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
(一)
1855年4月2日,在50岁生日这天,安徒生完成了30万字的自传《我的一生》。
其实在这部自传之前,安徒生的很多作品都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如长篇小说《OT》和 《只不过是个小提琴师》、童话《丑小鸭》等。而且,早在27岁时,安徒生就开始写自传了,只是一直没有发表。这部自传的原稿直到安徒生去世后的50年,即1926年,才被人们发现,现在这部稿子就保存在丹麦国家图书馆中。
1847年,安徒生写了《我的一生的童话》,就是他的自传的第一个版本。后来,他在1853年出版的第二部《故事集》中,收入的童话《柳树下的梦》也有一些自传的成分在里边。
这部童话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故事,是一篇用白描手法写成的童话故事,但事实上,这篇故事已经没有太多的幻想和想象的成分了,而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体验。从这篇童话中,读者也能发现安徒生自身经历的一些影子。
《柳树下的梦》受到欢迎,也让安徒生产生了这样一种感觉:凡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作品,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童话故事,都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看到自己在国外很畅销的《我的一生的童话》,安徒生心动了,他想在国内也出版一本传记。于是,从1853年秋天开始,安徒生就开始在《我的一生的童话》的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基础上,着手创作回忆录《我的一生》。最终,这部作品在1855年安徒生50岁生日这天完成。
毫无疑问,《我的一生》是安徒生又一部相当重要的作品。整部作品共分为十五章,记录了安徒生50年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为读者准确地了解安徒生、研究安徒生提供了第一手权威的资料。同时,这部作品也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安徒生在欧洲各国游历的经过,尤其是他结识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和艺术大师的情况,为人们研究欧洲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更加可贵的是,在这部自传当中,安徒生并不是简单地回忆自己的传奇性经历,而是十分自觉地将他的自传作为他创作的全部作品的注解。因此,在这部自传当中,安徒生也充分地谈到了他的创作历程及心路历程。
在《我的一生》的开篇第一段,安徒生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的一生既幸运又坎坷,它本身就是一个美好、曲折的故事。当我作为一个贫穷的、孤苦无助的孩子走向世界的时候,纵然有一个好心肠的仙女遇见我这么说:“现在选择你自己的生活道路和奋斗目标吧,我愿根据你的智力的发展,在必要时引导和保护你去达到目的。”我的命中也注定我不会受到更恰当、更稳妥或者说更好的指导。我一生的历史将向全世界表明——有一个亲爱的上帝,是在指引着万物去攫取美好的一切。
从上面这段话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安徒生的人生态度和信念追求的一个基本视角——对上帝的信仰。而这种对上帝的信仰与崇拜,在安徒生的孩童时期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当童年时期的安徒生与母亲一起因为在别人家的田里捡拾麦穗而遭到追打时,面对即将落在头上的鞭子,他大声说:“你敢当着上帝的面打我吗?!”
