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传-余热仍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2001年底,601所完成了新老领导班子更替,65岁的李明正式从所总设计师岗位卸任。1986—2001年,李明担任了16年的总设计师,卸任后继续任歼11系列飞机的型号总师,一直到2003年。在平时的工作中,李明一直都很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并鼓励年轻人勇挑重担,积极走上科研一线。所以,尽管这次领导班子换届涉及面宽,但是由于在各个领域内都有能够挑起重担的年轻领军人物,所以整个换届工作可谓水到渠成,非常顺利。考虑到李明长期担任歼8系列飞机的总设计师,对每个项目的负责人都非常了解,因此,换届后不久,所领导找李明商量,希望他帮忙解决一下歼8系列飞机任务分管问题。

    李明当时想,既然自己已卸下了总设计师的担子,似乎不应再管事了,但又一想,应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思路才是。于是他组织召开了一次总师办会议,对歼8系列型号任务的分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李明当时提出,杨凤田是国防科工委任命的歼8Ⅲ型号总设计师,所以他要将该项目负责到底;至于挂装新研的霹雳×导弹的歼8F飞机,所里上报的型号总师是杨凤田,也别变了,而由孙聪负责歼8×型飞机、黄季墀副总师负责歼8ⅡM出口型、张权副总师负责所有外场飞机事务,这些也都不要变了,仍然采用由总设计师负责全面工作和关键技术问题的决策,型号常务副总师负责日常具体科研工作的做法,他们都对所总设计师和所长负责。会上,大家对李明的意见都表示同意。

    这次总师办会议,是李明最后一次召开的总师办会议。

    卸任后不久,所党委书记罗阳和所长李玉海又与李明商量,他们认为虽然李明已经从总设计师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毕竟还在所里工作,应该有个名分。其实李明并不在意这些,所以他说干脆叫顾问吧。不过罗书记认为不合适,后来定为“首席专家”。在所领导的眼里,老一辈的专家是所里最宝贵的财富,既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又有着长期从事科研项目的经验,用好老一辈专家,是601所在过去50年里绵延不息、成果卓著的重要原因。

    就这样,李明成了所里的“首席专家”,尽管没有十分明确的职责,但是任务却不轻,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所里的事越来越少,但是所外的事情不断增多,有点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味道。”

    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无人作战飞机系统以新概念武器系统的面目出现,像当年的ACT一样,引来了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潮,各个国家所研制的各种类型的验证机计划也陆续出现。在这些研制计划中,处于领先的仍然是美国军方所主导的X-45、X-47项目,以及欧洲多个国家联合研制的“神经元”无人机项目。

    其实,无人飞行器的研究发展和应用有着很长久的历史,作为侦察类无人机,美国早在越南战争时期就大量生产使用,我国空军还在边境地区击落过多架美国的“火蜂”无人侦察机,此外,还有一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马赫数3一级的无人侦察机坠落在我国境内。可以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一次高峰期,但在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国停止了无人机的发展,甚至连美国国防部下属负责无人机研制的办公室也撤销了。

    然而,作为中东地区的空中强国,在美国的无人机研制陷入低谷时,以色列却开始加速无人机的研究发展,并将其大量应用于侦察、监视和情报收集等任务上,无人机也为以色列空军在中东战争中屡屡获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湾战争后,基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国各军兵种又开始提出无人机(UAV)研制计划,并掀起了由无人机转向无人作战飞机(UCAV)研制的热潮,美国军方提出的多项研制计划都是无人作战飞机计划。不过,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各军兵种的意见不统一,加之研制计划繁多,所以根据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时的无人机研制,花费不少,坠毁的多,成功的少。在这之后,美国空军内部率先就发展无人作战飞机达成了共识,而后美国空军、海军之间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即未来的无人作战飞机应该是有人作战飞机的主要辅助力量,能够执行远程精确打击任务,同时还兼有侦察、监视、情报收集等功能,承担新使命任务的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又成了新的热点。如今,美国国防部预研局(DARPA)制订的无人机发展路线图已广为世界从业人员熟知。

    无人机是一个种类与用途非常广泛的领域,有高、中、低档之分,而其人工智能水平仍在深入研究中。中低端,尤其是低端无人机的进入门槛较低,国内外进行研究的机构和单位相当多,但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则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要开展深入研究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学术与专业水准。长期参与预研项目,使李明对航空领域技术发展趋势更为敏锐,判断也更为准确。看到国外许多公司纷纷开始着手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研制,他决定立即着手开始前期的调查和分析,推进我国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并多次组织多个院校和多个研究院所共同研讨与论证,由李明牵头申请的一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经过预研中心组织的评审和总装备部专家顾问组审查获得通过,最终在2001年8月由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批复立项。

