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和“不可能”过招
不要对还没有打的牌局说“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在自然界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曾经有许多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行为学家联合起来研究这种生物。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的,而大黄蜂这种生物的状况,却正好跟这个理论相反。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而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的身体与翅膀的比例,根据流体力学的观点,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的。简单来说,大黄蜂这种生物是根本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甚至于它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慢。这种现象,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学家们开的一个很大的玩笑。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流体力学。每一只大黄蜂在它成熟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它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必定会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由此可见,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不可能”,只要敢于拼搏,一切皆有可能。
说到“不可能”这个词,我们来看一看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年轻时用的一个奇特的方法。
年轻的时候,卡耐基想成为一名作家。要达到这个目的,他知道自己必须精于遣词造句,字典将是他的工具。但由于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卡耐基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他做了一件奇特的事,他找到“impossible”(不可能)这个词,用小剪刀把它剪下来,然后丢掉。于是他有了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以后他把整个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那就是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的。
当然,讲这个例子并不是建议你从你的字典中把“不可能”这个词剪掉,而是建议你要从你的脑海中把这个观念铲除掉。谈话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态度中去掉它、抛弃它,不再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抛开,而用“可能”来代替它。
翻一翻你的人生词典,里面还有“不可能”吗?可能很多时候,当我们鼓起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场时,有人好心地告诉我们:“算了吧,你想的未免也太天真、太不可思议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接着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我的想法是不是太不符合实际了?那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假如回到500年前,如果有人对你说,你坐上一个银灰色的东西就可以飞上天;你拿出一个黑色的小盒子就能够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说话;打开一个“方柜子”就能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你也同样会告诉他“不可能”。但是,今天飞机、手机、电视甚至宇宙飞船都已变成现实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奇迹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纵观历史上成就伟业的人,往往并非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而是那些将“不可能”和“我做不到”这样的字眼从他们的字典以及脑海中连根拔去的人。富尔顿仅有一只简单的桨轮,但他发明了蒸汽轮船;在一家药店的阁楼上,法拉第只有一堆破烂的瓶瓶罐罐,但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地下室中,惠特尼只有几件工具,但他发明了锯齿轧花机;豪·伊莱亚斯只有简陋的针与梭,但他发明了缝纫机;贫穷的贝尔教授用最简单的仪器进行实验,但他发明了电话。
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在描述他心目中的优秀员工时说:“我们所急需的人才,不是那些有着多么高贵的血统或者多么高学历的人,而是那些有着钢铁般的坚定意志,勇于向工作中的‘不可能’挑战的人。”
人生如打牌,不要对还没有打的牌局说“不可能”,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只要努力朝着赢牌的目标奔去,就很可能获得成功。
掌控情绪“转换器”,生气不如争气
满手坏牌的时候,有人会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于是,嘴里骂着、心里恨着地打完这场牌局。其实这样的生气是无谓的,改变不了坏牌的现状。倒不如想着如何变不利为有利,打好牌。
生活中,我们感受周围的事物,形成一种观念,作出我们的判断,无一不是由我们的心灵来进行。然而,不好的情绪常常折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做事出现种种偏差。因此,那些能取得成就的人往往是能驾驭情绪的人,而经常败得一塌糊涂的人通常是被情绪驾驭的人。
一名初探歌坛的歌手,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十七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所以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五十七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名制作打来的。他为此而自毁前程。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位青年一样在生气发怒时丧失了很多机会。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气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迫自己控制好情绪,不要让它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妇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生气。她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气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朋友对她说:“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为什么不去向他诉说心事,请他为你指点迷津呢?”于是她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诉说心事,态度十分恳切,渴望从高僧那里得到启示。高僧一言不发地听她阐述,等她说完了,就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然后锁上房门,无声而去。
妇人本想从高僧那里听到一些开导的话,没想到高僧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她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她气得跳脚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高僧就是不理会她。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便开始哀求,但禅师还是无动于衷,任由她在那里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房间里终于没有声音了,高僧在门外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生自己的气,我怎么会听信别人的话,到你这里来!”
