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不起女生的24堂课-性格决定女儿的命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对人的一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起到消极的作用。性格作为一把“双刃剑”具有决定人的一生的力量。父母只有培养女儿好的性格,才能使她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使她获得一个辉煌的人生。

    1.坚强、勇敢,让女儿立于不败之地

    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真理: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生不可能是一路平坦,女生拥有了坚强、勇敢的性格才能够战胜一切挫折,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任何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或多或少地遭遇到各种失败和不幸。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父母要教育女儿变得勇敢、坚强。勇敢坚强是指人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有毅力进行抗争的一种心理品质。勇敢坚强的女生有着一颗百折不挠的心,这也是决定她人生的关键。

    女生勇敢坚强的性格离不开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她。如果女儿害怕困难,往往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所致。如果女儿确实能力较弱,天赋较差,父母对她的要求不但要尽可能符合其实际水平,还应给她以具体指导与帮助,比如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当她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后,父母要立即给予她肯定,不管这事多么小,多么微不足道。

    玲玲上小学一年级,在第一次考试中考了倒数几名。回到家后,玲玲看见爸爸妈妈伤心的哭了,说:“我考试考得不好,同学们笑话我了。”玲玲因为考试的失败、同学的嘲笑而感到沮丧、伤心,父母看在眼里,感到了玲玲的软弱。

    妈妈赶快安慰玲玲:“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考试你就可以有所提高。不过你现在应该先弄清楚这次考试为什么没考好,跟爸爸妈妈说说,咱们一起找找问题。”

    听了妈妈的话,玲玲擦了擦眼泪,把考试卷拿了出来,和父母一起分析起来。等到玲玲心情平复了,爸爸对她说:“玲玲,一次考试不意味着失败。那些嘲笑你的同学是不对的,你要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你要勇敢、坚强,好好学习,用分数来证明自己。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哭鼻子,这样对你一点帮助也没有啊!”玲玲认真地点了点头。

    如果女儿性格软弱是因为对自己的消极认识,自信心不足,而非能力不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经常鼓励、支持女儿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不要随便指责、嘲笑、挖苦和恐吓她,鼓励她战胜胆小的性格。比如:家里来客人了,鼓励女儿在陌生人面前表演小节目;鼓励女儿参加学校的比赛。

    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教育观点,不要把自己的女儿当成弱者。很多父母认为女生很娇气,其实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女生。如果父母总是担心女儿受到伤害,而把所有危险与女儿隔离开,女儿也就失去了锻炼自己勇敢、坚强的机会了。

    璐璐虽然长得瘦瘦小小,但妈妈从来都不娇惯她。

    一次,璐璐在外面玩时不小心摔倒了,腿上擦破了一点儿皮,璐璐哭喊着找妈妈:“妈妈,妈妈,我的腿破了,流血啦!”妈妈看了一下,虽然也很心疼,但还是硬下心肠,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对璐璐说:“一点小伤,很快就好。璐璐是个勇敢坚强的女生,不要哭啦!”然后给璐璐的皮肤进行了简单的消毒处理,让她接着玩去了。

    回到家后爸爸看到了璐璐腿上的伤,马上将璐璐拉到跟前,一边紧张地看璐璐的腿,一边问璐璐疼不疼。看到爸爸紧张的样子,璐璐顿时觉得腿上很疼,眼泪马上就要掉下来了。一旁的妈妈赶快拽了一下爸爸的衣角,爸爸会意地说:“来,让我看看璐璐的腿好了没有?”璐璐伸出了自己的腿给爸爸看,爸爸故意惊讶地说:“噢,这么小的伤啊!璐璐很快就会好的。我们璐璐可是最勇敢的女生!对不对呀?”璐璐听了点点头,又若无其事地玩儿去了。

    女儿在家中会受到父母的多重保护,造成性格中不够勇敢坚强的一面。父母担心一些东西伤害到女儿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女儿对该事物的看法,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喜欢依赖父母,加之父母对她的过分保护,这些都会造成女儿胆小、脆弱,不敢应对挑战的性格特征。所以,父母不应把女儿当成弱者,应该让她独立去经历一些挫折。

    勇敢和坚强不是天生就有的,这离不开父母的培养。美国儿童专家提出:有条件的父母应该为女儿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也就是常给女儿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教给女儿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办法。父母应该让女儿吃点苦头,从小没有吃过苦的女儿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被暂时的困难打倒,这时她会自艾自怨,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而吃过苦的女儿则不同,在困难面前,往往表现得坚强,并有勇气战胜这些困难。因此,妈妈要有让女儿吃苦的意识,只有能吃苦的女儿,才能拥有勇敢、坚强的性格,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浪。简单的说,这是一种挫折教育。女儿经历过挫折,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勇气与坚强。而且挫折教育使女儿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能够使女儿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女儿在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胆小软弱的女儿往往没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这些挫折。而坚强勇敢的女生为了达到自己目标,能够做到持之以恒,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所有的挫折,越过成功的绊脚石,从而取得最终的成功。女儿的性格中有了勇气和坚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产生自觉克服恐惧心理的能力,把命运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告诉女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今天的很多女生都是独生女,是家中至高无上的“小公主”。她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随着她们一天天长大,她们变成被父母宠坏了的娇小姐,不会照顾自己,没有动手能力,更没有独立的性格,什么事情都等着父母为自己承担。父母要知道,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女儿才能活得更精彩。