    在此后的5年里,李明作为该项目的技术首席专家,主持开展了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这也是他从型号一线上退下来之后,继续从事的一项预先研究课题,而且也是一项比较前沿的研究工作。也是他得以转型过渡的重要一环。

    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分成两个课题,一是无人作战飞机系统总体基础技术研究,内容涉及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顶层概念、人素工程、无人作战飞机系统控制、决策与管理理论和方法、无人作战飞机系统信息传输理论与方法、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综合与系统运行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无人作战飞机平台基础技术研究,内容涉及低可探测性、高机动新型布局和布局机理研究、综合设计准则和基础综合技术研究、无人作战飞机平台自主控制技术研究、无人作战飞机动力装置系统需求概念研究、多传感器信息获取与处理方法研究等。

    在李明的带领下,来自航空工业领域和空军的7个院所(601所、611所、618所、620所、空八所、54所、试飞院)以及4所大学(北航、西工大、南航、国防科大)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通过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和诸多成果,圆满完成了研究任务。李明自己也承担了无人作战飞机的战术技术要求分析、特殊气动布局、无人作战飞机的使命、自主等级的划分等方面的研究,并完成了科研报告。在进行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的同时,李明还大力推动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前期对外合作,基于这项合作,601所研制出了“神雕”验证机。

    后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又牵头联合601所等单位申请了另一个“973”项目——无人作战平台自主行为能力共性基础问题研究,并聘李明为该项目的专家组组长。之后,李明先后参加了该项目的立项、论证、开题、中评、终评等有关工作。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持续时间也是5年,随着两个项目的先后完成,李明在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预先研究方面,已经默默奋斗了10年。而他先后组织和参与的这两个“973”项目,对601所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研究能力建设、队伍组建以及后来的型号研制都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培养博士生

    在长期从事的型号研制实践中,李明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当遇到大量的技术问题和理论问题时,不仅需要自己深入钻研和提高,更需要组织和支持年轻人去研究、攻关和创新。

    所以他从一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由于不再担任型号任务,不仅有了自己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时间,而且也有了指导年轻人研究的可能。先前,李明曾经在北航、西工大、南航作过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和其他教授一起培养过几名博士生,但积累的经验不多,也不充分。在李明看来,带硕士、博士生,事关培养人才的长远之计,对他来说,也算是一项新任务。

    2000年,601所、611所和导弹院联合被教育部授予飞行器设计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后,作为所里的总设计师,李明就成了601所博士培养点的牵头人和学术委员会分会主席,并开始以601所博士点的名义招生。

    可以招生后,李明立即熟悉硕士、博士生培养的有关制度和条例,与博士生导师们商量,力求共同把培养博士生的工作正规化,并逐步提高质量。科研院所培养博士生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主要反映在对学生的研究理论培训和提高上不如院校。因此,他们先将招收的学生送往院校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分,这是弥补这一劣势的一种有效办法,关键在于指导学生选好必须学习的课程,明确学习目标,而选择研究方向,则可以结合所里承担的预研项目或综合解决型号研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而定。

    在学术领域浮躁之风蔓延,抄袭、作假事件频频发生的大环境下,李明对自己所带的学生更增添了“诚惶诚恐”之感。为此,对培养博士生,李明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是不要求多,使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注重学生研究工作的质量;二是学生的研究方向要与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注重从已开展的预先研究和需进一步拓展的科技前沿中选题。这样,自己对学生研究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认真审阅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期间拟发表的文章,尤其是学位论文,对他们所看的文献,所引用的文献,所提出的或引用的概念、理论、公式和方法都加以认真研究、分析,一时不清楚的要与学生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和改正错误。按这样的方针,李明在10年的时间内先后带出了11名博士生和博士后,为培养人才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随着博士生导师年岁逐渐增加,导师队伍的年轻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针对现行博士生导师的聘任条件,李明向所领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按照李明的建议,一方面加大对现有主要技术骨干的培养,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使他们尽快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和论文答辩;另一方面,所里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取得学位之后也参与到硕士、博士生的带培工作中,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博士生导师人才积累经验,以供航空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审查和聘用,有步骤地完成新老交替。

    为知识工程添砖加瓦

    2001年,李明从总设计师岗位上退下来,此时601所正在推进“知识工程”,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所里在型号和预先研究中所获得的成果、知识、经验、体会以及教训都整理与记录下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工、编辑再按一定格式和方式储存起来,一方面可供后来者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整理挖掘潜能。

