错上加错,然而,周围排队等候的人不仅没有指责男子不按规矩行事,反而为他打人的举动拍手称快。

    实际上,理由很简单。排队许久的人们对保安带着不满,或者说,他们将心中的愤怒转嫁到了保安的身上,而保安的被打,则成为众人发泄心中不快的一个渠道。所谓人们身上的戾气,有时候表现出的就是自己的无能为力。挫败感、缺乏安全感导致心生恶气,自然让所有人缺乏对事情本身的理性思考。

    凡是心中有戾气的人,往往内心极其痛苦,面对现实的无力和心中的愤怒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没有他人介入的情况下,受制于自身的人往往将错就错,很难走出心理的困境。在普通人中,戾气总是不被人重视,大多数人甚至选择视而不见。比如,在自己身上烫烟疤的年轻人、对妻子施加暴力的丈夫、随便对人喊出脏活的路人。戾气一旦沾染到某个人身上,就会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流露出来。

    小荷,在13岁之前,都是母亲的好女儿,乖巧、懂事、性情温和。

    直到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她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她的继父是一个整日酗酒、无所事事的懒汉,整天对邻居说,要将女儿卖掉,换回来一座大房子。于是,小荷每天和继父争吵,争吵的结果就是换来一顿暴打。

    挨过了漫长的五年后,小荷在外地认识了一个善良的男孩,于是迅速结婚,逃离了继父的阴影。可是,当她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庭时,却表现出来和继父相似的脾气。因为性格怪异,她接连被公司辞退,在婆家,她和婆婆、小姑都相处不来,不是吵架,就是摔东西。丈夫对此苦不堪言。

    孩子出生后,一家人期待着小荷能安稳地过日子,不要闹出太多的事情来。结果,她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戾,一不高兴就又哭又闹,严重的时候还骂人、打人。丈夫困惑不解,为什么结婚前那个温顺、乖巧的女子不见了,变成了一个疯疯癫癫的悍妇?

    于是,丈夫背着家里人,求助于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分析过情况后,请求小荷的配合。经过心理剧的推演,小荷才发现,原来她将继父带给她的伤害转化成了心中的积怨,并且发泄到重新组建的家庭中。而一心爱她的丈夫、婆婆则无辜地成了暴戾之气的受害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治疗之后,小荷放弃了对继父的怨恨,慢慢变得平和起来,对生活中的事情少了愤怒,多了理解,即使和丈夫发生争执,也不会吵吵闹闹,随便骂人打人了。小荷的丈夫说:“终于找回了最初认识的那个你。”

    很多时候,充满戾气的人往往都是最初的受害者。在他们无能为力的时候,承受了过多的伤害,因此,当他们变得强大,或者进入全新的环境之后,就有可能成为新的施暴者,对更多无辜的人造成伤害。

    消除每个人身上的暴戾之气,既需要改善社会的整体氛围,也需要个体用意志力来控制。即使你本身是暴戾之人,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当愤怒的恶气冲到了嗓子眼,即将爆发之时,先静下心来,深呼吸四次,将一腔怒火压下去。

    另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宽容、豁达的心态。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环境,都无法达到完美的程度。用真诚的态度面对,用平常心来处理,是对自己的一种修养要求,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示范作用。

    汲取内心的力量——勇敢战胜恐惧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是否非常害怕黑暗?是否害怕蟑螂?

    当你牵着妈妈的手逛商场时,是否非常害怕人群把你们冲散?即使当你长大了,独自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外面漆黑一片,突然的一阵脚步声,或者楼梯口的门被狠狠地关上了,发出了“砰”的一声,你是否一下子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甚至全身肌肉都进入了紧张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过恐惧的经历,可能有的人不害怕蟑螂,但却会对跳动的蟾蜍感到惊恐。即使是自称大胆的人,也会有其感到恐惧的东西,比如蛇、老鼠、高处或者水等。对这些产生恐惧好像成为了人类的一种共性。

    实际上,分析那些引起人们恐惧的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会产生危险。当人面对蛇、老鼠、高处和水时,身体会本能地出现一种“对抗或逃避”的状态,这是任何生物在面临危险时都会出现的本能反应。有时候,即使没有危险发生,人们也会对一种即将发生的状况产生类似的反应。

    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习得的反应,“对危险的恐惧”让人类更好地生存了下来。试想一下,如果你负责人类的进化过程,是否就会想尽办法,让人类得以在充满猛兽毒蛇的环境中生存下来?那么,你是否会让人类尽量远离那些危险的事物,即使遥远的、尚未发生的危险,也要小心警惕?实际上,在进化过程中,充当“命运规划师”这一角色的正是人类本能中的恐惧。

    在一项关于怕水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77%的被试在第一次面对池塘或者湖泊时,都会感到非常害怕。而且,被试的居住地离水域越远,怕水的比例越高。另外一项关于儿童怕高的跟踪研究显示,那些怕高的成年人在童年期并没有发生从高处坠落,或者在高处受伤的事。他们只是本能地怕高。

