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清大清-宣统朝(1909-1912)(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武昌起义

    1911年9月7日,清廷为扑灭保路风潮,派出渝汉铁路督办、钦差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协助四川清军镇压。湖广地区的革命党人看到清军在湖北的防御力量减弱了,于是便开始策动在武昌和长沙伺机起事。

    9月1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在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谭人凤、居正等人的推动下联合,建立了统一的起义领导机关。9月24日在武昌召开了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湘鄂两省同时发动起义。湖北方面初步决定刘公为总理,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军务部长。革命党人的活动被湖北当局察觉,后来,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10月9日,共进会领导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等,拘捕刘同、李淑卿等六人,随即引渡湖北当局。刘公、孙武逃入汉口法租界。湖广总瑞澂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

    蒋翊武决定立即于10月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以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但武昌城内戒备森严,负责向南湖炮队传达命令的邓玉麟因途中艰辛,直到深夜12点过后才赶到南湖炮队,但是这个时候士兵们已经入睡了,没办法动员,只好临时决定推迟起义。

    由于刘同招供,武昌文学社总部暴露,当日晚彭楚藩、刘复基被捕,蒋翊武逃脱,杨宏胜在运送弹药的路上被捕,另外还有张廷辅、陈宏诰、牟鸿勋等三十余人被捕,10月9日起义计划落空。10月10日晨彭刘杨三人在督署东辕门被斩首。

    10月10日白天,清军警大肆搜捕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下令新军官兵一概不得出营,并劝谕党人自首。

    10月10日傍晚6点左右,驻守武昌城北门外塘角的第21混成协炮11营辎重队士兵李鹏升,点燃草料库,举火为号,发动起义,临近的工程队也点火响应,起义士兵向武昌城内楚望台军械库进发。

    10月10日晚七时许,陆军第八镇工程第八营后队二排哨长(排长)陶启胜查夜,看见棚正目(班长)金兆龙抱枪仰卧,就厉声问道:“干什么?想造反?”金兆龙对陶排长不满,对骂道:“造反就造反!”并和陶启胜扭打起来。士兵程正瀛过来帮金兆龙,举枪将陶击毙,前队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八营代理管带阮荣发先后赶来弹压,相继被程正瀛击毙。军营大乱。这时第八营正目(班长)共进会总代表熊秉坤立即鸣笛集合,正式宣布起义,向楚望台进发。尔后,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起义士兵强制第八营左队队官吴兆麟任革命军临时总指挥。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领导者主要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蔡元培、赵声、章炳麟、陶成章等。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辛亥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除此以外,还有共进会,文学社,同盟会中的丈夫团等。

    兴中会的活动空间主要在华南一带,光复会是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共进会在长江流域开展活动,而后来成立的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同盟会会员还在各地建立了各种同盟会的外围组织。

    革命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有推翻满清统治,建立共和体制等。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辛亥革命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这次革命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同盟会的发展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亦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中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同盟会在1912年造成大清帝国的覆亡,促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中华民国的建立。

    1905年7月,孙中山返回日本东京,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除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虽然有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

    武昌起义之后,爆发了大规模的辛亥革命,同盟会本部从日本东京迁到了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又迁到了南京。

    武昌起义之后,同盟会开始出现分裂,有一些人并一部分人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赞同,对孙提出的平均土地更有人反对,章炳麟等与黎元洪组建共和党,到1912年中国同盟会已经四分五裂了,南京临时政府的九个成员中仅仅有三个是中国同盟会成员。

    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和共和实进会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1913年11月4日,袁世凯就任正式大总统,下令将国民党强行解散。

    大清朝的国歌

    《巩金瓯》是中国第一首法定的国歌,于宣统三年八月十三(1911年10月4日,武昌起义前六日)由清政府颂定。它是当时宪法内容的一部分。

    这首《巩金瓯》由清政府海军部参谋官、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作词,禁卫军军官、皇室成员傅侗作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修订:郭曾炘

    巩,即巩固的意思。金瓯在中国古代比喻疆土之完固。亦用以指国土。歌名的意思就是巩固清王朝的万里江山。歌词是文言文: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大清驻英大使曾纪泽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觉得清帝国也应有本身的国歌,因此特地上奏并呈了一部国乐草案,但未得到批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清朝代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1911年,清帝国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