    于是李明也萌生了把近期写过的,主要是未发表的一些文章和研究报告编辑出版,为所里的“知识工程”提供素材,添砖加瓦。

    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这不会是太困难和太繁琐的事,但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发现工作量还真的是不小。

    所有稿件筹集整理好之后,要按规定程序审批,当时的科研管理部部长杨抗美答应出版,并让李明将稿子交所编辑组。“当时我觉得稿子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到了编辑手里问题就多了。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文章是按不同目的和要求写的,因此,体裁、格式、写作风格各异,而且有不少写法不符合出版规定,为此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修改。”好在编辑孟延精心细致,不厌其烦地校改,余晓兰也大力支持和配合,终于在2006年以《砖瓦集》的名字出版了。

    《砖瓦集》全书共40万字,由于内容上涉及一些型号和预研的事情,因此定为秘密级,最终印刷了100本。

    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在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研究的过程中,李明对两件事产生了兴趣。一是高空飘浮器,李明对此进行过认真的概念研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做了分析。对所涉及的动力、能源、材料进行了探讨,并写成了一篇报告,这篇报告除与冯培德院士的项目课题组做过一次交流外,只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收录在《砖瓦集》中。

    二是通过对国外无人机技术的跟踪和研究,李明更深刻地认识到信息网络,也就是指挥控制与通信网络(C3)以及传感器(ISR)网络对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重要性。上述两种网络虽说带宽上有区别,但都是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遂行任务时所必需的,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两者有可能变成一种或属于一种共(通)用的信息基础设施。

    在前面提到的“973”项目中,无人机所依赖的信息技术网络作为一个技术专题由54所等单位进行专门研究,但只是概念、原理与方案的探讨,要实现工程化必须进行深入研究。

    “973”项目结束后不久,也就是在“十五”后期,国家各个领域开始酝酿编制“十一五”规划。长期型号研制任务中树立的“成套”、“齐套”观念,使李明认识到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研制与C4ISR网络研究发展应该协调铺开,齐头并进。因此,他向总装备部科技委与国防科工委写了建议书,对无人作战飞机系统的信息网络的开发进行鼓与呼。

    让他没想到的是,也许就是这些建议书,却“惹”来了一项较长期的咨询工作。2005年3月和2008年11月,李明被聘为全军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信息化专家咨询委第一届和第二届委员,2007年1月被聘为空军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09年又被聘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站在航空领域的一个点上,要为政府和军队的高层决策者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他确实感到压力很大,下决心尽心尽力干好。李明认识到,尽管自己接触的面有限,对信息化的认识也有待深化,不一定能提出十分有用的意见和建议,但至少可以通过调研,同相关人员合作研究,形成一些研究报告,为给上级的咨询报告提供一些观点与素材。

    在最近的几年里,李明先后给空军专家咨询委员会写了“空军需要一个进入临界空间计划的建议”;给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写了“有关中、远海,空中作战能力与信息保障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由李明、赵剑平、石鹏署名)和“有关航空机载计算机软、硬件自主可控策略研究与建议”。其中最后一篇文章是在中航工业内相关单位研讨的基础上,由631所韩炜副所长执笔写成报告,尔后李明进行改写的,为咨询委员会的“自主可控计算机硬/软件推广应用策略研究”咨询报告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明针对我国矿难频发提出过一个建议,“每次事故后,对井下人员的搜救工作都相当困难和艰巨,除从源头加以治理外,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议用无线传感网络,给每个下井工作人员配一个识别卡,以便监控井下每个人作业时的生存状况,若失去联系,可从外部触发进行查询,为出现事故时掌握井下人员生存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

    此外,李明还建议“两化融合推进专业委员会”,组织与派出相关专家对中航工业若干厂所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情况进行调研与考察,既肯定成绩,又发现不足,特别是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指导,进而为“十二五”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向国家提出咨询建议。在中航工业的大力支持下,这次调研与考察已于2011年4月顺利完成。

    第四代战斗机大迎角

    气动力与飞行控制技术研究

    在开展第三代战斗机研制时,由于国内缺乏对关键技术的全面突破与掌握,因此在项目研制过程中,出现技术攻关与项目同时进行的局面,严重影响了项目进度。有了此经验教训,我国航空工业领域对第四代战斗机的预先研究很早就启动了。