    如果人们对外界环境不感到恐惧,根本没有办法安全地生存下来。

    比如,走在车辆疾驰的马路上,如果你不产生怕被车撞倒的恐惧,就会恣意地在大街上行走,横穿马路,甚至在车流中奔跑。同时,如果没有对咬伤、中毒甚至死亡产生恐惧,你就可能毫无防范地和毒蛇相处,甚至和它成为朋友。因为有着对危险事物的本能恐惧,使得人类能够一代一代地生存下来,即使有些时候,人们对这种本能的反应都不自知。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恐惧的东西日益增加,除了对危险环境,对野生动物的恐惧之外,人们还会害怕飞机失事,害怕自然灾害的降临,甚至害怕突然爆发的某种病毒夺走自己的生命。有趣的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人们一边担忧着生活中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恐惧,一边享受着恐惧带来的兴奋感。这一点,从恐怖电影的盛行、极限游戏的流行可见一斑。

    喜欢看恐怖电影的人,都知道恐惧带来的那种兴奋感;喜欢玩蹦极的人,也特别享受那种从高空坠落,仿佛面对死亡的快感。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恐高的实验,用来研究恐惧产生的吸引力。

    实验者将被试分成了两组。一组男性被试走过一座悬在70米的高空,长137米的吊桥,另外一组男性被试走过同样高度、同样长度,但是相对稳定的另一座吊桥。也就是说,第一座吊桥会让被试体验到恐惧,另一座吊桥则不会。

    在每一座吊桥的尽头,实验者都安排了漂亮的女被试(实验助手)等待着男性被试。女被试向男性被试询问一些问题,并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结果发现,在走过第一座吊桥的男性被试中,有九位给女被试打了电话;走过第二座吊桥的男性被试,只有两个人给女被试打了电话。实验者得出结论:恐惧状态会增强人的吸引力。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愚昧是产生恐惧的来源。当人们面对自身无法解释的现象时,都会产生恐惧的情绪。比如,小孩子会受到老年人的鬼故事影响,害怕野地里的“鬼火”,以为是鬼神之类的神秘力量在操控火苗。当孩子开始接受教育,看到了关于“鬼火”的科学解释——那不过是尸体释放出的磷化物自燃的结果,自然就会从心底消除恐惧了。

    战胜心中恐惧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学习科学的知识。当人们能够对事物或者场景有更深入的了解,透过事情的表象看到本质和规律时,就能轻松地消除心中的恐惧。在心理治疗中,有一种治疗恐惧症的方法,叫做系统脱敏法。心理医生会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来访者接触、了解他所恐惧的事物,从而消除来访者的恐惧症状。有人对毛毛虫、青蛙或者各种小型的爬行昆虫感到恐惧,不妨采用系统脱敏法,一点点地靠近,慢慢地了解。经过观察和实践,就会增长见识和胆识,不必要的恐惧也会随之消失。

    另外,如果是对人、对失败、对被拒绝的恐惧,则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鼓励自己,直面现实。这种心理上的恐惧一般来自隐藏的自卑感,因此,不要忘了常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说,“我能行,我很棒”,当心情变得淡定,说话也开始轻松起来时,恐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新闻记者李慧刚刚开始采访生涯时,始终无法摆脱害羞、怕生的心理,遇到采访对象时,都是她在纸上写问题,同事小张帮忙提问。

    她的问题总是非常尖锐,频频触到事情的关键,但是她永远都不开口,因此丧失了许多珍贵的采访机会。

    一次,同事小张生病请假,而上司要她去采访当地高级法院的徐法官。李慧害怕极了,连说:“不行不行,我又不认识他,他是不会见我的。”

    上司生气地说:“你的采访提纲我看过了,非常好,可是,不能每一次都要别人帮你提问吧,你总有独立面对采访者的一天啊!”“再等等吧,我现在还没准备好!”李慧怯生生地说。

    上司没有理她,当即拿起电话,打到了法官的办公室,说:“你好,我是《民生报》的记者李慧,奉命采访徐法官,不知道他能否给我几分钟时间?”李慧站在电话旁边大叫道:“您怎么能报我的名字?”这时,电话那头传来了答复:“今天下午三点。”上司说:“李慧,你的第一次独立采访约好了。”李慧哭笑不得,只好硬着头皮赶往现场。

    多年之后,当李慧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问题记者,并且多次当选年度最佳记者时,她对采访她的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当我一个人坐在法官面前,大声地提出第一个问题时,我终于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那一天,是我所有的采访中,最窘迫的一天,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天”。

    花儿的聚会——陶冶性情的视觉盛宴

    张爷爷退休在家后,将他年轻时对花草的爱好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着迷于盆景,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每个星期还要到花鸟市场去,搜罗难得的种子,然后种到自己的阳台上。他更是花了几年的时间,将一盆火棘修理成形,准备参加市内的园艺展览。

    说起和花花草草的渊源,就要从张爷爷年轻的时候讲起了。年轻时,张爷爷就是一个平和、安静的人,喜欢在阳台上养几盆花,闲来无事的时候,浇浇水,剪剪枝。张奶奶说,最有趣的是,年轻时,他们吵架,张爷爷竟然会对着一盆花说老婆的坏话。

    可惜,自从家里有了孩子之后,他的花花草草常常“死于非命”。

    不是因为孩子过于热心,浇水太多涝死了,就是小孩子疯闹时压断了枝,最后,张爷爷索性放弃了所有的盆栽,再也没有在家里养过。直到孩子纷纷长大离家,自己也退休了,闲来无事,才将这一年轻时的爱好当成了生活的重心,精心修饰,好像对待孩子一般。

    为了让他的花能够吸收到足够的阳光,张爷爷一家从原本的三楼搬到了顶楼,而且,他还做了很多铁架子,将家里的几十盆花都搬到了天台。张爷爷在心里计划着,“我以后要在天台盖一个玻璃花房,种更多的花,还要邀请邻居来参观”。

    从此以后,张爷爷每天的生活都是和花草在一起。只要有时间,张爷爷就会跑到楼上弄盆景,给花草浇水、施肥、修剪枝丫。常常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都不会觉得累。当有人问他,“每天对着不会发声,不会说话的植物,您不会觉得闷吗?”张爷爷说:“你怎么知道它们不会发声,不会说话呢?我曾经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呢!”