高僧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
高僧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把你的气都压在了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加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了。
等到高僧第三次问她的时候,妇女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为你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气的旋涡中摆脱出来!”高僧说道。
又过了很长时间,妇人主动问道:“高僧,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还是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女终于顿悟:原来,自己不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实际上我们自己不生气什么事情都没有了,生气都是自找的,在生气的时候我们要适当进行情绪转换,掌控好自己的情绪。
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在一次横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风暴,不幸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突然念起自己所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缓和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你瞧,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的了吗?”
威廉·詹姆斯说:“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改变不幸命运的第一步。”接受无法抗拒的事实,既然是第一步,那么有没有第二步?有。拉莎手术圆满成功后,她虽然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演讲。她的演讲,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而鼓掌。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能跳出焦虑、悲伤的圈子,又踏上一个新的里程,她转换了自己的情绪,并继续努力,依然得到了别人的肯定。
任何人遇到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你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将生气转化为动力,才能争气。
当你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散散步,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散步上,尽量使自己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绪就会慢慢缓和。或者用繁忙的工作去补充、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
在人生的牌局中,当满手坏牌的时候,有人会觉得自己倒霉透顶,于是,嘴里骂着、心里恨着地打完这场牌局。其实这样的生气是无谓的,根本改变不了坏牌,倒不如想着如何变不利为有利,打好牌。
人生苦旅,等闲视之
谁的一生都可能有一手坏牌,强者自然会把坏牌当做一个小小的障碍,等闲视之;而弱者却把坏牌看做永远翻不过的大山,听从命运的安排。
人生难免会有失意的时候,事业上的、情感上的、家庭上的,等等。面对失意,强者以一颗自强不息的心不断进取,弱者就是面对一张薄纸,也不愿伸手戳破,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拿到一手坏牌时,一定要保持自立自强的姿态,奋力前行。
一位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描绘了一只新生的长颈鹿如何学习它的第一课。
把一只长颈鹿带到世上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小长颈鹿从母亲的子宫里掉出来,落到大约3米高的地面上,通常后背着地。几秒钟内,它翻过身,把四肢蜷在身体下。依靠这个姿势,它第一次得以审视这个世界,并甩掉眼睛和耳朵里残存的一点羊水。然后,长颈鹿母亲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带到现实生活中。
长颈鹿母亲尽力低下头,以看清小长颈鹿的位置,将自己确定在小长颈鹿的正上方,等待了大约一分钟,然后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抬起长长的腿,踢向小长颈鹿,让它翻了一个跟斗后,四肢摊开。
如果小长颈鹿不能站起身,这个粗暴的动作就被长颈鹿妈妈不断地重复。为了能够站起来,小长颈鹿拼命努力。因为疲倦,小长颈鹿有时会停止努力。母亲看到,就会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继续努力。最后,小长颈鹿终于第一次用它颤动的双腿站起来。
这时,长颈鹿母亲会做出更不合常理的举动:再次把小长颈鹿踢倒。为什么?长颈鹿母亲想让它记住自己是怎么站起来的。在荒野中,小长颈鹿必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以免使自己不与鹿群脱离,只有在鹿群里它才是安全的。狮子、狼等野兽都喜欢猎食小长颈鹿,如果长颈鹿母亲不教会它的孩子尽快站起来,与大部队保持一致,那么它很快就会成为这些野兽的猎物。
长颈鹿母亲的行为看上去十分粗暴,不近情理,但那是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适应自然界恶劣的生存环境。物竞天择,只有强者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自然界中生存下去。
人生的路是漫长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陪伴在你身边去一起面对外面的风雨,在失意的时候,一个人千万不要失去斗志,只要自强不息,再坏的牌也难不倒你。
有一个农民,只上了几年学,家里就没钱继续供他上学了。他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二亩薄田。在他18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佳的母亲,还有瘫痪在床的祖母。
改革开放后,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水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村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水塘填平。这件事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第二章选择不了好的起点,但可以赢一个漂亮的终点 (2)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3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大雨后,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3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只靠二亩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可谓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刺激,忧劳成疾而死。
他后来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石矿的悬崖上帮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6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还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后倒塌。娶不上老婆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不久他就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这辆拖拉机就载着他冲入一条河里。他断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拖拉机,被人捞起来时,已经支离破碎,他只能拆开它,当做废铁卖。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但多年后他还是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手中有一亿元的资产。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许多媒体采访过他,许多报告文学描述过他。曾经有记者这样采访他:
记者问:“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借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他坐在宽大豪华的老板台后面,喝完了手里的一杯水。然后,他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们试试看。”他说。
他手一松,杯子掉到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但并没有破碎,而是完好无损。他说:“即使有10个人在场,他们都会认为这只杯子必碎无疑。但是,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
是啊!这样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气,他也会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他的生命……
这位成功者手中的牌不但很坏,甚至可以说糟透了,但他硬是将手中的坏牌打出了好的结局。他依靠的是什么?就是在失意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强、自立使他一路风雨兼程,最终获得了成功。
面对挫折,只有自强者才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如果一味地想着等待别人来帮忙,只能落得失败的下场。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永远可以依赖的人只有自己!