    90年代初期,在航空研究院顾诵芬和张耀副院长的领导下,就组织开展了以四代机为背景的预先研究。当时601所曾组织了国内许多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教师,同邀请的俄方专家组成一个研究团队,对背景机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主要技术特征、总体气动布局、概念方案等开展研究,李明担任这项研究的现场领导小组组长,对背景机的主要战术技术要求,经顾诵芬院士与空军朱荣昌研究员联系,征求过空军作战部部长的意见。后来,俄方表示不能以共同开展方案研究的形式继续合作,只能将合作改为开展一些专题研究。

    在这期间,李明还曾就某专题带队前往俄罗斯执行合同与探讨购买技术资料的可行性,而针对四代机的“九五”预研,他提出了设立隐身、气动、总体与系统的综合优化研究课题。

    1998年10月,李明随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叶正大前往俄罗斯,与АЛ-31Ф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会晤,商谈引进推力矢量控制(TVC)技术的可行性。不过,总的来说,当时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歼11飞机的研制和国产化以及综合航电系统的研究上。

    李明带的博士生、在进行“十五”四代机预研攻关——大迎角飞行控制技术研究时,需要有一套四代机的大迎角气动力数据。通常,从事飞行控制专业的人,只是从气动力专业处要数据,并不对气动力数据的原始状态进行研究分析。他在审阅两位学生论文的过程中,发现两位学生所使用的数据本应对研究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但在论文中没有反映出来,这引起了他的关注。

    于是,李明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收集国内外已有的大迎角风洞试验和验证机试飞报告等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通过研究,他发现飞机在大迎角飞行时,特别是过失速后,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气动力现象,气动力也具有显著的大迎角时的特征,严重的非线性、非定常,而且各轴间强耦合,这不仅对飞行控制律设计时的气动数据表示带来显著影响,而且对飞行控制律设计方法本身提出了挑战。

    正好当时有一位俄裔英国学者来601所讲学,李明就抽空去听了一次,发现他们在继续从事俄罗斯ЦАГИ已经开展的大迎角非线性飞行动力学系统的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不少以前得不到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可以对新机大迎角飞行品质进行预测,而且与已有的二、三代飞机大迎角(临界迎角)飞行品质的分析结果与实际飞行情况比较符合。这位俄裔学者在讲学中提到,西欧国家航空领域的技术人员并没有满足于“分析”,而是在想办法进行风洞试验验证,他们认为已有风洞试验原理已失真,于是,想办法改造风洞,采用新的试验技术,以获得大迎角飞行时真正作用在飞行器上的气动力数据。

    之后,李明将近两年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加以总结,写成了“第四代战斗机大迎角气动力特性若干问题研究”。李天院士在看了李明的原稿之后,认为文章写得不错。之后,李明将文章打印出来,并复印了一份送给601所负责气动力研究的赵霞副总师,建议她就文中提出的问题申请“973”项目进行研究。

    李明将这篇文章寄给了2008年总装科技委年会,在年会的论文集中发表,以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字数要求的限制,文章在发表时删除了所有的附图,少了形象化的图例,文章看起来就抽象多了。2008年5月上旬,李明参加了中航工业组织的院士成都行活动,在活动期间的一次座谈中,李明再次提到了这篇文章,并希望成都所的飞机设计人员在以后的研制中抓紧加强这部分尚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使所承担的四代机的研制能顺利进展。

    随后,李明在此基础上又开展了大迎角时的飞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将研究结果整理成文。2010年在上海举行的导航/制导/控制一体化论坛大会上,李明将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做成PPT向大会做了介绍,引起了到会的众多院校老师的关注与好评。

    2011年3月,清华大学朱纪洪教授联合611所等单位就大迎角的飞行控制问题申请“973”项目。总装军兵种部航空局对该项目组织评审时,朱纪洪教授邀请李明参会,再次向到会评委、专家扼要介绍了上海论坛大会上的报告。经过认真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开展这项“973”项目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是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尚待斟酌与完善。在这次评审会上,李明还向总装气动力研究中心原总师陈作斌建议,让他就有关大迎角气动力问题申请一个“973”项目加以深入研究。此后不久,陈作斌给了李明一份“战斗机过失速机动基础问题研究”的综合论证报告,他们也联合611所、试飞院等单位一起提出了这个研究项目。

    李明感到先前研究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同行们的关注和讨论,而且一致认为应该投入力量去研究清楚,这不仅对四代机的研制有直接的技术支撑作用,而且,这种科学技术上的进步必将带来人们观念上的变化与进步。他为自己经过6年断断续续的努力而能起到这一作用而欣慰。作为中国航空科技预研工作的践行者,李明一直都主张预研工作应该走在型号任务之前,我们用20多年的时间在第三代战斗机上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所以对于新一代战斗机研制,更要提早布局,一些基础性的问题要提早解决。