    观察身边的人,但凡喜欢养花的人,好像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恬静气质。他们性情温和、淡泊,在精心照料花草的同时,也不断让身心得以生长。好像那花,就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在任何一个平淡的季节里,带给他们温馨和喜悦。所谓孤独到了极点,就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就是这样一种恬静到极致的愉悦,却不足为外人道也。

    花是什么呢?原本不过是土地上生长的若干植物之一,因其美丽的花瓣、雪白的肌肤、幽远的香气,让人们将内心对美好的向往投射到了它们的身上。因此才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诗句,才有“傲骨梅无仰面花”的说法。与其说人赏花,不如说人自赏。对花尤怜的人,怜的不过是自己罢了。

    养花可以让一个人的性情淡下来,慢下来,整个人也变得别致起来。曾国藩说过:“花草和主人的气数一致,花草繁茂旺盛,必主兴旺之家。”这种唯心的判断虽并不可取,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说出了花与主人的真实关系。

    即使一个暴躁之人,每天见到手中的花草悠然生长的样子,不能要求它们快,也不能让花开得慢下来,因为植物自有它要遵循的规则,不是人的意志能够左右的,在干着急的过程中,也磨炼着禀性。潜移默化中,养花人付出辛劳,耐心等待花开,坦然接受花落,在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原本的暴躁、急切之心想必也能够定下来了。

    从前,有一个养花人,在千百种花卉中,只独爱月季花。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这一爱好,因此,前来拜访的人都会手捧一盆月季花,作为礼物送给他。长此以往,他的花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月季花,花朵大小各异,颜色不同,即使是同一花瓣形状的月季,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养花人非常喜欢这种独一无二的热闹,每每在朋友面前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一天晚上,养花人坐在花房门口的躺椅上乘凉,不知不觉中,他就睡着了,而且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正在月季花丛中修剪枝丫,突然间,许多花走进了他的花房,所有花都皱着眉头,对他怒目而视。

    养花人尚未搞清楚怎么回事,牡丹花开口说话了,“世界上的花千千万,你宁愿要月季一种,而放弃世界上那么多娇艳的花朵吗?”

    接着,睡莲说:“我虽然每天睡在林边的水池里,但是我也很美丽呀,为什么不让我住在花房里?”牵牛花说:“看看这花房的围栏,如果没有我的装扮,它不过就是锈迹斑斑的铁柱而已。”仙人掌说:“难道你只爱性格软弱的家伙,不愿接受倔强的灵魂吗?”

    突然之间,所有的花一起开口说话,七嘴八舌地控诉着他对月季花的偏爱,控诉他的不公平。养花人在一片吵闹中醒过来,发现眼前没有牡丹,没有睡莲,也没有仙人掌,只有娇艳的月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养花人突然感悟道:“原来,花也是有意志、有权利的,它们也会因为被遗忘、被漠视、被人丢在角落里感到伤心、难过。”由此,养花人想到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对自己钟情一物,不顾其他的行为感到些许自责。

    长久以来,他都是凭借喜好做人的。喜欢的人多聊一会儿,不喜欢的人置之不理。殊不知,那些不被理会的人也是有感情的。他们不会像梦中的的花儿一样前来控诉,但是他们的内心也会因被落而受到伤害。

    在院子里独步一阵后,养花人决定,去找更多品种的花来养,将他的小花房变成一个“众芳之国”。当然,在生活中,他也决定控制自己的性情,倾听那些不讨喜者的声音。戒掉偏爱,让每个人都有被倾听、被接纳的机会。

    曾经有句话说:“喜欢花的人会去摘花,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其实,培养一株植物,不仅仅是一个养花的过程,更是一个养心的过程。

    有人的花用来装点,有人的花用来陪伴,有人的花则是为了自我的陶冶,为了给内心呈现一个丰盈的世界。

    心灵出口——为伤痛寻找出路

    在一片刚退潮的海滩上,一只螃蟹和两只蚌开始了午夜漫谈。

    一只蚌对另一只蚌说:“我每时每刻都感到非常痛苦。”“为什么呢?”这只蚌哀怨道:“有一粒沙子进入了我的身体,而且好不安生地滚来滚去。它每动一次,我就会浑身剧烈地疼痛,一天都无法安息。”

    另一蚌感慨地说:“你应该感到庆幸才对。要知道,当你驯服了沙子,将它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后,它就会变成一颗美丽的珍珠,从此以后,你就不再是海滩上一只普通的蚌了,你会身价倍涨,还会受到人类的称赞。”

    第一只蚌说:“我宁愿不要那份浮华的荣誉,像你一样,享受轻松和快乐。看到那颗璀璨珍珠的人,只会羡慕珍珠的光泽,有谁会想过我的痛苦呢?”