14岁时,当安徒生离开家乡,前往哥本哈根寻找梦想时,他也相信自己一定是受到了上帝的眷顾。
……
这样一种坚定的信仰,给予了安徒生拼搏下去的信心,让他一生都坚信:人生到处都会有爱、美好和善良。于是,每每在人生的紧要关头,他都会祈求上帝给予他勇气和希望,并深信自己是特别蒙受上帝垂爱的孩子,也深信在任何痛苦与艰难的背后,都会有美好的结局。
这种信念,也让这个敏感、内向,甚至有些脆弱的诗人,对人生与世界的未来时刻都充满了信心和期盼。因此,安徒生最后用下面这段话结束了他的传记:
我的一生到目前为止的经历,如今就像一幅浓艳、美丽的油画展现在我面前,激励着我的信仰,甚至使我坚信好事从不幸中诞生,幸福从痛苦中产生。这是一首我所写不出来的思想无比深邃的诗。我感到我是一个走运的孩子,在我一生中那么多最高尚、最好的人都曾深情、诚恳地对待我。我对人们的信任很少受到欺骗!那些心酸、悲惨的日子本身也带着幸福的萌芽!我以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那些不断伸进我生活中的手,也仍然给我带来过若干的好处。
当我们向上帝前进时,辛酸与痛苦在消失,留下的是一片美景,人们把它看做是阴暗天空中的彩虹。愿人们恰如其分地评价我,像我从心中评价他们一样!生命的自白对一切高尚、善良的人来说,都有一种神圣的忏悔的力量,因此,我在这里没有顾虑,坦率地、大胆地随便说:好像坐在亲爱的朋友们中间一样,我叙述了我大半生的经历。
的确,安徒生的一生都是坎坷的,所走过的道路也是曲折的。这种经历充分反映在《我的一生》这部长达30万字的自传当中。
可以说,安徒生的自传有后人不能杜撰的思想含在其中。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这篇自传的字里行间,还隐约流露出一种单相思的苦涩,以及对极其微小的刺激所表现出来的神经质的敏感。不过,这些并不影响安徒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二)
安徒生在作品不仅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美国也拥有大量的读者。他时常都会接到美国读者的来信,邀请他到美国去访问。
以前,安徒生去过的国家都离丹麦不太远,但要去美国,却要横渡大西洋。安徒生有晕船的毛病,所以尽管他十分想到美国去,最终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1860年,安徒生再次去了德国和罗马。次年,他出版了新《故事集》的第五集和第六集。其中,第五集中包括《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新世纪的女神》等五篇童话故事;第六集中则包括了《冰姑娘》、《蝴蝶》、《蜗牛和玫瑰树》等四篇童话故事。
1861年,安徒生又到日内瓦、里昂、罗马等地旅行。次年,他发表了童话《古教堂的钟》,并又一次前往西班牙旅行。
1863年,安徒生又由西班牙到巴黎旅行,之后创作了游记《在西班牙》。
1864年对于丹麦人民来说,是灾难深重的一年。这一年,丹麦政府对什列斯维希和霍尔斯坦两个公国采取的沙文主义政策被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所利用。于是,普鲁士军队进攻丹麦,并占领了两个公国,随后将两个公国变成为普鲁士的两个省。
这让安徒生的心情非常沉重,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战争中的种种惨像,以至于好长时间都无心写作。
战争的阴云终于过去了,但安徒生却感到一种莫名的疲劳。死神已经带走了他很多亲爱的朋友,他自己也常常感到老之将至,感到死神总在窥视着他。莫非,一切都要过去了?
不,安徒生要用自己创造性的劳动与衰老和死神斗争。很快,他又开始创作童话故事。1865年,安徒生出版了新《故事集》的第七集,其中包括《风车》、《育婴室》等七篇。
到1866年的圣诞节,安徒生又出版了新《故事集》的第八集,也是最后的一集,其中有《看门人的儿子》、《姑妈》、《癞蛤蟆》等六篇。
1867年1月的一个晚上,安徒生应邀到哥本哈根大学做客。这里的大学生联合会组织了一个盛大的晚会,在晚会上,安徒生为大学生们热情地朗诵了他的几篇童话故事。朗诵完毕后,大学生们对安徒生的朗诵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他们为安徒生童话的精雕细刻、幽默风趣和戏剧性而感到敬佩不已。
这年4月,安徒生前往法国巴黎,在那里举办他的生平著作展览。为了这次展览,巴黎市民还专门为他建造了一座带有花园、运河和喷泉的展览馆。
