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该有敏锐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以便及时找到理论前沿问题并细致深入地进行探索。因此,自党中央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后,本人就开始积极收集相关资料,酝酿本书的写作。本书的写作正式开始于今年5月,但在9月底前,本人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五个省市重大科研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几乎所有的节假日都被繁忙的工作占据,只能见缝插针加班加点地写作本书。虽然辛苦,身心略显疲惫,但忙碌的充实感和幸福感始终伴随着我。
当本书交付印刷时,感觉有许多话要写,于是就有了这篇后记。
首先要感谢我的领导——兰州市社科院院长武文军研究员。他既是理论基础深厚的著名学者,又是循循善诱的导师。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本书的写作框架更加完善、视角更加新颖、立意更加深远、体系更加完备。他还在百忙中审阅了每篇书稿,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并亲自为本书作序,在此特别向他表示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其次,要感谢我的父亲张瑞声、母亲吴淑珍。父亲虽已于1998年故去,但他作为老一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严谨治学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促使我不断努力学习、踏实认真工作。母亲虽有病在身,但今年也特意在我家多住了些日子,替我承担了大部分家务,使我能抽出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本书的写作。
再次,要感谢我的丈夫姚守钧、女儿姚金彤。他们在各自工作、学习也很繁忙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为我排除干扰,在精神上给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还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编辑、同事和朋友。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大量书籍、报刊及网络资料,有的在书中已注明,有的没有明确点出,在此也一并向这些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时间仓促,本书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张玉斌
2005年10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