打响自我保卫战:借别人的棉袄过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牌局中,当你苦思冥想着如何破局时,总没有答案,这时,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学习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更有利于自己获得成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人人都在不断探索,追求,人人都在探索一条捷径,希望不走弯路。如果仅靠自己一个人慢慢摸索,肯定是不行的;如果能借鉴别人成功的方法,再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就更容易获取成功。
有一个法国人,42岁了仍一事无成,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简直倒霉透了:离婚、破产、失业……他不知道自己生存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他对自己非常不满,因此变得古怪、易怒,同时又十分脆弱。
有一天,一个吉卜赛人在巴黎街头算命,他随意一试。吉卜赛人看过他的手相之后,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什么?”他大吃一惊,“我是个伟人,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吉卜赛人平静地说:“您知道您是谁吗?”
“我是谁?”他暗想,“是个倒霉鬼,是个穷光蛋,我是个被生活抛弃的人!”但他仍然故作镇静地问:“我是谁呢?”
“您是伟人,”吉卜赛人说,“您知道吗,您是拿破仑转世!您身上流的血、您的勇气和智慧,都是拿破仑的啊!先生,难道您真的没有发觉,您的面貌也很像拿破仑吗?”
“不会吧……”他迟疑地说,“我离婚了……我破产了……我失业了……我几乎无家可归……”
“但是,那是您的过去,”吉卜赛人说,“您的未来可不得了!如果先生您不相信,就不用给钱好了。不过,5年后,您将是法国最成功的人啊!因为您就是拿破仑的化身!”
他表面装作极不相信地离开了,心里却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伟大感觉。他对拿破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家后,就想方设法找与拿破仑有关的一切书籍、著述来学习。
渐渐的,他发现周围的环境开始改变了,朋友、家人、同事、老板,都换了另一种眼光、另一种表情对他。事情开始顺利起来。后来他才领悟到,其实一切都没有变,是他自己变了:他的胆魄、思维方式都在模仿拿破仑,就连走路、说话都像。
13年以后,也就是在他55岁的时候,他成了亿万富翁,法国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凡是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其所思与所为都不同于该领域中的一般人。他们成功的秘诀,是师人之长,取人之精,为己所用。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而通过观察、比较、学习和沟通,征求成功者的意见,便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不管我们是做哪个行业,选一位成功者当自己的引导者,别害怕求助于他们。其实,一个越有成就的人,越希望与那些能将他的才华完全发挥出来的人分享他的学问、智慧和经验。所以,成功的人都是乐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长处而在前人的肩膀上成就事业、创造人生的。
那么,我们究竟要向成功人士学习什么呢?如何学习呢?