    独立的性格是在没有被压迫的情况下自愿自觉的行动倾向。有独立性格的人不仅善于行动,而且勤于思考,能够根据事情合理性安排自己的行动步骤,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反之,不能独立的人只能沦为附庸。

    在今天的很多家庭中,往往家里几个人围着一个女儿,女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忽视了女儿独立性的培养,一味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女儿单独行动的权力,造成了女儿的性格中缺少了独立的一面。

    由于工作原因,姗姗生下来不久,被父母送到了乡下的爷爷家。到了姗姗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姗姗的父母决定接她回城里来住。

    回到父母身边生活的姗姗有着很多坏习惯,行为举止也很随意。比如爸爸妈妈一让她洗澡,她就推三阻四,更别提饭前洗手、刷牙漱口这些重复次数较多的习惯了。姗姗年龄不大,但已经有了好几颗蛀牙了,还经常坏肚子。

    在幼儿园里,姗姗也是一个小脏孩儿,干净整洁的校服没穿几天就变得很脏。任凭爸爸妈妈不断地提醒、警告、责备,也都没有效果,姗姗仍然把自己弄得一塌糊涂。妈妈看到自己的女儿像是一只又脏又臭的小猪,非常苦恼。除了不讲卫生,姗姗的其他表现也不尽人意。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了,发现自己的位置上没有椅子。于是,她就站在那里等着,指导老师发现她一直站着,主动询问怎么回事,她才有了自己的椅子坐下。

    姗姗的父母搞不明白,女儿为何会如此?后来才知道姗姗不在父母身边的那段日子,爷爷奶奶对她过于娇惯了,任何事情都等着别人替自己完成,最终让姗姗完全不懂得独立。

    父母的包办与代替是女儿形成依赖心理、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对女儿百依百顺,不让女儿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女儿自我表现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她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毛主席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也可以用来教育女儿。父母要让女儿学会生活,懂得自己照顾自己,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独立的能力是人生存的基本能力。在今天的社会,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格,才能够在这个时代求生存有发展。因此,父母从小培养女儿的独立能力,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父母要培养女儿成为生活的强者,首先要鼓励女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要低估了女儿的能力,在父母平时做事的时候,女儿有可能悄悄地模仿和学会了很多行为,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自己的潜力。那么,父母为什么不给女儿一个动手的机会?让她体会到靠自己力量有所收获的喜悦。

    在日常生活方面,5岁的小菲得到了父母细心的照顾,只要有父母在,小菲仿佛多了两双手,什么事情都不用管。

    有一天,爸爸抱回来一大箱子的桔子。那个星期,爸爸一有时间就把桔子剥好,和家人一起分享“桔来张口”的优待。小菲也很喜欢吃桔子。

    这天爸爸不在家,小菲又想吃桔子了,她就去找妈妈,说:“妈妈,我想吃桔子。”妈妈正忙着做晚饭,没有时间管她,就顺口说:“妈妈现在有事,现在不能剥给你吃。如果你真想吃,那你就自己动手剥吧!”

    妈妈没想女儿嘴馋,当真自己拿起桔子剥了起来。妈妈也没理,过了一会儿,惊喜地发现小菲坐在沙发上吃上桔子了,还冲着妈妈嘻嘻地笑了笑。

    妈妈也很高心地对小菲说:“真了不起,小菲都已经学会剥桔子了。你的这种行为就叫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小菲没有明白妈妈的意思。

    妈妈解释说:“小菲没有依靠别人,而是自己给自己剥桔子吃,很了不起啊!你想想如果你等着妈妈剥给你吃,你现在可能还没吃上桔子呢!”

    小菲向妈妈点点头。

    妈妈继续说:“如果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你就自己去做吧!要尽量依靠自己,那样小菲会收获更多。”

    很多父母习惯于照顾自己女儿的状态,没有意识到有些事情是女儿能做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适当地放手,让她自己做些事情。慢慢的,女儿有了独立的性格,享受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成就感。

    其实,父母培养女儿的独立性格很简单。生活中很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培养女儿的动手能力、独立的性格很有益处。比如:夜间让女儿独立上厕所;收拾自己的小房间;自己穿衣服、洗漱、吃饭等。所以,父母要细心观察、寻找,不放过一个让女儿独立的教育机会。