    听到两只蚌的对话,躲在石头下面的螃蟹开口了,它说:“你们都不要互相羡慕了!既然沙子已经在你的身体里了,就坦然地接受这份痛苦吧,至少,你会因为这段短暂的疼痛而变成永恒的珍贵;至于没有经历痛苦的你,也不用羡慕别人了,在尚且没有沙子的日子里,好好地享受这份轻松和快乐。日子这么开心,有什么好羡慕,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

    螃蟹的话说得非常好。常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们常常感到悲伤,感到痛苦,除了追寻错误的东西,就是自寻烦恼。

    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只知道去羡慕别人的好处。殊不知,当你在艳羡他人悠闲的时候,别人可能也在羡慕你的充实。就像卞之琳在诗中写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任何人都有值得他人羡慕的地方,与其暗自神伤,不如开心过活。

    因《卧虎藏龙》一片而享誉国际影坛的导演李安,在成名之前,也曾度过一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从大学毕业之后,李安没有顺利地开始他的事业,反而陷入了失业的窘境。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李安除了偶尔到几个剧组去帮帮忙,照管一下设备之外,其余时间都赋闲在家,成了一个标准的家庭主夫。

    那时候,全家的生活都依靠妻子微薄的薪水。他只能包揽所有的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以此来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曾经笑谈过这段往事,他说:“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

    在此期间,他也看了大量的剧本,开始阅读、看片、收集材料。

    当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后,试图将中美的文化结合起来,创作一些新的作品。根据他自身的成长背景,李安相继写了三部关于家庭的剧本,分别是《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

    在这个“家庭三部曲”中,李安诠释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华人家庭和中国的传统文化。随后,三部作品的相继成功,也为他迎来了在好莱坞拍片的机会。

    在张靓蓓编着的《十年一觉电影梦》中,作者用李安的第一人称口吻写道:“当晚7点多飞抵纽约,没想到车还没到家门口,远远就看见家里灯光通亮,原来太太带着儿子已经在家等我回来了。家的温暖,治好了我的杀青忧郁症;家,也是我做收心操的地方。”

    其实,无论多大成就的人,都会有那么一段忘不了的伤痛岁月。

    有的是理想无法实现的痛,有的是爱情无法圆满的痛,有的是远在异乡、思念亲人的痛,有的则可能只是简单的触景生情,在今天的某个时刻想起了过去的伤心往事,产生了悲伤的情绪。

    当然,事业的成功可以弥补失意的伤痛,婚姻的幸福可以弥补失恋的伤痛,可是有些伤口,好像在时间中变成了记忆的伤口,即使愈合了,还留着硕大的一个疤痕,让人想忘也忘不掉,想丢也丢不下。

    这个时候,人们就需要给悲伤的心灵寻找一个出口,将沉积的伤痛发泄出去。

    曾经有一个女孩,因为出车祸,撞坏了眼睛,从此变成了一个盲人。因为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她变得脾气暴躁,怨恨身边的所有人。渐渐地,她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一切,她变得一无所有。这时,身边的一个男孩始终没有离开她,每天照顾她,陪着她经历每一次痛苦的挣扎。后来,他们成了男女朋友。男孩带着她用手感受阳光,感受风,感受雨水的洗涤。女孩觉得,如果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她已经很幸福了。

    有一天,男孩对女孩说:“如果我向你求婚,你会答应吗?”女孩点了点头。男孩又说:“如果有一天,你的眼睛好了,你还会答应吗?”

    女孩再一次点头答应了。没过多久,女孩得到了眼角膜的捐赠,重新见到了光明。可是,她却发现,男孩是一个盲人。

    没过多久,男孩真的向女孩求婚了,可是女孩拒绝了。男孩没有任何抱怨,在离别之前,他只对女孩说了一句话:“请照顾好我的眼睛!”这时,女孩才知道,原来她的眼角膜是男孩捐赠的,而她,已经彻底伤了他的心。

    看起来,快乐总是很难寻觅,悲伤又是那么轻易获得。然而,治疗悲伤却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告别悲伤的出路有很多种,有的人躲在回忆里反复咀嚼,当日子变成回忆,回忆变成日子,也就无所谓开心和悲伤了;有的人则选择告别,去哭诉,去旅行,去逃离原本受伤的地方,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

    其实,在所有的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勇敢面对。如同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面对自己的错误一样,坦然地面对此刻的悲伤心情。

    如果找不到发挥才能的机会,就安心地过平淡的日子;如果找不到知心的爱人,就计划好一个人的生活;如果遭到背叛,就接受这一伤害,因为那个选择主动背叛的人才是真正的弱者。

    在北美洲大陆南部的危地马拉,生活着一种叫落沙婆的小鸟。这种鸟要经过七天七夜的艰难挣扎才能下一个蛋,难产的落沙婆无以排解痛苦,只能彻夜不停地鸣叫。没有人能解救它的痛苦,因为一切都是自身存在的命运。

    七天七夜之后,鸟妈妈的辛苦换来了可喜的成果。生出来的鸟蛋非常健康,蛋壳特别坚硬,因为这样,幼鸟孵出来也会更强壮,更健康。

    作为一个母亲,落沙婆用七天的痛苦换来了孩子的健康,而那彻夜不停的哀啼,则是落沙婆唯一释放肉体痛苦的方式。

    正如但丁在《神曲·第十三歌》中写道:“哈比鸟以他的树叶为食料,给他痛苦,又给痛苦以一个出口……”受啄是痛苦的,但却给了原有的痛苦一个流淌的出口——以皮肉之苦来释放内心的痛苦,痛苦之深可见一斑。人类的痛苦未尝不是如此,用一种面对时的痛苦来释放原本的伤害之痛,虽然一时让人无法承受,却是对心理彻底的救赎。