首先,学习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心态。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向成功人士请教:当他们遇到问题的反应是什么,以一个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其实很多时候,决定成败的并不是能力的大小,而是心态的好坏。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总结成功人士获取成功的心态。
其次,学习成功人士在遇到难题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智商比常人高,所以我们就要学习成功人士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在方案出现变动的时候,如何因计划而改变方案,以及在最艰难的时候如何做到化险为夷。
最后,学习成功人士在平时如何积累知识、经验。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成功人士,或者成功的企业是如何一步步壮大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我们要虚心地向成功人士请教他们积累的经验,更需要自己仔细地去观察他们是如何进行积累的。通过这样的观察,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加以利用,这样使自己更容易取得成功。
所以,牌局中,我们要善于借用那些高手赢牌的技巧,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离成功越来越近。
成功没有霸王条款,勇于挑战就能跨越起点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个不善于挑战的人会将一手其实还不错的牌输掉,而一个善于挑战的人会将一手很烂的牌打成一副好牌。
生活是由一连串的问题组成的,一个善于向困难挑战的人,尤其是向那些最难、挡住大部分人的问题挑战,那么他就会跨过一个个问题,最终赢得胜利。可以说,在成功的道路上没有霸王条款,只要你勇于去挑战成功,你就能跨越起点,逼近成功。
美国五大湖区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刚参加工作时非常贫穷,他最初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后来在湖滨南密歇根铁路公司总经理那里谋了一个书记的职务。
但是他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这个职位的视野过于狭小——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活以外,没有任何发展前途可言——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向了。他也意识到,梯子底部不一定就安稳,上面随时都可能掉下东西砸到自己,不如爬到梯子的上部,并一心朝上爬。
于是,他辞掉了这份工作,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个职位。大使后来成为国务卿、美国驻英国大使,而在此之前,考尔比就已经想象到,与前者在一起不会有发展,与后者共事则会有很大的成就。
工作应从什么样的高度开始?不少刚开始找工作的毕业生会认为从哪里开始都一样,先落了脚再说,并雄心勃勃地表示不会待多久。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进到那个层次后,便很难再出来了。对于这个问题,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有过很经典的论述,他说:“这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问题是,很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机会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只好永远留在底层。我们必须记住,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反而会增加一个人的惰性。”
也许有的人还是不理解,仍然认为“没有必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我们应该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做一下回答。因此,一级也好,两级也好,总之,在职位上努力向上攀登十分重要,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也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因此,成功人士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开始,这样你就会免受最底层的单调生活的折磨,避免形成狭隘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斗争。事实也确实如此,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由于资源和机会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斗争与内耗往往十分激烈而且赤裸裸。许多人在到达上一层之前,也许已经元气大伤、锐气全无了,他们把太多的热血流在了污泥里。
有一位30多岁在北大读MBA的人袒露,他这岁数还来读MBA,只是为了越过一些层级。他原来的单位是个很保守的地方,论资排辈,他工作了几年,仍然是个小跟班,参与不了任何重要的事情,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而对自己比较适合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位置又是那样遥不可及。他的许多同龄人都逐渐变得懈怠和颓废起来,但他选择了离去,选择了越过一些也许是永远都难以“胜任”的层级,直奔“主题”。虽然MBA的课程读起来很辛苦,但他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