    咨询与评审工作

    从2000年开始,李明被聘为总装科技委兼职委员,并兼任下设的飞机总体专业组组长,至今已10多年了。总装科技委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也规范,每年开一次年会,围绕年会的主题,委员、兼职委员、专业组等积极撰文,发表书面意见,作为每年出版论文集的原材料,此外,还举行报告会,从中可获得大量信息,是一年一次学习和沟通的机会。因此,李明基本上年年都会参加,并尽量做到每年写一篇文章或写几点建议。

    总装科技委下设众多专业组,一种对应于行业的,另一种是跨行业的,跨行业的专业组负责预研任务,涵盖了任务项目设置、任务分配、选择研究单位、经费管理、开展初评/中评等评估与检查,以及任务的验收等整个流程,工作量较大。

    李明所在的飞机总体专业组属行业性质,但是在每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与结束之年,任务也很重很急,因为要参与科技发展规划和关键技术报告的编制,诸如总装备部2020年发展规划或2030年发展规划的滚动研究等,而且常常要牵头将几类平台的规划和报告再整理、汇编和提炼成一份报告。

    2007年,根据“973”顾问专家组的要求,飞机总体专业组接到了一项任务,即编写《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发展纲要(2003—2012修订版)》中的武器平台基础研究领域论证报告。在此后的4个多月里,李明牵头召集了13个与平台相关的专业组进行研究与编写,召开了多轮研讨会和汇稿会,终于将这项工作顺利完成。

    李明是空军院士顾问组的成员,此外,还被聘为飞行器控制一体化国防重点实验室和空空导弹武器系统、机载和弹载计算机、射频电磁窗口3个航空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每年都有规定的会议和活动要参加。

    以上这些都是能够事先做出安排的已知的、常态的事,而大量的技术评审会则带有“随机频发性”,所内外的型号研制工作就有大量的技术评审,涉及的型号众多,大多是上级领导机关组织与主持的,另外,型号或预研中遇到的技术攻关往往也需开会研究。再如诸多项目的立项评审,国家奖励办召开的科技发明与进步奖的初评等,这也是李明每年平均有1/3的时间在外的重要原因,因为哪怕是一天的会,往返就得2~3天。

    “退下来的这10年,诸如上面之类的咨询与评审工作,耗费了我的不少精力和大量的时间。现在回顾,我已认识到,大量削减这类咨询与评审工作,是我今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感悟与寄语

    之所以用“余热仍炽”作为本章的标题,是因为在离开总设计师岗位,担任所首席专家的这10年里,李明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他有了更多时间去关注一些更深领域的前沿问题,这10年仍是努力拼搏、兢兢业业的10年,而且是十分繁忙而又没有多少助手的10年。他说:“今年我已75岁了,自2008年初心脏介入治疗放了4个支架后,因长期服药,听力已明显下降,不戴助听器,别人对我说话可能就是‘对牛弹琴’了,岁月不饶人,自然规律是任何人都不能违背的。今后,我的负荷必须减下来。我也充满信心,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一代航空人必将把祖国的航空事业推向繁荣强大,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诚然,李明的一席话都是肺腑之言,话语中充满了对中国航空工业美好未来的祝愿。“老一代的飞机设计师,通过几十年的拼搏与奉献,突破和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的关键技术,并为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预研基础,实现了我空军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某新型飞机的首飞,更是震惊世界。正如航空业界的一位领导所说的,实现了我们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30年前的‘望尘莫及’到能‘望其项背’的重大进步。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发展与进步,仍然是‘被动跟踪式’的。”

    “我们国家正处于和平崛起的过程之中,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党和国家、军队和人民都对航空事业给予重大支持,寄予厚望,希望航空事业能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建设,以及国家的安全,提供强力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新一代的航空工程师和设计师、航空人将承担起由‘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以致‘引领发展’的转变之重任,实现由‘被动/跟踪’到‘主动/自主’的跨越,这也就是要实现自主创新。这当然要认真谋划和扎实打好基础。除军方对未来作战的需求研究有新突破外,作为新一代的飞机设计师,必须了解与掌握世界上,尤其是国内的科技最前沿的动态和创新成果,并独具慧眼和心有灵犀地选择出适用于航空的部分,再加以精心培育,即加强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提高其成熟度,将其创新集成应用于新的航空平台的研制之中,从而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特征。”

    “年轻的航空设计师和工程师们,让我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勤奋工作,自主创新,为中国,也为世界,为实现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和‘引领发展’而创造自己的业绩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