    舌尖之功效——当美食战胜失落

    任何人都会碰到情绪糟糕到极点的时候:迷糊了一个上午,刚刚起了工作的劲头,电脑却无缘无故地死机,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头开始;一时冲动之下,买了一个超贵的包包,结果信用卡透支,下半个月的生活就要水深火热了;同事开着气派的私家车上班,自己却仍然在哼哧哼哧地挤公交车……当坏情绪来袭,好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心里就像积压着莫名的火气,任何工作都进行不下去。

    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总是想要通过吃来安慰自己。电影《非常完美》中对女孩子的这一行为给出了独特的解释:当人伤心的时候,心脏的位置会下移,为了摆脱伤心的状态,就需要大量的食物将胃填充起来。当胃变得膨胀时,就会托起心脏,帮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情绪也会随之大大改善。

    当然,这不过是电影里的特定情节,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不过,当人情绪失落、郁郁寡欢时,选择正确的食物,的确能够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健康的饮食,不仅不会让人因为大快朵颐而发胖,还能让坏情绪消失在顷刻之间。

    2012年夏天,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一众吃货们“大饱口福”,也让被谍战剧、宫斗剧和虐恋剧霸占许久的电视荧屏上飘出了一缕清新的气息。生活在繁忙城市的人们,终于可以告别快餐速食,体味一次中华大地上的美味。

    从天寒地冻的查干湖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岛,从内蒙古奶豆腐到云南松茸,看着镜头里细致的讲述,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应该没有人不流口水吧?

    《舌尖上的中国》让美食爱好者看到了许多可口的食材,让文化研究者看到了各地的饮食文化,食物对于情绪的疗伤作用终究是不容小觑的。当你被糟糕的情绪缠住,徘徊在情绪的低谷时,不妨尝试一客蓝莓果冻英式松饼,或者其他碳水化合物类的小吃,等上30分钟,奇迹就会发生。除此之外,一片涂蜂蜜的面包或者一碗爆米花,同样能帮助你打发坏情绪。

    精神不振时,一杯香甜可口的卡布奇诺就能让人神清气爽。将要罢工的大脑神经瞬间激活,重新焕发斗志。不过,咖啡因产生的短暂兴奋感极容易让人产生依赖,而且对睡眠质量颇有影响,不建议大量饮用,睡前更要尽量避免。

    张开大口,猛吃猛喝一顿,可以让人摆脱极度烦躁、坐立不安的情绪,仿佛吃掉的不是食物,而是心中所有的烦恼,甚至是最讨厌的那个人。不过,也有另外一种人,不仅仅在享用食物的时候心情愉悦,在烹饪食物的时候同样身心愉悦。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把食物当作生活的调剂,与朋友一起分享,不是一件更有益身心的事吗?

    在电影《朱莉与朱莉娅》中,女主人公朱莉就是凭借美食提供的力量,摆脱了糟糕的情绪,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朱莉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普通职员,每天坐着接各行各业的投诉电话,雷同的工作让她对职业早已失去了兴趣。朱莉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做菜。她喜欢研究各种各样的菜谱,甚至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将全欧洲的食品都亲手做一遍。

    被平淡的生活、沉重的经济压力搞得头昏脑涨的朱莉,偶然间被一本名叫《掌握烹饪法国菜的艺术》的烹饪书籍吸引。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鼎鼎大名的美食家朱莉娅。她将自己数年来制作美食的心得和对各地美食的评价写成了书,一时间竟然洛阳纸贵。在一般人看来,茱莉娅对食物的评价近乎苛刻,然而,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她的广博和专业。

    朱莉拿到这本书后,决定花上一年的时间将书中的食谱都尝试一遍,365天,524道菜。同时,她还将每天的做菜心得写到了自己的博客里。起初,遭受几次失败之后,朱莉有些心灰意冷,可是,她写在博客里的文章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然,也引起了茱莉娅的注意。

    两个爱好烹饪的女人相遇了,同时,朱莉也开始了解食谱背后的茱莉娅和她的内心世界。茱莉娅是一个美国人,却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法国菜情有独钟,是什么让她产生这样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茱莉娅又经历了怎样的心灵转变?一切都成为朱莉急切想要了解的“心灵食谱”。

    一年过去了,一边做着全职工作,一边致力于完成食谱的朱莉终于实现了她的目标。由于博客的高点击量,朱莉同时实现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虽然只是写美食专栏。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朱莉发现了生活中的一个道理:生活,是由自己打造的,而快乐,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难得到。

    只要对生活有着热情,人们就会喜欢美食,并且从美食中获得开心和乐趣。茱莉娅用她的美食诠释与丈夫的爱情,朱莉则用烹饪来驱逐生活中的压抑和苦闷。值得庆幸的是,朱莉在学习做菜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她的技法,还学到了她对生活的信心,对婚姻和生活的满满热情。最后,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也更懂得珍惜身边的爱人,压抑和困顿消失不见,剩下的是美味的食物,还有对生活的守候和希望。

    寂寞的竹枝词——跟着音乐找快乐

    所有人身上,每天都会出现各种情绪,痛苦、孤独、无聊、疲惫、绝望……有的人在生气,为什么自己的努力没有获得期待中的结果?