在展览馆开放的日子里,每天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在这里,安徒生还再一次会见了希腊国王乔治。这位过去曾听过安徒生为他朗诵童话的国王,还特意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这次展览。
展览结束后,安徒生回到哥本哈根,完成了童话《树精》的写作。这一年,他还发表了童话《两个海岛》。
在巴黎期间,安徒生就听说他所出生的城市欧登塞正在酝酿一件与他有关的大事。回到哥本哈根后的11月24日的傍晚,年逾六旬的安徒生接到了一份十分庄重的请柬,这是欧登塞市政管理委员会特意派专人给他送来的。
请柬的上面写道:
我们在此荣幸地通知阁下,我们选举阁下为阁下出生的城市——欧登塞的荣誉市民。请允许我们邀请阁下于12月6日,星期五,在欧登塞和我们聚会。届时,我们希望把荣誉市民证书亲手交予阁下。
欧登塞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这份请柬的到来,让安徒生十分高兴。第二天,安徒生就写信回复说:
昨天傍晚,我接到了尊敬的市政管理委员会的通知,请速转达我的深切感谢。我出生的城市是通过你们,尊敬的先生们,给我的这种承认、这种荣誉,是我从来都不敢梦想的。
我,一个穷苦的孩子,离开我出生的城市,已经48年了。现在,我就像一个丢失的孩子回到父亲的家园,心中充满了幸福。我的这种感受,你们都能理解。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我要感谢上帝给我安排那么多的磨炼和那么多的幸福。请接受我的衷心感谢。
我愉快地期望着在约定的一天——12月6日,会见我所热爱的出生城市的高尚的朋友们。
感谢和尊敬你们的
H·C·安徒生
在获得所有的荣誉当中,安徒生最重视、最在乎的,就是他的故乡欧登塞市授予他的“荣誉市民”的称号。安徒生认为,这是“这个世界能提供的最稀有的对我的景仰”,是他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这个“荣誉市民”的荣誉,也超过了他在此前30年中所获得的任何荣誉。
即将授予安徒生“荣誉市民”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欧登塞市。这不仅是安徒生一生中最大的事件,也是欧登塞市的一件空前的大事。以前,一位王子曾荣获过这个称号,但那是王子,而且此后再没有王子获得过这样的殊荣。而现在,是要授予一个过去的穷苦孩子、一个皮鞋匠和洗衣妇的儿子这种殊荣,这恐怕在整个丹麦都是史无前例的。
不过,人们是认可安徒生的这个荣誉称号的,因为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童话,在欧登塞、在整个丹麦都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喜欢读。而且在国外,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为丹麦争得了多大的荣誉啊!作为他出生地的欧登塞人民,为此也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授予安徒生以欧登塞“荣誉市民”称号,简直就是合乎情理、顺乎民心的事!
因此,市民们都互相奔走相告,为这件事感到欢欣雀跃。
(三)
1867年12月4日中午,安徒生从哥本哈根乘坐火车出发,回到他的故乡欧登塞市。
当火车徐徐驶入欧登塞车站时,负责迎接安徒生的主教恩格尔斯托弗早已在月台上等候了。安徒生走下车厢,看到有那么多朋友前来迎接,心情非常激动。
在回宾馆的路上,主教热情地告诉他,在庆祝的那一天,儿童们将要组成歌舞队进行精彩的表演,还有火炬游行,那将是一副空前壮观的景象。
安徒生来到宾馆时,宾馆已经为迎接他而作了精心的布置,从而给安徒生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觉。有两间漂亮的房子是专供他使用的,窗外是几棵不太高的青松,亭亭玉立,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室内光线柔和,整洁舒适。虽然已近冬天,但室内却给安徒生一种温暖如春的感觉。
12月6日清晨,安徒生起床后,推开窗子,就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上了国旗和彩旗。在微风的吹拂下,这些旗帜仿佛在向他频频招手致意。
7点整,一辆装饰华丽的四轮马车来到宾馆,迎接安徒生前往市议会大厦。
刚一上车,一阵欢呼声就传入安徒生的耳际。原来是几百名少年儿童在缓缓行驶的马车两边,边跟着马车前行,边挥动着小彩旗欢呼:
“好哇,安徒生!好哇,安徒生!”
“安徒生,我们民族的诗人!”