后来,他做了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年薪超过50万,而他原来的年薪不足2万。
更重要的是,他坐在了最适合他的位子上,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向自我挑战,总觉得那些事情那么难,自己怎么可能实现呢?于是失掉了一次次的机会,而那些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并不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三头六臂,只是他们多的是勇气、挑战自我的勇气,相信自己,并不断努力,在超越一个个目标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更高的目标来征服。为什么有着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出身,但是有些人成为成功人士,而有些人仍然在底层挣扎?就是因为失败的人没有这份挑战困难、挑战生活、挑战自我的勇气。
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一个不善于挑战的人会将一手其实还不错的牌输掉,而一个善于挑战的人会将一手很烂的牌打成一副好牌。在生活的洪流中,人应当有逆流而上的勇气,不断努力,再苦再难也要坚持,只要熬过了,什么样的困难都难不住自己。成功没有霸王条款,只要学会挑战自我,你就会跨越起点。
将“摇摆不定”冻结在“决断”的雪柜里
很多时候,在牌局的关键时刻,我们总会举棋不定,不知道该出哪一张牌,害怕这个,害怕那个,到头来失去了出牌的机会。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路,让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当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如何征服世界的时候,他回答说,他只是毫不迟疑地去做这件事。
那些总是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人肯定是个性软弱、没有生气的人,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一件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他们常常对自己的决断产生怀疑,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对自己缺乏信心,往往推迟重大的决定,有时甚至无动于衷。
优柔寡断还可能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判断力,并大大浪费个人的精力。试图面面俱到、万事平衡的人作出的无益而琐碎的分析,是抓不住事物本质的。决策最好是决定性的、不可更改的,一旦做出之后就要用所有的力量去执行。
人生充满了选择。不管是读书、创业或婚姻,我们总要在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一“赌注式”的决断。对于我们所选择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也往往没有明确的答案。机会难得,想再回头重新来过,是绝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决断是各种考验的交集。
第二章选择不了好的起点,但可以赢一个漂亮的终点 (3)
其实,上天并未特别照顾那些抓住机会之神的幸运者,只不过是他们一再对问题苦思对策,并毫不犹豫地去做,因而获得了机会之神的青睐。
拿破仑在紧急情况下总是立即抓住自己认为最明智的做法,而牺牲了其他所有可能的计划和目标,因为他从不允许其他的计划和目标来不断地扰乱自己的思维和行动。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勇敢决断的力量。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立即选择最明智的做法和计划,而放弃其他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
决断并非一意孤行的“盲断”,也非逞一时之快的“妄断”,更非一手遮天的“专断”。决断除了要有客观的事实根据、出众的预见性眼光外,同时更要有决心与魄力。
莎士比亚说:“我记得,当恺撒说‘做这个’时,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做了。”英国著名女作家乔治·艾略特则这样判断一个人:“等到事情有了确定的结果才肯做事的人,永远都不可能做成大事。”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毕业时,有人建议他去炒股,他很积极地去办股东卡,但是他想:这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还是等一阵再说吧。之后又有人建议他去夜校兼职当老师,他高兴了半天,但是又一想,一节课才挣那么点钱,没有什么意思。他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却一直碌碌无为。很多时候,我们缺乏就是想到了立马去做的勇气。
快速的决策和异常的胆略使许多成功人士渡过了危机和难关,而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只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对于想成功的人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他们的敌人。它可能在其他伤害你、破坏你、限制你的情况之前,就已使你处于无法自拔的境地中。不要再等待、再犹豫,决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种遇事果断坚定、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于任何事情切不要犹豫不决。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的决断,其实只有少部分需要反复推敲,进行全方位的权衡和考虑。而对于大部分事情,在做决定的时候都要做到:一旦打定主意,就决不更改,不再留给自己回头考虑、准备后退的余地。只有这样做,才能养成坚决果断的习惯。这样做既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信赖。
