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生做事情要三思
《论语》讲“三思而后行”,意思是教人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父母要锻炼女儿的思考能力,处理问题不能冲动,等把握住了机会,就果断出手。父母让女儿懂得了做事三思的道理,可以让她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顺利,少犯一些错误。
父母教育女生能够做事三思,是希望女儿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保持冷静,仔细思考问题,再采取行动,避免犯那些小错误。当然,“三思”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一个人成熟、负责的表现。“三思”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
没有哪个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做事鲁莽,喜欢凭第一感觉,凭一时的冲动,结果由于考虑问题不周全,而犯了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父母要让女儿明白“三思”对问题的成功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让女儿学会做事三思会帮助她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与“三思”相对的就是冲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有冲动的时候,偶尔的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女生经常冲动,她们常常以突然的、强有力的、难以遏制的、自发的行动,导致一些不良后果。虽然女儿还处于身心发育中,做事冲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父母要小心女儿养成冲动做事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对女儿以后的人生会有不利的影响。比如,女儿的冲动会损坏她与周围人的关系,会影响到她的事业和前途。
父母要想培养女儿做事三思的习惯,首先应该避免女儿冲动行事。年龄小的女生做事冲动,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一位母亲总在不断地抱怨:3岁的女儿真让我头痛,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作客,她总是喜欢跑来跑去,大声喊叫,到处乱爬,无所不为。比如,她会瞪着大眼珠从桌子旁走到窗户边,然后又挪到了电脑前,动了一动想去碰电脑键盘,但突然又停住了,把双手藏到背后。或者是俯身去察看垃圾筐里的东西。女儿在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她的妈妈神经都高度紧张。妈妈总是感叹:为什么我的女儿不能安安静静地坐上一分钟?她是不是哪儿不对劲?
其实,女儿的行为对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她只不过是没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会马上跑过去看一看。她的行为都是凭着本能去做。这虽然是女儿的天性,但如果3-4岁的她无法静坐下来,不顾父母的禁令,抵挡不住诱惑,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等待,那么她今后极有可能会惹麻烦。父母是女儿的第一位老师,有责任规范女儿的行为,应从小培养她冷静、三思的做事风格。
一个人会有冲动的行为,一般是由于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只要父母和女儿一起努力是可以避免的,逐渐养成“三思”的做事风格。做事总是容易冲动、不懂得三思的女生,是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
首先,父母不能比女儿更冲动。父母是女儿的一面镜子。女儿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但如果父母就是一个急脾气,做事鲁莽,女儿也会有样学样,很难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父母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告诉女儿,做事三思对解决问题的好处。在今天这个社会,常常会出现很多状况,做事三思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
当女儿处于激动状态时,父母要尽量使她的精神放松。冲动是魔鬼,它会影响女儿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女儿在头脑“发热”时,最容易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作出反应,把问题加剧。父母只有想办法先让女儿冷静下来,精神上尽量放松,才能够使她冷静地思考。比如,父母可以让女儿换一下环境,从房间里面走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可以翻阅一下书刊报纸、听听音乐……总之,应该尽量不让女儿的不理智行为突然爆发。冲动行为往往以愚蠢开始,以后悔而告终。
其次,正视问题,理智地分析。父母不要对女儿干预太多,要让她正视问题。女儿独自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会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思考和分析。父母让女儿置于困难中,让她明白生活中会有很多令她不满意的事情,而且她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操纵一切事情。冲动行为一般是在碰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发生。事实上对于不满意的事情,采取冲动行为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父母要帮助女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认识到当自己遇到不满意的事情时,不能感情用事去蛮干,而应该用理智来分析问题,在三思后用最好的方式处理问题。父母也应该让女儿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来帮助自己的思考。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从他人的意见中获得有价值的内容,是一个帮助自己做决定的好办法。
再次,培养女儿的全局意识。全局意识体现了一个人广阔的眼光,对问题的统筹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的,但一旦形成就会使女儿终生受益。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都可以作为教育载体,但关键是父母能否引导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而且女儿拥有了全局意识可以避免做一些冲动的事,而影响最终的结果。
总之,随着女生神经系统的发展和心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父母的正确教育,女生自制力逐步发展,她的冲动行为会相对减少,在面对问题时会慢慢学会冷静地思考。
2.培养女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不仅是女儿智力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女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只有把问题分析透,才能够学得更透彻。另外,女儿有了分析能力,才能够在紧急的状况中迅速地分析出问题的症结,以便快速采取措施,甚至是影响事件的发展。
女儿终有一天会长大成人,要独自面对一条需要自己走的路,在人生路上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绊脚石。如果女儿在面对问题时,不会思考,不会分析,茫然不知所措,她将无法成为命运的主人,不能控制自己人生的方向。这也证明了父母的教育是失败的。
在今天的社会,很多父母为女儿安排好了一切,能为女儿想的,能为女儿做的,父母都做了。但是,在父母安排下长大的女生却缺少了独自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女儿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培养女儿的分析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游戏是培养女儿分析能力的好方法。对于那些年龄不大的女生,父母可以去寻找一些匹配游戏的素材,这类游戏可以锻炼女儿的分析能力、判别能力。这类游戏需要的素材非常简单,父母可以去找一些动物图片,如小狗、小猫、小兔、小鸡,以及骨头、鱼、萝卜、小虫等,然后问女儿:“小狗最爱吃什么?小猫最爱吃什么?”让女儿根据动物的习性,把食物与动物对应起来;也可放上些实物在女儿面前,如玩具、发夹、老花镜、剃须刀等,让女儿分一分哪些是爸妈用的,哪些是姥姥用的,哪些是她自己用的等。这些匹配游戏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对女儿来说非常有帮助。父母一定要耐心地陪着女儿一起玩啊!