    有的人在抱怨,为什么走在路上被人撞,开车被人抢,排队还会被人插队?有的人在失望,为什么心烦意乱,想要找朋友安慰一下时,对方永远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当你被坏情绪包围时,你是憋在心里,还是发泄出去?

    如果憋在心里难受,一时间又找不到发泄的途径,那么听音乐吧!

    人在心情烦躁的时候,听一听舒缓的音乐,往往能够放松情绪;人在愤怒的时候,听一听那些重金属摇滚,如果恰好能够和演唱者一起嘶声呐喊,则会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情绪糟糕的时候,有的人喜欢去嘈杂的环境中寻找安慰,比如酒吧、KTV。相比于安静的角落,嘈杂的环境能让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有利于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尤其在KTV嘶吼了几个小时之后,常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轻松感受。这正是调节情绪的方法之一:发泄法。

    当然,有人喜欢在音乐中宣泄愤怒、悲伤或者郁闷,也有人喜欢在音乐中寻找快乐。常年与音乐为伴的人深有体会,在空荡荡的房间中,如果唱片里回响着浅唱低吟,或者一段简单的乐音,原本没有着落的情绪就像找到了寄托之物,内心也会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

    在疗养院住着一位在音乐中寻找快乐的人——张志明。他已经在世上奔波了大半生,后来遭遇车祸,造成下半身截瘫,后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他的孩子们已经移民,独留他一人孤独生活。

    疗养院的日子舒适,但是无聊得很。身边的人都在抱怨自己的不幸,要么打牌、下棋,要么一个人待着,张志明则选择了音乐。不管他做什么,不管他去哪里,一定要有音乐相伴。

    实际上,张志明并没有什么天分,只能说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而已。上小学的时候,他曾经参加过学校的文艺队,代表学校到市里参加过演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走出校门,上山下乡,回城进厂,结婚成家,人生的路上不断添加责任和担子,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音乐,也没有忘记过唱歌。

    在车间操作机床时,在教徒弟手艺时,在送儿子上学时,张志明都要哼上两个小曲儿,与其说是唱给别人听,不如说唱给自己。几十年过来了,张志明经历了生活中的波折,却从来没有忘记音乐这个朋友。当他下岗时,他会学着刘欢的腔调唱《从头再来》;当他从昏迷的状态醒过来,得知自己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时,他在心里面唱的是《一无所有》。音乐陪他度过了一蹶不振的日子,也陪他度过了日后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年头。

    如今,他的音乐造诣依旧没有达到什么程度或者水平,也没有认真拜老师学习音乐的技法,但是,他学会了在网络中寻找好听的声音,并且将每一次欣赏音乐的心得分享给所有网友。在聆听美妙的乐曲、歌声的同时,他忘掉了命运的不幸,找到了自己的快乐,也找到了生命意义之所在。

    说起来,什么算是音乐呢?对于一个纯粹的欣赏者而言,任何使自己感到精神愉悦的声音都是音乐。虽然欣赏者只能算是音乐领域的门外汉,却不代表他们只能被动地等待音乐来调动情绪。相反,所有人都倾向于在合适的情绪下听相应的音乐。

    心情烦躁时,轻音乐是情绪的舒缓剂。比如班得瑞的自然音乐、恩雅的新世纪音乐、卡洛儿的吟唱、爱尔兰风笛的田园之声……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吉他的每一次拨弦,风笛的每一次变奏,随着情景的变化,聆听者仿佛进入了高山之巅、蓝色大海、雪中森林、花间溪旁等境界,在采撷大自然的交响时,心灵也得到了片刻的安宁。感到颓废时,不如听听贝多芬的系列交响曲,在英雄主义的伟大乐章中,走出情绪的阴霾,重新找回精神的力量。

    音乐如同世界上其他美好的事物——绘画、雕塑或者文学作品一样,常常令人心生尊敬,将其束之高阁,虔诚供奉。然而,在大多数时候,不仅音乐对人身心的疗养功效不为人知,人们连欣赏美好音乐的基本时间都没有。

    在华盛顿的地铁站里,约夏·贝尔站在过道里,并且在地上放了一顶帽口朝上的帽子。他像一个街头艺人一般,连续演奏了六首巴赫的作品。

    在拥挤的地铁通道,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先后有两千人经过他的身旁,却没有人认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也没有人听出来,他演奏的巴赫作品是音乐史上最复杂的乐曲,而他用的小提琴,则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顶级小提琴。

    在约夏·贝尔演奏近3分钟时,一位衣着体面的中年男子停下脚步,站在约夏·贝尔的身边听了几秒钟。他看出来眼前这位不是一位简单的街头艺人,更像是一位音乐家,但是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于是急匆匆地继续赶路了。

    4分钟时,约夏·贝尔收到了1美元。它来自一位女士之手,可惜她并没有停留,放下钱就继续赶路了。6分钟时,一位小伙子倚在墙上倾听了一会儿,随后看看时间,好像是要参加会议,急忙离开了。