    最后,父母培养女儿的独立性格,切不可心急暴躁。任何人都会犯错或者失败,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女儿。父母要允许女儿犯错、失败,而且这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可以让女儿在错误和失败中寻找原因,以便调整其行为。面对失败,父母要鼓励女儿多坚持一下,多次动手锻炼,可以换来熟练。比如,父母让女儿自己吃饭,刚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撒些饭粒,弄一身污渍,但这是女儿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父母不要喂她,也不能责备她。

    父母不可能成为女儿一生的“承包者”,真正爱女儿就要培养她的独立性格,告诉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女儿,放手让她去做,让她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这样女儿在长大成人后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3.让女儿乐观开朗的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亦哭,你对它笑它亦笑。生活就是这样,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称:乐观不仅是比较迷人的性格特征,它也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心理免疫力。父母应该让女儿拥有乐观的性格,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乐观开朗是指面临困难精神愉快、充满信心的状态。乐观开朗的性格,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界。女儿拥有了这种心境,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着她的心灵,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乐观开朗的性格是人生幸福的支柱。父母如果希望女儿能够拥有幸福,首先就要让她具备乐观开朗的性格。

    心理学家指出:4岁的孩子已经具备所有与乐观开朗相关的心理素质,所以4岁是培养孩子乐观品质的最佳时期。心理实验也证明这一点。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实验者告诉孩子们桌上有各种点心和玩具,想要得到喜欢的东西必须等实验者回来,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实验者,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欢的东西。结果,平均年龄为4岁半以上的孩子,大多能等待很长时间,而4岁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坚持到底的成功者。

    实验说明了4岁以上的孩子能够理解实验者所做的承诺,其次这些孩子可以完备地想象出实验者归来对自己的意义,所以他们不会对眼前的困难屈服。其他同类的实验都证明,正常情况下,健康成长的4岁幼儿具备了面临困难培养乐观开朗个性的条件。但是,请各位父母注意,您的女儿已经具备了培养乐观开朗个性的条件,但不意味着女儿的乐观开朗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具备的。大部分女生都需要后天的培养,才能乐观开朗地生活。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女儿乐观开朗的性格呢?

    (1)不要对女儿控制过严。

    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代社会的高楼林立,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了许多。父母没有时间陪女儿出去玩,又不放心让她独自到外面玩,致使女儿与外界接触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性格变得孤僻、胆怯、悲观等。

    除了行动上的控制,父母也不要对女儿施加压力。比如父母对女儿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从而压缩女儿玩耍的时间。当女儿想看动画片的时候,父母会说:“不行,看书去。”女儿嘴上不会反抗,但心里会有不满情绪,而这种情况始终无法改变后,会产生严重消极影响。

    有的父母为了管教好女儿,常会有责骂的行为。著名教育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所以,父母对女儿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过分的责骂就等于在说女儿有缺点。父母应该具体指出女儿的错误及犯错误的原因,使她明白自己所犯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当然,作为父母不能对女儿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就会压制她的天性,对她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女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享受不同阶段的快乐。只有从小能享受这份快乐的女儿才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人生。

    (2)让女儿学会乐观的思维方式。

    父母在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的思维方式,对女儿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女儿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法国作家阿兰曾经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做各种各样斗争。他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所以,在父母送女儿上学的路上,遇到红灯时,可以对女儿说:“我们又遇到红灯,这样我可以和你多相处一会儿了。”如果遇到下雨了,父母就要引导女儿说“下雨了,空气真好”,而不要抱怨天气糟糕,因为抱怨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父母的乐观性格,会传递给女儿,让她也变得高兴起来。也许,女儿会对你说:“妈妈,下雨了,我闻到了清新的空气了。”女儿有了这种乐观思维,无论以后遇到何种环境,都会保持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情。

    (3)鼓励女儿多交朋友,尤其是能让她快乐的朋友。

    不善交际的女生大多性格抑郁,表现不合群,有着孤单的心理感受,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父母要鼓励女儿多交朋友,特别是性格乐观的朋友。因为,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女生需要这样的朋友帮助自己走出抑郁,同时这样的朋友也是女儿学习的榜样。女儿与朋友的融洽相处会使她内心世界渐渐变得光明美好。

    (4)让女儿有自己的兴趣。

    广泛的兴趣是女儿快乐成长的源泉。父母要细心观察自己女儿有什么样的兴趣,不要强迫她去学一些不喜欢的东西,尊重她自己的选择。女儿对什么感兴趣,父母就给她一个机会。兴趣会成为女儿学习的动力,她会全身心的融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并且乐此不疲。父母让女儿快乐,就要从培养她的兴趣开始。

    乐观开朗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性格品质。乐观开朗的人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并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乐观自信是魅力女生必备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品质,越是杰出的女性可能遇到的困难就越大,挫折就越多。如果没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最终将被困难打败而不是战胜它。

    其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美好的事物,关键是父母要让女儿学会用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它。女儿有了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会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从此,她就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生活原来如此的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