……
安徒生向前看去,议会大厦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人。人们都挥动着手中的国旗和彩旗向他致意,欢呼声此起彼伏。
啊,安徒生一生中最伟大的日子到来了。
安徒生极力抑制自己的激动情绪,想让心情平静一点,可他怎么也做不到。这样盛大热烈的场面,是他做梦都没有想过的。
前面不远的地方,安徒生的父亲就埋葬在教堂的贫民墓地中。再往前很远的地方,有他儿时住过的房子。如果父亲、母亲和祖母能够活到今天,看到这种场面,他们该有多么高兴呀!
安徒生的心情激动极了。当马车停下后,人们都纷纷拥向安徒生,高声呼喊着:
“安徒生,我们的民族诗人!……”
不知是谁带头唱起了丹麦的第二国歌——安徒生所创作的《丹麦·我的祖国》:
“我出生在丹麦,这儿是我的家乡……”
歌声此起彼伏,响彻广场。安徒生被这真诚的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安徒生走上议会大厦的主席台中央坐下,台下瞬间掌声雷动。
市长莫里尔首先发表了高度赞扬安徒生的讲话。之后,他代表全市各阶层人民向安徒生颁发了“欧登塞市荣誉市民”的证书。
安徒生两手捧着这崇高而神圣的荣誉证书,向广场上的人们深深地鞠躬致谢。广场上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安徒生满面热泪,非常激动地向群众大声讲道:
“非常感谢欧登塞的父老乡亲们!我是欧登塞人民永远的儿子!
我出生的这个城市给予我如此巨大的荣誉,让我振奋,又叫我不知所措。我不由得想起了神话中的阿拉丁,他在借助神灯的力量建立了他宏伟的城堡之后,走到窗前,指着外面说:‘我是一个穷孩子的时候,我在那里溜达过啊!’
上帝眷顾我,赐予了我一盏智力的神灯——文学的才能。当它在远处闪耀时,当外国人民也看得见它的光辉时,当他们说‘那光亮是从丹麦发出来的’时,我的心是在多么愉快地跳动啊!我知道,我现在回到家乡来了,我有着许多同情我的朋友,但毫无疑问,我最大的朋友是在有着我睡过的摇篮的这个城市里。这个城市今天给予我如此巨大的荣誉和同情,授予我异乎寻常的荣誉称号,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我谨此向大家表示我内心的无限感激。”
安徒生的简短而充满深情的讲话,再度激起了长时间的鼓掌和欢呼声。在主席台上就坐的市长和其他著名人士都纷纷站起来,与安徒生热情地握手。
晚上,安徒生又出席了在议会大厅中举办的庆祝宴会。安徒生坐在首席,在桌子的上方立着他的半身塑像。塑像镶嵌在一个底座上,底座上有三个圆饰,上面刻着三个重要的日期:
1805年4月2日(他的生日);
1819年9月4日(他离开欧登塞前往哥本哈根的日子);
1867年12月6日(他出生的城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的日子)。
在宴会上,安徒生致词说,这是他第三次来到议会大厅,第一次是来看蜡像展览,第二次是一位好心的音乐家带他来这观看国王的生日庆典,第三次就是出席今天这个幸福的宴会。安徒生说,对他说来这就是一个非常美好而又非常真实的童话故事。
“但是生活本身,”在结束他的致词时说,“是第一位的、最美丽的童话故事。”
安徒生在故乡欧登塞一直停留到12月11日。在离开欧登塞的那一天,车站挤满了前来送行的人们。
“请以后一定要回来啊!”
“不要忘记你的故乡欧登塞!”
……
人们热情地高声喊道。
“谢谢大家!请代我谢谢全市的乡亲们!”安徒生边说边不停地擦眼泪。
开车的汽笛声响了,火车缓缓地离开了车站。安徒生把身子探出车窗,向欢送的人群挥手告别,再次大声说:“谢谢,谢谢乡亲们!”
安徒生离别了故乡欧登塞,离开了欧登塞的乡亲们,但他的那颗心却时刻都与他们在一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