    10分钟时,一位小男孩停了下来,他看了一眼约夏·贝尔,却被妈妈拉扯着走远了。小男孩忍不住内心的好奇,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回头,最后,他难耐大人的力量,乖乖地离开了。在45分钟里,约夏·贝尔共收到了32美元。没有人知道,这位在地铁里演奏的艺人,刚刚结束了一场剧院演出,演出的门票平均要花200美元。

    其实,约夏·贝尔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之所以会出现在地铁里,是为了配合当地一份报纸发起的活动。实验结束后,媒体向大众提出了几个问题:在普通的环境、不适的时间里,人们能感知到美吗?如果能感知的话,谁会停下来欣赏?实验的结论是,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演奏着最出色的音乐,如果人们连停留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无数美好的东西都将被错过。

    去我执——放下执着的念头

    在印度佛教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叫黑指的婆罗门拿着两个花瓶来送给佛。佛对黑指说:“放下吧!”黑指放下了其中一个花瓶。

    佛又说:“放下吧!”黑指放下了另外一个花瓶。佛再次对黑指说:“放下吧!”黑指满脸疑惑,心想:“明明我已经两手空空,为什么还要叫我放下呢?”于是,黑指问佛说:“我手中已经空无一物,没有什么要放下的了。”佛说:“我不是要你放下花瓶,我要你放下我执。唯有放下我执,才能真正地解脱,才能真正地自在。”

    在佛教中,“我执”指的是人对一切有形、无形失误的执着。人类执着于自身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于是,在哪里都放不下自我,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做法、人格,导致自我意识太强而缺乏对他人尽义务和责任。消除我执是佛教徒修行的目标之一,就像故事中讲的,佛认为,没有我执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才能将潜在的智慧显现出来,成为大智慧的人。

    从佛理心理学看,这种“我执”似乎比西方心理学中的“固着”或者“本我冲动”更加透彻,覆盖面更广。在生活中,人们很容易依赖自我的想法而活,即执着于有个“自我”(不同于弗洛伊德讲的“Ego”)来区别自己和他人。因此,个人就和众生有了差别、有了对立,同时,人们还希望每个人都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将内心想法当成了宇宙的核心。而这些坚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痛苦。如果你细心观察,生活中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往往烦恼特别多,而那些看起来不太在乎,内心无私的人却活得非常快乐、自在。

    我执中的“我”,其实不过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比如,一件物品,当它不属于任何人,摆在商店里,或者丢在大街上,都和你毫无关系,你也不会因为它的境遇好坏而发生情绪波动。可是,一旦将这件物品变成“我的”,就会产生一种日夜忧患的感觉。不管是弄脏、损坏还是丢失,都变成了“我的损失”,因此造成了对“我”的伤害,成为一件悲观、难过,甚至心痛的事。而这一切感情、情绪的变化,都是由“我”附加上去的。

    我执的执着之处,就在于任何事情一旦与我有关,就变成了切身的感受,成为生活中痛苦、悲伤的一部分。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海啸和泥石流,平均每秒钟就要死掉好几个人,那些遭受灾难的人可能引起你的同情,如果你足够热心的话,还会慷慨解囊,救助深陷痛苦中的人。可是,一旦这件事发生在与你有关的人身上,比如亲人,比如恋人,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即使是一起普通的事故,也会因为“我”的参与,变成了世界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每个人依赖着周边的人际关系,组成了一个小的世界。和大世界的灾难相比,这个小世界的任何人出问题,都是小世界的大灾难,这样的话,又怎么能不是天大的事情呢?

    从前,在一个庄园主的家里,养着一群失去自由的奴隶。其中有一个小男孩,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从出生就是奴隶。等他长大一点之后,他就被庄园主安排在磨坊拉磨。这一干,就是60多年。

    当他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变成一个满嘴没牙的老奴隶时,解放奴隶的法律获得通过,举国上下开始解放黑奴。庄园主不得不放了他,还给他作为人的自由。那天,庄园主对他说:“从今天起,你自由了,走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老奴隶听说自己获得了自由,高兴得差点昏了过去。谢过庄园主后,他和其他的奴隶纷纷告别,准备开始新的生活。老奴隶在众人的目送下走出了主人的庄园,可是,他没走多远,就跪在地上,仰天大哭,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地方去。

    对于老奴隶来说,庄园就是他的小世界,庄园主和没日没夜的拉磨生活就是他世界的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在自我世界中生活自如的人,都无法去接受整个世界的陷落。老奴隶对旧式生活的依赖,也是一种我执。

    实际上,我执的烦恼都是由“我”开始的。一切和我相关,因此世界上的事物都罩上了神秘的色彩,因个人而变得神圣。然而,这一切的坚持不过是一种幻觉,就像沙漠中人对海市蜃楼的追逐一般,除了让自己痛苦,没有任何益处。

    张远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他的工作能力不错,就是脸上常常愁云密布。一切都源自他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每一天,他都早早起床,洗脸刷牙,装扮自己。他要求自己衣着体面地出现在公司同事面前,说话得体,做事有礼。即使这样,他仍然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他说:“我一直希望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从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评。”

    带着这种心理预期,他每天都神经紧绷,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这种自卑的心理像一只噬咬心脏的虫,始终盘踞在他的心头,以至于他整日地紧张、焦虑不安。