(2)重视女儿的每一个想法,用联想来培养她的创造力。女儿常常是思想活跃,有着很多新颖的思考和想法,甚至有些想法是非常超前的,当然也会有许多不合适的想法。父母要大胆的肯定女儿的想法,因为女儿的想法通常是基于对生活的分析。不要让女儿害怕,不要打击她的想法,在很多情况下,就在一念之间灵感就闪现了。
父母要学会给女儿设置问题,带着她思考问题,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晚饭后,爸爸看见乐乐拿着纸和画笔坐在桌前,像是在想着什么。爸爸走上前去问:“女儿,想什么哪?”乐乐说:“老师让我们画一张关于春天的画。爸爸,春天的画是什么样子啊?”爸爸笑着说:“你想想春天来了,天气会如何变化?植物又会怎么样?”乐乐经爸爸提醒一下子明白了,说:“我要画河水融化了,岸边的柳树发芽了,还有野花……”
生活中到处都是可以用来教育女儿的教学素材,就看父母是不是善于把这些平常的事物利用起来。父母要多给女儿一些问题,不要告诉她结果,而是应该引着她开始深入的思考。父母让女儿面对一些问题,就是在给女儿学习的机会。父母培养女儿善于思考,让她把思考作为一种习惯,遇到任何问题都充分地分析。父母让女儿真正的去解决问题。通过这些方式,女儿就会很快长大。
(3)大自然为培养女儿分析能力提供了很多的机会。父母在培养女儿分析能力时,要引导她从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进行观察。比如,观察柳树时,先让女儿对柳树的特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然后再分别观察柳树每一部分的特征,如树干、树叶、树枝是怎样的,形态如何。带女儿去植物园看看花草,春天来的时候,是什么花最先开,要让女儿数一数迎春花有几个花瓣,闻一闻桃花的香味等等。女儿有了运用多种感官的机会,视野开阔了,思维也会活跃起来。父母要在女儿观察之后,和她讨论看到的东西。比如花开花落与季节的变化的关系等。父母的引导可以帮助和强化女儿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分析能力。
(4)培养女儿分析能力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培养女儿的分析能力要经过多“摸”、多“说”、多“动”、多“想”的过程。当父母带着女儿去分析一个现实事物时,不妨带着她摸一摸,只有摸了才能加深印象。父母要鼓励女儿把她摸了之后的感受说出来,根据女儿的讲述,父母加以指导。当涉及到动手时,父母要让女儿敢于动手操作。
父母可以让女儿去学习素描。女儿学习素描就是一个调动所有感官的学习和分析过程。父母可以让女儿去摸一摸,瓷器和石膏的区别。让女儿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对象的亮面、暗面等。让女儿根据感受来分析事物的敏感交界线在哪里,影子是从哪里来延伸出来的。女儿在充分思考之后,再把自己的分析表现在纸上。女儿在绘画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复着上面几个环节,随时修正自己想法。学习素描不仅可以培养女儿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锻炼女儿的分析能力。当然,能够学习素描的女生一般年龄已经到了6岁,哪些不够6岁的女生可以去学习儿童画,来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儿童画虽没有素描学起来那样专业,但并不影响培养女儿分析能力的效果。
女儿总有一天将独立地面对未来的社会,独立地面对一切问题。如果没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能够处理好问题。父母可以给予女儿很多东西,但只有给了她分析问题的能力,才算是给予了她未来的一切。
3.教女儿学会一些急救知识
生活中父母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为女儿清除一切危害。但是如果父母不在身边怎么办?所以,父母让女儿学习一些急救知识非常重要。让女儿在关键时刻能够摆脱危险,学会保护好自己。
在国外的教育中,急救常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的急救培训课程已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没学过的话就无法获得毕业文凭。而英国孩子更是从学龄前就开始学习自救了,幼儿园通过“过家家”等形式,让孩子了解急救知识和设备。而中国孩子的急救知识却非常匮乏。