决策果断的人,在做决定时难免会发生错误,但是他因为自信,再加上以后经验、阅历的增加,会把错误决策可能带来的损失做一些弥补。他们要比那些简直不敢开始工作,做事处处犹豫、时时小心的人强得多。所以,我们在出牌的时候,尽量避免犹犹豫豫的习惯,要果断一些,这样才有赢牌的可能。
愚者赚今朝,智者赚明天
出牌的时候,如果只是瞅着眼前这一步,虽然目前牌路看起来不错,但很可能因为没有预见而断了自己的后路。
戴高乐说:“眼睛所到之处,是成功到达的地方,唯有伟大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教田径的老师会告诉你:“跳远的时候,眼睛要看着远处,你才会跳得更远。”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没有远见是不行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个人只有拥有深邃的思想和广阔的视野,按照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才会获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远见卓识将给你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好处。
百度CEO李彦宏在母校的一次发言中这样说:“百度在2000年成立时,并不直接为网民提供搜索服务,我们只为门户网站输出搜索引擎技术,而当时只有门户需要搜索服务。2001年夏天,我做了这样一个决定,从一个藏在门户网站后面的技术服务商,转型做一个拥有自己品牌的独立搜索引擎。这是百度发展历程中唯一的一次转型,会得罪几乎所有的客户,所以当时遭到很多投资者反对。但当我把视线投向若干年以后时,我不得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家知道,后来我说服了投资者,所以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百度。百度从后台走向了前台,加上我们的专注与努力,今天运营着东半球最大的网站。
“而事实上,从创立百度的第一天,我的理想就是‘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这个理想不局限于中文,不局限于互联网。作为一名北大信息管理系的学生,我很幸运在前互联网时代,在大学时就理解了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和重要性。所以,百度从第一天起,就胸怀远大理想:我们希望为所有中国人,以至亚洲,以至全世界的人类,寻求人与信息之间最短的距离,寻求人与信息的相亲相爱。所以说:视野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远见,李彦宏才能够成就今天的百度。
凯瑟琳·罗甘说:“远见告诉我们可能会得到什么东西,远见召唤我们去行动。心中有了一幅宏图,我们就能从一个成就走向另一个成就,把身边的物质条件作为跳板,跳向更高、更好的境界。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无可衡量的永恒价值。”
远见会给一个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为一个企业打开机会之门。远见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一个人越有远见,他就越有潜能。
远见会使你的工作与生活轻松愉快。它赋予你成就感,赋予你乐趣。当那些小小的成绩为更大的目标服务时,每一项任务都成了一幅更大的图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远见会为你的工作增添价值。同样,当我们的工作是实现远见的一部分时,每一项任务都具有价值,哪怕是最单调的任务也会给你满足感,因为你看到更大的目标正在实现。
如果你有远见,那么你实现目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美国商界有句名言:“愚者赚今朝,智者赚明天。”着眼于明天,不失时机地发掘或改进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会独占鳌头,形成“风景这边独好”的佳境。打牌的时候也是,走当前的一步,要考虑下几步可能出现的情况,对自己出牌的思路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可能笑到最后。
19世纪80年代,约翰·洛克菲勒已经以他独有的魄力和手段控制了美国的石油资源,这一成就主要受益于他那从创业中锻炼出来的预见能力和冒险胆略。1859年,当美国出现第一口油井时,洛克菲勒就从当时的石油热潮中看到了这项风险事业是有利可图的。他在与对手争购安德鲁斯-克拉克公司的股权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冒险精神。拍卖从500美元开始,洛克菲勒每次都比对手出价高,当达到5万美元时,双方都知道,标价已经大大超出石油公司的实际价值,但洛克菲勒满怀信心,决意要买下这家公司。当对方最后出价72万美元时,洛克菲勒毫不迟疑地出价725万美元,最终战胜了对手。
当他所经营的标准石油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控制了美国市场上炼制石油的90%时,他并没有停止冒险行为。19世纪80年代,利马发现了一个大油田,因为含碳量高,人们称之为“酸油”。当时没有人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提炼它,因此一桶只卖15美分。洛克菲勒预见到这种石油总有一天能找到提炼方法,坚信它的潜在价值是巨大的,所以执意要买下这个油田。当时他的这个建议遭到董事会多数人的坚决反对,洛克菲勒说:“我将冒个人风险,自己拿出钱去购买这个油田,如果有必要,拿出200万、300万美元也在所不惜。”洛克菲勒的决心终于迫使董事们同意了他的决策。结果,不到两年时间,洛克菲勒就找到了炼制这种“酸油”的方法,油价由每桶15美分涨到1美元,标准石油公司在那里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炼油厂,赢利猛增到几亿美元。