    心理咨询师问他:“你有没有留意,办公室里的同事是不是能力和你差不多?”张远说:“应该差不多。”“那他们有像你这样焦虑吗?”“好像没有,我看他们每天都很轻松,过得很开心。”“那就是你太在意自己了!”心理咨询师说,“现在呢,我们将工作能力和他人评价分开。你的工作能力和同事差不多,但是,对他人评价产生期待,或者说,对他人眼光过于在乎的只有你一个。你将这种心理变成一张生存的面具,而且,你整天都戴着它,让自己没有喘息的时间,所以你才如此痛苦。”

    “那我该怎么办呢?”张远问。“其实很简单。”心理咨询师回答说,“只要你摘下这张面具,面对真实的自己。犯错就犯错,犯错的你也是你。

    只有你坦诚地接受了一切,就不会如此执着,也不会如此痛苦了。”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心中种种牵挂,放弃心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念头,去除“我”的干扰,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会从个人的悲剧变成客观的规律。就像有人说的:“我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了!”实际上,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根本不是世界错了,而是这个人本身错了。

    坦然地接受,就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挣扎,就像人们接受花开花谢和草木枯荣一样。

    为抑郁唱一首赋别曲——开朗生活

    总是有些时候,整个人都变得懒洋洋的,不愿意起床,也不想出门,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和身边最亲密的朋友都变得没有话说,严重时,甚至头痛、背痛、脑子迟钝、感到身体疲乏。有人怀疑说,我不会是得了抑郁症吧?没错,这的确和抑郁有关,但还没严重到抑郁症的程度。如果你最近出现了以上的这些症状,只能说你沾染上了抑郁的情绪。

    生活中总是有工作不顺、感情不顺或者遇到偶然性事件的时候,这些繁杂的事物让人分身乏术,铺天盖地的压力也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情绪的纾解不畅,很容易就感染了抑郁的情绪。一旦被抑郁情绪缠上了,原本活在重压之下的人就容易变得悲观,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越来越觉得心情不快,越来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再发展下去,不仅情绪上痛苦煎熬,身体上的病痛也会赶来凑热闹。

    最近,老陈的胃病又复发了。去医院检查时,医生看了一下他的气色,又看了他的病历,最后,内科的医生建议他去看心理咨询师。

    老陈心想,我胃痛,看什么心理咨询师啊?带着心中的疑惑,老陈来到了心理咨询处。

    心理咨询师询问了最近发生在老陈身上的事,最后确诊他的胃痛是抑郁情绪的一种表现。原来,老陈两个月前从单位正式退休,开始了赋闲在家的生活。原本整天忙碌,不是开会,就是下乡调研的老陈,一下子打乱了生活的节奏,整天闲来无事,竟然不知道日子怎么过了。

    两个月里,老陈哪里都没去,整天坐在卧室里听京剧,在老伴儿的催促下,他才能勉强下楼,到小区旁的公园里坐一会儿。长期的封闭生活,让老陈看起来越来越没有精神,原本周末还会约上几个球友到老年人活动中心打会儿羽毛球,后来去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干脆放弃了。

    老陈的老伴儿说:“自从他退休啊,整个人就变了一个样。一天天地没有一句话,看见孙子来了,也没有以前那么高兴了。原本还整天在房间里听京剧呢,后来什么都不做,干脆就整天躺在床上。”

    根据咨询师的判断,老陈完全是由于不适应退休生活导致了情绪抑郁。咨询师建议说:“既然您喜欢听京剧,还喜欢打羽毛球,不如参加一些老年社团,每天和朋友们锻炼、学习,给生活找点乐趣,很快就能走出抑郁状态,胃病也不会再犯了。”

    一旦有了抑郁的情绪,首先是要学会自我调节。比如尝试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在生活上寻找寄托,尽量让自己放松,将目标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每天有思考,有行动。除此之外,国外的一项心理研究显示,有氧运动也可以帮助人们消除抑郁情绪。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适量的有氧运动甚至比抗抑郁药更有效。

    运动会刺激大脑产生内啡肽,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物质,能让人体验到快乐。而且,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从而让运作不停的大脑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摆脱负面的情绪。

    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来自德国柏林的医生追踪了患重度抑郁症的病人,发现药物对他们的病情作用不大,反而是适量的运动改善了他们的情绪。

    研究人员请这些患者每天在跑步机上运动半个小时,在10天的时间里,运动量逐渐增加,研究人员同时评估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有6名患者的情绪大为改善。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不做运动,结果,对照组的情况没有任何变化。

    其实,不管是抑郁症,还是抑郁情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全身无力,没有精神做事情。运动正好可以调节人的运动神经,通过消耗热量来改善体能。同时,运动中的自我掌控感会帮助患者重新树立对自己、对生活的信心,情绪状况自然得到改善。

    告别抑郁情绪,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所谓社会支持系统,就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一个对自己失去信心的人,如果能够及时地从支持系统中得到鼓励,就不容易陷入严重的抑郁情绪中,还有可能因此而好转。

    李涉曾经有一首名叫《登山》的诗,诗中这样写道:“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前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绪状态:整日昏昏沉沉,好像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因为忽然听说春天即将过去,才勉强自己去登山。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带着典型的抑郁情绪,对生活缺少期待,浑浑噩噩地度日。幸运的是,诗人在路过竹林中的寺院时,和寺中的僧人简单地聊了一会儿。这番交谈让原本心情郁闷的诗人体会到了难得的清静与悠闲,并且获得了心理上的解脱。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改变诗人心境的这番交谈,就是社会支持系统起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