    《巩金瓯》完成后差不多一年,清朝就灭亡了,所以,《巩金瓯》被人们戏称作“丧曲”。

    圆明园为何沦为废墟一片

    圆明园是清朝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建筑面积有十六万平方米。自清雍正以来,圆明园历经五代皇帝、前后一百五十年的建造,才成为举世瞩目的“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大火三昼夜不熄。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了洗劫,能拿走的统统拿走,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就连那些守园子地太监们也在趁火打劫。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罗干净了,又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于是他们拿起了扫帚和簸箕,园中道路上扬起了沙尘一片,守园的太监官兵把他们叫做“筛土贼”,还到处流传着这样的话,“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

    圆明园被焚毁劫掠之后,装饰和藏品被洗劫一空,大部分中式砖木结构殿宇屋舍也都坍塌了,但是园中的西洋砖石结构的建筑大多都还在,从1860年以后外国人拍摄的圆明园照片中可以看到不少园中完好的西洋石雕建筑,这些照片反映的园中景象是1860年到1900年之前的。

    圆明园遭到第二次持续性的大洗劫是在1900年之后。1900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驻守圆明园的军队溃败,太监们也都逃跑了,于是便逐渐酿成了公然拆毁建筑、砍伐树木的局面。据宣统时清宫档案记载,每天装运出园的石材木料就有二三十车之多,更有甚者是在园中开办炭厂,将不值得运走的木料和树木烧成木炭出售。此外,更迭的军阀们也把圆明园当成了建筑材料厂,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很多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十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

    事实上,当时圆明园被拆卖的情况要远远糟糕于档案中的记载。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但凡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拉了二十多年。至此,圆明园建筑、林木、砖石全部荡然无存了,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经开始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了,圆明园这处在清初盛世历经一百五十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面目全非。

    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

    在铭记外国侵略者带给我们的历史伤痛的同时,圆明园被焚烧后近百年的持续性毁灭也是值得后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清朝的长袍和马褂

    清代男装主要是长袍和马褂,袖端呈马蹄形是历代不曾见过的。

    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又俗称“大褂”。清朝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脚面,并且没有领子,穿时须别加领衣。清朝晚期,长袍则演变成又短又瘦,并且加上了立领。

    长袍外面的马褂身长不过膝,袖宽且短。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马褂自康熙年间进入富家后,军服也用此制。马褂做为外用,有单、夹、棉几种不同做法。清初马褂采用天蓝色,乾隆时以玫瑰紫为佳,清末深绛(赤、大红)最流行,民国时期流行浅灰和浅驼颜色。

    清朝男子的发型演变

    清在颁布剃发令要求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只留一顶如钱大,结辫下垂。在头顶留发一钱大,大于一钱要处死!

    那种清末才有的、现在不合事实地垄断了所有清装戏的阴阳头发式,放在清初就是死罪。

    清初满人的风俗是:头顶只有金钱大小一片头发,蓄做手指粗细的小辫子,须得能穿过清铜钱的方孔才算合格。满人称之为金钱鼠尾。清代中叶,经过清初大屠杀以后,发式约自嘉庆初年起有所变化。头顶着发的部位虽没有变,但面积已远不止于一个金钱大,而是足有四或五个金钱大,相当于一掌心的面积,蓄发数量明显增加。嘉庆以后男子的发式逐步演变为将顶发四周边缘只剃去寸许,而中间保留长发、分三绺编成辫子一条垂在脑后,名为辫子或称发辫。

    所以清朝男人的发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过了200年,才逐渐演化成清末时期的剃半光头。

    应该承认清代发式演变是向着美化仪容的方向变化。演变历经整个清代,是一种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人倡导的,全社会的,潜在的自然运动。而且是自下而上,不分满汉、不分军民,不分官吏、商人、农夫、市民、书生,乃至九鼎之尊的皇帝,都在跟着变。

    连续三位清帝都未生育

    同治,清朝第十位皇帝,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纳拉氏。在位13年(1861-1874)。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无子嗣。

    光绪,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生于北京太平湖畔醇王藩邸槐荫斋,为清宣宗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之第二子,母为孝钦显皇后之胞妹叶赫那拉氏。在位34年(1875-1908)。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崩于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内,终年38岁。无子嗣。

    宣统,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第十二位皇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生于北京什刹海醇亲王府内,为第二代醇亲王载沣长子,母为醇亲王妃瓜尔佳幼兰。在位3年(1908-1912年)。1912年2月12日退位。病故于1967年10月17日,享年61岁。无子嗣。

    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三朝皇帝个个绝后。人们不禁会想,爱新觉罗氏皇族到底怎么了?大清国到底怎么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