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有可能遇到一些危机情况,甚至是意外伤害。父母不可能为女儿做到面面俱到,女儿总有离开父母视线的时候,所以,父母让女儿学习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救人不仅要讲究专业的方法,更需要争取宝贵的时间。父母应该让女儿学习一些急救知识,当遇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救治自己,等候医护人员的到来。
在很多媒体上曾经报道过,几岁的小孩子看到母亲煤气中毒,懂得关闭煤气阀门,开窗通风,拨打120求救。这些孩子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机智冷静的处理问题,充分说明了他们懂得如何帮助煤气中毒的人摆脱危险。反之,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教育的女生,不仅无法帮他人摆脱危险,甚至把自己也置于危险当中。
为了女儿能够健康地成长,父母有义务教她一些急救常识。
割伤和擦伤
(1)清洗伤口。用肥皂及冷水洗净伤口,检查是否有残留物留在伤口中,祛除残留物确保伤口干净。如果伤口不清洗干净,不仅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且会在伤口处留下永久的疤痕。用干净的毛巾或消毒纸巾将伤口处的脏东西擦拭掉,这个过程会感到疼痛,但不可以忽略这个步骤。
(2)让女儿了解抗菌药膏。为伤口杀菌不要使用双氧水,因为双氧水虽能杀菌,但同时也破坏了帮助修复伤口的白细胞,减缓伤口的愈合速度。要重视杀菌消毒这一步,任何皮肤创伤,即使仅仅是轻微的擦伤,也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侵入的窗口。
(3)如果伤情严重可以使用纱布或绷带来包扎。一旦涂抹了抗菌药膏,伤口被密封好,大多数情况下伤口会在八小时内就开始愈合。如果伤口比较大,出血快,或者伤口所在处经常和衣服摩擦,使用纱布或绷带便很有必要。如果是轻微的伤口,可以使用创可贴,并每日更换。
流鼻血
(1)头部应保持直立或稍向前倾。如果头部向后倾斜,血液会流入喉咙,容易发生窒息或呕吐。
(2)不要捏紧自己的鼻孔,而是改捏鼻子中间(鼻骨下面),通常需要用力捏20分钟左右。
(3)最好的冷却部位在人的嘴里。当鼻子流血的时候,可以在口中含一块冰,把冰顶在口腔上膛处,以减慢鼻部血液的流动。必须注意:这种方法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适用。如果因为意外而造成的流鼻血,例如:被球打中,或和其他人发生碰撞,可以“冰镇”鼻梁,有助于减轻肿胀。
烧伤、烫伤
(1)牛油会将热量封在皮肤中,导致损伤加重。使用冰块同样毫无帮助:儿童肌肤娇嫩,一热一冷的骤然变化会对皮肤造成更深层的伤害。使用皮肤麻醉剂和护肤品很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会使皮肤更加难受。
(2)如果有衣物被粘贴在烧伤处,应当立即剥离衣物,因为衣物已浸满高温油脂,会继续灼烧皮肤。立即用凉水,注意不是冰冻的冷水,冲洗伤处至少5分钟。
(3)如无破裂的水泡,可以在烧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覆盖住伤处,并用干燥的纱布绷带包扎伤口。如果水泡破裂或烧伤发生在关节处,应尽早请医生帮助治疗,以免在皮肤上留下疤痕。
骨折
(1)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看急诊。在举高并固定住肢体后,等待一段时间,看看女儿不舒服的感觉是否会自行消除。如果2至4小时内,女儿感觉活动或走动时疼痛更加剧烈,则需要到医院去就诊了。
(2)遇到显而易见的折断的时候,女生应立即给医生打电话。不要移动身体,如果可能,把伤到的肢体用自制夹板固定住。夹板可用木片或折叠起来的报纸或杂志制成,放在受伤的肢体下面或侧面,用三角形绷带、皮带或领带缠住夹板和受伤的肢体。不要缠得太用力,不要用纱布或细绳子,否则会阻碍血液循环。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父母很有必要教给女儿一些急救知识。此外,还要记住一些常用的报警电话: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20等等,说清楚自己所在位置。
关于急救知识有很多内容,这是一门大学问。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父母可以去专门学习一些急救知识,看看哪些是女儿有可能会遇到的,提前给女儿上一堂急救知识课。只有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悲剧的发生。父母们也不要觉得急救知识学起来很难,可以买一本书来学习一下,或者带上自己的女儿去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这门功课是不可以偷懒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