远见就是在人类的巨大画卷中洞察到未来的情景。只有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事物的人,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就如打牌一样,如果只是瞅着眼前这一步,而没有远见的话,很可能是目前情况看起来不错,但很可能因为前面的出牌而断了自己的后路。
远见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远见能力。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障碍,只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破冰之船”亦能行万里
当牌出到一半的时候,你可能开始犹豫是否还要坚持打下去,因为局势看起来明显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但此时若放手,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此时可能对方手里还有一张非常坏的牌,如果坚持下去,你就胜利了。
成功在于不断努力。不要因为途中遇到种种阻挠就丧失信心,其实“破冰之船”也能行万里。当破冰船上的强大的机器开动的时候,能把自己的船首移到冰面上去,它的船首的水下部分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造得非常斜。船首出现在水面上的时候,就恢复了自己的全部重量,而这个极大的重量就能把冰压碎。遇到更厚的冰块,就要用船的撞击作用来制伏它。这时候破冰船就向后退,然后用自己的全部重量向冰块猛撞。几米高的冰山,破冰船就得用它坚固的船首猛烈撞击几次,才能将它们撞碎。
其实人也可以像这破冰之船一样,只要有坚持破冰的毅力,照样可以行万里。
你可能常常怨恨自己技不如人,但你想过其中的原因吗?静下心,回顾一下你学习和工作的历程,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缺点:没有把某项事情漂亮地干完,做事常常半途而废,这是成功的大忌。伏尔泰说:“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到死都不能离手。”因而,请记住: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其实有时候,你所从事的事业并不是十分困难,它需要的多半是你的恒心。
日本有个电视剧叫做《第一百零一次求婚》,男主人公星野达郎不论是在外形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让许多女性望而却步,在九十九次相亲失败后,达郎感到自卑、失望,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在第一百次的相亲中,他遇到了漂亮的大提琴手矢吹薰,对她一见钟情。但是这么优秀、漂亮的女孩又怎么会对达郎产生感情呢?但是最后她还是在达郎的真情和他的坚持不懈中答应了达郎。但是在举行婚礼前,薰遇到了一个跟她死去的男朋友外形气质特别相似的男人,并被他吸引。达郎为此伤心不已,但是他在一段时间之后振作起来,为律师考试奋斗。最终,薰想起达郎的种种关心,加上后来遇到的这个男人根本就不是她的男朋友,只是她的幻觉。她被达郎的一片真心所感动,在一个夜里,穿着洁白的婚纱,去工地上找到了达郎,并以捡起地上的螺丝钉为戒指与达郎结婚……
虽然是电视剧,可是与现实联系得很紧密,如果说开始时达郎因为自卑就放弃了,或者在不断被拒绝的时候就放弃了,他也不会赢得薰的爱,一个与自己相差悬殊的美丽女人的爱。但是在坚持中,达郎成功了。所以在生活中,还没有走到最后一步,谁也不要说自己输了,只要坚持,完全有可能赢。
有一次,有人问小提琴大师弗里兹·克莱斯勒:“你怎么演奏得这么棒,是不是运气好?”他回答:“是练习的结果。如果我一个月没有练习,观众能听出差别;如果我一周没有练习,我的妻子能听出差别;如果我一天没有练习,我自己能听出差别。”
坚持不懈便意味着有决心。当我们精疲力竭时,放弃看起来更好。但成功者忍住了。如果问一问取得成功的运动员,他们一定忍受了痛苦并完成了他们所开始的事情。很多失败者都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却没有产生任何结果。不过面对失败,只要继续坚持,继续努力,你就会成功。
“菲亚特”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的缩写。90年的创业史,历尽了艰辛坎坷,菲亚特从小企业到大企业,从国内到国际,靠的就是坚忍不拔的精神。菲亚特的创始人老阿涅利在都灵办厂时,许多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嘲笑他,说什么“汽车只是少数贵族人家的奢侈品,没有前途”。但老阿涅利毫不动摇,坚持办厂。
如今,有2000多万辆汽车在亚平宁半岛上奔驰,更多的车辆行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事实证明了老阿涅利的远见。乔瓦尼·阿涅利在继承了家业的同时,也承袭了他祖父这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汽车工业更是首当其冲。乔瓦尼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探索道路,勇于开拓,针对能源短缺,绞尽脑汁研制低耗油车;针对市场萎缩,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菲亚特渡过了难关。
如果你失败了,不妨扪心自问,在遇到各种困难的时候我坚持了吗?往往在牌局看起来明显没有打下去的必要,但此时若放手,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此时可能对方手里还有一张非常坏的牌,如果坚持下去,你就胜利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