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6·打好投资心理战-没砸售楼处的降价都是假摔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作者:西峯|发表日期:2014.03.30

    原帖链接:http://xueqiu.com/1025819408/28526772

    正文:

    摘要:某开发商发现打折的楼盘太多,担心消费者分辨不清,于是直接雇人砸了自家的售楼处,结果销量果然大增。显然,他们一定深入学习并领会了《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的精髓所在……

    中国有些事情其实蛮有趣的。买信托不能兑付要上街找政府,买股票亏了要上街找政府,买房亏了自然也要找政府。政府不出面呢,就砸售楼处。

    当然,反过来,买信托年收益高过存银行数倍没见感谢政府的,买股票赚了自然只会钦佩自己高明,过去十年买房赚的翻倍的更不会想着补偿开发商零星半点的。所以呢,中国的情况就是撑死胆大的,吓死胆小的。别管什么风险,谁回报高,只要人多就一起上。反正出了事就是赖政府,政府维稳当先,自然会解决。

    政府是个好父母。但有这么好的父母照顾,一堆熊孩子自然乐得长不大,什么风险高就做什么,做烂了就拖上银行政府,永远学不会自负其责。结果就是东边不漏西边漏,政府勤勤恳恳收拾残局,大家看着都觉得辛苦。

    就说房价吧,最近各地一直有传降价的。可惜多数降价楼盘仔细一看,原来只是楼盘的营销活动,大家盼楼价跌盼到眼酸,一看有跌就奔走相告,结果只是给楼盘做了免费广告。

    以北京大兴区的住总万科橙为例,三月传出楼价大降的消息。有知名的媒体认真地报道说,“楼盘毛坯销售均价为2.1万元/平方米。相比预期售价2.6万元/平方米的精装修价格,‘一落千丈’,足足低了5000元/平方米”。但事实上,该区的多数楼盘价格都在2万元左右,也不知道记者所说的预期2.6万从何而来。

    大家很难理解“预期”,但是大家容易看到事实。3月14日,在住总万科橙获得预售许可证的当天,万科举行了公开摇号。共1140名参与摇号人“抢夺”333套房源,当天售罄。这漂亮的成绩看来也要感谢媒体的帮忙。

    那么不太熟悉楼市的朋友们,怎么才能简单知道一个楼盘是真降价了呢?这个还是要感谢万科,他们过去惨痛的教训其实也给了大家一些启示。

    2008年9月,金融海啸来袭,雷曼兄弟破产,次贷危机浮出水面。楼市骤降。于是万科顶着违反同行不降价协议的非议,将杭州四个楼盘226套小户型房源以最低“7.5折”集中面市。在其宣布降价销售的第二天,万科在杭州的办公区被砸。大量疑似业主,拉起横幅抗议降价,同时部分人群采取暴力行动,砸毁万科售楼处。王石飞杭州,平息相关事宜。

    不过由于四万亿政策的支持,杭州楼价很快在第二年3月走出了大幅上升行情。降价风波快速过去。但是一降价就砸售楼处就成为一种普遍反应延续下来。

    2011年底,由于严厉的调控政策和市场本能的调整,杭州房价再度大跌。而砸售楼处的现象也被屡屡报道。为了躲避汹涌而来的愤怒人群,部分开发商想出了半夜开盘的主意。他们事先通知有意向的客户准备好相关资料和资金,然后再半夜短信通知他们在某宾馆完成手续。以防止原先的业主前来干扰。

    并非所有楼盘的打折都是真打折。其中还混杂大量明打折、实假摔的楼盘。因此,那些真心想降价走量的开发商就动起了脑筋。至今市场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某开发商发现打折的楼盘太多,担心消费者分辨不清,于是直接雇人砸了自家的售楼处,结果销量果然大增。显然,他们一定深入学习并领会了俄罗斯著名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名著——《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的精髓所在。

    因此看多了的消费者自然会得出结论:没砸售楼处的降价都是假摔!当然砸了也不一定代表真摔,一切取决于相关方的演技如何。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